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中国学前教育改革40年的来路与去向

2022-05-17 22:35徐益民
文教资料 2022年2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改革幼儿

徐益民

“中国教育改革40年”丛书是科学出版社策划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丛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历史经验。其中,《学前教育》一书在回顾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史实的基础上,发现成就、总结经验、把握规律、破解问题,概括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分析厘清教育变革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为未来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与思路。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历经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有进步,有成就,也有曲折与遗憾,更有历史性的突破及跨越式的发展。

4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增量取得历史性突破,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1979年,全国共有幼儿园约16.56万所,到2017年已超过25万所,涨幅为50.97%;40年间,在园幼儿人数增长了3721万人,涨幅高达423.32%;毛入园率则比1978年提高了69个百分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缓解。40年,我国的学前教育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沉浮起落,学前教育的供给模式经历了“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再到“政府主导、多渠道并举”的波折,在历经了政府责任的一度离场与回归后,一个“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正在形成。该体系是在兼顾学前教育公益属性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背景的基础上对我国学前教育供给的结构优化,它坚持了公益性与普惠性的发展方向,确立了政府及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办园体制,开创了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的办园格局。

4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的经费与财政投入显著增长,成本分担机制日趋合理。教育经费问题曾一度扼住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咽喉。通過40年来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的积极作为,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显著增加,相对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开始形成——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实现了“脱贫”。具体来看,一是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责任得到明确与落实,财政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例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从2003年的46亿增长到了2016年的1326亿,占GDP的比例和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的比例分别达到0.18%和4.22%,打破了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经费占比长期徘徊于1.2%至1.3%的局面;二是学前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得到建立,;三是政府、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成本分担机制正在形成。

40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在摸索和尝试中日臻完善,逐步构建起了纵向上“以县为主,多级政府分担”,横向上“教育部门牵头,多部门分工协作”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从管理体制的横向结构来看,我国学前教育管理大致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高度集权,到遭遇尴尬的部门分权,到教育部门牵头、多部门分工协作,再到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协作的历程。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统领全局的主导作用,为“分权协作”的有效落实提供了切实保障。这一管理模式符合学前教育事业牵涉部门多、问题杂的复杂性特点,能有效应对事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化解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履行不顺畅的症结。从管理体制的纵向关系来看,我国的学前教育管理的责任重心经历了从中央统管到权力逐级下放至县区,再调整为多级政府共同分担的过程。2017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建立健全国务院领导,省地(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强调“省级、地市级政府加强统筹,加大对贫困地区支持力度。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作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由单纯的“县为基层”调整为“多级政府分层履责”,上移并适当分解了政府管理和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重心,激发了县乡基层政府的教育改革活力,一个贯穿中央到基层的多层级责权主体架构得到确立。

40年来,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逐步得到认可与传播,儿童意识逐步得到彰显,幼儿园保教条件得到大幅改善,保教质量持续提升。总体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基本观念的变化是一个不断接近教育本真的过程,即从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逐步转向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过程。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三个回顾”:一是回归“人”,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成了学前教育的首要追求,“儿童本位”的价值立场逐渐成为业界的主流认识,一切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都必须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而教师的职业幸福、专业自主等作为专业化的“人”的一面也日益得到关注;幼儿、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的意见开始被注意、聆听、尊重;充满人文情怀的“幸福童年”一词开始从教育哲学研讨落到学前教育实践过程之中。二是回归生活,就幼儿园教育实践来看,那些源于幼儿生活、贴近幼儿既有经验的话题越来越多地被选为教育内容,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易得的事物越来越多地充当了课程资源,那些充满生活感的行为越来越多地被作为了活动方式,幼儿在园生活的发展价值越来越多地被发掘拓展,学前教育与幼儿生活之间的裂隙正在得到弥合。三是回归经验,学前教育愈加注重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 [1]学习,注重幼儿“主动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和表达表现”[2]的过程,“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3],讲求学习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要求教师观察幼儿、理解幼儿、支持幼儿、引导幼儿。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幼儿教师队伍量、质齐增。从教师队伍规模来看,自2002年起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呈递增态势,师幼比呈递减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全国平均师幼比开始低于1∶20,逐渐接近1∶16的较理想状态;从教师学历来看,20世纪80年代,幼儿教师以中师、高中肄业及初中毕业学历为主,90年代中期开始,幼儿师范专业毕业生比例迅速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已从2001年1.78%跃至2016年的21.19%,专科学历教师占比从28.66%升至56.37%,而高中学历教师占比从61.64%跌至20.56%,高中以下学历的教师占比从7.89%降至1.89%;从师资建设与管理体制来看,国家出台了幼儿教师配备标准,建立了幼儿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建立了幼儿教师待遇保障机制,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待遇,全面落实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不断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4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的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学术研究日益繁荣。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学术团体得以创立,专门的学术刊物得以创办,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学科的专门性和独特性逐渐得到承认;学前教育学科的体系日臻完善,构建起了特有的学术话语和学科视野;学术成果数量大幅度增长,研究主体愈加多元,研究方法更加规范、严谨。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研究的结论对教育行政决策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使得学科与事业发展之间保持了良性的呼应。

