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的思考

2022-05-17 07:46郑志慧
文教资料 2022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一带一路

郑志慧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新时代,社会对大学俄语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黑龙江东方学院从2001年办俄语专业,采取“主任教授”负责制、聘请俄罗斯外教、聘请企事业兼职教师、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加强中俄合作办学,校企合作,校内实训等措施,打造多元化师资队伍,在培养俄语应用型人才上进行了20年的探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俄语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 民辦高校 俄语人才 应用型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等几大部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民办高校培养俄语专业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契机。2019年6月,中俄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和“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倡议对国际化俄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亟须一批懂专业、精技能、具有较高俄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1]

民办高校更重视俄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优化俄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俄语专业人才输出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俄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需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合适的培养模式、完整的课程体系、优秀的师资队伍和与之适应的实习实训平台。

黑龙江东方学院从2001年起办俄语专业,培养适应中俄经贸、电商、旅游、文化、教育等合作领域需要的语言交流、文字翻译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2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毕业生活跃在我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亚东欧各国,成为涉俄企业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的桥梁纽带。“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总结20年办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俄语专业办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抓住了打造多元师资队伍建设这个根本。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需要培养有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俄语人才

专业特色是体现俄语人才培养的价值所在。但是,随着教育教学工作的陆续开展,当前教学工作者们发现,仅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语言沟通能力的人才并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发展需求,更无法满足“一带一路”的倡议构想与倡议部署工作的要求。从客观上来看,目前大多数从事俄语翻译以及外事工作的人员都属于语言专业毕业,也就是说,他们本身的专业就是俄语或者其他语种。但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部署工作的陆续开展,当前各行各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俄语人才不但需要懂俄语,懂俄罗斯民族的文化与传统习惯,更需要懂贸易、懂化学、懂经济,这样才能够在各行各业中承担相应的职责,这也是新时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授课的整体,其专业素质水平与教学能力同样是决定应用型俄语人才专业素质水平的关键环节。高校需要通过打造“双师型”的教师团队,通过“专业+俄语”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确保学生拥有一定的俄语基础的情况下,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着重提升教师的语言实践能力,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先把教师打造成复合型教师,然后才能够让教师教出复合型人才。复合型教师培养过程慢,但是高校可以增强教师队伍的多元化,丰富课堂设置的多样性,以此达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俄语人才的目的。

(一)“主任教授”负责制是培养俄语应用型人才的核心

20世纪90年代,一个民办高校建校初期师资从哪里来?“主任教授”负责制是黑龙江东方学院建校初期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主任教授”顾名思义,首先是教授,其次担当主要任务:一是负责领办专业;二是这个专业教师队伍的“头”,负责该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俄语专业首任主任教授是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学术地位在全国名列前茅的黑龙江大学俄语专业的龙翔教授。龙翔教授是俄语专业的创始人,他主动邀请自己的朋友也参加俄语专业建设,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尤其注意实践育人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俄语专业的能力。之后学校又聘请了张家华、李芳、薛恩奎等四位主任教授。这些教授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社会声誉高、人脉关系广,学校以他们的个人声誉,召集了他们的同事、学生、同行好友,聚集了一批俄语教学、研究、翻译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并以这些精英为骨干带领一批年轻教师组成了俄语专业的教师队伍。“主任教授”负责制对于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学质量起了关键性作用。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坚持“主任教授”负责制,坚持“主任教授”负责制在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二)俄罗斯外教是培养俄语应用型人才的助力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毗邻。中苏贸易、中俄文化合作历史悠久、交流往来频繁。地缘优势和良好的两国关系使得学校可以在俄语专业建设与发展上充分利用。黑龙江东学院从2001年开始聘请36位俄罗斯外教来校任教。这些外教的加入有利于俄语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地道的俄语环境

中国学生的母语是汉语,汉语是一种在词汇语法句法、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多方面都与俄语有着巨大差别的语言。中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俄语的过程中,往往在开口前先用中文进行思考,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汉语的干扰,说出来的很多也就成了中式俄语。[2]而外籍教师原汁原味的俄语,地道的语言表达和流利的口语,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中直接用俄语理解、交流,并把信息储存在记忆里,克服母语干扰,养成直接用俄语思考和表达的习惯。

2. 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

外教大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过程中使用的非语言行为较丰富,他们通常表情夸张、个性张扬、肢体动作和学生目光接触多,创造活跃轻松的气氛,使学生能够放松下来,尤其是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在这种友好轻松的环境里,语言焦虑减少,能够更自如地表现自己。同时,外教与众不同的面孔、不同的思维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习效果更好。

3. 融合的文化因素

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和文化在俄语教学中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俄语语言的过程中融入对俄语文化的了解,能更好地促进自身对语言的掌握。而在这方面,外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没有在俄语国家生活过的老师和学生而言,俄语国家的国情、文化、风土人情等,都没有经历过,而只是从书本上了解一些较为粗浅的知识。而外教在教学和与教师共同工作过程中,能使用亲身实例来为学生进行讲解,或者设置一些特殊的教学环节给学生具体体现出来,让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学会相关的语言知识,同时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文化。

