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让美丽乡镇“活”起来

2022-05-18 03:00河南省郑州种畜场胡朋
河南农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房石林闲置

河南省郑州种畜场 胡朋

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距京珠高速8 km、107 国道和京广铁路5 km、鹤壁市高铁站和安阳市高铁站30 km,西依太行山,南临淇水,北接安阳市,东部和南部邻汤阴县,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因剪纸艺术被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石林镇历史悠久,既有唐寺、宋庙、清民居等古色古香的古建筑,又有刘邓大军“石林军事会议”红色文化旧址,还有鹤鸣湖丰富的水系自然景观。便利的交通,丰富的人文资源,深厚的红色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石林镇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近年,石林镇政府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采用示范先行、典型引路、梯次推进、全面覆盖的方法,探索“三动+三变”(规划引动、示范带动、激励驱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积极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的盘活利用,实现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丽小镇”发展道路。

一、拆旧复绿,让闲置资源“活”起来

石林镇注重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坚持规划引动、示范带动、激励驱动,有序开展闲置宅基地、破旧房屋、残垣断壁的整治工作。按照“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绿则绿”的原则,因地制宜绿化美化、合作开发,发展“农业+观光休闲”,适度发展民宿和农家乐等旅游配套经济。

石林镇在工作推进上,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召开动员会,明确工作任务,强化部门协调,形成工作合力。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宣传和解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利用法律法规和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利用无人机、三维全景相机对全镇的闲置农房进行拍摄,摸清全镇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底数和情况,同时通过网站等平台对外进行广泛推荐。邀请专家进行高标准规划,根据本镇特色,探索“三动+三变”的乡村振兴模式,实施破旧房屋的拆除、修复以及建筑垃圾的清理工作,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在示范带动上,通过示范先行、典型引路,将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利用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开展“三动+三变”示范村评选,确定5 个示范村,对示范村整理出的土地集中丈量,优先给予资金支持,逐步解决农村残垣断壁、破旧房屋拆除问题。

在激励机制上,对拆除废旧房屋工作建立长效投入机制,采取以村为单位,以“先拆完先补偿,先验收先奖励”的方法,对拆除废旧房屋每667 m2提供1 万元的拆迁专项经费,拆除后形成土地指标的每667 m2再奖补2 万元。建立拆除工作落实整治台账,拆除、验收一处销号一处,确保拆除到位,整理出的空闲地兼顾经济效益和美化效果,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小型花园、个性景观等。

在经营模式上,废弃房屋拆除后的土地,一部分用于种植,由区投资集团负责提供苗木,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负责种植养护,所种苗木统一销售,所得收益由区投资集团、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和村民按比例进行分成。另一部分转化为集体建设用地,建立合作社或企业,如小寨沟村、温家沟村、罗庄村等建成“金满园薯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晴露雨伞厂”“美好花卉种植农民产业合作社”等。

在农民权益保护上,加强宅基地规范管理,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整治,依法依规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为农民建房、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土地等要素保障,确保盘活利用的闲置宅基地依法取得、权属清晰。切实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要求不得以各种名义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宅基地,不得违法收回农户合法取得的宅基地,确保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因地制宜,让乡村旅游“接地气”

石林镇结合本地实际,利用闲置农房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

在鹤鸣湖周边,通过拆除闲置老宅基地、破旧房屋,打造了总长20 km 的美丽乡村示范循环圈。郑沟村依托鹤鸣湖景区独特的自然景观,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建设“汤河部落”公园及五座极具乡村特色的民宿,增加村集体的收入,帮助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小寨沟村通过采取“合作入股,年底分红”的方式,对30 多户村民房屋进行整治,治理荒芜河道,打造竹荷相映的河道观光长廊,保留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

三、美丽小镇,让群众生活“美”起来

石林镇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拆除闲置老宅基地、破旧房屋工作,已拆除闲置老宅基地、破旧房屋、残垣断壁105 处,腾退用地7.8 hm2,绿化美化5.53 hm2,奖补39 个村前期资金108 万元,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注入了动力,也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同时,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适度发展民宿和农家乐等旅游配套经济,在环鹤鸣湖周边村庄发展田间经济、林下经济,带动一批观光体验农业项目。把石林镇发展成为以石林会议旧址为依托的集红色旅游、生态休闲、特色文化、康养度假、产业互融为一体的综合旅游示范区。通过新建和改造,每年为每个村集体带来 5 万~8 万元收入,带动全镇1120 人就业,人均年收入4 万元左右。

如今的石林镇所辖行政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变得更好,河道变得更干净,路变得更宽敞,配套建设的休闲娱乐场所,如篮球场、乒乓球桌、休闲广场、鱼塘、栈道等设施随处可见,获得了农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猜你喜欢
农房石林闲置
不做闲置主妇
四川推出农房设计下乡服务平台
峥嵘向上石林峰
住建部将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
让闲置农房成为“黄金屋”
“共享农房”需要走好“规范路”
石林迷阵
石林学校
闲置集装箱船队运力已超100万TEU
路南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