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

2022-05-17 21:50张帆
文教资料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路径探索现实困境

张帆

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高职语文教学问题观测的理论视域,揭示出当前高职语文课程目标思政价值导向凸显不够、课程内容融入思政要素薄弱、教学方法过程性系统性兼顾不足等问题。提高语文教师思政站位和思政能力,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素材,开设高职语文“第二课堂”,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等举措既是解决高职语文教学困境的现实需求,又是创新“课程育人”模式的积极尝试。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职语文 现实困境 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但毋庸置疑,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作为传统课程的语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正逐步被边缘化。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急需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明确定位、夯实基础,重新确立在人才培养中的应有地位,提高课程育人实效。本文从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反思入手,分析高职语文“课程思政”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以推动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强化课程育人的责任意识,使高职语文课程真正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课程。

一、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一)高职语文课程目标思政价值导向凸显不够

首先,受经济全球化和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传至校园,“语文无用论”一度成为口头禅,部分高校的语文课时被削减甚至直接被取消。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纷纷转型,改成“沟通与交际”“应用文写作”类通识课。课程名称的转换意味着课程目标的转型,丰厚学生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育学生健全人格这些思政教育功能被大大削弱。其次,尚有不少教师心存质疑,如果高职语文课程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否会沦为思政课的附庸,是否会丧失独立的学科属性?其实,思想政治教育不等于“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门学科,而是来自高校办学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定位,语文课程应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程教学中凸显课程的思政价值、彰显思政育人元素,才不会故步自封、不会被边缘化。再次,高职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薄弱,有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师把语文课程视为高中学习的延续,课程目标放在语言基础知识的修修补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规范训练上,语文的思政教育功能在实际教学中被弱化了。

(二)高职语文课程内容融入思政要素尚显薄弱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想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性情陶冶、人格塑造、价值观培育,语文课程内容本身要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他们的审美认同,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的价值体系。反观当前高职语文教材,版本众多,选文标准和价值理念各有侧重,课程内容融入思政要素尚显单薄。有的教材以中国文学史为纲,通过对选文字词句篇,语法修辞的注释、点评,侧重对学生开展文言文阅读训练;有的教材凸显就业与实用导向,以学习方法、校园生活、求职面试、公文撰写等为主题安排单元教学,选文以现代文、应用文为主,侧重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训练;有的教材虽以人文主题为主编排单元,但在主题的确定、文本的选取、体裁的选择、习题的设计等各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度、耦合度还不够。如果高职语文课程仅停顿在外源性的语言文字训练和社交常识、文学常识的输入上,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课程的道德浸润与精神激励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二、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一)语文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实施全课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一种探索,是我国高等教育构建知识传授和价值养成相统一、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统一、知识本位和人格本位相统一的现代课程设想,与回归育人初心、重构育人内涵的通识教育改革具有内在一致性。[2]但对任教某一门课程的一线教师而言,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要求、实施手段仍不甚了解。有学者对国内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调查后指出,目前高校教师“课程思政”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课程思政”理念缺乏、“课程思政”责任意识淡薄、“课程思政”能力欠缺三个方面。[3]如,有的老师认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高校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的事情,自己只要“守好一亩三分地”,把课上好就行了,忽视自身应该承担的育人职责,课程育人意识缺乏[4];有的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思政”责任意识,但是具体到语文课程,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堂,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针对性等,还缺乏理性思考和实践经验。

(二)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手段欠缺

“三全育人”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强调各门课程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统筹多种教学方法,形成育人合力,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语文课程不仅要守好课堂教学这块“责任田”,还要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多维、立体化、综合性的教学模式,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全过程。然而,目前高职语文课程在“课程思政”教学手段创新方面做得还不够。如,有的课堂教学以传统说教为主,课前缺乏预习、课后缺乏指导,教学活动仅拘囿在课堂内,教学内容不能与时政热点对接,无形中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有的语文教师信息素养欠缺,不具备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能力,没有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翻转课堂、微课、在线课程、多模态信息呈现手段有机结合,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呆板,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有的语文课程游离于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之外,没有理顺与相关课程的前导后续关系,课程内容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这样的教学必然是失败的。

