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社团建设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模式探索

2022-05-15 12:16王瑾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模式高校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基于大学生专业社团建设的高校劳动育人模式研究——以S校电子商务社为例”(2020SJB0739)。

作者简介:王瑾(1988-),女,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顶层设计上建构了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的实施路径。目前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存在教育认知、培养方式、实践体验和成果反馈四个短板,高校专业社团作为学生兴趣团体与高校专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课赛融通”“校企合作”“服务社会”和“就业创业”四种方式,实现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观“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模式,达到“教劳融合”“劳技结合”“劳有所为”和“劳有所获”的成效,补齐高校教育劳动教育短板。

关键词:高校;专业社团;劳动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0.038

1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

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罗元指出我国一些高校的劳动教育有被弱化、淡化趋势,存在教育认知、培养方式、实践体验和成果反馈四个短板,导致学生“不懂劳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和“不珍惜劳动成果”的后果。此外,高校劳动教育制度不健全,缺乏系统的规划,勞动教育资源不足,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劳动教育成效不足,学生接受劳动教育与实际成长不同步,这些都影响了高职院校劳动育人的推进。

高职院校专业社团是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基础成立的学生团体,学生自发参加,学生自主活动,学生自我管理,这些特点对于劳动教育有很大的优势。S校电子商务社团将高校劳动教育与高校专业社团建设结合在一起,利用学生加入社团的兴趣优势,在社团成长的项目优势,以及离开社团的影响优势,将劳动教育的理念、价值观深植到学生育人过程中。

2 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劳动育人成效——以S校电子商务社团为例

为了调查S校电子商务社团的劳动育人成效,我们对S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其中社团成员100人,非社团成员300人,主要从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精神以及就创业情况四个方面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表1数据显示,参加电子商务社团的成员全部参加过企业参观活动,其中78%参加过技能比赛,专业认可度达到60%,专业知识学习水平达到80%,对行业的认知度也达到55%,而非社团成员仅有16.67%参加过企业参观活动,66.67%参与技能大赛,对专业的认可度仅有25%,专业知识学习水平达到50%,行业认可度为33.33%。数据对比显示专业社团的参与对于学生劳动意识的积累和巩固起到了促进作用,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热情和认可度。

表2是社团成员和非社团成员在劳动技能方面的调查情况,社团成员由78%参与过实操项目,并且其中30%以上学生参与项目,而非社团成员由50%参与实操项目,其中大部分以学生实训课程的网店为基础,劳动技能认知度方面社团成员认知度达到65%,非社团成员为16%,其中社团成员对于未来工作岗位意向率达到73%,非社团成员为10.33%。数据对比显示,专业社团通过校企合作的项目训练,提升了学生的劳动技能,促进学生明确了技能方向和职业岗位。

表3是社团成员和非社团成员在劳动精神培育方面的调查情况,社团成员62%参与过志愿服务,其中明确职业发展规划的达到85%,30%毕业后想返回家乡从事农村电商方面的工作,非社团成员由3.33%参与志愿服务,其中明确职业发展规划的由16.67%,仅有3.33%的学生有从事农村电商方面的职业意向。数据对比显示,专业社团通过服务社团的志愿活动培养了学生职业规划的意识,并且激发了学生从事农村电商,投身乡村振兴的志向。

表4是社团成员和非社团成员在就创业意向方面的调查情况,社团成员有85%有目标行业和企业,有35%的人有创业想法,有10%已经有创业实战项目,有从事农村电商方面创业的有5%,非社团成员有33.67%的人员有目前行业或者企业,有26.67%人员有创业想法,其中20%有创业实战项目,有从事农村电商方面创业的学生有3.33%。数据对比显示专业社团对于学生就业意向有明显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意向有一定引导作用。

3 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四位一体”劳动育人模式

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寄托了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双重期望。高校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新人的光荣职责,突出劳动精神涵育,强化劳动技能培养,养成劳动自觉,探索创新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S高校电子商务社团坚持通过“课赛融通”“校企合作”“服务社会”和“就业创业”四种方式,实现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观“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模式,从“教劳融合”的教育认知端口、“劳技结合”的有效培养端口、“劳有所为”的实践体验端口和“劳有所获”的成果反馈端口四个方面持续发力,补齐劳动教育短板。

3.1 以课赛融通为抓手,培育学生劳动意识,打通“教劳融合”的教育认知端口

培育学生劳动意识,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正确的劳动意识,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规划以及劳动价值观的树立都有积极的影响。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观念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强调了知识和学历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忽视了劳动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不合理的择业观。以课赛融通为抓手,目的是通过专业行业的认知,专业知识的学习,到专业知识的训练,让学生在技能竞赛中消化知识,理解知识,让学以致用的劳动意识贯穿到学生生活中,使学生端正劳动意识,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意识,从而更好地投入劳动学习中。课赛融通包含了专业入学教育的行业认知、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认知、专业技能专项培训的训练认知和技能大赛竞技的挑战认知,这些对专业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课堂环节的设计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让老师讲给学生听逐渐变成学生讲给学生听,让教材从固定的理论知识变为活页式的知识库,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再只是听众,而是课堂的主人,竞赛活动的主体,对专业社团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制定完整的课赛融通的规划和实施路径,要培养学生导师梯队。

3.2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培训学生劳动技能,打造“劳技结合”的有效培养端口

培训学生劳动技能,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延展。劳动技能的培训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和对行业的认知度,培养企业需要、社会需要和个人成长需要的高质量人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和“工学交替”以及实习环节,都存在劳动实践的层次较低的问题,极大挫伤了学生对专业和行业的认可度。校企合作是实现劳动育人“劳技结合”有效培养端口的有利平台,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一方面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和人才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同时也是为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高职院校以专业社团为试点,引入企业实际运营项目,并且有专门的专业老师和企业导师作为指导,以核心崗位技能训练为中心,通过全过程的训练,夯实学生的劳动技能。

3.3 以服务社会为机遇,培养学生劳动精神,打开“劳有所为”的实践体验端口

培养学生劳动精神,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生中弘扬劳动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不仅要小我的劳动意识、技能,还要有大我的劳动精神和家国情怀。高职院校专业社团不仅立足校内学生培养,还要有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情怀。S校电子商务社团紧密围绕农村电商发展,从投身精准扶贫到助力乡村振兴,从调研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到培训农村电商人才,学生的专业知识从立足生活需求的技能升华实现自我价值的服务社会,从精神层面上给予学生价值认同,打开“劳有所为”的实践体验端口。

3.4 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树立学生劳动价值观,建立“劳有所获”的成果反馈端口

树立学生劳动价值观,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成果要求,让学生有一技之能,有人人出彩的机遇,实现“劳有所获”。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成果以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为目标导向。高职院校社团在开展活动中紧扣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的契机,注重就业意向的培养和创业项目的孵化,通过分好类,站好队,精准实施一人一策的人才培养方式。有创业意向和项目的同学通过创业大赛的方式,历练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学生将创新思维变为创业意向,将创业意向变为创业项目,孵化出有专业技能的创业项目或者服务地方经济的创业项目。有就业意向的同学通过不同企业不同项目的历练,明确自己的心仪岗位或者意向行业,在求职过程或者职业规划中更加契合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元.“四端发力”,补齐高校劳动教育短板[N].湖南日报,2020-04-16(06).

[2]闫伟.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探索与创新[J].菏泽学院学报,2020,42(01):1-6.

[3]杨秋月.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逻辑:应然、异化及回归[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0,19(01):8-14.

[4]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0(1).

猜你喜欢
模式高校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