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中弓弦类乐器演奏研究

2022-05-18 07:10张瑶冯江海郭睿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1期

张瑶 冯江海 郭睿

摘要: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与周边各民族和各国家的舞蹈互相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藏区文化,常见舞蹈有锅庄舞、踢踏舞、弦子舞等。其中巴塘弦子作为藏族文化的独特符号,是一种将歌唱性与舞蹈性融为一体的艺术形态,弦子舞中的藏弦胡虽然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程,但由于文化差异,外界很多人对弦子的了解有限,又因其衍变发展的速度缓慢,使其几经停滞。为了传承和弘扬独特的藏族文化,将巴塘弦子中藏弦胡的存在意义进行深入研究推广,推动这件古老的民族瑰宝引起世人的重视,是西南各大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弓弦乐器;巴塘弦子;藏弦胡;传承与弘扬

一、巴塘弦子人文背景极其特点

(一)人文背景

藏族作为中华民族中能歌善舞的民族代表,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影响下创造出来了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他们在歌舞中表达着对自然之热爱,对神灵之敬畏,对美好生活之向往。在众多舞种中,巴塘弦子是一种集“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歌舞艺术形式,是藏族舞蹈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中巴塘地区的弦子歌舞旋律优美抒情,舞步轻快有趣,歌词内容也丰富多彩,不仅展现出了康巴藏区浓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出了康巴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在藏区极负盛名。弦子歌舞是藏族人民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弦子表演的随意性以及即兴性创作出来的,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和研究价值。

(二)弦子的基本特征

1、巴塘弦子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域环境会培育出多种多样的音乐舞蹈形态,弦子歌舞在不同的种群以及不同的地区都体现出独特的风格特征。

2、巴塘弦子具有大众性,康巴藏区的弦子歌舞,源于民间,贴近民众生活,能够充分反映出大众的审美情趣,也将民间的娱乐性充分体现出来,有浓厚的民俗气息。

3、巴塘弦子具有综合性,其综合了“舞蹈,乐器,歌唱,诗歌”形式的巴塘弦子,将其中的任何一种形式单独分离,都能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将所有形式全部结合在一起,更是锦上添花,丰富多彩,这也体现出弦子歌舞既可简洁又可复杂的高级艺术形式。

二、巴塘弦胡的基本特征及演奏技法

(一)弦胡的基本特征

藏弦胡作为伴奏乐器,是一种与汉族地区流行的二胡极为相似的弓弦类乐器,有“必汪”“百汪”“甲杂果果”等多个称呼,汉语一般称必汪为弦子、牛角胡琴、或者藏弦胡等。比汪的形制是由琴筒、琴杆、琴轴、琴弦、琴弓、弦码及千斤构成。琴杆会采用如杜鹃木、青冈木、白杨木等制作,而二胡一般采用黑檀、紫檀、老红木、梨花木等制成。琴筒呈圆筒形,分为木、竹、骨制三种。目前竹制琴筒存在,但数量较少,骨制的琴筒截取粗大的野牛角,截去两端,用中间部分制成。康巴藏区制作艺人认为,制作琴筒需以雌性野牛的牛角质地最佳,角围较粗,并且坚固耐用。汉语地区便称之为“牛角胡”,因此而得名。必汪的琴筒多采用羊皮蒙琴面,而二胡则是采用蟒皮,近年来,随着制作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外界的制作工艺交流,必汪也有少数使用蟒皮蒙面的了。比汪与汉区二胡有较大差异的一点是琴弦的使用,藏区各地藏弦胡多用黑、白马尾作为琴弦,尤以四川巴塘地区为例:白色马尾为内弦,黑色马尾为外弦。而二胡则采用金属弦为琴弦,二者都为纯五度定音。在音域方面,藏弦胡演奏是不用换把的,因此其音域为九度。藏区的胡琴有中小大之分,型号较大的胡琴演奏时音色较之中型的藏弦胡更为低沉、沧桑。藏弦胡的伴奏在弦子歌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跳弦子歌舞时需要的是胡琴手丰富的经验来引导舞者和完成乐曲间的过渡。

(二)演奏技法

1、藏弦胡的演奏方式分为站式和坐式两种,坐式与二胡演奏差别不大,站式演奏则是区分于其他弓弦类乐器的重要特征之一。藏弦胡作为伴奏乐器,常常以边走边舞的站姿演奏,一些藏弦胡琴筒下方没有设置拖槽,将琴杆直接穿过,因此能将琴杆底部插于左腰下方,艺人将琴别在腰部,一边拉奏,一边跳舞,又一边演唱,呈现出琴声、歌声与舞步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

