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唱腔特点探究及引发的思考

2022-05-13 14:01王守艳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
艺术品鉴 2022年12期
关键词:唱腔戏曲文化

王守艳(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

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和网络的兴起,对传统的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根据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戏曲唱腔的兴衰是直接能导致戏种的兴衰,对戏种的存在起决定性作用。以前,信息传递的速度是相当慢,且内容也是局限的。现如今,信息的传递速度可谓是非常迅速,内容也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面对该环境的改变和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这对柳琴戏唱腔传承、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因而,柳琴戏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大众的思维和需求形成对接,以此来塑造出一个富有生命活性和灵魂深度的中国戏曲音乐,给大众留下全新良好的印象。但在进行变化的过程中,不能忘记柳琴戏戏腔的原本表演艺术粗犷、朴实、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特点。

一、柳琴戏的不同名称

“柳琴戏”这一名称是1953 年华东戏曲观摩会演时,依据其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而定的。在此之前,其名称颇多,除最为常用的 “拉魂腔”外,还有“拉后腔” “拉花腔” “拉合腔” “拉洪腔”“拉呼腔” “时鼓子”等名称。其中,“肘鼓子”这一名称是不对的。虽然肘鼓子与拉魂腔有亲缘关系,但二者毕竟不同。其余几种名称,听起来十分接近,据艺人们讲,含义各有不同。拉魂腔,是指这种戏曲对观众吸引力很强,能将观众的魂儿拉去。拉后腔,是因其唱腔尾音独具特色,女腔上行大跳小七度,男腔下行大二度而得名。拉花腔,是因其唱腔(主要指女腔)婉转华丽,多用花腔而得名。拉合腔,是指其尾腔一度曾用合唱而言。拉洪腔,是就其男腔的洪亮、粗犷而言。拉呼腔,是因其唱腔曲折连绵,尾腔舒展流畅而得名。以上诸名称,除肘鼓子外,其余诸名仅是中间一字不同,这些不同的字均属一声之转,很可能是因为读音方法的不同,以讹传讹而来。其中,“拉魂腔”一名,虽然未必是它的本名,但使用最多,已为人们所公认。

二、柳琴戏唱腔特点

(一)浓郁的乡土气息

柳琴戏的唱腔,它既有着北方乡土气息的慷慨激昂,又有着南方似“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和柔美,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柳琴戏因为具有让人拉魂动魄的魅力,加上其戏腔优美,当地人还流传着“拉魂腔一来,跑掉了绣花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的俗语,可见柳琴戏唱腔多么具有魅力,而且,受地域的乡土气息所熏陶,表现出来更加具有拉魂力。山东柳琴戏是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和江苏柳琴戏、安徽泗州戏同出一源,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柳琴戏”这一名称是 1953 年华东戏曲观摩会演时,依据其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而定的。相传柳琴戏早期是根据劳动人们在丰收时节,由于内心的喜悦,便根据当时所流行的号子、民谣等等,创造出来的独特的唱腔,并且,也是结合了地域的山川风光和大自然音调。柳琴戏往后发展,又结合了民间音乐、妇女哭腔等等,拉魂腔并不是在形成完整的戏曲艺术后才流传出去的。在说唱阶段,艺人们 “游食四方”,就把拉魂腔带到鲁南、苏北、皖北各地,播下了种子。及至拉魂腔发展到对子戏、抹帽子戏阶段,特别是在小型班社出现后,专业和半农半艺两支大军长年累月活跃在鲁南、苏北、皖北一带,对于各地拉魂腔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又不断地进行融合更新创造,才有了具有独特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拉魂腔”,男声粗犷豪放,女声婉转悠扬、歌声细腻,慢慢有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柳琴戏。

