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2-05-18 02:03万方
医疗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股骨髋关节骨折

万方

南昌市新建区中医医院 (江西南昌 330100)

股骨粗隆骨折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一般由间接外暴力导致,常伴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若治疗不及时可致残,对患者健康及日常生活影响较大[1]。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以手术效果最佳,切开复位内固定为常用方法,不仅操作简单,且可有效复位骨折。粗隆部位具有较为丰富的血运,切开复位虽然利于恢复解剖结构,但术后并发症较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恢复[2]。近年来,闭合复位内固定因其创伤小的优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可减轻术中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但临床实践发现,闭合复位内固定的复位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导致骨折断端再移位[3]。切开、闭合复位内固定各有利弊,目前临床尚缺乏统一意见[4]。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试验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44~81岁,平均(61.93±3.64)岁;体质量42~81 kg,平均(68.34±3.49)kg;致伤原因,14例交通事故,22例跌倒,9例高处坠落。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46~81岁,平均(61.32±4.01)岁;体质量42~83 kg,平均(67.54±3.73)kg;致伤原因,15例交通事故,21例跌倒,9例高处坠落。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存在明显外伤史;经CT 检查确诊,满足手术指征;首次进行手术治疗;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存在视听障碍或精神疾病;伴有恶性病变。

1.2 方法

两组术前均进行X 线、CT 检查,明确骨折情况;手术时取仰卧位,行腰硬联合麻醉,适当垫高臀部。

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在股骨近端外侧做一长约3~4 cm 的切口,逐层切开,暴露骨折端,术中保护骨折端骨膜、血管、周围软组织;在直视下复位骨折,复位满意后,置入螺钉固定,留置引流管,手术结束。

试验组行闭合复位PFNA 内固定治疗:体位及麻醉方法同对照组,首先行手法复位并对骨折端进行牵引,维持复位状态下纠正颈干角;在透视机辅助下置入1~2枚克氏针,自水平面撬拨骨折近端后移,自矢状面撬拨骨折近端,在小粗隆上置入1枚克氏针撬拨进行复位;于大粗隆顶端上做一长约2~4 cm 的切口,并在顶点外1 cm 处钻入导针,透视下确定导针入髓腔,进行扩髓操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PFNA 主钉的直径、长度,将主钉置入股骨近端后,撤出导针,利用体外瞄准器定位,并置入1枚导针,调整主钉位置(以到达股骨颈中下半部分为宜);随后旋入尾帽,再次使用透视机观察固定情况,满意后置入引流管,手术结束。

两组术后均予以抗感染、功能锻炼等干预,随访至术后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采用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5]评估,总分100分,评分与髋关节功能成正比)和并发症(剧烈疼痛、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s)

骨折愈合时间(d)对照组 45 92.42±11.89 23.64±3.47 65.36±6.77 76.08±12.67试验组 45 62.18±8.67 18.05±2.96 58.18±5.15 61.64±9.89 t 13.785 8.222 5.662 6.027 P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负重时间(d)

2.2 髋关节功能

试验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 t P对照组 45 54.33±9.59 82.59±6.72 16.189 0.000试验组 45 54.74±9.86 90.82±5.38 21.548 0.000 t 0.200 6.413 P 0.842 0.000

2.3 并发症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股骨粗隆骨折发病率逐年升高,复位固定是治疗该病患者的重要方法,早期固定方式以髓外板固定为主,能够较好地稳定骨折端,复位效果理想;但存在创伤大、出血多等弊端,患者术后恢复慢,整体效果无法达到临床预期[6]。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手术器械的更新,髓内固定逐渐被用于临床,并展现出微创、抗旋、抗内翻等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髓外固定的不足。髓内固定的代表术式为PFNA 内固定,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该术式已较为成熟,具有对患者血运破坏小、稳定性佳的优势,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7-8]。张伟等[9]研究显示,PFNA 内固定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均较好,但PFNA 内固定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对于患者的远期临床效果较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可尽早展开功能锻炼,然而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远期临床效果不如PFNA 内固定。因此,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目前,临床常用复位方法包括切开复位、闭合复位两种。切开复位在临床应用时间较闭合复位更长,能够在直视下完成复位操作,达到令人满意的复位效果;但会对骨折周围血运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所需时间较长[9]。闭合复位可通过手法、牵引等方法完成骨折复位,创伤更小,更利于患者恢复,但相关研究显示,闭合复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存在复位效果不佳或出现骨折端再移位的风险[10]。目前,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闭合复位PFNA 内固定技术经过一定的改良,可通过多个部位进行旋转、撬拨,使得骨折复位效果大大提升,加之闭合复位能够减轻骨折周围组织损伤,术后骨折愈合更快,患者能够尽早下床活动,利于展开功能锻炼,可降低疼痛、延迟愈合、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患者预后更加理想[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中采用闭合复位PFNA 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猜你喜欢
股骨髋关节骨折
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假体断裂的研究进展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