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现状与路径

2022-05-13 20:52吴林林少琴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厦门市产业融合海洋

吴林 林少琴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产业融合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福建厦门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厦门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现状和不足,研究得出,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价值在于探索厦门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痛点,推动厦门体育消费场景创新的引擎,发挥不同产业融合优劣势交互借鉴的平台。其优化路径为:充分开发利用厦门现有的海洋资源,打造厦门海洋“文体旅”产品文化符号,加大厦门特色城市名片的推广度,推动闽台特色文化旅游大发展。

关键词:厦门市;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22)02-0074-06

Abstract: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and data statistics metho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tak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xiamen’s maritime “cultural,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connotation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Xiamen’s maritime “cultural,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and discusses the value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Explore the pain points of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Xiamen’s Marine “culture,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promote the innovation engine of Xiamen’s sports consumption scene, and give play to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The optimization path lies in: make full use of xiamen’s existing Marine resources, create the cultural symbol of Xiamen’s Marine “culture, sports and tourism” products, increase the promotion of Xiamen’s characteristic city name card,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ujian and Taiwan’s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tourism.

Key words:Xiamen city;Ocean “cultural,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integration connotation;Path

習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1]国家“十四五”规划对“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做了科学的编制与部署,同时在全国文体局局长会议上强调:各地要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2]。2019年国家发改委与体育总局联合印发《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积极开展“体育+”工程,为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增添了助推剂,提供了新契机,使三者融合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厦门作为滨海城市,发展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具有较大的先天优势,但是传统海洋产业普遍存在形式较为单一、服务水平不高的现象。强化并凸显了海洋产业融合的重要性, 就需要促进海洋文化、海洋体育和海洋旅游的充分融合,从而促使内容上得到相互补充,产生一系列经济效益,这是一项发展前景广阔的海洋产业项目。因此,对厦门市海洋“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释义

海洋产业既是海洋经济的主要部分又是海洋经济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3]。海洋产业主要由五大内容组成:首先是海洋中直接获取的产品生产和服务活动;其次直接获取海洋中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和服务活动;再者,对海洋及海洋开发活动中产品和服务活动的直接应用;第四,将海水或海洋空间当作基本要素并开发利用生产和服务;最后,有关海洋管理、教育、科研等领域的服务活动。只要涉及符合以上五个方面任一的经济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海洋产业[4]。海洋“文体旅”则泛指海洋体育业,海洋文化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服务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通讯、金融、教育和海洋文化等各项事业,主要特征是能够借以海洋提供非物质财富[5]。海洋文化、体育、旅游跨界破圈,不仅实现创新融合,而且创造出未来体育产业的一个全新商业机会,同时也将是大势所趋。

2厦门市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价值

2.1内在需求:适应海洋经济转型的发展

“海洋经济体”包括了海洋体育和滨海文化、以及滨海旅游的范畴,对于满足人民大众的消费升级、追求更进一步精神文化的同时,也将海洋“文体旅”之间重组融合一体化发展、相互延伸并渗透。随着厦门市海洋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厦门市在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方面初显成效。通过滨海大型活动及海洋相关体育赛事同海洋旅游景点的结合来提高人气,以及与旅游产业粘合的方式,让海洋相关产业落地厦门,发展成为新的经济转型的桥梁和增长点。作为游客,可以同时享受旅游者和参赛者双重体验,并在运动的同时也享受旅游乐趣。

2.2重要支撑:满足人们消费升级的需求

作为滨海城市,厦门已具备相当消费力和对精神需求更高层次的产物,“体育+”产业日益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厦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增加,不同文化体验和更高质量生活方式成为新追求。场景理论认为,场景对于消费行为具有独特的刺激和引导作用[8]。体育消费作为一种体育场景消费,对应着新时代人们的体育需求,刺激体育消费需求的不是体育本身,而是体育所创造的场景和在场景中沉浸于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投射出的个性和品位[9]。厦门将海洋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进行业态融合,创造出“体育+”消费多元新场景,推动体育消费多样化增长。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正是对滨海城市人们满足现代化消费升级需求的个性化、多层次和选择多样化的体现,同时开发新释放消费热点领域和创造新供给、新需求,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引擎。

