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险废物资源规范化管理常见问题及建议

2022-05-19 05:41刘大海赵小娟高朝勇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年4期
关键词:危险废物废弃物危险

刘大海 赵小娟 高朝勇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39)

引言

工业化是推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的化工原料用量不断提升、产生的危险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这些危险废弃物普遍具有腐蚀性、毒性等,如果不能有效处理这部分危险废弃物,必然会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导致自然环境方面的严重污染,而这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有关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出台 《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1〕47 号)。同时,新《固废法》《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以及“十四五”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体系、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等相继实施,对危险废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1]。市生态环境局结合实际,组织起草了《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作为今后一段时间重庆市危险废物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在此背景下,充分了解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常见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理,是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的充分保障。

1 危险废物处理在环保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危险废弃物处置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我国的相关工作还不够成熟,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办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即使是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得到重视的情况下,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仍然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这显然不符合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要求。目前常见的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常见问题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根据实际工作状况来看,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目前还面临着法律法规不够成熟的问题,比如说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当中,就存在部分危险性固体废弃物未被收纳的问题,在对这部分危险废弃物进行管理时很可能出现无据可依的问题[2]。同时,这一名录的界定比较严格,针对有一定利用价值的、不含其它有害物质的废弃物是否应该被列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对象,还有待进一步商榷。(2)危险废物基础数据不详实。环境保护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统计数据制定工作方案,但是目前的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参考数据普遍存在失真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①环境评价报告的编制规范性比较低,一些企业的报告当中甚至没有清晰列出危险废物产生的种类、数量及去向,这给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挑战。②一小部分企业不愿意在固体废弃物处置方面投入资金,因此在申报危险废弃物的时候会刻意隐瞒其数量和种类。③基层环境保护部门未能严格管理危险废弃物申报流程,未进行现场核查的情况下,直接按照企业申报数量进行管理,这使得企业瞒报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3)企业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意识薄弱。有一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只有废气废水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工作中往往会忽略固体危险废弃物的管理等,同时企业有关部门的人员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深刻的认识,专业素质相对低下,这也可能会导致危险废弃物得不到应有的处置,最终导致一定的环境问题。(4)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目前我国的各种高新技术越来越成熟,工业化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出的危险废弃物数量与日俱增,这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难度[3]。但是从处置的角度来看,处置设施的数量和规模明显不足等问题比比皆是,即使是在一些管理相对严格的一二线城市,危险废弃物处理设备不足的问题也十分严重,很多三线城市甚至没有单独的危险废弃物处置单位,这导致医药废物、农药废物、精馏残渣等危险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置,无疑会给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5)监管能力不足。危险废弃物是一个统称,其中包含大量的细小分支,具有种类繁多、性质差异大的特点,想要做好危险废弃物的有效管理,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对危险废弃物的种类特点等有深刻理解,同时还需要对有关法律法规、处置标准等进行研究,然而目前我国基层环境保护部门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作人员甚至还存在身兼多职的情况,这必然会影响到危险废弃物处置管理能力,最终会造成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问题。

2 企业危险废物资源的规范化管理

2.1 建立危废防治责任制度

针对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危险废弃物的企业,要求其根据有关标准建立危废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制度内容应涉及从生产到存储等全部流程,对每一个步骤进行细致要求,明确每个步骤的责任人,保证各个步骤之间能够顺利稳定地衔接,避免危险废弃物流失等问题。同时,还需要以危险废弃物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为基础,对企业生产流程中可能产生危险废弃物的工序进行细致分析,确定每个步骤产出的危险废弃物数量和种类,根据不同种类的危险废弃物提供不同的处置方法。同时,在发现环境评价报告当中存在问题的时候,需要第一时间组织环境影响后评价,对企业生产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进行细致研究,并调整企业环评报告的内容,使报告中危险废物产生的种类和数量与实际情况相符,针对刻意隐瞒、虚报危险废弃物种类数量的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2.2 场所标识要齐全

应严格遵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的相关要求,在保存危险废弃物的场所附近设置警告牌(见图1),并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对警示牌进行检修,在警示牌发生风化褪色、损坏锈蚀等问题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进行更换和修整[4]。另外,还需要在存放危险废弃物的容器上张贴有关标识,标识上需要注明包装内容物、内容物的种类数量等,并在标识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更换处理。

图1 危险废物警告标识牌

2.3 申报危险废物年度管理计划

企业方面必须要承担起危险废弃物处理管理的责任,而建立年度管理计划则是此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个产生危险废弃物的单位都必须要拥有符合实际情况的年度管理计划,在此基础上办理危废转移处置手续,环境保护部门也可以据此对辖区内危险废弃物的产生量和种类等,建立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方案,提升管理效果。企业在制定年度管理计划的过程中,应参考以下几方面内容:(1)企业方面应根据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结合环境评价报告当中危险废弃物的种类和产生数量,确定本年度企业危险废弃物产生量,对危险废弃物的产生环节等进行详细阐述。(2)针对环评编制出现问题导致未被合理处置的危险废弃物,企业方面应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后续申报,并将之纳入到环评当中去。(3)在危险废弃物种类数量出现变化和波动的情况下,企业方面应在发生变化的当日向环境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并根据新情况调整原有年度管理计划。