外教的教学方式与中国的应试教育方式不同,外教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让学生既能听懂也能说好。同时对口语水平偏低,语音语调不准确,不能流利自如地用俄语教学的中国教师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三)企事业兼职教师是培养俄语应用型人才的加速剂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事业单位富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的教学。学校办专业之初就重视这支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并将其纳入整体教学安排之中。学校从办专业之初到现在先后聘请了20余名兼职教师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特别是近五年聘请的人数更多、层次更高。比如聘请具有丰富工程谈判和翻译经验的黑河黑龙江大桥管理处工程翻译,给学生讲识图、谈判和中俄时事政治;聘请黑龙江商务厅的外事翻译,教授互联网商务俄语、会展口译和传媒俄語等课程;聘请有20年同声传译经验的驻外公司总经理来校任教,带领学生参加哈洽会、国际贸易会,让学生在增长阅历的同时,增强语言应用的能力。这些兼职教师的加入,使得我们的俄语教师队伍“如虎添翼”,成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力量,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教学质量也因此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青年骨干教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年富力强、勤奋好学、勇于开拓、具有探索精神的青年骨干教师所组成的教学科研班子是学校俄语教师队伍的主体。培养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作为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尤其如此。[3]我们培养青年教师的途径主要是三个:一是以老带新,丰富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新老师一般做老教师的助教一年,然后和老教师共同上一个年级的平行班课程,在老教师的带领下练习说课、讲课、磨课,最后达到期末考核的效果一致。二是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提高学历和知识水平;学校每年寒暑假都会选派优秀教师到俄罗斯东北联邦大学、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进修学习。三是参加国内外各种会议和竞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课程结构的调整与设置也是实施高校俄语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为了提升课程结构的科学性与稳定性,学校除了做到以语言学习为主线,还需要重点学习俄罗斯的文化、经济、贸易以及民族习惯等内容,重点做好中亚国家的课程设置工作,确保学生在了解俄语本源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其他俄语国家的语言运用情况。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的锻炼,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最终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文化素养训练。

三、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的重点是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方法

(一)转变俄语教学观念,提高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的质量

传统的俄语教学主要是以俄语知识的传授为基础来进行教学活动,而学校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则需要对俄语教学体系进行扩展,在应用型俄语人才的培养中应以俄语作为基础,并融入人文、经济、贸易、合作等领域的专业内容,这样可以有效地扩展及延伸俄语知识范围,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俄语知识。民办院校要改变俄语教学的传统观念,找准方向,摸准时代脉搏,培养出适用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应用型俄语人才。

(二)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应用型俄语人才的能力

民办院校要在保证专业基础课时的同时适当增加应用型课程的比例,让学生对未来所要面临的工作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开设特色选修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课机会,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为其日后就业创造条件;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及时开发并编写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俄语专业教材。学校要对俄语教学予以关注,应加大投入,鼓励教师和学生出国交流,购置水平较高的教学软件,建设一流的多媒体教室,甚至可以直接引进原版的音像教材,特别是能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视频,为提高俄语教学质量提供软硬件保障。

实践教学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内实践主要是理论知识的模拟操作,为校外实践建立基础,而校外实践则是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是校内实践的延伸。学生不但要掌握基础理论与知识, 而且要学会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培养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黑龙江东方学院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类。校内建有俄语文化体验室,外教每周在文化体验室组织俄语沙龙,针对俄语文化中的重大节日、外交事件、商务谈判等话题开展主题式交流。

(三)合理选用教学方法,提高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的效率

俄语教学离不开情景教学,适当地把音像内容、网络新闻等各种视频资源引入课堂,在视觉、听觉上给学生一种新的刺激,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此外,学校还可以把微课、慕课引入课堂。微课是近几年国内外教育界兴起的新生事物,微课能够把知识点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 + 教育”的产物。俄语专业的青年教师录制了国内首个旅游类俄语慕课“导游-翻译俄语”,作为示范教学推广全国。

(四)推动中俄联合办学,提高应用型俄语人才的成材率

学校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俄罗斯优质高校,为学生创造机会“走出去”,使学生在高年级能够到俄罗斯学习一年。在合作院校的课程中除了语言类课程外,还要增加相关的专业性课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如果不具备走出去的条件,学校也可以在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请俄方的专业课教师为高年级学生授课,以弥补中方俄语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同时还可以在教学中使用俄罗斯原版的专业课教材,使学生直接用俄语学习专业知识。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东北联邦大学、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进行3+1和2+2两种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在国内读一年还是两年。此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进行20年,40%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不仅提高了俄语水平,更提高了俄语的应用能力。

(五)加强校企之间合作,提高应用型俄语人才的专业性

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对俄语人才的需求,有利于精准培养。校企合作培养的方式可以根据学校、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以多种方式进行:请企业的专业人士到学校讲授专业课,主要是以实踐应用方面的内容为主,通过真实案例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促进其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及专业技能的提高;在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组织低年级学生参观,使他们从感性上认识所要从事的工作,组织高年级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使其在工作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企业为教师提供培训及到岗锻炼的机会,帮助学校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学校俄语专业和哈尔滨俄速通公司,依托亚马逊平台进行对俄贸易实践,让学生在大四下学期到企业进行实践教学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从而解决了学生从毕业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民办院校在应用型俄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以社会发展形势为基础,结合“一带一路”背景的特征来完善俄语教学体系。黑龙江东方学院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创新,提出了在民办院校中能够有效加强应用型俄语人才培养的措施,对此可以针对民办院校的实际情况来对相关措施进行选用及调整,保证在应用型俄语人才的教育及培养中其所选方法的适用性,进而达到提高民办院校俄语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目的。

我国现代民办教育体系中文科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比工科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有难度,更具挑战性,是更需要去探索研究的课题。我们将继续在俄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不懈努力,探索出更多有效途径,争取让教育层次再上一个台阶,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俄语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芳,高春雨. 国际化俄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应用研究[J].知与行,2018(4):123-127.

[2] 徐迪.新时期民办高校俄语专业建设规划探究[J].山西青年,2021(7):72-73.

[3] 刘睿菲.中俄合作办学中高职俄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探析[J].中国文艺家,2020(9):131-132.

猜你喜欢
应用型一带一路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