陕西高校留学生中国国家形象认知及传播实证研究

2022-05-09 05:53孙丹妮
唐都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留学生文化

孙丹妮,贺 岩

(1.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西安 710100;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西安 710055)

中国外文局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显示,海外受访民众对中国整体印象为6.3分(10分制),呈现良好势态。海外受访民众认为,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应重点塑造和展示“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形象”“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形象”和“全球性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一带一路”是海外认知度最高的中国理念和主张[1]。外文局的调查基本反映了海外国家民众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新的现实环境,引导国际社会继续建立对中国国家形象全面客观的认知将更加重要和迫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有来自196个国家49.2万名留学生来到中国留学[2],这些留学生毕业回国后,大多从事汉语相关工作,在教育、政治、经济、文化传播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天然的民间大使。因此,关注在华留学生群体对于中国的认知,重点培养其在华期间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同与理解,会促进这一群体回国后乐于凭借其在中国的切身体会和“本国人”的优势,进一步传播我国积极的国家形象。故而,本研究将立足国内,以在陕留学生为调查对象,探寻在华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形象。

一、研究方法

(一)样本描述

本次调研在2020年10—11月之间进行,调研对象为陕西四所一本类高校留学生,他们主要来自14个国家:巴基斯坦、厄瓜多尔、尼泊尔、伊朗、意大利、俄罗斯、塞拉利昂、坦桑尼亚、泰国、英国、印度、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调研通过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经由问卷星平台发布电子问卷,共收集有效问卷160份,并对20名留学生进行了访谈。留学生年龄主要集中在20-25岁之间,占比59%;其次是26-30岁之间,占比25%;30岁以上的占比13%。其中,男性占61.67%,女性占38.33%。总体来说,留学生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占84%。从来华留学的时间来看,7-12个月的占38.33%,1-6个月的占28.33%,1-2年的占11.67%。

(二)问卷调查设计

此次问卷调查共包括四大部分,涉及45个题目,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题型,对于主观性较强的题目,预留了空白,学生可填写主观答案。考虑到留学生的汉语阅读和理解水平有限,笔者编制好中文问卷后译成英文,施测时采用英文调查问卷进行。对于深度访谈的学生,也用英语进行访谈,后转录成汉语。测试问卷整体信度克朗巴哈系数( Cronbach’s α)0.843,信度较好。

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年龄、性别、来华时间等。第二部分调研了学生来中国的主要目的、了解中国的主要方式,中国形象总体认知从留学生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政治等多个维度的态度来考量。第三部分深入调查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留学生对中国精神文化的态度,笔者设置题目观察了留学生对中国传统价值观态度及认知情况。第四部分探寻疫情期间留学生对中国应对疫情政策的态度和看法。问卷中涉及态度、兴趣和价值观等维度的题目,编写时依据李克特五度量表编排,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题目给予0-4分的评价,分数越高表示认同度越高。

二、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一)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维度认知

通过对留学生在中国生活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0%的留学生表示非常满意,41.67%的留学生表示比较满意,8.83%的留学生表示不满意。根据检验结果,留学生的性别及年级与其对中国生活的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关联(P>0.05)。

为了探索留学生心目中相对完整的中国形象,问卷涉及了包括中国政治体制、中国对外政策、中国人文环境、中国自然环境、中国生活质量、中国经济水平、中国教育质量、中国治安、中国社会福利、中国技术、中国商品、中国体育、中外关系等在内的13个国家形象维度,请留学生予以评分。0分为非常差,1分为比较差,2分为一般,3分为比较好,4分为非常好。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均值,绘制雷达图如下:

由雷达图可见,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整体评分较高,各项分值较为均匀。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国社会治安(3.92),中国科技(3.90),生活质量(3.89),中国人文环境(3.88),中国经济水平(3.87),中国社会福利(3.86),中国教育(3.85),中国商品(3.83),中外关系(3.65),中国政治(3.61),中国体育(3.58),中国环境(3.13)。

结合后期深度访谈内容,可以判断中国社会治安良好的总印象已经得到了留学生的普遍高度认同,这是对我国政府社会治安、普法、监管等工作的高度赞许,在留学生心目中形成这样的社会形象将对传播我国良好社会形象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伴随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在中国的留学生已经切身体会到了由中国科技、经济、民生、消费等带来的对生活方式和品质的巨大改变,留学生普遍表现出对中国民生产品的认可和支持。留学生能够理性地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对此有着较为客观的认识。