2.4 落实转移联单制度

建立转移联单制度是保证危险废弃物得到妥善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让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避免危险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超出职能范围的活动,确保环境保护部门能够有效对危险废弃物去向进行监管[5]。在执行转移联单制度的过程中,应按照实际情况对危险废弃物转移的种类、数量、运输单位等进行填写,同时加盖公章,在确定处置单位已经全数接收以后进行下一步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填报信息不准确等问题,应第一时间与环境保护部门进行联系,重新上交转移联单。

2.5 委托处置管理

在危险废弃物数量增多的今天,各种不合规处置事件越来越多,这必然会造成土壤污染等问题,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想要对这些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才能保证处理效果[6]。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一部分企业为了节约处理费用,不遵守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将危险废弃物交给没有处置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理填埋等,为了杜绝这个问题,企业方面必须要改变这种错误做法,与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合作、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处置。在委托处置之前,企业方面需要对受托单位的资质进行考察核实,确认该单位是否具有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处理的资质和能力,另外还需要审查该单位的经营许可证是否存在过期问题等,确认无误后才能签订有关的合同。

2.6 贮存设施管理

危险废弃物的危险性不仅仅在于环境污染,更在于其具有易燃、易爆、毒性等特征,在特定时间段内得不到有效处置时,危险废弃物就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要对不能及时得到处理的危险废弃物进行单独存放和管理,在存放场地周围做好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准备工作。另外,绝不能为了节省管理时间而混合存放危险废弃物和普通废弃物,另外性质不相容的危险废弃物也不能同区域存放,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需要定期对危险废弃物的存放场所和容器进行检查,发现容器破损等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和更换,同时应保证危险废弃物存放场所的防扬散、防风、防雨设备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对容易挥发的危险废弃物需要进行单独处理,做好危险物存放场所的安全保障工作,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水平。

2.7 应急预案和培训管理

企业方面必须要尽快认识到危险废弃物处理重要性,并建立健全意外情况应急处理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并根据应急处理方法的需求采购应急处理物资,在发生意外情况时第一时间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把危险废弃物带来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意外情况超出预计水平、企业无法自行处理,应第一时间与政府部门进行联系从而控制事故影响。另外,需要定期组织突发情况应急处理演练活动,让有关负责人能够切身感受应急处置的全部流程,在演练活动结束后对本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回顾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调整。除此之外,还需要尽快开展危险废物的摸底调查,危险废弃物管理中始终面对着底数不清晰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做好危险废物调查。第一,要做好企业申报管理,要求企业严格遵守有关要求进行申报,对瞒报行为进行严肃惩处。第二,环境保护部门应该根据本地区企业实际情况,对重点行业进行危险废弃物调查、产排污系数调查等,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数据库和数据分析系统,对不同行业和企业产排污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从而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水平。

3 重庆市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措施

3.1 总体要求

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工作目标“到2022 年底,基本补齐医疗废物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基本满足实际处置需求,川渝地区危险废物联防联控机制初步形成;到2025 年底,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充分保障,依托固废大数据平台建设等建立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监管体系。”

3.2 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是进一步完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明确压实责任,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地方立法,搭建危险废物信息化平台建设等。

二是进一步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控,细化了危险废物鉴别、涉危险废物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管理方面的措施,对危险废物源头减量提出要求。

三是进一步强化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全过程监管,推进有害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危险废物收集体系等收集转运贮存专业化;通过实施“白名单”制度、运输车辆备案制度等,推进转移运输便捷化。

四是进一步强化废弃危险化学品监管,推动建立应急管理、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其它部门协调配合的监管协作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五是进一步提升危险废物处置基础保障能力,加快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与产废情况总体匹配;强化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能力建设,实现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区县全覆盖。

六是进一步推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高标准、高水平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建设,开展“点对点”定向利用豁免管理,完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收费管理制度,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示范项目。

七是进一步健全危险废物应急处置体系,依托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焚烧等设施构建 “平战结合”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体系,建立危险废物应急处置设施名单,推进跨省市就近协同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中的危险废物。

八是进一步强化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加强专业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完善跨部门、跨区县、跨省市的危险废物联防联控机制,严厉打击涉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同时,结合危险废物管理方面惠民政策,疏堵结合,推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3.3 三项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将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情况纳入到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年度报告当中。

二是加大督察力度,在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加大对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问题的督察力度,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问题开展专项督察。

三是营造良好氛围,分级分类的开展教育培训,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标准规范以及典型案件的宣传力度。

结语

相比于普通废弃物,危险废弃物有一定的独特性,无论是危害程度还是管理难度都远超普通废弃物,因此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都存在一系列不足之处,这影响了环保事业的长足进步。为了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通过落实转移联单制度、加强委托处置管理、申报危险废物年度管理计划等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水平。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有意识地对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危险废物废弃物危险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问题分析与建议
上海市金山区危险废物处置现状分析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