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22-05-17 15:37赵雅清
黑河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习惯方法

赵雅清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教学中发现,小学时智力和成绩不相上下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成绩却相差很多,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自学能力上存在差异。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黄金时期,要让学生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学会做笔记,整理错题集,会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毅力、自律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从上述几点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自学能力;习惯;方法;自律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说明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只会给学生灌输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就会使学生在今后的竞争中失去竞争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黄金时期,在此阶段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会使其受益一生。

一、奠定学生自学的能力基础

(一)每天及时归纳

知识之间,特别是数学的知识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加深和拓展。新旧知识点之间有着纵横交错的关系,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指导学生养成及时归纳的习惯,对于当天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整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二)学会整理错题本

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错题本”,及时把自己作业中、单元测验或期中期末考试中做错的题记录下来,一定要注明做错的原因,做到有错必改,争取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告诫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经常翻看、复习这个本子,做到心中有数,杜绝再错。

(三)建立概念系统

任何一个概念都不是孤立的,可以通过分析比较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掌握,因此,一定要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概念系统。指导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进行整理,这样概念就会系统化。归纳、比较概念之间的差异,找出知识间的横向、纵向联系,会使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减少对知识的遗忘。

(四)学会拓展延伸知识点

不但要理解和弄懂所学的知识,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还要学会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培养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避免思维的僵化,培养发散思维。

二、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做什么事都要有个计划,不会制订计划的学生,他的学习是杂乱无章的,愿意学就多学一点,不愿意学可能一点都不学。有了计划就不一样,知道自己进行到哪了,知道今天要学习哪些内容。给自己制订学习计划是每个小学生都应具备的能力,有了计划,学习就可以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计划可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把一个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小目标,这样就更有利于实现目标。比如,想一学期读十本课外书,就能算出一个月读多少;根据一个月读多少,就能知道一星期读多少;最后就能知道一天能读多少。每天只要坚持读够规定的页数,一学期结束后阅读任务就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每天的坚持,把每天的小目标完成了,就能完成大目标。告诫学生制订计划时,要把时间分配好,不要把时间安排得太满,要留有机动时间,否则可能完不成计划。同时,要让学生有挤时间的意识,虽然小学内容不多,也要提一些要求,如每个课间记一个生字或者一个单词,让他们形成这种惯,这样分散记忆不但效果好,而且能把放学后记单词或写生字的时间用来学习其它内容,不要小看挤出的这半小时或一小时,长年累月能挤出很多时间,这样就能比不会挤时间的伙伴多学很多内容。在指导学生制订计划时,起初内容一定要少,让他们能很容易就完成,然后一点点增加内容。此外,也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让他们也帮助学生制订计划,并且监督学生是否完成了计划,看到不合理的地方及时修改。

三、培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每一位教师都会要求学生预习明天要讲的内容,但是学生预习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知道教师检查不严格,就会偷懒,不预习。有的学生在预习时看一遍或几遍,虽然对教师明天要讲的内容有一个了解,但没有达到最佳效果。预习本身就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一部分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如定义、公式、生字、单词等,这些要争取记住,而且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要有一个检测的环节,找一些相对应的习题来做,这样才会对自己哪里掌握得不好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针对这部分内容再学一遍,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查资料,或者上网找一找,这样即没能完全弄懂,自己也深入思考和研究了,对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很大好处。这样在听教师讲课时,就会有所侧重,听课会很轻松。

(二)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装着一些片断的,没有联系的知识的头脑,就像一个乱七八糟的仓库,主人从那里是什么也找不出来的。”这些至理名言充分说明整理复习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确实,学生学过的内容像很多散落的珍珠,只有经过整理和复习,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一个个串起来,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思路和印象。

任何一个人学习新知识后,如果不及时复习都会遗忘,因此必须及时复习,遵循遗忘的规律去复习,提高记忆效率。有很多学生不及时复习,等到要考试了急急忙忙去复习,这时都忘得差不多了,学过的知识都变成了新内容,考试一过又扔一边,下次要考试时再去复习,如此循环,做的无用功太多,学习效率极低。要按照艾滨浩斯记忆曲线去记忆,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些修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

(三)定期梳理和测试

每学习一个单元,都要把这一单元的内容整理一下,找出自己掌握得不好的环节,加以突破和巩固,要多做题,对照答案,自己批一下,然后对本次测试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做错的原因。多测试几次,把所有的知识盲点都找出来,就会学得非常扎实。

四、做好笔记

做好笔记非常重要,它是对所学内容的整理和提炼。看看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的笔记,不但知识点全面、书写工整,而且对一些典型题总结得非常到位,对于需要注意的问题也都一一记录。对待普通的学生,教师也要提出这些要求,让学生把笔记做好,在复习时就不用在书上找知识点,看笔记就可以了。在学生做笔记时,告诫他们一定要字迹工整,把知识点写全。

五、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自律能力

克服任何困难都需要毅力,在学习上也是一样。有很多学生往往就是因为没有毅力,一遇到难题就看答案、问同学或者老师,导致自己的分析能力很难提高。自律能力必不可少,只有自律能力强的学生,才能遵守时间,按照计划去学习,自律能力差的学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完不成计划,自然也就完不成学习任务。因此,要下功夫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一开始不能要求太高,循序渐进,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一个小目标的成就感,再逐步完成大目标。

总之,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教师要有耐心,要有方法,慢慢去培养,并做到持之以恒,就一定能看到效果。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以后,就会自觉地去学习,而且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这时,他们不但得到了“鱼”,更重的是得到了“渔”。在小学养成了较强自学能力的学生,在初中和高中的学习中的优势会更加明显,而且对其一生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朝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施勤,柴林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习惯方法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可能是方法不对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