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城区蔬菜稳产保供现状与对策建议

2022-05-10 08:28古松梅再胜王建中陈久爱石瑞霞
长江蔬菜 2022年8期
关键词:黄石市菜篮子菜地

古松 梅再胜 王建中 陈久爱 石瑞霞

蔬菜产业是黄石市重要的富民主导产业,近年来规模种植快速发展,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质量安全稳步提高,但随着新时期蔬菜产业全国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逐步形成,特别是在极端天气、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黄石市城区蔬菜供需矛盾突出,“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问题并存。 在深入走访种菜大户、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情况下,对黄石城区蔬菜产供现状与趋势、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民以食为天, 蔬菜占半边。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既是城市保供的民生工程, 又是农民增收的富民工程。 保障城区蔬菜市场的有效供给和价格稳定,已成为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黄石市城郊菜地不断减少,市民蔬菜消费需求上升, 特别是在极端天气、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城区蔬菜供需矛盾突出,“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问题并存。 为此,课题组深入走访了种菜大户、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进一步掌握了当前黄石市城区蔬菜生产供应现状,分析了相关问题及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产供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黄石市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扎实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通过组建蔬菜联盟、优化产业布局、发展规模种植、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品牌建设、拓宽营销渠道等措施,推动蔬菜产业提质扩面、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全市“菜篮子”满起来、菜农“钱袋子”鼓起来。据统计,2021年黄石市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2.995 万hm2、88.68 万t,其中 市 区653.33 hm2、1.6 万t,大冶1.282 万hm2、37.2 万t, 阳新1.648 万hm2、49.88 万t。 2021年黄石市城区人口(不含“两镇一区”)达69.58 万人,按每人每天消费蔬菜0.4 kg 计算, 城区年消费蔬菜约10.16 万t,城区蔬菜供应总体呈现3 个1/3 格局,即1/3的蔬菜需省外供应,一般经武汉白沙洲市场调入;1/3 的蔬菜由省内供应, 主要是从鄂州的花湖、杨叶,黄冈的蕲春、武穴、浠水, 咸宁的嘉鱼等周边区域调入;1/3 的蔬菜由大冶、阳新和市区自供。

1.1 蔬菜生产供应情况

一是规模种植快速发展。 近年来, 黄石市通过大力招商引资、促进土地流转、加大政策扶持,引导江浙老板和本地民营资本积极投入蔬菜产业发展,推动蔬菜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水平快速提升。 截至2021年底,黄石市种植蔬菜2 hm2以上的大户有200 多家、6.67 hm2以上 的 有80 多 家、20 hm2以 上 的有10 多家,规模化种植面积约1 万hm2。 二是特色蔬菜蓬勃兴起。 黄石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引导农民种植藜蒿、马兰、水芹菜、芡实、黄秋葵、紫背天葵等山野蔬菜5 万多亩。 如阳新县宝塔湖春潮藜蒿专业合作社网络社员477 户,种植藜蒿近万亩,总产值超过1 亿元,并依托“阳新湖蒿”这一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招牌,成功打入武汉、 西安、 成都、广州、北京、香港等市场,成了远近闻名的“湖北藜蒿第一村”。三是质量安全稳步提高。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 通过强基地、重科技、控源头、创品牌、优服务等举措, 积极示范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普及标准化生产,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截至2021年,黄石市培育“春潮”藜蒿、“东角山”有机蔬菜等“两品一标”农产品80 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继续稳居全省前列。

1.2 市场批发零售情况

一是流通市场快速发展。目前经营流通形式主要有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蔬菜超市、社区代售点、流动摊位等。经调查,城区现有大小蔬菜市场135 家,比“十二五”末增加53 家,其中蔬菜批发市场2 家、 农贸市场44 家、蔬菜超市54 家(含零里生鲜30 家)、 社区电商代售点35 家, 有效缓解城区居民买菜难问题。 二是日常供应基本均衡。蔬菜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加快形成,设施栽培的反季节蔬菜不断增加, 南菜北运、西菜东调、北菜南销趋势逐渐显现。 因此,黄石市城区通过外调和内供,基本实现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蔬菜日常供应品种超过50 个。 三是外菜调入趋势明显。黄石市属于蔬菜销售市场结构,城区蔬菜自给率只有30%左右,70%的蔬菜需要从黄石市外调入。 城区年需菜量约10 万t,其中本市自产自给约3.5 万t,鄂州、浠水、蕲春、武穴、嘉鱼等周边区域供应约3.5 万t,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安徽、河南、山东等省外调入约3 万t。