当然,我国的学前教育还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有品质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仍供不应求;二是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办园条件较差,师资薄弱,质量偏低;三是先进的教育观念在思想与实践之间存在距离,科学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到位;四是与其他学段的教师相比,幼儿教师待遇保障处于较差境况。对此,《学前教育》一书建议要依据规律办教育,规范和引导学前教育健康发展;要继续唤醒全社会的“儿童意识”,夯实学前教育的理念根基;要从国之未来的高度认识学前教育的价值,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政策倾斜,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入;要支持学前教育学术研究与实践创新,为彰显儿童意识的教育行为提供有力解释和榜样参照;要坚持政府主导不动摇,为“幼有所育”提供制度保障。

《学前教育》一书共分为三编,分别从社会事业、育人活动和学术关注的角度,对4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在办园、管理、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基本理念、保教环境、课程建设、质量评价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进行翔实、深入、客观、理性的阐述与分析。正如巴茨(Freeman Butts)所说:“研究教育史,就其本身而言,是不能解决目前的实际问题的,但它能使我们更为聪明地解决目前的实際问题。”该书是对我国的当代学前教育史最新鲜的陈述,带领读者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4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起伏变化;是“以真实为原则,以事实为基础,以材料为根据”的教育研究,立足反省的角度审视、深思一个个教育改革事件,带领读者辩证地思考我国学前教育的过去与现在;是辑史为鉴的小集,为处在改革深水区的中国学前教育提供方向的指引和方法的指导,从而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学前教育》一书具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全面论述了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而2010年以来恰逢我国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的阶段,在体制机制、投入管理、保育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成绩,这8年的改革历程是本书重要的内容,因此就内容范围而言较同类书籍具先天优势;而走过这8年,站在今天的时代节点,再次审看改革开放的历史,所产生的学术思考也必然有新有变;二是内容结构更为系统,每一章均采用先叙述编年史实,再总结经验、探寻规律,进而发现并反思问题、展望未来的思路,突出“辑史为鉴”的学术价值,体例的规整、思路的清晰,也提升了阅读体验的顺畅感;三是在撰写过程中特别强调了研究意识,即以进行当代教育史研究的态度搜集、整理资料,编写团队注重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文献分析、数据统计、对比等),以确保全书史实客观有据、分析科学有理、反思辩证有用。

当前,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学前教育事业的核心使命正逐步从“好入园”向“入好园”转变,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学前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儿童的发展和成长对优质教育资源充满期待,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充满期待,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充满期待。站在这一历史转折点,《学前教育》一书引领读者回顾并反思学前教育改革40年的历程,有助于为破解学前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智慧支持,引领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2] 幼儿园工作规程[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12):34-41.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J].早期教育(上半月版),2001(17):2-5.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改革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改革之路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改革备忘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