三、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思政站位和思政能力

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锻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5],高职院校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提高思政站位。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修养,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其次,要争取学有所用,把思政理念贯穿到日常言传身教和语文课堂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做一名情怀深、人格正、自律严、身先示范的老师,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再次,要努力提高“思政能力”。所谓“思政能力”,是指语文教师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的能力,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能力。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通过各种途径向同行取经,探索、总结在语文课堂中实践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切实提高思政育人能力。

(二)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素材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6]高职语文课程急需对现有教材进行梳理、整合与改编,充实思政教育素材,让教材具有浓郁的思政味儿,成为师生喜闻乐见的学习载体。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中现有的思政教育内容,挖掘背后的思政意义。高职语文教材中的名家名篇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值得教师深入探究、细细挖掘。古今中外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的熏陶、历史的感悟、哲学的智慧、艺术的魅力及职业的美德、生活的品位等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的切入点,帮助学生丰富阅历、增长见识、开阔胸襟,提升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其次,引入红色题材作品进教材,推荐年轻学子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新儿女英雄传》《红岩》《星星之火》等以中国革命为题材的文学经典,精读部分章节、分享阅读体验,让他们感受作品中凸显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重温共产党人不平凡的革命道路,从中汲取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再次,要及时吸纳新时代思政教育素材进教材。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清正廉洁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精神的文学作品,遴选发表于网络平台上展示普通劳动者品格、形象的正能量文学充实到语文教材中,让高职语文教材与时俱进,与时代同频共振。

(三)开设好高职语文“第二课堂”

首先,要拓宽教学渠道,推进地域文化进课程。发挥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文化教育基地、改革开放教育基地、特色博物馆及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小课题合作、调研访谈、论文撰写等方式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工匠精神,催生创新意识,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多种类型的实践作业应作为平时成绩计入课程总评分。其次,发挥榜样作用和同伴力量。按学生所在专业分类组建采访小分队,开展“我是校园小记者”活动,采访学院知名校友,挖掘他们身上的感人事迹、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邀请知名校友回母校担任“讲解员”,讲述自己的成长之路,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汲取人格力量和奋斗精神。再次,开设“跨文化学习交流”专题,推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中西方文学作品和网络文学成果的交流、赏析与对比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化鉴别能力,厚植民族情怀和爱国意识。

(四)创新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融多样化教学方法于语文课程,既要兼顾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要遵循高职语文教学规律,摒弃空洞的理论说教和肢解式的文章剖析,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情境再现、案例分析、参与体验、问题导向、对话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思政。利用“智慧职教”“蓝墨云班课”“智慧树”等在线课程资源开展“互联网+”语文教学,课程资源从“单一封闭”向“多元开放”转变,课内教学实现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力争打造实实在在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的语文“金课”。如“仁者爱人”主题的作品教学,可采用问题导向与对话讨论式结合的方法,在对话、阐释、质疑、答辩中加深学生对儒家思想核心的认识;“崇敬英雄”主题的作品教学,可以历史事件为主体,以特定情节为线索,将图片、人物自述、访谈等音视频资源融入教学,再现历史场景,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礼赞生命”主题,可采用课内专题演讲和课外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参与体验式教学活动,增进学生的人生感悟与价值认同。[7]

四、结语

“课程思政”理念为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为高职语文课程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是今后一段时期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行动指南。“课程思政”作为高职语文教学问题观测的理论视域,揭示出当前高职语文课程目标思政价值导向凸显不够,课程内容融入思政要素薄弱,教学方法过程性、系统性兼顾不足等问题。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师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使命,厚实理论素养与黨性修养。高职语文课程应具备自我革新的勇气,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重新审视课程目标定位,多角度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与时俱进地重组课程内容,课内外教学结合开好“第二课堂”,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加速改革步伐,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 聂迎娉,傅安洲.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8(5):38-43.

[3] 刘清生.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J].江苏高教,2018(12):91-93.

[4] 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7-69.

[5]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6]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3-11.

[7] 刘芝平,余海.南昌航空大学:打通课程育人“最后一公里——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N].江西日报,2019-06-03.

基金项目:2021年度校级高层次重大科研成果培育项目(XZDJB2021-1) “面向非遗手工技艺专业群建设的通识教育课程问题反思与路径重构研究——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职业情境的高职语文‘沟通与交际教学改革研究” (jg2019104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路径探索现实困境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试论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警务监督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研究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