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时空不均衡性分析

2022-05-15 12:16蔡蒙蒙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区域差异

基金项目: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自选项目(KY2021-D1L1)。

作者简介:蔡蒙蒙(2001-),浙江温州人,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城市生态建设。

摘 要:本文综合使用相对发展率分析和Theil系数分析方法,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入手,对西北六省63个地级市1995-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不均衡性进行了全面探讨。结果表明:各省人均GDP标准差逐渐升高,经济增长率先增后降,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各省相对发展率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各地市之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差异显著;各省内部的Theil系数存在差异扩大、调整和缩小3个阶段。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相对发展率;Theil系数;欠发达地区;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9.012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1978-2015年GDP年均增长率达9.27%。与此同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态也在不断扩大,西北地区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其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的发展效率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面临一定的障碍。有关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问题已经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重点关注。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Hirschman首次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指出区域经济发展会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点;在此后的1965年,Williamson在其倒“U”型假说中提出,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等程度将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除此之外,Prebisch的“中心-外围”理论、Perroux的“发展极”理论和Myrdal的“地理二元经济”理论都指出:区域经济差异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但是其差异大小可以通过人工调控加以优化;类似地,经济差异在不同时期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对区域经济变化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探索分析,将有助于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进程,达到整体区域经济的均衡和有序发展。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国家级顶层战略规划,该战略重点关注了中国西北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在促进西北地区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区域间互联互通和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意义重大。2015年出台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下称《愿景与行动》)最终圈定了国内的18个重点省市,西北地区包括了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内蒙古六省(自治区)。在此之前,已有研究以从不同空间尺度就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进行过广泛探讨,但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关注度不够高,研究的结论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本研究基于相对发展率分析和Theil系數分析方法,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角度对西北六省63个地级市1995-2015年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情况进行了全面探讨。研究旨在加深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认识,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区域为上述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内蒙古六省(自治区)的63个地级市,并对《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6)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6-2016)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

首先,使用人均GDP的增长率和标准差来体现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以Sij表示标准差,Yij表示第i个省份第j年的人均GDP,Yj表示所有省份人均GDP的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次,相对发展率(Nich)是反映相对增长量的指标,通过计算不同地区某时段内人均GDP变化与该时期内全国人均GDP变化的关系来衡量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绝对差异。以Y2i和Y1i分别表示第i个地区在时间2和时间1的人均GDP,Y2和Y1分别表示时间2和时间1的全国人均GDP。计算公式为:

再次,Theil(1967)提出Theil系数并应用于研究国家间的经济差异。本研究的Theil系数是通过各地区就全国而言的GDP比重与人口比重之比的对数加权总和计算得出。以GDP比重加权,以n表示研究地区数,yi表示i地区的GDP值,y表示总GDP值,pi表示i地区人口数,p表示总人口数。计算公式为:

2 研究结果

2.1 绝对差异分析

标准差和增长速度计算的结果显示:各省人均GDP标准差逐渐升高,表明各省内部绝对差异呈现出总体上升趋势,其中1995-2005年期间的增幅非常大;各省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呈现出先增后降的发展趋势。从总体上看,各省内部绝对差异的变化幅度较大,其区域绝对差异呈现扩大趋势(表1)。总体上,各省的发展趋势上大致均符合倒“U”型假说对区域经济发展、演变过程的阐述。在经济发展初期、人均GDP差异较小时,倾斜发展有利于提升整体经济发展的速度;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均GDP差异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均衡过程即区域差异的缩小又将有助于促进整体经济的增长。

基于相对发展率模型,本研究分别得到了1995-2015年各省和各地级市的相对发展率的计算结果(表2)。由于版面所限,表2仅给出了各省的相对发展率计算结果。该结果反映了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总体上,西北六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就各省相对发展率的平均水平而言,内蒙古的平均水平最高,甘肃的平均水平最低,内蒙古是甘肃的2.54倍;就各省相对发展率的变化幅度而言,1995-2015年间陕西的上升幅度最大,新疆的下降幅度最大,二者之间的相对差异显著。

就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空间结构而言,不同的时间段所呈现出的特点有所不同(图1)。以西北六省的63个地级市为例:总体上,四个时间段中发展速度高于区域整体水平的地区(Nich>1)的比重分别为34.92%、36.51%、41.27%和34.92%,表明在经历了15年的上升状态后,2010-2015年各地区的相对发展率水平回落到了1995-2000年的水平;具体来看,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地区平均水平的地市主要集中于新疆东部、青海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区域,而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地区平均水平的地市则主要集中于青海、甘肃、陕西南部区域和新疆西部区域;较省级差异而言,各地市之间相对发展率的差异更加明显,在四个时段中的各地区相对发展率的极差分别为4.369、7.027、6.058和4.531,这表明西北六省各地区多年来经济发展速度的总体差异很显著,并且呈现出先上升后回落的发展态势。