中国环境和中国体育在评分中分数较低,依据访谈结果,笔者分析原因,主要在于留学生一直生活在西安,冬天的雾霾天气使他们不得不与其他人一样戴口罩出行,他们表示希望这样的环境如果能够改善将会更好。关于中国体育,他们认为其中国朋友很多都不运动,也观察到中国的学生有运动习惯的人并不多,他们觉得中国体育要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而且中国的足球应该能够踢得更好。留学生表达出的对中国环境、中国体育评分较低是对他们眼中观察到的中国现象的切实认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的客观国情。事实上,我国政府已经在加大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力度,相信政府和民众一起努力,我们会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二)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及态度

“国家本来就是一个文化性的组织,文化上的联系是外交的根本和基础”,文化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对文化的认同能够巩固对国家的认同,反之对国家的看法也能折射出对文化的态度(1)参见入江昭《多文明的跨国交汇》,北京论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2006年。,且“文化具有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不具有的特殊优势”[3]。这意味着,在人类思想的塑造过程中文化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力比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力更大。鉴于文化与国家形象间密切的关联,笔者用一个板块对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及态度进行测试。

参考《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此次研究对中国文化做如下界定:中国文化分为物质、观念和行为三个层面。笔者将部分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项目符号列出,留学生如有其他特别喜欢的项目也可自行填写。从调查结果来看,最受留学生欢迎的分别是中国历史(48.33%),中国食物(45%),中国建筑(43.33%),中国功夫的排名紧随其后(35%)。为获得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综合性评价,笔者采用了关世杰《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调查研究》一书中所用的问卷“对中国文化整体评价”这部分内容,考察陕西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整体态度,以了解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印象,评估当前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笔者对中国文化的评价设定了9个评价指标,要求学生对每一项进行0-4分区间评分,结果如下:

从评分来看,在对中国文化的九个评价标准中,均值由高到低分别为:中国文化是有价值的、中国文化是有吸引力的、中国文化具有和谐性与中国文化是热爱和平的(并列第三)、中国文化有活力、中国文化有创新性、中国文化是灿烂的、中国文化有包容性、中国文化是多元的。总体来看,在陕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评价较高,整体态度良好。

(三)留学生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态度

文化的高级形式是精神文化,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并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现代性的价值理念。那么留学生对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态度呢?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调研,问卷中涉及的10项价值观标准以吴瑛问卷考察中对价值观的考察为基础,借鉴了刘继红对现代价值观的补充和完善的经验,分别为:(1)尊重孝道;(2)生活当节俭;(3)以礼待人;(4)勤劳是成功的基础;(5)工作中要尊敬前辈服从上级;(6)遇到夸奖应当谦虚;(7)不要在公开场合当面批评别人;(8)集体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9)不同国家间应当和平共处,彼此尊重,共同发展;(10)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结果如下:

留学生对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态度在年级因素上不显著,对价值观的认同度随着年级升高有上升趋势。笔者的调查对象主要在20-30岁之间,这部分群体的人群本身就已经形成自己相对固定的价值观,不易被外界所影响,但随着留学生在中国生活的时间越长,对中国的了解也越深刻,这些留学生似乎也更能站在中国人的立场和角度来对待事物,笔者也认为这是有较好的情感基础作为积淀,进而留学生愿意从深层次来理解中国价值观,尊重中国价值观并达成一定认同的体现。

(四)疫情时期在陕留学生对中国的评价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迅速席卷了全球,一部分留学生出于自愿或者被迫留在了中国。据笔者了解,在特殊时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留学生被要求在留学生公寓隔离。这些学生每天按时上网课,通过微信与老师们沟通。他们对中国政府在疫情期间的特殊政策表示理解并愿意配合,并且有几位同学主动绘制了抗疫插画,写“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中国加油!我爱你!”等字样的标语并在网络上传播,在留学生中引起了良好的引导效应,西安电视台也曾对这些疫情期间留居中国的留学生进行过报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建立在真挚情感的基础上。在西安的留学生对西安和中国的深厚感情正是在生活的点滴中积聚起来的,是对中国人、中国国家形象的高度肯定。

从情感倾向上来看,正因为在西安的留学生对西安的生活和学习都处于比较满意的状态,他们对西安也大都具有积极正面的感情,问及将来毕业后的打算,高达81.67%的留学生表示喜欢西安,希望能够留在这个城市继续工作和生活。

