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车乘务员人格与抑郁的关系:疲劳的中介作用

2022-05-15 12:16龚茜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介作用疲劳抑郁

作者简介:龚茜(1973-),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大学本科,中共济南铁路局集团公司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安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摘 要:采用16PF量表、PHQ-9抑郁量表和FS-14疲劳量表对1809名铁路机车乘务员的人格、抑郁和疲劳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铁路机车乘务员的人格、抑郁和疲劳水平两两之间相关显著,其人格能够直接负向预测抑郁水平,其疲劳在人格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铁路机车乘务员;抑郁;人格;疲劳;中介作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標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0.031

在所有出行方式中,铁路兼具运输能力大、安全、价格低廉、准时高效、较少受恶劣天气影响等诸多优点于一身,是我国国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承担着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担。铁路机车乘务员身处铁路运输一线,在确保广大旅客生命健康和国家财产安全方面承担着直接而重大的责任。近年来我国铁路历经多次大提速,再加上铁路机车乘务员的工作生活节律性不强、工作环境相对狭小、噪声、电磁污染等,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以往研究显示,铁路机车乘务员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得分普遍高于一般人群;七成以上的机车乘务员报告自身存在抑郁情绪,远高于抑郁在普通人群当中的比例。然而无可否认的是,虽然同处消极的工作环境中,面临共同的工作任务,部分机车乘务员的抑郁水平会相对低,即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高。那么,是何原因导致这些乘务员能够保持比较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呢?根据抑郁的应激生成模型,个体已有的某些素质性心理因素会激发应激情境或事件的出现,进而引发抑郁情绪。以往研究也证实,个体内在的某些特质,例如人格,可能会影响其自身在所处环境中的人际表现或主观感受,从而诱发或加重抑郁。对铁路机车乘务员而言,高强度、不规律的工作时间安排和精力高度集中带来的心理压力使得该群体很容易出现疲劳,而疲劳是引发行车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铁路机车乘务员经常出现的负面主观感受,疲劳已被证实与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正相关,即该群体越疲劳,抑郁水平也会相应地越高。因此,本研究基于抑郁的应激生成模型,聚焦铁路机车乘务员的抑郁状况,从该群体的人格这一内在个人特质和疲劳这一主观感受入手,探讨该群体抑郁的可能原因和具体作用机制。本研究的结果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为铁路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健康干预和防治提供方向,另一方面可以从人才选拔的角度为铁路机车乘务员的选拔提供参考,从源头上提高机车乘务员的心理素质水平,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东铁路局济南机务段同一时间在岗工作的铁路机车乘务员1900人作为研究对象,作答有效人数为1809人,有效率95.21%。全部男性,年龄22-59岁,M年龄=35.96岁,SD年龄=10.91。

1.2 工具

1.2.1 PHQ-9抑郁量表

该量表由KROENKE等人编制,包括9个条目,测查个体过去2周内的情绪状况。采用4点计分,从“完全不会”到“几乎每天”分别计为0-3分,得分介于0-27分之间。其中,总分0-4分被判定为无抑郁,5-9分被判定为轻度抑郁,10-14分被判定为中度抑郁,15-19分被判定为中重度抑郁,20 -27分被判定为重度抑郁。

1.2.2 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16PF)

该量表由美国卡特尔(Catell)教授编制,包含16 个人格分量表,每一人格因素由 10-13 个条目组成,共计187 个条目,除聪慧性分量表的测题外,其他各分量表的测题无对错之分,每一测题各有a、b、c三个答案,分别计为0、1、2分。聪慧性分量表采用二级计分,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最后根据该量表对应的分量表原始分转换表,计算出每个维度的标准分。标准分介于1-3分的个体倾向于表现出低分特征,标准分介于8-10分之间的个体倾向于表现出高分特征。

1.2.3 疲劳量表(Fatigue Scale-14,FS-14)

该量表由英国心理医学研究室Chalder等专家于1992年共同编制,由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两个维度构成,共计14个条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条目下选择“是”或“否”,回答“是”计为0分,回答“否”计为1分,第10、13、14条3个条目为反向计分。分值越高,疲劳越严重。

1.3 方法

由经过心理测量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担任主试,测量时首先向受试者简单介绍量表的来源和意义、测试的目的和方法,然后宣读指导语,待研究对象作答完成后当场回收。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铁路机车乘务员抑郁、人格和疲劳的描述性统计

其中,铁路机车乘务员中有188人的抑郁得分≥20分,重度抑郁者约占比10.39%;有233人的抑郁得分在15-19分之间,中重度抑郁者约占比12.88%;有416人的抑郁得分在10-14分之间,中度抑郁者约占比22.94%;有616人的抑郁得分在5-9分之间,轻度抑郁者约占比34.05%;有356人的抑郁得分在0-4分之间,无抑郁者约占比19.73%。