此外,省间的绝对差异(0.388-1.356)要远远小于地市间的绝对差异(4.369-7.027),这表明西北六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对地理尺度非常敏感,各省内部的绝对差异情况是造成省间绝对差异的主要原因。

2.2 相对差异分析

有研究指出,Theil系数可以直接将总体差异分解为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两部分。基于Theil系数模型,本研究得到了1995-2015年各省之间以及各省内部地级市之间的Theil系数的计算结果(图2)。

可知,各省之间的Theil系数在2009年前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随后趋于平稳;就各省内部而言,其Theil系数在1995-2015年主要呈现出差异扩大、调整和缩小3个阶段的变化趋势:在差异扩大阶段(1995-2005年),除宁夏外其余各省内部的Theil系数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其中新疆的增长最为明显;在调整阶段(2005-2009年),各省内部的Theil系数先后达到最高点并开始下降。可能的原因是,这一时期正好处于“非典”疫情和2008年金融危机之间,这类突发事件导致使得各省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演变有所放缓;在差异缩小阶段(2009-2015年),各省内部的Theil系数开始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表明2009年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减弱,各省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也随之降低,该时段的Theil系数处于0.136-0.296之间。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方面出发,采用多重方法对西北六省各地级市1995-2015年间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不均衡性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下几点:

(1)各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呈现出规律性演变的特征。1995-2015年间,各省的人均GDP标准差逐年升高,其绝对差异呈现出逐渐变大的趋势;同时,其内部地市间的相对发展率先上升后回落,与倒“U”型理论假说相符,也表明西北六省目前正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侧较低点。因此,西部北六省已经进入经济增长的成熟阶段,区域差异将随总体经济增长而下降。在这一时期,需要加大对西北六省劳动力和资金方面的投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应致力于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地区均衡发展。

(2)各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对地理尺度非常敏感。对于地理尺度的敏感性体现在各省内部地市间的差异远大于省间差异,这也表明各省内部的绝对差异情况是导致省间绝对差异的主要原因。比如,陕西在贸易、旅游等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并且依旧承担着重要作用,应当将这种优势加以发挥;与此同时,虽然克拉玛依、包头、鄂尔多斯等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当前的相对发展率很高,但仍然存在资源耗竭、经济发展要素外流、生态环境恶化等隐患,这些潜在因素都为地区差距的缩小增添了不确定性,需要特别加以重视。

(3)各省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呈现出稳定变化的趋势。1995-2015年间,各省内部的Theil系数均高于同期的省间Theil系数值,且大致存在差异扩大、调整和缩小3个阶段,各省间的Theil系数在2009年后逐渐趋于平稳。但是,诸如人才、技术、资金、信息以及其他重要的物质资料仍然集中于少数发达区域。因此,在保证发达地区对区域经济的优势和带动作用的同时,需要重视将部分传统产业向欠发达地区实施梯度转移,在长期保持住这种平稳发展的状态,防止Theil系数反弹。

参考文献

[1]陈斌开,林毅夫.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社会科学,2013,(4):81-102.

[2]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equity and development[J].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Equity & Development,2006,39(100):1-251.

[3]Fan S,Kanbur R,Zhang X.China’s regional disparities:experience and policy[J].Review of Development Finance,2011,1(1):47-56.

[4]Hirschman A O.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Ekonomisk Tidskrift,1958,12(4):658-660.

[5]Williamson J G.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J].Economic Development & Cultural Change,1965,13(4):1-84.

[6]Prebisch R.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J].Geographical Review,2010,(1):171-173.

[7]Perroux,F.Note sur la notion de ple de croissance[J].Economie Appliquée,1955,1(2):307-320.

[8]Myrdal 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1957.

[9]徐紹史.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抉择——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论述[J].中国经贸导刊,2015,(30):4-7.

[10]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N].人民日报,2015-03-29(04).

[11]Li G D,Fang C L.Analyzing the multi-mechanism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4,52(1):155-182.

[12]孟德友,李小建,陆玉麒,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4,34(2):51-57.

[13]李婷婷,伍世代,李永实,等.福建省经济空间增长变异特征及驱动机制[J].地理科学,2010,30(6):847-853.

[14]胡望舒,孙威.基于泰尔指数的北京市区域经济差异[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3,30(3):353-360.

[15]彭文斌,刘友金.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J].经济地理,2010,30(4):575-578.

[16]张红,姚婷婷,安娜.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与空间演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8(6):902-908.

[17]Theil H.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Theory[M].Amsterdam:North Holland,1967.

[18]田杰,何丹.中部地区长江沿线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4,23(2):85-93.

猜你喜欢
欠发达地区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配现状及区域差异研究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区域差异分析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我国工业资本配置效率的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综述
城镇化、商业化与农村金融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与层次分析的中国区域差异综合指数的构建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