三、影响陕西高校留学生中国国家形象的因素

笔者尝试将美国学者 Barney Glaser 和 Anselm Strauss提出的扎根理论应用于影响在陕高校留学生中国形象的因素问题,对留学生的问卷及深度访谈结果进行逐级编码分析,最终将影响在陕留学生中国形象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中国社会发展现状、认知渠道、个体差异、中外关系四个方面。

(一)中国社会发展现状

留学生对中国科技、社会、生活、公共交通等等普遍表现出极大的好感,对中国社会治安状况几乎给予了满分的评价。留学生对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快速发展表示钦佩,在高科技领域提及最多的是5G的领先,对于最贴近生活的层面,留学生表示在中国快捷的支付方式、共享单车、地铁、高铁对出行带来的极大便利、中国多个品牌如小米、华为等是他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品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的繁荣稳定,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幸福感,也让留学生切身体会到了在中国生活的幸福感。因此,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宏观上影响着留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和评价,给留学生留下了正面积极的整体印象。

(二)中外关系

中国政府提出《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的倡议,得到了许多沿线国家的认可和拥护,他们愿同中国一起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交流和融合,共同推进低碳、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政治和经济上的良好态势,促使了民间交流的频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一直在持续增长。笔者采访的留学生大多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些学生在母国时就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善意,来到中国后也较容易对中国形成良好评价。因此,良好的外交关系是构建良好中国国家形象的必要前提。

(三)认知渠道

在深度访谈中,笔者发现若干留学生来华前普遍认为中国人会讲英语,且中国人都会中国功夫,来到中国以后吃惊于竟只有部分有工作需求的人才说英语,且多数人的英语尚未达到流利水平,会中国功夫的人更少。来到中国之前,留学生们大都通过本国的传媒了解中国,对中国的印象多停留在新闻、报纸、电影等的刻画中;来到中国之后,接触中国社会现实,他们才纠正了以往的认知偏差。调查结果显示,“上汉语课”(71.67%)是留学生了解中国最主要的方式;其次是“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58.33%);排在第三位的是“大众传媒”(48.33%);第四位的是“同伴的影响”(43.33%)。因此,学校的课堂教学及文化活动是留学生对中国认知的主要渠道,留学生在校培养工作是促进留学生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的重要环节。

(四)个体差异

在中国生活是否能够很快适应中国文化,融入中国社会,一方面与留学生本身的个人需求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留学生在中国的个人经历有关。

根据笔者对留学生来华动机的调查,前几项为“为了学习”(60%),“为了增长知识”(48.33%),“为了找工作或工作需要”(40%)。可见,留学生来到中国具有较强的内部动机,主要就是为了获得知识提升自己,所以这些留学生在学习中都很刻苦,也愿意积极配合学校活动,对于学习和生活的态度都比较积极正面。但也有少部分留学生出于其他目的来到中国,在学习中有时会表现为懈怠,对于老师的管教会表现出不满意。

当留学生置身于中国社会,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由于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等的差异,表现为或大或小的不适应。根据跨文化适应理论,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也就是同化过程比较顺畅的学生,他们往往乐于融入到新的文化中去,既能理解母国文化与新文化的差异,又能在新文化与自己母国文化间寻求到一种和谐的平衡,这类学生会较快适应中国文化环境,因此形成良性循环。而有一些留学生,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在新生活当中无法找到与之前生活高度匹配的状态,而产生挫折感和距离感,对中国的好感也大打折扣。显然,这种适应性的程度是个体差异的典型表现。

四、思考与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推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语言上的交流也步入了新的阶段,汉语在弘扬民族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和平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汉语国际教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是应该有所作为的[4]。汉语二语教学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力做贡献,是时代赋予我们国际汉语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跨文化理解、跨文化互鉴,促进“民心相通”,进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必然要求汉语国际传播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势进行科学研判与调整,切实提升汉语国际传播的质量,富有成效地提升国家软实力[5]。

