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猪场商品猪O型口蹄疫抗体监测分析

2022-05-13 09:00王杰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效价口蹄疫日龄

王杰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盐城 224051)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患猪蹄部、鼻镜等出现水泡[1-2],继而发生溃疡。易感动物种类较多,包括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及其他家养或是野生的偶蹄类动物,是目前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3-4]。目前,在我国主要流行O型和A型口蹄疫病毒,市场上使用的也是口蹄疫OA二价苗。大部分国产常规疫苗对当前疫情几乎无法形成有效抵御,所以经常会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养殖场重视口蹄疫免疫后的抗体监测工作,根据不同时间、不同猪群的检测结果,结合养殖场日常管理情况,不但可以总结分析口蹄疫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而且还能提出更合理的免疫方案。母源抗体是仔猪出生后获得抗体保护的首要条件,对早期预防FMD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FMD母源抗体在仔猪体内会随时间增加而逐渐衰减[5]。母源抗体具有两面性,若过早注射口蹄疫疫苗,母源抗体的存在会干扰免疫效果;过晚则具有被感染的风险。制定免疫程序首先要清楚仔猪首免时间,而首免时间又取决于仔猪体内母源抗体的消减时间[6]。

液相阻断 ELISA在FMD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方面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也是OIE推荐的标准方法。为了监测及对比某规模化猪场2条生产线所产商品猪的口蹄疫抗体情况,通过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该场商品猪不同阶段的抗体进行监测,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首免时间及免疫程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口蹄疫O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酶标仪(含波长450 nm的滤光片)、洗板机或洗瓶、微量可调移液器(单道/多道)及配套吸头、去离子水、冰箱、37℃培养箱、旋涡混合仪、计时器、吸水纸巾、记号笔及加样槽等。

1.2 检测方法

采用O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进行。抗体判定合格的标准为:抗体效价≥1∶64,99%以上保护;抗体效价<1∶8,不保护;抗体效价为 1∶8~1∶45,50%保护。 结合农业农村部相关规定,以养殖户(场)为单位,抗体合格率在70%以上,则该户(场)免疫抗体水平为合格。

1.3 样品采集

该规模化养殖场,使用某公司生产的口蹄疫疫苗普免,A生产线母猪口蹄疫疫苗一年免疫3次,B生产线母猪口蹄疫疫苗一年免疫4次,在同批次母猪每次免疫后28天,随机抽取8个血清样品进行抽样监测;A生产线和B生产线的仔猪在4周、6周、7周、8周、9周、10周、13周、16周、20周、24周和 26周随机采血,分离血清样本各8个。采集血样进行统一离心,保存待检。

1.4 结果判定

抗体效价≥1∶64, 判定为阳性; 抗体效价<1∶64,判定为阴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母猪抗体结果

母猪抗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三免母猪和四免母猪抗体检测结果

对比农业农村部 70%的合格标准,通过检测数据可以看出三免和四免的母猪,每次免疫后28天的抗体均达到了合格水平,可以有效地产生保护力。根据结果得知,该次抽取的样本未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所以仔猪采食初乳后可立即获得母源抗体,从而快速提高仔猪的免疫力,抵抗口蹄疫病毒的侵袭。

2.2 仔猪抗体结果

母猪抗体检测结果如表2、图1和图2所示。

表2 三免母猪和四免母猪所产仔猪的抗体检测结果

图1 三免母猪所产仔猪的O型抗体结果

图2 四免母猪所产仔猪的O型抗体结果

2.3 结果分析

通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三免母猪所产的仔猪,母源抗体在7周时,抗体效价>64阳性率下降到62.5%,而>128的阳性率只有25%,此时对仔猪要进行首次免疫,所以将仔猪首免日龄确定为50 d,二免为80 d;二免后有效保护期为90 d,即170日龄,该日龄商品猪出栏体重为115~120 kg,刚好勉强可以产生免疫保护作用。当出栏体重达到135~145 kg即饲养至180~190 d时需要加强免疫1次(三免)。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在26周时抗体效价>64阳性率只有12.5%,此时很难对动物机体产生保护力。

四免母猪所产的仔猪,母源抗体在10周时抗体效价>64阳性率下降到62.5%,而>128的阳性率只有37.5%,因此将仔猪首免日龄确定为70 d,二免为100 d,二免后有效保护期为90 d,即185~190日龄,体重也刚好达到出栏标准,可以产生有效保护。从试验数据也可以看出,在26周时抗体效价>64阳性率仍为61.25%。

3 讨论

免疫抗体监测是对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反馈的一项重要工作,猪作为口蹄疫的放大器,对口蹄疫病毒极为敏感,对猪群血清样品的检测能反映口蹄疫在易感家畜中的感染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合理调整疫苗的免疫程序。仔猪群首次免疫后抗体保护水平虽有上升,但是平均抗体保护水平不高,而二次免疫后抗体保护水平迅速上升,并长时间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这是由于首免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能在短期内中和大量抗原[7]。但是与抗原的结合力较弱,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所以根据检测结果,该猪场调整首免日龄,将仔猪首免日龄确定为50 d,二免为80 d,根据疫苗的有效保护期,第二次免疫后有效保护期为90 d,即170日龄(24周左右),此时如果商品猪出栏体重为115~120 kg,刚好勉强可以产生免疫保护作用。但是当出栏体重为135~145 kg,即180~190 d(26周左右)时,抗体合格率极低。此时需要加强免疫1次。

4 建议

针对该场经产母猪,之前未使用过某某分司生产的疫苗,应先普免1次,间隔1个月再补免1次,以后每3~4个月免疫1次,避开配种后1周和分娩前1周;普免母猪群,母猪进行3次免疫,建议首免时间为50~60日龄;二免为80~90日龄;母猪4次免疫,建议首免时间为60~70日龄;二免为90~100日龄。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猪场情况和本场母猪免疫水平,监测母源抗体消减规律以确定仔猪首免日龄,结合实际生产及商品猪出栏时间,确定出栏前是否需要加强免疫。

通过调整母猪免疫次数,延长疫苗免疫抗体的保护时间,调整育肥猪免疫程序,降低疫苗使用成本。母猪每年免疫4次,商品猪免疫2次可以完全满足保护需求。母猪每年免疫3次,商品猪免疫2次无法满足免疫保护需求,需要加免1次。所以母猪每年免疫4次比每年免疫3次从免疫成本上要节约1万头份苗 (500头基础母猪)。

猜你喜欢
效价口蹄疫日龄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词汇具体性对情绪名词效价加工影响的ERP研究*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猪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情绪的确定性评价对信息加工的影响
口蹄疫
蛋鸡合理投料量
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加工的差异
“口蹄疫”是怎么回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