2 存在问题及原因

蔬菜是典型鲜活农产品,易腐难贮,运输成本高、损耗大,生产时间性、 季节性很强,“谁来种菜”比“谁来种粮”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如2020年初,面对突而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各地纷纷自保惜售,蔬菜出村进城受阻,价格飞涨供不应求, 暴露出黄石市蔬菜自给率不高、应急储备不足、产业体系脆弱等突出问题, 教训可谓极其深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1 财政投入不足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用地激增,挤占了蔬菜基地。城郊老蔬菜基地很大一部分先后被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占用,使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的专业菜地明显减少。蔬菜是一种对水电路基础设施要求高的作物,而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公益性工程,近几年各级政府投入严重不足,新菜地的水电路设施很少建设,老菜地的水电路设施很少改造,很多菜地的抗旱抗涝抗寒能力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直接导致蔬菜减产或绝收,有的菜地根本无法按时种植,农民种菜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 比如黄石市每年安排 “菜篮子” 专项资金仅100 万元,十多年来一直未增加,“菜篮子”投入远低于鄂州、 黄冈等周边城市。与粮油等产业相比,蔬菜产业缺少金融保险政策扶持。随着种菜成本不断上涨,比较效益不断下降, 严重挫伤农民种菜积极性, 仅靠菜农自发投入难以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藜蒿基地

2.2 自给能力不强

城郊蔬菜是城市鲜菜保供的核心来源,但目前黄石城区蔬菜自给率仅有30%,远远低于咸宁、黄冈、鄂州等周边城市。主要原因有3 个方面:一是城郊菜地锐减。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城郊菜地明显减少,到处“不见种蔬菜只见种房子”。据统计,截至“十三五”末,黄石城区蔬菜种植面积仅666.67 hm2,比“十二五”末下降34.2%,平均每年以超过66.67 hm2的速度锐减。 如黄石港区江北农场原有66.67 hm2以上的优质菜地,但随着农用地被调整为建设用地,目前只剩下7 hm2菜地。 二是种苗基地缺乏。种苗是蔬菜生产的关键,但黄石市缺少标准化蔬菜育苗基地,主要以千家万户分散育苗为主,每年需从武汉等地调入大量菜苗, 既增加生产成本,又难以保证菜苗质量,影响蔬菜优质高产。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城郊菜地呈现小而散的特点,标准化菜地很少,绝大部分是竹架中小棚或露地种植,路、渠、水、电、棚等配套设施不完善,生产管理粗放,抗灾能力薄弱。

大棚藜蒿收割

2.3 产销价格不稳

蔬菜因其生产的季节性和流通的区域性特点,容易出现产区“卖难”和销区“买贵”现象,特别是遇到疫情防控、异常天气等极端情况, 蔬菜价格波动较大,时常陷入“多了农民跳,少了市长叫”的窘境,暴露出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的不稳定不平衡问题。 主要原因有2 个方面:一是蔬菜直销网络不健全。黄石市蔬菜流通至消费者一般包括4 个环节:生产者→中间商贩→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消费者,从外省调入的蔬菜多1 个 “二级批发”的环节,每个环节一般增加流通成本30%。 目前,黄石市城区87%的蔬菜经过批发市场,农超对接等直供蔬菜仅占13%,蔬菜销售中间环节过多,势必导致菜价上涨。 据调查,城区农贸市场蔬菜平均零售价一般比超市等直供网点高1 元/kg。 如近期农贸市场豇豆、 黄瓜每1 kg 零售价分别为8、7 元,在零里生鲜网点直销价每1 kg 分别只需7.6、5.6 元。 二是市场菜价居高不下。 黄石市与周边城市相比,蔬菜自产自给率偏低,外菜调入比例偏高,特别是城区外调蔬菜高达60%以上。由于供求矛盾和产销脱节,菜价经过流通环节和中间商转手,导致价格虚增上扬。 据调查,黄石市城区主要蔬菜品种综合平均价格常年高于周边城市15%以上。

2.4 产业化水平不高

当前,受土地、资本、技术、市场、信息、管理等资源要素制约,城区蔬菜产业存在菜地散而小、加工严重滞后、产业链条不完整、组织化程度不高、科技创新乏力等突出问题,导致蔬菜品牌不响、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 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化发展。 主要原因有3 个方面:一是缺龙头加工。城区蔬菜产业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缺乏标准化基地、加工企业和冷链保鲜设施,产业体系不完善。 二是缺知名品牌。蔬菜品牌小、乱、杂,知名品牌很少,产品附加值不高,除了大冶鑫东“东角山”有机蔬菜、“阳新湖蒿”外,缺乏像“随州香菇” 等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叫得响、 立得住的知名品牌。三是缺科技服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网破、线断、人散”,蔬菜科技推广跟不上,技术服务难以到位,影响了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利于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有关对策与建议