2.3消费引领:推动消费多样化和跨界需求

随着后工业时代知识经济到来,海洋产业中服务行业比例增加,“体育+”产业消费作为新兴消费重要环节,其比重在国内生产总值中逐步加大。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经济机构优化的关键关口进行宏观把握,其中特别强调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把体育消费作为长期着力点。基于此,对释放厦门体育消费潜力及顺应厦门市海洋“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方法更新和观念改变成为厦门海洋“文体旅”融合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以厦门滨海体育旅游为例,就是将滨海体育与滨海旅游、海洋文化跨界融合的新型模式。同时,海洋体育赛事、海洋文化娱乐、海洋休闲作为旅游元素植入,不单丰富滨海旅游内容,对体育运动场景创新拓展,实现身心健康合一的同时全面释放消费潜力。随着厦门印发《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厦门海洋“体育+”产业融入更多新业态,厦门海洋“文体旅”发挥不同运动场景的作用,不以开展的运动项目定义,也不再用场地标识,构建出以海洋多产业跨界连接的创新场景应用为特征的海洋融合产业场景,并呈现出越来越多对厦门海洋产业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

3廈门市海洋“文体旅”产业发展现状

3.1海洋文化产业现状

厦门地处闽南核心区域,而相对的海洋文化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其海洋文化具有浓郁的闽南一带特点。其中就包括渔村文化和港口文化,两者文化交融发展可以探索出闽南海洋文化变迁基本规律,并形成闽南文化的世界性特征。近年来,厦门市海洋发展局运用得天独厚的优势创办研学联盟,梳理出十余条成熟的海洋研学线路,开展海洋研学活动129场。以此平台为依托,加速推进线下研学与线上科普双轮驱动,通过线上课程、书本等载体不断拓宽海洋文化传播覆盖面。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将策划一批科技馆、文创基地、科普研学基地项目,加强海洋意识教育载体建设。但在海洋文化对地域特点的结合上仍有短板,并在线上和线下文化宣传和活动上仍需大力开发。

3.2海洋体育产业现状

厦门积极培育和引进大型海洋赛事,如国际排联世界沙排巡回赛、世界杯沙滩足球赛、世界(半程) 铁人三项赛、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海峡两岸帆船赛等,也直接带动了产业链的完善。摩托艇、帆船等赛事的举办,吸引了游艇帆船制造企业落户厦门。沿海马拉松形成赛事市场化运营模式,引领带动各层级、多元化的其他赛事的举办,这些赛事又吸引更多行业资源落地,促进产业链完善,辐射带动旅游业等其他行业发展。作为享有美誉的中国著名城市马拉松赛事之一,厦门马拉松从第一届开始,就拟定“通过市场化运作筹措办赛资金”的思路,推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厦门马拉松在短短5年时间内成为知名的国际赛事品牌。厦门马拉松的成功运营,为其他大型赛事市场化运作积累了经验[6]。截至2022年3月,全市体育产业收入预算总产出798.50万元,比2021年预算数增加59.44万元,增长8.04%,政府性基金支出441.91万元(不含市对区转移支付项目),比2021年预算数增加55.97万元,增长14.50%,主要是由于2022全民健身运动会项目宣传费用增加等[6]。

3.3海洋旅游产业现状

目前,厦门滨海已形成了一批较为知名的旅游品牌,在市场上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例如鼓浪屿,在厦门市已成为海洋旅游的主要代表,鼓浪屿和湄洲岛、东山岛以及海坛岛被共称福建海岛的几大旅游品牌。沿着海岸,存在众多旅游景点,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也成为热门广泛关注的旅游品牌。厦门在沿海开发了众多海滨浴场,如港仔后、长乐下沙、平潭龙王头、东山金銮湾等,开发较为成熟。但在多数旅游项目当中,海上旅游相对薄弱,游客缺乏参与性,还没有实现发展壮大的目标。海上运动项目仅在较少地区开展,至今还没有形成旅游市场。此外,海洋文化旅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形成一个滨海旅游度假区,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海岸旅游路线的衔接模式不是十分合理,大多还是较为分散,市场还可以更加完善。

3.4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现状

厦门作为海洋产业资源丰富的海上花园城市,海洋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都保持高速发展。据数据显示,新兴海洋融合产业的增加值为524.38亿元,占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比重为37.3%,同比增长4.24%,海洋经济占全市GDP比重逐年增加;新增海洋生物制品和装备、海洋高技术服务及海洋生物育种等领域共14条产业链。厦门市“文体旅”融合产业单位数7 307家,其中,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5 680家,较上年增加280家,个体工商户1 627家。针对“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制定出台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相关政策,推动三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1+7”项政策; 策划生成6个体育招商项目,落地实施7个体育招商项目;新增2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项目)、2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项目)。

