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不同时机支气管镜干预临床研究

2022-05-17 12:29严秋丽郝创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胸片支气管镜病程

严秋丽, 郝创利

近年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在儿童中发病率逐年上升,部分患者经大环内酯抗生素治疗1周后,仍高热不退,持续咳嗽,肺部影像学进展,出现肺外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可能死亡。这对临床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临床医生需早期识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症状,减少不良预后。随着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的发展,其在儿童RMPP的诊断及治疗中越来越重要。支气管镜干预时机对RMPP临床预后有影响[1-2],但这方面的研究不多。本研究选择行支气管镜干预的RMP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气管镜干预时间,分析不同时机支气管镜干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希望对临床有一定指导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RMPP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气管镜干预时间分为早期组(病程5~10 d)50例(其中3例入院时病程未达7 d,住院后达到RMPP诊断标准);中期组(病程11~15 d)66例;晚期组(病程≥16 d)26例。3组患者支气管镜干预前均无基础性疾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气促、干/湿啰音、呼吸音减低),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胸片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支气管镜干预前一般资料[M(P25,P75)]

1.2 RMPP诊断标准 参考《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3]以及相关文献[4-5]:(1)以咳嗽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发热,胸片有小/大叶性阴影、间质性等改变;(2)ELISA测定MP-IgM(滴度≥1∶320)或肺泡灌洗液中MP-DNA>1.0×104copies/mL;(3)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规范治疗1周以上持续发热,临床症状加重,出现肺外并发症,可伴有胸部影像学进展。

1.3 纳入标准 (1)符合RMPP的诊断标准;(2)年龄4~8岁;(3)本研究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且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有重要脏器或系统功能障碍;(2)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3)病历资料不完整。

1.5 方法 (1)临床资料收集: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采集血标本,患者住院24 h内采集痰标本。

(2)影像学资料采集:由我院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共同阅片,并对胸片检查结果进行积分计算。积分计算方法[6]见图1。将胸片分为三个水平线:①隆突处;②横隔的上层;③为1线和2线中间的水平线。每个区域计算积分:0分:没有不透光;1分:不透光<5%;2分:不透光5%~24%;3分:不透光25%~49%;4分:不透光50%~74%;5分:不透光大于74%。总分为计算六个区域的分数之和。

图1 胸片积分计算方法

(3)支气管镜操作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电子支气管镜对RMPP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病变累及的肺段,留取灌洗液标本并送检。行支气管镜操作指征:胸部影像学检查存在大叶性肺炎以及肺叶或段不张、入院后药物治疗仍有持续发热,与家长沟通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支气管镜疗效判断:行支气管镜干预后临床症状改善(包括缩短发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好转情况),胸片炎症较前吸收,支气管镜下气道炎症明显改善,无痰栓堵塞。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行非参数检验,检验类型Kruskal-Wallis H(K);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机干预支气管镜疗效的比较 早期、中期、晚期组患者支气管镜下痰栓形成情况分别为14例(28.0%)、22例(33.3%)、13例(50.0%),晚期组出现痰栓比例更高;3组支气管镜干预次数超过1次的患儿分别为14例(28.0%)、26例(39.4%)、11例(42.3%),晚期组行第二次支气管镜干预比例高,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例患者均病情好转出院,3组总热程、咳嗽消失时间、啰音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影像学吸收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时机干预支气管镜疗效的比较[M(P25,P75)]

2.2 术后不良反应情况 142例患者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紫绀/缺氧(早期组3例,中期组1例),一过性发热(早期组2例,中期组2例),张力性紫癜(早期组1例,中期组3例),呛咳(中期组2例)。

3 讨论

RMPP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与健康,对临床工作的诊断和治疗提出更高的挑战。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虽然目前采用静脉激素以及免疫球蛋白对RMPP患者的发热及过度炎症反应有一定疗效,但无法及时清除患者支气管内大量痰栓、坏死黏膜及塑型性痰栓阻塞[7]。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视支气管内膜病变,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灌洗液进行病原分析,同时可进行局部治疗,其在儿童RMPP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显著。但目前,关于支气管镜干预时间仍有争议,本研究对不同时机干预的支气管镜患者进行分组,探讨不同时机支气管镜干预疗效。

相关研究报道,RMPP多见于学龄期儿童[8],平均月龄为66.6~73.2个月[9],本研究的142例患者中,中位年龄6岁(4.5~7.5岁),以学龄期儿童为主,考虑学龄期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趋于成熟,而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异常,加重机体损伤[10-11]。本研究对支气管镜术后患者行胸片检查发现,早期组影像学吸收较中期组及晚期组好,国内有研究根据支气管镜干预时机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现早期组(术前病程<10 d)患者影像学检查好转时间均短于晚期组(术前病程≥10 d),且术后4周复查胸部影像学提示早期组影像学吸收率为59.09%,显著高于晚期组的30.00%(P<0.05)[12]。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可显著清除气道内黏液栓,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13-14]。本研究观察表明,支气管镜下见痰栓50例,塑型痰栓9例,经冲洗后大部分痰栓可取出,但仍有部分患者需再次行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早、中、晚三组患儿支气管镜干预次数超过1次的患者分别为14例(28.0%)、26例(39.4%)、11例(42.3%),早期组行第二次支气管镜干预比例较低,暗示早期干预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比较,早期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好转情况均高于中期及晚期组,在RMPP患者中进行早期支气管镜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支气管镜操作系有创操作,运用中应把握好指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熟知相关并发症并做好应急预案[15-16]。本研究对142例患者支气管镜术后资料分析发现,有4例术后出现缺氧,氧饱和度下降至91%~93%,经鼻导管吸氧处理后可恢复正常,缺氧原因考虑患者术中抽吸时间长、气道分泌物未除尽、气道痉挛、过度哭闹等有关;部分患者术前已退热,但有4例术后有体温升高,低热为主,24 h内经对症处理后可恢复正常;2例有呛咳,休息后可缓解;4例有张力性紫癜,考虑为术中哭闹造成的出血点,以上结果提示支气管镜操作在儿童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院支气管镜干预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考虑其安全性,今后可根据患儿配合情况采取全身麻醉技术治疗。

综上所述,随着RMPP发病率的增高,支气管镜干预在儿童RMPP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支气管镜干预时机的早晚影响着RMPP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早期行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缩短热程,促进影像学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胸片支气管镜病程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经支气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导致腔内阻塞的效果观察
视觉科学
看X线胸片的六大要点你掌握了吗?
呼吸双相对比胸片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