2、演奏者左手承担持琴和按弦的任务,藏弦胡由于琴弦为马尾制成,不同于二胡的金属弦,相较更粗,因此按弦常使用指中肚按弦,由大拇指第一关节外侧按线,其余三指运用指肚按压,而小拇指很少用来按弦,通常为紧靠在琴杆上,模仿二胡的大拇指,起到支撑琴杆和固定把位的作用。由于按弦力度较大,发出的声音会显现出偏高的特点。右手承担运弓的任务,弓法以分弓为主,多为一拍一弓的节奏,连弓很少使用或不用。

3、藏弦胡的琴体适中、琴弓短小等形制方面的特点,与边奏边舞的表现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演奏过程中演奏者有转身、踏脚、踢脚等多种舞蹈动作。当音乐转为快板时,舞蹈动作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短小的琴弓可以使持琴演奏者便于完成各种舞蹈动作。另一方面,由于琴弓短,运弓主要靠小臂活动进行,换弓频繁,一弓一般只能演奏一拍,因此音乐的重音清楚,节奏鲜明,极具舞蹈音乐特点。同样由于琴弓短,凡旋律中的长音,都尽量不以一弓奏完,只能加入大二度或者小三度倚音或者颤音做重音或装饰音奏法将长音奏成连续的8分音符,体现活泼欢快的音乐氛围。

4、藏弦胡的定音相对于二胡比较随意,虽一般采用五度定音法,但能够根据不同的旋律调式,内外弦通常根据首调唱法来调,内弦音为两音中较低音,外弦为较高音。

5、藏弦胡基本上只在第一把位固定演奏,称为传统把位,这导致了藏弦胡的音域较窄,一般控制在九度以内。虽然与其他弓弦类的乐器相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固定在第一把位的音区共鸣性最好,音色也相对饱满,符合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气质。

三、藏弦胡与巴塘弦子舞的关系

藏弦胡是巴塘弦子演奏时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最能体现出巴塘弦子歌舞特征的乐器。“舞蹈 、乐器、歌唱”三位一体的演奏形式完全不能离开藏弦胡而存在,假如说巴塘弦子的演奏过程中没有了藏弦胡琴,那仿佛是前进的船只没有了灯塔的照亮引领,失去了方向。藏弦胡演奏者整个表演过程中掌握着歌舞的节奏律动,如领头羊一般带领歌舞队伍进行,在这时,一个藏弦胡演奏者的水平高低,就会深刻影响到整个弦子歌舞的表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巴塘弦子舞不受场地的限制,会在遇到喜庆的节日或者家庭聚会娱乐时,找到合适的场所,男女老少自然的聚集,互相邀请后,慢歌起舞。舞蹈形式初始为由男性领头,而舞蹈的领头者一般是由当地能力出众,德高望重的人担任,领头者拉动手中的乐器必汪也就是藏弦胡,向站在身后的幾人至上百人的队伍发出舞蹈即将开始的讯号。藏弦胡在整场弦子歌舞中起着控制音乐流向,切换曲目和引导音乐节奏的作用,弦胡的音色对于表演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由于音域固定在第一把位,使得弦胡的音色有着浑厚深沉的特点。符合人声音域中男中音的音色,低沉有力,穿透力强。弦子歌舞舞蹈站列的位置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情况下按照男前女后的位置,同时长前幼后的顺序做为标准,舞蹈开始前第一遍会以顺时针的走向围成一个圆圈,等待着领头的藏弦胡演奏者发出起跳的音乐讯号。一般情况下会先给一个慢起的节奏,在舞蹈过程中逐渐加快,使得欢快的氛围被烘托起来。

巴塘弦子舞的律动以及特点主要体现在舞者的腰部和膝部,女性舞者膝部多强调颤膝的运用,能够展现出舞步的圆满和柔美,男性舞者膝部的颤膝则使得舞步更加有力,沉稳,让舞蹈的动感传达至脚尖,体现出“无颤不成弦”的说法。在巴塘弦子舞中,男性的舞蹈动作由于手中持有藏弦胡的原由,与女性表演者有较大差别,需要进行边跳边拉边唱的协调配合。所以相对来说上半身的舞蹈幅度不會过大,动作也比较简单,脚步的动作与女性演奏者的基本相似。在一些有跺脚,踢地等的舞蹈表演动作时,男性的舞步注重与藏弦胡演奏的配合。而女性的舞姿通常与手臂上佩戴的水袖相连,显现柔美姿态。展现自己手臂上佩戴的水袖,在挥袖与进行旋转的过程中,能展现出如行云流水般翩翩起舞的画面。