我们应借助汉语国际传播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我们要让外国人来讲好中国故事,这要比我们中国人向外国人讲中国故事的效果好得多”[6]。留学生作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传播媒介,是天然的民间文化传播大使。通过对留学生的教育,让留学生更直接和深刻地观察和体验中国社会,发出中国声音。文化研究学者认为,认知和情感在跨文化互动中会对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受众的文化构建,不在于自我标榜或塑造,而在于接受者情感接近的结果,文化认同的基础正在于“我们”与“他们”间的“情感距离”。笔者认为,要缩小留学生与中国“情感距离”,一方面需要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则需要在留学生和中国社会间建立起丰富多元的链接。通过创造条件让留学生建立与中国不同人群的联系,去更好地感受中国社群之丰富;通过建立与中国不同地域的联系,去更好地了解中国地理风貌之多变;通过建立与中国不同传统文化的联系,去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之优长。结合目前陕西高校对留学生培养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注重教师引导,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调查数据显示,留学生了解中国的主要渠道依然是教师的教导和教学内容的影响。在留学生的课堂上,汉语教师扮演着核心角色。对于留学生而言,汉语教师是他们构成人际交往中最为亲密关系的对象,是连接留学生和中国社会的第一道桥梁。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心理素质都应当经得起检验。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交际主体,国际汉语教师应时刻保持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课堂上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留学生教育工作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更是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事业。

(二)教材内容编排应有传播“中国国家形象”意识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文本建构应当具有“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意识,作为汉语课堂使用的每一篇文本都会在留学生心目中构建起一个对中国认知的信息点,长久积累,大量的信息便会形成信息链条,组建成语义网络,从而搭建起留学生对中国的认知框架。国际汉语学界应该高度重视国际汉语教材的编著,在文本构建中有意识地塑造良好的“中国印象”,传播“中国国家形象”。同时,来华留学生来自全球多个国家,根植于其思维中的意识形态、文化心理、认知方式、价值理念等,我们需要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适时、适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传播策略及方式。所以,对于国际汉语教材编写而言,文化因素的汲取除了考量自身特色之外,也应考量留学生的价值偏好、心理接受程度,有的放矢地编排教材,教材文本中的内容编排稍不留神就容易导致对中国的误解,从而造成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损害,因此,我们在教材选编与语言问题上必须慎而又慎[7]。

(三) 利用地域优势,讲好中国故事

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留学生教育工作中去,容易增强学生的亲切感,学生也更容易接受。陕西留学生中“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占比较大,国际汉语教师应充分结合陕西地理和历史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何晓嘉在《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历史维度与文化自觉》一文中提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历史维度的引入能帮助笔者深入地认识文化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进而完成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自觉的使命。”[8]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无论在历史上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上,西安都起着核心的关键作用;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打造西安国际港务区,将西安铸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第一大内陆港。这是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时代发展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国际汉语教师有责任将这部分学生的情感和力量凝聚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将来也借用这些学生的力量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做贡献,传播中国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

(四)融合多民族文化,每位留学生都是民间大使

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将走进中国。在调研中笔者发现,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有40%人评分为3分,表明中国文化的包容度较好,但对“西安是一个怎么样的城市”的选项中,选择“开放和包容”的只有1.67%,说明在接纳和融合多民族文化方面仍有需要去努力的空间。传播中华文化必须注重双向交流,在阐述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必须让学习者用汉语演绎自己国家和自己身边的故事,这样才能促进构建留学生的归属感,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形成丰富的多元文化和谐融入的氛围,在文化交流中求同存异、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五) 深度了解中国,丰富留学生文化和社会体验活动

为了搭建与留学生沟通的桥梁,在留学生培养工作中,依然要促进留学生与本国学生交流,高校与高校间沟通,跨省高校间的联谊。有些高校会专门组织留学生参加一些茶文化、书法等活动,同时请本校部分汉语言、国际教育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还组织留学生参与太极、音乐、篮球、足球等社团中,这些活动对促进留学生融入本国学生群体非常有益。可见,继续鼓励外国留学生更多地加入学校的各种社团组织中来,不仅会增强校内留学生与本国学生的互动,而且还会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辐射到校际、省际间的沟通和交流,留学生通过扩大社交圈会自然因为“用脚步丈量”而绘制出更大的“心理地图”,进而更好地融入在中国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参加社会实践是对留学生校园生活的有益补充,留学生培养中应注重留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学校教育,会同社会接触,才能勾勒出留学生对中国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认知。在悉心组织、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组织留学生深入一些科技类、工业类、教育类“名片企业”去参观,亦可组织留学生去福利性机构如儿童福利院、养老院等社会组织,带留学生亲眼见证中国社会的发展,看到我们经济科技发展的速度,感受社会基本保障的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部分留学生的固有认知偏见,以促进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客观认知,从而客观地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

猜你喜欢
留学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悠悠游子心 深深家国情——一个普通海外留学生的成长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谁远谁近?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