小菜篮装着大民生。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状况时,稳定蔬菜供给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提高城区蔬菜稳产保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实现日常供给稳定,应急保障有力,确保市民“菜篮子”拎得更稳更放心,建议从5 个方面发力破题。

3.1 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 “菜篮子” 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生产、流通、市场管理等多个环节, 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统筹协调,切实把“菜篮子”建设当作首长工程抓实抓细。二是优化菜园布局。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是保障城区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重要手段,各城区要以保障城区居民供给、稳定菜价为目标,根据“面向市场、布局合理、梯度开发、保障供应”的原则,按照人均菜地不少于20 m2的标准,加快划定城区蔬菜稳产保供区,重点沿长江、高速、国道布局保障性蔬菜基地,培育一批重点蔬菜生产大户。三是压实属地责任。把“菜篮子”工程建设纳入政府部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压实各城区的属地责任,实行更为严格的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依法征收新菜地开发基金,严格落实将土地出让金的30%用于新菜地开发政策,稳定和增加城郊蔬菜种植面积。

3.2 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整合财政项目资金。蔬菜产业作为黄石市重点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要借鉴武汉、鄂州、黄冈等周边城市的经验做法,建议进一步整合菜篮子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将黄石市蔬菜产业链建设预算资金增加到每年1000 万元以上,以调动和保护菜农积极性,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加快蔬菜产业链建设。 二是优化金融保险政策。 创新担保抵押方式,出台惠农扶持政策, 降低融资成本,有效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参照粮油等农作物政策性保险做法,加快建立蔬菜生产保险制度,化解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设立蔬菜风险资金,出现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变化幅度较大时,下拨风险资金, 引导蔬菜快速生产,对市场配置与调节给予补偿,确保紧急状态下蔬菜有效供给和价格平稳。

露地甘蓝生产基地

3.3 加快科技创新

一是建设蔬菜科研示范基地。 目前,全省只有黄石等少数城市还没有设立市级农业科学院和标准化科研示范基地。建议通过划拨或置换的形式,在开铁区汪仁镇由政府投资新建1 个6.67 hm2以上的市级标准化蔬菜科研示范基地,集科研、生产、育苗、示范、培训、科普等多种功能,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协助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加快提升蔬菜生产能力,以弥补市区蔬菜供应缺口。 二是加强新品种选育。增加对蔬菜科研的投入,改善科研条件, 引进专业人才, 选育和推广一批优质高产的蔬菜新品种, 加快蔬菜品种更新换代。 三是优化科技服务。 积极开展设施蔬菜、 贮藏保鲜、 蔬菜加工等相关技术研究,多形式、 多途径对菜农和基层农技员进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集成推广应用一批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和管理规范, 指导菜农开展标准化生产,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生产一线的普及率,促进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3.4 拉长产业链条

一是创新发展思路。 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推动蔬菜产业发展, 由抓“田头”向抓“龙头”转变,以农户为基础,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的蔬菜产业化经营模式, 形成蔬菜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强化延链补链。大力引进培植一批蔬菜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拣清洗、初选分级、整理包装、预冷处理、速冻保鲜等初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降低产后损耗, 提高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带动蔬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三是促进融合发展。着力推进“两品一标”产品认证,强化品牌宣传, 大力培育蔬菜知名品牌。进一步拓宽产业功能,推动蔬菜产业从过去的单一食品保障功能逐步拓展为传承文化、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产业。

3.5 拓宽流通渠道

一是创新产销对接。重点推进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农贸对接,减少蔬菜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打通本地蔬菜流通“内循环”。鼓励发展订单生产,切实解决菜农“种什么”“怎么销”等难题。 积极推进“互联网+”“云买菜”无接触模式,提高产销对接精准性。二是强化应急储备。 目前,润信农批等商贸企业储备马铃薯、冬瓜、大白菜、萝卜等蔬菜425 t, 可应急供应城区市场消费3 天。建议参照建设粮食储备库的政策,扶持建设蔬菜冷藏保鲜设施,扩大蔬菜应急储备量和储备品种,延长应急供应时间, 价格低时进库贮存,价格高时投放市场,防止菜价大起大落,确保特殊时期蔬菜市场的稳定供给和价格稳定。三是规范市场监管。建立健全价格监测平台,认真做好“菜篮子”价格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价格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 倾向性问题,及时有效采取应对措施。加大依法监管力度, 实行蔬菜指导价,严肃查处哄抬物价、 串通涨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菜篮子”市场价格秩序。

猜你喜欢
黄石市菜篮子菜地
菜地的面积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菜地的周长
首都“菜篮子”装满“科技果”
菜地里的狂欢
The Simple Analysis of the Usages of “IT”
黄石举办第十五届(春季) 全国地方版图书博览会
Mother and son embroidery team weave the threads of history
春天的菜篮子
萝卜成了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