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研究

2022-05-10 00:47李雪倩周子为
艺术评鉴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

李雪倩 周子为

摘要: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音乐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在对基于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研究进行探索时,重视音乐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优势,确定音乐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占比重,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提供有效路径。在开展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时,还对传统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继承与传扬优秀文化,从而推动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校音乐美育  思政教育  融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6-0114-03

高校作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专业性人才的主要场所,应遵循立德树人的教学原则,并将其当作高校根本教学目标。思政教育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有着重要作用,推动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相融合,真正意义上做到立德树人,且音乐美育为高校促进思政教育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实现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从而推动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高校建设落实“立德育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利条件。

一、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原则,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高校校园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场所,在教育教学新课改标准下,国家及教育部门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问题愈发重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整体意识是完善与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保障,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推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以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为基础的。音乐美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并行,使其融合发展,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主要任务,是包含思想政治理论在内的有关高校课程建设的整体要求,是对高校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度剖析,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其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注重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将思想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以此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教学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所以,高校教师要不断优化与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进行调查,大学生通常以听音乐、观看电影或是影视连续剧作为休闲方式,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音乐作品自身具备时间短、内涵深等优势特征,可将其与思想政治课堂有效融合。高校音乐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或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音乐课程教学中,可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与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音乐美育教育对大学思政教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

课程是以教学计划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安排。对于高校建设来讲,课程是保障专业教学的重要载体。基于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理念,融入教学改革中,可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从而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教学目的,为高校建设落实“立德育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利条件。从素质教育层面对专业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高校专业课程中德育内容所表述的含义,实现课程思想政治理念与专业课程教学的高度融合。堅持德育基本信念,不断提高高校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明确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构建课程思政保障体系是实现高校专业课程融入教学改革的首要保障。高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改革中应注重顶层设计。

传统思政教育方法较为单一,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且思政教育课堂多为传授理论知识,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致较低,导致思政教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由于音乐自身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灵活性特征,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思政教育融入音乐课堂,可使学生感悟到音乐作品之中所包含的品德因素,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音乐鉴赏需要学生用心去体会,而不只是对音乐的表面形象进行浅层次的探索。音乐的魅力所在不只是歌词与旋律之间,而是学生对音乐本身所想表达的情感理解与鉴赏能力。基于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课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加以了解。在音乐学习中,学生通过对现代或是古典等音乐曲目聆听,有利于学生体会与感悟人生,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教师应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但生活在现代富足社会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学习动机相对较低,将音乐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凭借音乐美育功能转化学生的刻板认知,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动机。通过对音乐旋律的聆听与赏析,学生可对生活的意义进行深入探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促进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音乐作为艺术类学科,其中饱含艺术性特征与审美趣味,在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基础上,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时,学生可通过艺术学习对音乐进行深层次欣赏与体悟,可有效实现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根本提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当高校大学生产生学习压力或是出现情感问题时,音乐可起到调节学生心理情绪的作用。音乐可有效缓解学生心情,在学生情绪不高或是烦躁不安时,轻快舒适的歌曲可提升学生兴致,转化学生负面情绪,从而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学生自行调节情绪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现代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型复合人才。

三、对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教育手段的创新

大学生年龄普遍偏低,且社会观念及思想行为意识并未成熟,随着现代音乐体系不断优化与创新,在大学音乐教学课堂中,通过音乐鉴赏教学,学生能够深入掌握音乐文化所想要传播的内涵,增强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导向,形成独特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分析,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以流行音乐作为主要切入点,通过国际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音乐认知能力及鉴赏能力,从而实现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二)传承传统文化,吸收西方精髓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加之与中西文化相融合基础上,西方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我国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严重的文化冲击。虽然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模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隐患。在对待中西方音乐文化态度上,应该对我国优秀的古典音乐文化继承与发扬,尊重外来文化差异,使中西文化更加自然,充分发挥艺术应有的现实作用,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三)音乐活动的举办和开展

在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基础上,学生仅仅在教学课堂中欣赏与感悟音乐并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举办音乐活动,可使学生对音乐有更深的了解,还可以通过参与活动增强学生道德感与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道德意识,让学生更加关注音乐教育。例如,高校可定期举办歌唱比赛,允许学生独立报名。通过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成长。

四、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路径

(一)思政课上巧用音乐

在基于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巧妙借助音乐优势,将红色音乐融入其中,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在讲述红色政治文化内容时,教师可通过红色歌曲与思政课堂教学相连接。在课堂上播放学生熟悉的红色歌曲,如《十送红军》《长征组曲》等,通过红色音乐切入红色文化,重点分析什么是红色文化。教师还可以选择与当地红色文化相关的音乐,使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精神,明确红色文化本质内涵。

这样,高校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历史知识,还能够对音乐知识加以掌握,转变学生固有思维意识。此外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融入音乐知识,可活跃思政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实现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用音乐形式演绎思政课程

为推动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高校可组建音乐协会,深入挖掘红色经典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相关内容,将音乐融入思想政治课堂,以艺术方法对思政内容进行解读,使学生明确党奋斗历程与革命时期所发生的历史故事等,同时利用一些特定的周年纪念日来预演相关节目,例如党建日、建军日等,通过组织歌唱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红色经典音乐魅力。

(三)挖掘红色音乐的思政育人功能

在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红色音乐会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红色音乐,使学生深入了解红色音乐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史的理解。红色音乐还能唤醒学生的责任感意识及历史使命,还能激发学生拼搏精神,且红色音乐中充满激情,具有较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将红色音乐精神与当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在为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寻找新的着力点和切入点的具体实践活动中,音乐美育可将自身优势特征完美展現。且音乐美育可为基于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构建舒适、和谐的教学环境。音乐美育通常以生动的教学活动加以呈现,同时是高校校园文化美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优秀型复合型人才,对学生人格进行全新塑造,转变学生思维创新意识,调整学习及生活状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在此基础上,推动思想政治实践课程有效开展。高校课程思政与音乐美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课程思政实践与音乐美育同样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政课堂与音乐美育融合中,可充分凸显道德观念,且音乐美育本身就拥有情感体验、教化与认知等功能特征,可提高学生思政意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语

从音乐本质角度分析,音乐是塑造个性的过程,音乐作品通过旋律与歌词可使学生有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判断能力。在基于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凸显表达音乐重要性,明确音乐对学生个性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在音乐教育课程有效开展基础上,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培养专业型优秀人才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颖.思政教育视角下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的美育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19):79-82.

[2]秦贺.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舞蹈鉴赏与实践》教学设计[J].尚舞,2021(09):122-125.

[3]阳云飞.浅析高职院校音乐美育教育教学的建议性措施[J].戏剧之家,2021(12):103-104.

[4]高飞,李英平.浅议美育助推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的路径[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1):38-41.

[5]孙人君.美育:教育理论实践化与思政教育的结合——以济南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为例[J].艺术评鉴,2021(05):85-87+179.

[6]宋绮婷.浅谈高校美育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探索——以“古筝音乐欣赏”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3):73-74.

[7]徐敏.将音乐美育与高校思政相结合[J].天津教育,2020(25):27-28.

[8]曹泓.“思政”视域下美育与高校钢琴教学的融合研究[J].北方音乐,2020(10):255-256.

[9]夏夏.音乐美育与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初探[J].大众文艺,2020(04):249-250.

[10]朱莹.舞台思政课:将思政设到舞台上,让美育飞进音符里[J].学园,2020(06):105-106.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
移动互联网在青年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