从上表2可以看出,铁路机车乘务员的抑郁与脑力疲劳、躯体疲劳三者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除个别相关不显著外,铁路机车乘务员的抑郁与脑力疲劳、躯体疲劳与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实验性和自律性维度均显著负相关,与恃强性、敏感性、怀疑、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维度均显著负相关。

2.2 铁路机车乘务员的疲劳在人格与抑郁之间中介效应的检验

根据温忠麟的中介效应检验原理,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检验疲劳是否在铁路机车乘务员人格特征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铁路机车乘务员的脑力疲劳(β=0.49, p<0.001)和躯体疲劳(β=0.13, p<0.001)能够正向预测抑郁水平,其稳定性(β=-0.15, p<0.001)、兴奋性(β=-0.08, p<0.001)、敢为性(β=-.0.08, p<0.01)、自律性(β=-0.11, p<0.001)能夠直接负向预测抑郁水平,其世故性(β=0.05, p<0.05)、忧虑性(β=0.10, p<0.001)和紧张性(β=0.19, p<0.001)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其抑郁水平;其聪慧性能够通过负向预测脑力疲劳来进一步预测抑郁水平,其稳定性(β=-0.09, p<0.001)和自律性(β=-0.05, p<0.05)能够通过负向预测脑力疲劳和躯体疲劳来进一步预测抑郁水平,其忧虑性(β=0.08, p<0.001)能够通过正向预测躯体疲劳来进一步预测抑郁水平。

3 讨论

3.1 对铁路机车乘务员抑郁、人格和疲劳得分的讨论

首先,本研究结果表明,铁路机车乘务员的抑郁水平很高,只有不到两成的乘务员的心理状况处于健康状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两成以上乘务员的抑郁状态呈现中重度和重度水平,这批乘务员需要立即予以心理干预。其次,本研究结果表明,铁路机车乘务员的脑力疲劳和躯体疲劳得分的平均分为5.10和2.66,该水平已经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水平持平。因此有必要关注铁路机车乘务员的疲劳,并予以及时干预或调整。最后,本研究结果表明,铁路机车乘务员的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敢为性、世故性和紧张性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目前铁路机车乘务员的人格特点为外向、热情、聪明、富有才识、轻松兴奋、冒险敢为、主动性强、人情练达、善于处世,但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定,时常感到疲乏。上述特点对于铁路机车乘务员而言有优势也有不足之处,由此凸显出采用16pf进行人才选拔的必要性。

3.2 对铁路机车乘务员抑郁、人格和疲劳关系的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铁路机车乘务员的抑郁、人格和疲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人格不仅能够直接影响抑郁,而且能够通过影响疲劳水平进而影响抑郁水平。本研究结果验证了抑郁的应激生成模型,以往在不同群体中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结果。该研究结果提示我们,一方面,需要关注铁路机车乘务员的疲劳状况和心理状态,对现有的轮班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以确保该群体的充分休整;另一方面,在铁路机车乘务员的选拔考试中,除了必要的技能考核和身体素质要求外,有必要增加心理素质方面的测查,从人格特质方面进一步选择符合需求的备选者,尤其是人格中的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自律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和聪慧性,上述8项人格分维度对于铁路机车乘务员的筛选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吕榜军,唐仕雄,钟韶玲,等.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Meta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5):347-350.

[2]王亚斌,崔金玲,秦磊,等.机车乘务员自测健康与抑郁焦虑情绪的相关性[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2):4221-4223.

[3]黄雅梅,马健生,张宏娜,等.大一新生神经质人格与抑郁:表达抑制和压力知觉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1):177-181.

[4]李赛兰,姜红娟,蔡琳,等.远洋渔民功能失调性态度对心理应激与抑郁症状关系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4):776-779.

[5]施其洲,王有培.中国高原铁路机车司机在不同条件下的驾驶疲劳研究[J].铁道学报,1995,17(4):16-22.

[6]曹煜红,王建青,刘春燕,等.机车乘务员作业疲劳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5,5(1):34-37.

[7]祝蓓里,戴忠恒.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中国常模的修订[J].心理科学,1988,(6):16-20.

[8]Chalder T , Berelowitz G, Pawlikowska T , et al. Development of a Fatigue Scale[J].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1993,37(2):147-153.

[9]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05):111-117.

[10]黄小波,李宗信,陈文强,等.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疲劳程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8):687-687.

[11]邱永祥,叶玉华,赵亚林,等.快速列车机车乘务员人格特征分析[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7,(06):15-18.

猜你喜欢
中介作用疲劳抑郁
不同媒体下感知价值对品牌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