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的价值思考与推进策略

2022-05-17 22:59桓旭
中国德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减法治育人

为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出台了本地落实“双减”政策的具体措施。就“双减”政策的内容要求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成效显著,但是从政策层面的价值导向来看,又是怎样的情形呢?“双减”是单纯的“减肥”之“减”,还是有目的地进行“健身塑造”呢?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的课程,不能以简单地以“瘦身”为美,而是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所以,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角度看来,“双减”不是一道简单的、有关数量加减的数学题,而是对人的本质和价值进行澄明的哲学思考题。

一、认知的歧路

“双减”政策实施之初,社会上存在着一些误解,这些误解不仅来自家长,也来自学校和老师。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家长之所以被动选择校外辅导,一是因为对学习时间有误解,以为学习时间越长,成绩就越好;二是对学习进度有误解,以为越是超前学习,成绩越好;三是对学习内容有误解,以为道德与法治课就是单纯地学习法律知识。学校和老师之所以留海量作业,则是因为对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有误解,一些学校和老师仍然停留在陈旧的、简单的、低效的、重复性训练,这种学习是“表层”式学习,是在“定量思维”指导下的学习认知,而不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下以素养为导向的“定性思维”指导下的学习方式。

二、政策的理路

2021年7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作为标志性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陆续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涉及作业管理、学科培训、教材管理等领域,全面整治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生态。那么,这些政策背后的理路又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在课程实施和课程建设中加强对“双减”的理解和落实呢?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铸魂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和担当。因此,我们只有深入理解政策背后的教育导向,才能担负起人民的嘱托。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服从和服务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時代新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引导学生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牢记使命,奉献担当;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应该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们现实生活的根基是劳动,要教育学生永远保持劳动本色,以劳动为荣、为美。因此,“双减”政策所蕴含的理路在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实践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满足人民之需。

三、实践的思路

从目前各地落实“双减”政策的具体措施来看,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加强对学校作业的管理,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减轻课业负担;二是加强对校外学科培训的治理,规范非学科培训服务,减轻家长负担;三是加强对学校课程的设计,丰富课后服务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四是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提质增效。从总体效果看,“组合拳”的开局良好,见效很快。那么,接下来的工作怎么做,如何巩固阶段性成果,如何创造性地提出新办法、找到新出路,更为关键。

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内蕴着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更应该从价值观视角出发来看待“双减”政策下的学科教学转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八个统一”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描绘出道德与法治课应有的样态。那就是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帮助学生树立崇高政治信仰、坚定政治立场,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要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在此阶段能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也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道德与法治课程首先要培养学生形成政治认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直面错误观点和思潮,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才能在真实情境中,创造性完成真实任务;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课程的实践性,善用思政大课堂;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既要坚持课程目标、教材载体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教;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当灌则灌,在启发中水到渠成;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四、改革的探路

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如何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供给和需求存在着一定的“供需错配”,也就是供给的总量和人民对高质量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不是简单的量的加减,而是任务的转向。为此,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着手。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学科价值日益凸显。但是在学科教学供给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去库存”“去产能”,不能再用“双基”指导下的教学应对素养取向背景下的时代需求;不能再用“满堂大水漫灌”教学供给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不能再用“卷山题海”的熟练掌握来应对真实情境下的任务需要;不能再用枯燥生涩的说教来解答学生“五彩斑斓”的困惑。其次要“去杠杆”,不能再用“考试”“排序”“分数”来排座位、分等级。最后要“补短板”,旧的教学样态较多地关注了知识,而忽视了能力、价值观乃至素养。

以作业管理为例,传统的作业有“两化”。一是窄化,单纯以纸笔训练为目的,形式单一;二是异化,作业本来是巩固学习效果的,越多应该越有效果,但实际情况是,作业越多,学生越不会了,适得其反。“双减”政策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作业也要注意“两化”。一是要起到“运化”的作用,要帮助学生“转运输送”知识、“消化吸收”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消化能力,能够将知识与能力、价值观和素养紧密结合;二是要起到“催化”的作用,要将学科内容与真实情境、任务设计、行为表现相结合,在“做中学”“学中做”,变“作业负担”为“责任担当”。

(二)加强需求侧管理

需求侧发力,首先要满足“现有的需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让学生“开眼看世界”的一门课。学生并不满足于课本的世界,而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浓厚,对家庭和学校以外的人和事充满兴趣。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牢牢把握这个学情,打开书本的同时,更应该打开教室的门。在教学中融入真实的情境,以拟生活、拟社会的任务情境作为兴趣驱动的有效契机,通过议题式、项目化的任务设定,大单元的知识构建,高阶思维的自觉运用,实现小课堂和大社会的有机融合,善用大思政课。

需求侧发力,更要创造“潜在的需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就课程的目标而言,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历史课题。但就学生成长的需求而言,要引导学生思考成为什么人、怎样成为人、为谁而成人的人生课题。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切实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课程价值,帮助学生对人生进行深入思考,寻找人生价值的真谛,树立崇高的理想,并能为之付出行动。

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逻辑在于,我们要培养学生自觉树立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勇担重任,通过劳动和奉献实现人生价值,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中学生会发现学习的意义,并用意义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就会不断给自己“加担子”。所以,“负担”和“担负”之间是一道价值的“鸿沟”,道德与法治课正是要穿越价值的“鸿沟”,通过“赋能”,实现“减负”。

【桓旭,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 敏

猜你喜欢
双减法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