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培养管窥

2022-05-19 12:27秦修芬
职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工匠精神德育教育

秦修芬

摘 要:工匠精神是珍贵的精神品质,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蓬勃动力。培养工匠精神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传承和长期培育。本文结合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对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进行了分析论证。

关键词:技工院校    德育教育    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指出,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为促进工匠精神培养与职业教育的贯通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将工匠精神纳入德育教学,作为德育教学的必修课程。

长期以来,技工教育更多关注的是专业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训练,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更多体现的是“技能至上”的理念,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普遍欠缺。通过这种理念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成为精神层面上追求极致、德技双馨的大国工匠。作为德育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职业意识和工匠精神的培养。

一、正确认识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需要传承。工匠精神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是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追求完美的精神,是无数杰出的工匠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为后世留下的丰富而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去发扬光大。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能力,需要学习。只关注技术,无法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注重在标准和细节上的千锤百炼,需要沉下心来深入学习。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品质,需要培育。踏踏实实做事,问心无愧做人,这是大国工匠止于至善的境界。任何一个社会,工匠精神都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长期积淀和社会系统的有效机制才能形成,没有长期的坚守,不可能真正成为大国工匠。

二、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

对技工院校来说,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是其根本职能,要通过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育。

(一)在德育课堂中培育工匠精神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要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德育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工匠精神。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与教材,诠释工匠精神的内涵,在学生思想上打上工匠精神的烙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要从思想观念入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对自己职业生涯的积极影响,做到德育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充分融合,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将工匠精神应用到学习和实践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大国工匠》《技能大本營》等宣传片中的大国工匠案例,突出工匠精神的品质,引领学生走工匠之路。针对学生认知行为特点,优化德育课堂内容,重点诠释案例中大国工匠爱岗敬业、专注技能、不断创新的精神内涵,弘扬传播工匠精神。

(二)在第二课堂中锤炼工匠精神

培育工匠精神,要德育为先、多维度推进。要注重通过德育教育对学生职业学习活动进行渗透,加强对学生的工匠精神的锤炼。

要组织德育教育“第二课堂”,在开展与专业学习相关的社团活动时,引导学生树立工匠精神。

要发挥实习实训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在实训中了解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在实践中培育工匠精神、锤炼技术技能。

要以开展学生综合训练为契机,把工匠精神的锤炼融入入学教育。开展以学生军训和入学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训练,是郑州工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长期以来坚持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在综合训练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内容,从而引导学生一入校就形成做事全心投入、精益求精的态度,为学生开展专业学习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有机融入学生职业发展,推进工匠精神教育

只有把学生职业发展与工匠精神结合起来,才能使工匠精神的培养成为有源之水。尽管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但是,现实中大众对于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目前家庭对于子女就学、择业也越来越注重高品质、高层次发展;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很多产品可以通过工业化的手段做得更精致、更完美,不必再靠手工。在时间与精力耗费的选择上,在耐力坚持与快捷成功的吸引力上,匠技与现代机械不能比较。这些原因都造成职业院校学生在就业和职业发展上普遍面临着困惑与迷茫。

工匠精神的培养要与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真正消除学生心中的现实困惑,促进学生就业和工作能力的提升,满足学生实现个人发展的需要。

一是通过政策形势教育,坚定学生职业理想。当前,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技能型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投身技能学习、以技能立身已经成为个人成才和贡献社会的良好选择。学院在教学中有侧重地对近年来国家和河南省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进行解读,对于转变学生职业观念、坚定学生职业理想起到了显著作用。

二是通过榜样教育,给学生带来希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给导弹铸造衣服的“大国工匠”毛腊生;35年里加工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的胡双钱;学院精研木工工艺,夺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木工项目银牌的李蒙同学;刻苦钻研汽车喷涂工艺,荣获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汽车行业技能大赛冠军的康志岩同学等。在德育教育中,借助大国工匠和学生身边的榜样开展榜样教育,很好地起到了鼓舞学生投身技能学习的作用。

三是关注学生技能学习全过程,及时纠正学生认识偏差。技能学习是长期反复的活动,每一项技能的掌握,每一个工匠的成长,都伴随着艰辛的汗水,其过程枯燥而单调。学生在日复一日的操作中,会产生厌烦、抵制等不良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从事的事业产生迷茫情绪。这就需要德育教育关注学生技能学习过程,及时帮助学生消除不良情绪,确保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够持续进行。学院注重以赛促教,常年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級技能竞赛,在训练过程中,穿插进行工匠精神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学院参加国家及省市级大赛硕果累累,获得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木工项目银牌、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汽车行业技能大赛冠军及省市级技能大赛一等奖9个,木工等5个赛项参赛选手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河南省集训队,显示了工匠精神教育的强大力量。

三、工匠精神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德育教育的新课题。德育教育必须以时俱进,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

一是注重开展德育教育改革,把工匠精神纳入德育教育培养目标。要充分认识工匠精神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丰富德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提高职业技能。

二是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言传身教,传承工匠精神。要通过教师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影响和带动学生转变思想观念。要强化教师队伍的培养,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和形势教育,使教师掌握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拥有广阔的视野,能够把工匠精神的理念渗透在教育过程之中。要跳出教学看教学,要组织德育课教师深入生产一线,亲身体验技术与创造的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要请能工巧匠进校园,言传身教、传技授艺,让学生感受他们身上可贵的工匠精神,从而对技能的学习更加勤奋、刻苦,对技术的钻研更加投入和执着。

三是注重赋予工匠精神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工匠精神的灵魂是创新,工匠精神教育也应与时俱进。我国在由“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为“中国智造”的过程中,急需培养大批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我们要重新思考、探索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内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把教育学生追求卓越技能,与培养执着、纯真与守信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自觉纳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坚守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传统中,寻求技术和情怀上的突破。

中国要迎头赶上世界制造强国,实现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目标,需要大批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优秀职业技能的大国工匠。要在技能教育全过程着力,通过德育教育积极弘扬、培育和重塑工匠精神,助力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竞争中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1]孙仁祥.职业教育应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本[J].中国市场,2016(32).

[2]何文明.职业教育应成为“工匠精神”培育的摇篮[J].江苏教育,2016(20).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工匠精神德育教育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