四、巴塘弦子具有的功能及研究意义

(一)巴塘弦子的功能

巴塘弦子具有娱乐功能,同样具有教育功能,人们可以在逢年过节,或是平常的劳动过后找一个适合的场所通过巴塘弦子宣泄情绪,放松身心。弦子歌舞的歌词中蕴含着许多育人的道理,能够引导人们向美向善,不行恶事,学会感恩,充满着淳朴的民俗气息。值得一提的是,巴塘弦子还具有不可否认的健身功能,对当代人来说,社会发展带来许多健身设施,人们可以抽出单独的时间去健身房等地进行锻炼。而在大多数场合就能够进行的巴塘弦子,就是藏区人民喜闻乐见的健身方式,优美舒缓的弦子音乐,能够让人在享受舞蹈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二)研究意义

研究藏弦胡这门乐器来丰富对巴塘弦子舞蹈音乐的研究,“弦子”歌舞不仅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也是民间大众艺术。而藏弦胡是“弦子”歌舞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对弦子音乐和藏族音乐文化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巴塘弦子作为藏区少数民族历史的见证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藏族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藏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研究巴塘弦子,保护和发展好巴塘弦子这类艺术形式,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对藏族巴塘弦胡将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理论价值支撑。

五、巴塘弦子的传承和弘扬

(一)巴塘弦子的发展现状

以往藏弦胡的发展由于落后的生产以及交通发展等因素变得缓慢甚至几经停滞。近年来,由于政府极其各级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大了对巴塘弦子的保护力度,弦子歌舞的宣传和传承工作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经过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挖掘、传承以及弘扬,丰富了藏弦胡的演奏曲目,以及作品风格,使之由原来的民俗民间活动进行转变,走出民间,登上国家甚至国际性的舞台。

1、巴塘县政府职能部门结合当地艺人,组成了不同形式的巴塘弦子艺术团队,推其参加国家文化部主办的各种民族类文娱展演活动,使得2000年,国家文化部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颁于巴塘县,2006年巴塘弦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2、巴塘弦子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成效,2012年,成都举行了中国首届藏族弦子艺术高峰论坛,大会收到了研究巴塘弦子歌词、舞蹈、曲式调性等内容的五十多篇研究论文,引起了藏学界的高度重视。极大的增多了巴塘弦子的发展类型。

3、关于巴塘弦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也在各大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开展,数据库将巴塘弦子的艺人召集起来进行词曲,歌舞视频等的采集。极大程度的保存着现存的巴塘弦子。

(二)巴塘弦子的传承与弘扬

1、藏弦胡的演奏技法虽与其他弓弦类乐器较为相似,但其演奏手法仍然较为单一,如能参照性的吸收一些铁琴、二胡和马头琴等弓弦类乐器的演奏技法,也能够丰富藏弦胡演奏的题材种类。

2、藏弦胡的独特韵味是由雪域高原的生态环境、和藏族人民劳作方式、以及藏民族独有的审美特点所赋予的,在加以传承和弘扬的同时,必须要保护藏弦胡文化的本土性。

3、康巴藏区以及各藏区的藏弦胡演奏艺术家和艺术团正在不断发展成立,但西南地区各大高校仍然对一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较为淡薄。应适当增加专门的宣传和显示活动,如组建社团,使巴塘弦子列入各大学校的社团活动,或将巴塘弦子融入各类文娱活动、文化活动周,使广大人民对藏弦胡的认识更上一个阶梯,推动这项精美文化形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漫茹:巴塘弦子的艺术特色及其藏区高等学校的传承[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5卷第二期

[2]肖丽娟:藏族巴塘弦子的艺术特征[J]四川戏剧,2020年5月

[3]周恋:甘孜藏区藏弦胡与二胡演奏艺术的对比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6年第25卷第一期

[4]益西拉姆,刘通:巴塘弦子艺术表现形式及保护现状研究[J]四川戏剧,2017年(04)

[5]郭璐璐:藏族巴塘弦子艺术特征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03年

[6]田林:巴塘弦子音乐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20年03

[7]罗凌:何以遣有涯之生[J]西藏文学,2020-01-15

[8]彭妮:巴塘弦子舞蹈的原生现状研究[J]艺术品鉴,2019-12-30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藏羌彝走廊民族音乐研究中心“藏族舞蹈中弓弦类乐器演奏研究—以巴塘弦子为例”(项目编号LZY2021-B06)

作者简介:张瑶(1988—),女,汉族,河南洛阳人,高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