随着国家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根据厦门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锚定厦门未来15年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为“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规划引领。《规划》计划到2025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30%以上;到2035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7]。厦门海洋“文体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得到高速发展,重点表现在融合业态不断完善,模式持续创新,融合效应逐步显现;培育发展海洋信息产业与智慧海洋新经济、壮大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推动海洋高新产业园区建设,做强总部经济。做大高端滨海旅游,做强帆船游艇旅游、邮轮旅游,开发串岛游、湿地游、岸线游等,打造丰富多元的滨海旅游产品体系,推动全域旅游纵深发展和厦门国际滨海旅游名城建设。

4厦门市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4.1产业融合开发中文化底蕴不凸显

对厦门市而言,得天独厚的海洋及海岛资源与生俱来。但同时,缺少地方文化特色和内涵的海洋旅游将千篇一律,不仅难以与国内滨海旅游城市相区分,更难以与已经形成群聚效应的地中海地区、东南亚地区、南太平洋地区的海洋旅游相区别相抗衡。作为沿海城市,厦门市海洋文化底蕴厚实、资源丰富,至今还有许多保留完好的海洋历史遗迹,还有许多有待发掘的海洋与渔业文化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城市建设改造工作中,尚未能把厦门的海洋文化、渔文化凸显出来,未能将海洋文化旅游与本区的工商业及闽南文化等各种产业相互融合,从而开发出具有厦门特色的综合性海洋旅游产品;未能通过海丝文化、船政文化、妈祖文化、闽南文化等,创造一种具有特色、有影响、高效益的海洋文化景区,或者文化创意景区。海上运动项目仅在较少地区开展,至今还没有形成旅游市场。此外,海洋文化旅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还没有形成一个滨海旅游度假区以及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海岸优化程度和旅游线路的串联不是十分合理,游客仍然是以游走为主,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旅游生态。

4.2产业融合优劣势未形成有效互补

产业发展学理论认为,产业互补型融合是具有互补性的若干独立产品在同一标准束或集合下得以高度兼容的整合[10]。厦门海洋“文体旅”产业之间具备关联性和耦合性,海洋文化产业、海洋体育产业、海洋旅游产业各有优势和劣势,将其进行互补型融合,不单能发挥优势互鉴,还能产生对短板进行互补的融合效应。从三者的优劣势上看,海洋文化产业具有创造力强,善于提高海洋产品艺术性和创造文化场景的优势,但由于其产品交替快和消费者范围广,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大量项目和产品供大于求。海洋体育产业具有内容和产品黏度高的优势,可以使参与者在身体和精神上同时体验到对流动人群的聚集能力,但由于无法与消费的运动场景有效连接,再加上商业模式的构成不完善,制约了其发展。因此,厦门市海洋“文体旅”产业靠各个产业单一化发展并不能够完全释放消费力。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快形成厦门市海洋“文体旅”产业优劣势互补,对发挥“1+1>2”或“1+1+1>3”的融合效应才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顺应体育消费者新时代的多元需求和拉近供应,还有需求之间的鸿沟和对体育服务空间进行刺激的优劣势,未能及时将体育运动空间作为消费连接和桥梁进行有效连接。此外,厦门市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能拓展海洋产业转换为经济效益渠道的空间还未充分打开。

4.3产业融合推广的宣传力度不够

产业宣传推广是体育产业融合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让人民群众了解体育产业现状与发展的主要渠道,是传播引导舆论的有效手段,需要围绕大局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引领方向。在宣传报道的过程中,媒体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专业化、组织化、制度化的趋势。“海上花园、诗意厦门”是厦门旅游局官网对外宣传的城市名片,除此之外,鲜见其他渠道的宣传推广。城市名片作为文化内涵的提炼与浓缩,必须要解决如何宣传推广的问题,以使其更加深入人心。以洛杉矶为例,游客旅游到达机场后,“DISCOVER THE CITY OFANGELES”(探索天使之城)的欢迎语让人心旷神怡。而在吉隆坡,包括机场和市区大量公共媒体设施在内,随处可见“马来西亚一亚洲魅力所在”的宣传语,很容易让人产生旅游的滿足感。由此可见,宣传的效果也也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对借助信息时代和电子媒介等推广渠道狭窄,未能运用同住“地球村”的理念同“互联网+”结合的现代高科技作用充分发挥。