(二)独特的艺术呈现方式

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柳琴戏腔能够传承到现在,被人们一直接受,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戏腔的独特艺术呈现方式。(1)唱腔风格自由。在历史漫漫长河中,柳琴戏有效地吸收和改造多种唱腔的特点,如:兄弟姊妹剧种的悠长和一些民间音乐、山歌号子等等,它不像昆曲,各种曲牌都有其固定的曲调,也不像京剧,有着慢板、流水、二八、四平、快三眼、慢三眼等等各种各样的板式。而柳琴戏的唱腔没有固定唱法,演员的行腔、起腔都是比较自由的,伴奏也是可以随着唱腔的变化而灵活变化。即使在传统时期,即使是同一内容、同一板式,但是,每个演员所呈现出来的唱腔都是完全不同的,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唱法。一般来说,每个演员也都很难找到和把握住自己的唱腔的固定谱,不同演员演唱“十唱九不同”,故民间流传为:“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这就是柳琴戏一直以来被称为“怡心调”的原因。由于没有固定曲调名称,所以,演员上句和下句在遵守“二、四、六、八句拖腔”规律的基础上能够随意断开链接,创造出新的文本,所以,柳琴戏基本曲调具有“超文本”特性。“拉魂腔”特点:一唱腔优美,尤其是柳琴戏当中的女腔,行腔中多音程大跳,显得既明快又爽朗;二是唱腔尾部经常翻高七度、八度,更具有“拉魂腔”的特点,这些唱腔的运用,更让听众觉得心旷神怡,心情舒畅。而拉魂腔的发展脉络,在大体上又可以概括为:形式上是,小唱说唱一对子戏一抹帽子戏一较完整的舞台艺术;组织上是,一人一双人一子弟班一小型班社一较大班社一专业剧团;内容上是,歌谣一有简单情节的故事一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故事。另外,在唱腔、表演、行当、文场、武场、行头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丰富,渐次完善的过程。(2)戏剧拖腔固定不变。柳琴戏除了其自身的唱腔风格自由之外,还必须具备固定的个性,要有自身的规则和原则,不能毫无规律可循的自由散漫下去,如若这样,柳琴戏不可能流传至今。柳琴戏的本质特征就是其“拖腔”,也是它的灵魂所在。柳琴戏中男声拖腔和女声拖腔有极大的差别,各自有各自的拉腔腔调。男腔拉腔旋律一般是分为四拍,以下行同度或二度的级进形态为主,给人以粗犷高亢、雄浑有力之感,而女腔拉腔也是有四个拍节组成,拖腔是上行小七度的大跳形态,旋律欢快跳跃,给人以悠扬动听、令人陶醉之感。在正式的舞台表演过程中,女腔拖腔使用的频率比男腔拖腔频繁,由此吸引观众注意力。(3)频繁的近关系转调。柳琴戏唱腔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频繁的转调、离调。D 宫为主,D 微为辅相互交替使用,在唱腔中形成两个不同的宫调开合转换。转调的原因主要一部分是根据人物的情感决定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因为伴奏的乐曲所形成的。(4)伴乐主要运用柳琴、琵琶。柳琴戏,在早期其演奏乐器主要使用柳琴,柳琴因为是用柳木制作而成,并且外观又和柳叶十分相似,故得名。柳琴属于弹拨乐器中的高音乐器,其音色质朴,音量大而被人们所喜欢。但随着柳琴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唱腔和音乐创作不断丰富,后面又不断加入新的乐器,首当其冲的就属中国古老弹拨乐器的佼佼者——琵琶。柳琴戏唱腔和柳琴、琵琶伴奏艺术特点相融合,更能表现出柳琴戏浓郁的艺术特色,更能突出唱腔的别致,将男腔女腔的各自特点很好地表现出来。

(三)含有独特的思想内涵

柳琴戏唱腔还能表现独特的思想内涵,能通过其独特、自由的唱腔,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情能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柳琴戏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重点扶持和发展对象,用其独特戏腔特点来传达革命、“老延大”思想和“沂蒙精神”,“老延大”优良传统就是随着“延安精神”的形成而形成的,其思想内核和延安精神是一致的,是延安精神的具体体现。弘扬“老延大” 优良传统就是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而“沂蒙精神”的概念提出于1989 年,可以概括为爱党爱军、开阔奋进、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柳琴戏通过其独特唱腔优良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始终贯穿着党的教育方针。

三、柳琴戏的具有独特的意义

(1)历史文化的传承。时间匆匆如流水,光阴一去不复返。过去的历史、过去的文明、甚至是过去的文化,柳琴戏都在用其独特的唱腔进行传承。试想一下,如果柳琴戏没有进行对过去文化进行传承,我们何以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各种精彩传奇故事?何以能够让历史文明、历史文化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何以对古史文明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些根据柳琴戏唱腔留下来的历史典故,从中可以看到时光和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通过柳琴戏唱下来的不同时期的史诗和典故,以此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高民族自豪感,让人们的审美得以提升、灵魂得到治愈和精神层次更上一层楼。(2)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柳琴戏唱的每一场戏剧,它都传载着我国各个时期的精神风貌和其独特的内涵,承载着本地浓郁的乡土气息,传达着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也是能很好地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对人们教育实施。人们进入戏剧院里观看戏剧演员所表演的柳琴戏,不仅是观看这些戏剧演员的装扮和听他们唱奏,更是看这些其唱演背后的历史文化、人生哲理。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最近几年,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正在快速减少,人们的精神财富也随之减少,正因为这样,加大对戏曲的宣传力度,让戏曲更好地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3)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柳琴戏,它还能反映各个时代的一些特征,其主要就是包括经济发展情况、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科技发展状况和当时的礼仪特征等等。柳琴戏,除了主要的日常供人们观看,还可以从唱奏内容进行历史研究,因为,博物馆的这些文物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物质的依据。还仍需一些内容相支撑。由此相关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唱奏内容和文物来分析历史,吸取历史教训,当下我们应该怎样改革、怎样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柳琴戏唱腔特点引发的思考

