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中如何构建知识网络

2022-05-10 13:34陈煜
民族文汇 2022年14期
关键词:知识网络一轮复习

陈煜

摘 要:一轮复习在中考复习中地位至关重要,决定了学生的复习效果。在复习的过程中应立足课标,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各项能力的培养,大胆重组教材,联系前后知识点,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理解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关键词:一轮复习;教材重组;知识网络

一轮复习是整个中考复习中最关键的一环,其主要任务在于带领学生夯实基础,理解知识线索。目前历史学科较常用的复习方式是以单元为单位,按照教材编排体例,对初中三年的六册课本进行逐步复习。由于初三课业紧张,时间有限,复习压力大,如何帮助学生高效复习是每一位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仅以笔者自身在复习课教学中的一些浅见,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注重对课标的研究,以课标为基础,确定复习课教学目标

课标是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无论是新课程的学习,还是复习阶段的知识重构,都应立足课标,建立在对课标认真研读、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课标为本,确定教学目标应如何设计、如何达成。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侧重于知识的基础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和历史解释能力,具体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这一单元中,新课标增加了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混战,主线更加清晰,知识点的前后联系性更强。另外,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育应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这也提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二.分析学情和教学内容,确定单元复习重点,以中心事件、中心人物串联线索

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由于时间间隔较久,可能会出现部分知识点遗忘或混淆的问题,因此要对主干知识加以回顾,同时要注重与前后单元相关知识的联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时代背景可以联系到本册书前两个单元,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步步加深,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也随之展开,辛亥革命正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其社会影响又可联系到第四单元的新文化运动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复习课中,笔者先展示单元课程结构,让学生找中心事件和中心人物,以中心事件辛亥革命和中心人物孙中山串联起整个单元的主干知识,掌握单元线索,了解辛亥革命的前因(背景)、过程和后果(影响、评价),逐步构建知识网络。

三.重组教材,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历史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时序性和逻辑性,复习课中,要大胆重组教材,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有思维含量的疑问,启发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在复习本单元时,笔者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带动学生思考和总结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影响。

第一个探究题是“偶然与必然:为什么会爆发辛亥革命?”笔者整合课本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中起义是在意外状况下仓促发动的,它是否只是一个偶然事件?

在前两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清朝末年,列强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笔者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四次侵华战争并让学生补充完善信息,并通过总结得出结论: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孙中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救國之路的探索,那么,怎样救国呢?

孙中山早年曾主张推动清政府进行改革变法,却未被采纳,康有为、梁启超推行的戊戌变法最终也宣告失败,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依靠清政府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此外,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后,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严禁人民参加反帝爱国活动,说明它已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样一个腐朽的政府显然无法担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所以在孙中山看来,要救中国,就必须要推翻清政府。这是孙中山思想的另一重要转变:由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

孙中山等人为革命做了一系列准备,首先是组织方面,先后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和革命政党同盟会,并提出了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同盟会成立后到武昌起义之前,革命志士发动了多次军事斗争,虽然先后失败,但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的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的成功准备了条件。

以上三点说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革命的爆发和清政府的灭亡有其必然性,革命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

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同年宣统帝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笔者在此处设置了第二个探究题“黑暗与希望:辛亥之后的中国(北洋政府时期),要求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概括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状况。政治方面,革命党人在孙中山的号召下,先后展开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来反抗袁世凯的专制独裁,这反映了民主共和的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经济方面,军阀混战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地破坏,但民族资本主义也在迅速发展。思想方面,对民国初年种种乱象的反思引发了新文化运动。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理清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深入了解民国初年社会状况的基础上,进入第三个探究问题“成功与失败:辛亥革命的成果与缺憾”,这时学生基本都能概括出革命的成就和局限性。最后再进行总结升华:辛亥革命是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巨变,虽然受种种条件制约,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是回望历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每一位探索者都是英雄,无论成败,他们所付出的努力都值得我们最真诚的敬意。

综上,面对中考的压力,教师应做到结合课标和教材,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复习课,结合知识点设计好探究问题,带领学生通过主动的求知、探索,构建知识网络,温故知新,提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关文信主编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M] 人民教育出版社

3.仲尧明、沈为慧、何成刚主编《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近代史(上)》[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知识网络一轮复习
中考一轮复习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发教材
中考一轮复习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发教材
思维导图引领下的高三一轮复习
知识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
对照说明 立足实际 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