4.4产业融合的协同联动机制受地域限制

厦门周边的桌州、漳州、莆田等城市,均有浓厚的海洋文化底蓮,泉州的“刺桐港”、漳州的“月港”是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海洋贸易的发源地,而莆田的“南少林”武僧抗击海上倭寇、保家护民的英勇事迹正在被拍摄成影片,发源于莆田的妈祖文化更是深入人心。作为特区,厦门市海洋旅游发展受制于地域的局限性,协同联动周边具有海洋文化资源的城市或区县共同发展的程度不够,未能统筹制定协同发展方案。此外厦门作为区域核心城市,仍需进一步增强核心区县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对提升城市发展的格局也有要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地域的联动发展也有益于厦门自身的利益。比如诸多东南亚游客从厦门入境,但目的地却是泉州等地。所以厦门市在制定有效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上不够完善,这一点也影响着厦门市融合发展。

5厦门市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

5.1发掘核心项目,辅以特色文化元素

结合厦门市实际情况,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当代,都有众多的“载体”可以挖掘出不同的文化特色。首先以金砖主会场为核心,统筹规划场馆内外及会场周边的展示与旅游线路。2017年金砖会晤在厦门成功举行之后,将金砖会议尤其是会议场所的后续社会价值以合适的方式予以挖掘,除金砖会场外小金门及观音山沙滩一线的观光步行道相连,为游客提供更多元的观光产品;利用已建的音乐和摄影广场、以及周边公园广场等群众活动设施,组织开展影响面广、参与性强的海洋性体育活动,积极策划海洋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营造海洋文化氛围。打造金砖旅游路线,形成滨海“文体旅”特色,同时也可以逐步搭建两岸闽台交流平台、形成全国特色旅游的标志。其次,充分发掘滨海一线的日光岩兵寨和水操台、郑成功海上演武、胡里山炮台等历史文化,开发成内容丰富、底蕴深厚、表现形式多元的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结合沿海海域实际情况,发展海上运动旅游项目,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同时,让游客可以更深度地理解海洋、热爱海洋,并且对厦门海洋文化旅游季节方面的欠缺进行大力弥补,进一步完善海洋旅游市场。

5.2依托本地历史,打造海洋“文体旅”展示区

根据厦门市的历史,可借鉴“印象大红构”“印象丽江”等文化项目,并依托厦门滨海的地貌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文化演出IP,如展示以郑成功海上演武为背最的历史大幕或宣扬海上丝绸之路等历史元素, 还有宋代开始古帆船制造的民间技艺,到具有厦门闻南渔村风情和渔人文化的现代都市型渔业,分类别、按年代,通过现代技术逐一陈列展示,将厦门深厚的海洋文化予以传承和推广。除此之外,还可以建设展示独特的闻南渔村风情的渔俗文化小区(如沙坡尾旧避风姆片区)。以及位于鼓浪屿的东方鱼骨艺术馆,精湛的鱼骨艺术彰显了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之成为来厦旅客必然会消费的重要旅游产品。因此,发掘本地海洋创意文化产业和产品、出台扶持海洋创意文化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开发新的旅游文化产品。让更多文化创意留在城市和人心,脱离“看海准、吃海鲜”的初级阶段。同时,到2025年计划形成1~2个千亿级新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以及一批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初创型中小创新企业,形成超5 000亿元的产业规模;到2035年,形成一批国际领军型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拥有世界级产业集群,把厦门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厦门市拥有丰富的海岸资源,对发展沙滩运动、水上运动等海洋文体旅产业项目,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3加大推广力度,城市资源利用最大化

充分发挥厦门作为特区享有的立法权,出台关于媒体资源发布商业广告的特别规定,媒体资源在为房产、汽车等传统商业广告服务的同时,也应以适当的频次展现厦门的城市之美。同时,政府也应当利用自身资源,设置专门的城市推广平台,不断将厦门的美丽通过不同的空间展示给社会大众。联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海洋旅游,使厦门市可以从协同联动机制中充分获益。以厦门思明区中心为例,由于交通便利,易于游客集散的区域,统一规划,打造海洋“文体旅”展示集中区。其将滨海活动场地同滨海文化、滨海旅游观光和滨海休闲娱乐相结合,重新规划集海洋“文体旅”于一体的产业生态链,多种业态的互动支持有效提升了盈利能力,解决了传统海洋产业“地租收缴”“单一盈利”的运营问题。最后,厦门市海洋“文体旅”产业整合,通過完善沿海商业要素,有利于形成沿海地区多业态内生耦合商业模式,从而增强产业流动性,使人们的消费能力由目的消费向可持续消费转变。