根据前文我们对柳琴戏唱腔和其意义进行探究,不难发现其厚重的传统需要我们去继承,去发展,让中国戏曲文化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经久不衰。通过对柳琴戏唱腔研究的过程中,引发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1)柳琴戏目前自身缺乏创新,难以突破。目前网络在我国不断发展,信息的获取也变得极其容易,人们越来越习惯快节奏的生活,喜欢去参加一些著名歌手的演唱会,而柳琴戏、昆曲等等一些传统戏曲文化就慢慢遭受了冷淡,渐渐被人们所淡忘。近年来,柳琴戏的表演演出受到大家的关注是越来越少,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有柳琴戏戏曲的存在,这就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对柳琴戏唱腔特点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柳琴戏目前自身缺乏创新,难以突破。柳琴戏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唱腔风格,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制约了其发展。就拿“怡心调”来说,虽说这是柳琴戏灵魂所在,但是,就目前来看还是缺乏创新,一方面怕对“怡心调”进行革新创造的同时改变了它原本的核心所在,没法继续保持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另一方面怕对演员们的唱腔造成影响,所以,这就很难进行突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对柳琴戏的传承发展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戏曲研究人员应尽快处理好在保证柳琴戏自身得以突破发展的同时,还能继续保持其原本原汁原味的特色。(2)基层演员的专业素养需要不断加强。在柳琴戏的表演过程中,观众一直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而演员则是通过自己的独特唱腔向观众传达戏曲所要表现出来的信息和价值。细细看来,如果演员的唱腔功夫不够,专业素养较低,就很难继续让听众继续支持下去。而且,作为基层戏曲演员来讲,眼光要放的长远一点,放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面。充分的去了解当下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对哪种信息获取的方式更加喜欢或者兴趣爱好又是停留在哪里……根据当下人们的各个方面需求,基层柳琴戏戏曲演员来改进自己唱腔的内容,合理地进行安排设计,紧跟着人们的需求来做出改变、调整,做到与时俱进的同时又不改变戏曲原本特色。除此之外,戏曲演员需要积极学习和本身专业有关知识,和广大群众的叙述加以结合,开展民众所需求的节目,并且,对社会时事政治新闻时时关注,掌握国内外的政治局势,正确客观的向人们表达真实情况。以此来促进戏曲节目的效果呈现出最大化,让社会群众对柳琴戏戏曲节目的好感度支持,加以提升和巩固,使人们乐此不疲的支持。因此,基层柳琴戏演员的专业素养应不断加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3)多元文化融合。任何一个戏曲的呈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经历历史的沉淀和其他文化的融合而形成,让柳琴戏戏种不断进行自主探究,和其他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质疑,进而进行不断地传播、交流,传递、保存,选择、提升,更新、创造。根据对柳琴戏唱腔的研究,发现一直以来,柳琴戏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是很难与其他文化进行融合碰撞,很难建立起联系。所以,要想柳琴戏能够继续的流传下去,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思想观念,把柳琴戏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连接,实现文化间的共同发展。多元融合的戏曲会变得更加灵活生动,实现了文化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让柳琴戏唱腔表现效果更好的同时,也扩宽了听众的知识面,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如今,不仅仅是柳琴戏出现了迷离状态,其他的传统文化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所以,我们应该以小见大,不断反思,进而进行改革文化,让文化传承之路走得不再那么艰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面对商品经济、数字媒体和当下流行文化的繁荣发展情况下,戏曲艺术文化出现衰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积攒经验。对柳琴戏不断地进行创新改革,使其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在保证柳琴戏自身得以突破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持柳琴戏原本原汁原味的特色。总之,我们应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尽我们最大努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进行更好传承和发展,让它被更多的人民群众所发现和喜爱,以促进社会文化的传播,让柳琴戏继续得以传承下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继续感受到柳琴戏唱腔拉魂的魅力。

猜你喜欢
唱腔戏曲文化
《戏曲研究》稿约
从音乐唱腔角度谈越剧跨性别扮演艺术的历史发展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戏曲从哪里来
谁远谁近?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