5.4建立闽东南湾区协同发展机制,打造海洋特色融合平台

在闽东南协同发展的框架下规划厦门、泉州、漳州、莆田大湾区海域文创旅游。在闽东南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框架下,由厦门市文旅局牵头,召集漳州、泉州、莆田市级及相关县区文体旅部门,会同沿海水域交通航线管理职能部门,通过线路勘查,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策略,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化运营,建立湾区海上航线便捷交通系统,连接厦门岛内旅游集散码头、翔安澳头、大嶝岛、小嶝岛各码头,同时对接泉州晋江、石狮,漳州的龙海、漳浦、云宵、东山以及莆田的湄洲岛等地海岸线旅游资源,建立快捷、安全、多元、便利的游客海上交通航线,并逐步建立闽东南大湾区海上旅游客运线,连接大海区沿岸。同时建立闽东南湾区海域文创旅游联席议事机制。在闽东南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框架下,由闽东南湾区协同发展区各文兼局联合建立联席议事机制,以座谈会、学术论坛、专项培训、项目协同、山海合作等方式,开展协同发展区在旅游、文创领域的联动。并建立闽东南地区旅游集散互联网平台,实现游客资源的双向导游和资源共享,利用厦门作为海港、航空港和海上花园城市的品牌,拓展厦门周边游线路,打造厦门周边一日游精品路线,将厦门周边延伸旅游作为厦门旅游定制的增量、增值模块,延伸外地游客在厦门反周边地区的停留时间。定期举办闽东南湾区海域旅游文化活动。将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在大海区海城跨地域联合举办如帆船、划艇、沼渡等群众性比赛,或联合组织放流增殖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从行动上诠释东南协同发展理念在旅游文创领域的政策落地。

6结语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系,整合海洋“文体旅”产业作为一种新模式,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也是民生事业的一部分。海洋“体育 +文化+旅游”形成了海洋产业融合、提升国民消费和共享资源的新趋势,国家顶层的设计政策及自然条件优越,加上交通便利和沿海区域定位,还有国家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等,这些都将作为开拓厦门海洋经济空间的关键,同时成为新蓝海重要经济增长点。

厦门海洋“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内涵逻辑和价值,审时度势且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海洋“绿水青山”的保护也不落后。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和体系,丰富海洋产业并大力发展海洋赛事特色品牌,将海洋“文体旅”同康养、互联网,甚至金融、交通、教育、地产等资源进行整合,打造福建和厦门海洋“体育+”产业新业态,开拓全域全季旅游,突出“一带一路”海丝文化与海洋特色,对标国内海洋强市,加快推进海洋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实施海洋强市、健康城市、美丽城市战略,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参考文献:

[1]央广网.一图读懂丨党的十九大报告[EB/OL]. http://military.cnr.cn/kx/20171019/t20171019_523993117.html.[2017-1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2/19/content_5150090.html.[2016-11-29].

[3]张梦雅.中国海洋三次产业经济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21.

[4]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105-106.

[5]刘传海.我国海洋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10):92-98.

[6]吴林.新时期厦门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1(4):71-76.

[7]东南网.《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EB/OL].http://xm.fjsen.com/2021/09/02/content_30826753.htm.[2021-09-24].

[8]丹尼尔·亚伦·西尔,特里· 尼科尔斯·克拉克.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M].祁述裕,吴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209-301.

[9]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7:501-503.

[10]杨公仆,夏大慰,龚仰军.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8:69-70.

[11]朱坚真.海洋资源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58-159.

[12]孙鹏.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特殊性问题探讨[D].广东:广东海洋大学,2011.

[13]戴艳梅,储白珊,谢婷.开放发展风起帆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开放篇[N].福建日报,2017-07-20(1).

[14]国家海洋局.全国海洋文化发展纲要[EB/OL].(2015-12-17) http://www.soa.gov.cn/xw/dfdwdt/jgbm_155/201601/t20160120_—18—49803.html.[2021-03-15].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R].天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2021.

[16]李博,田闯,史钊源,等.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特征及影响要素[J].地理科学进展,2019(7):1080-1092.

[17]王姝,李荣日.“互联网+体育产业”融合的发展脉络、前沿议题与演进趋势述评[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0(2):63-70.

[18]郭锦辉.体育产业如何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8-12-03(1).

猜你喜欢
厦门市产业融合海洋
出神入“画”
“Double-subjects” at PWP Stages in English Class at Junior Stage
An Analysis of The Building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