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究

2022-05-20 03:50
科技视界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实训环境教学模式

秦 华

(南宁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0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扩散,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与高校教育融合,是现阶段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是集艺术创新型、复合型、操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的综合应用型专业,兼具很强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学时较少校外实训基地闲置,课程知识及实践环节脱节等现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前沿,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应紧跟时代发展需求,丰富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前沿专业实训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感知与创新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优势,为满足不同课程、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提供可能。适应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具有明显必要性。

1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1.1 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轨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包含理论与实践,专业课程涵盖范围较广,授课内容涵盖理论与实践知识点,专业作业要求在理解知识点前提下将设计实践融入其中,并达到创新的设计的效果。传统教学方式有悖于学生自身知识架构的差异性,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与实践工作过程不相匹配,导致作业偏题,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一般,创新能力滞后。

1.2 教师主导形式固化

当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环节,依然以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环节结合点基本靠学生自我理解,影响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能动性,限制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相对滞后。授课形式单一固化,间接导致学生能动性不足,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同时降低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1.3 学生项目缺乏创新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关键以实践技能授课为主,项目导向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践性思考。学生知识理解与实践过程有差异,完成项目教学效果不理想。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必须重视校外实训环节与课程理论知识点的融合,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知识架构,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优化教学结构及线上线下评价体系建设。

2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2.1 打破学习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学生难以及时有效地得到实习实训工作过程的支持,限制了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依托名华慕课平台链接课堂与实训基地两端形成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合理安排学生课前在线预习,课中教师指导示范教学,融合线上企业在线与学生实训互动,课后在线复习。便于环境设计学生按实操课程特点和需求来学习。构建环境设计学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将有利于突破时间、空间和环境的局限性,使教与学更具有多样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灵活度。

2.2 促进教育教学结构的改革,切实提升学生知识架构

建立专业一流课程是现在高校的发展趋势。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促进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结构的改革与优化。任课教师及企业教师可依托名华慕课教学平台,构建应用型资源视频及题库,实现移动资源共享设置。学生同样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工作安排等自主灵活展开在线学习互动提问,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获取学生学习反馈情况,统计学生重点难点等大数据收集,并根据实际进程调整教学计划、实训方案等。对大数据显示实训工作进度不足的个别学生,提出指导建议或线下辅导,切实提升学生知识架构。

2.3 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客观公正提升考核评价

以环境设计专业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为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建构,整合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资源,打破实习实训基地区域化的束缚,开阔生源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优化校企业协同,促进学生多维知识建构,便于学生进行课程实训、毕业实习,提升就业率。考核评价方式主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将学习过程性评价、课堂评价、线上企业作业评价、期末作品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提高考核评价的公平公正性和客观透明性。

3 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架构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依托名华慕课平台分为课前线上自主预习、课中线下课堂教学、课中线下融入线上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课后线上线下综合评价4 个教学环节,如图1。

图1 环境艺术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过程示意图

3.1 课前线上自主预习

环境设计专业都是以实操技能和艺术素养课程为主。课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课前教学准备,建构网络教学平台与环境设计项目教学案例,依托名华慕课网络平台链接课堂与实训基地两端形成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课前通过线上平台观摩校外实训基地直播、视频、录像,课程App 课件等,构建课程实训知识预习资料库,并结合相应章节在线测试题库,合理规划学生课前在线预习,明确学习任务及知识点。并以学生知识架构为基础提出拓展性内容,引导学生有目的预习。

3.2 课堂指导线上实训

课堂中教师梳理课程知识点并讲解、讨论、答疑,检查课前预习知识点并进行示范教学,课中线上依托名华慕课链接企业在线指导,与学生进行实训互动,便于环境设计学生按实操课程特点和需求来学习,使学生对课程知识点清晰化,明确设计意图完成设计创新。课堂中依托网络平台突破了时间、空间和环境的局限性,使教与学在课堂相互交融。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线上实训的方式达到交互学习的目的。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教学实训中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督促和定期表扬,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3 课后反思

课后在线,关注学生线上学习进度、试题完成度,及学生提出的问题等,教师与学生通过名华慕课平台展开交流互动。完善、整理学习内容或者借助在线课程回放强化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反馈在课堂上的收获。明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与难点,并集中整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调动学生的原有知识架构和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反过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4 任课教师与企业协调评价机制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作业结果性考核及实训企业教师对学生的工作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任课教师考核是对整个课程教学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课前线上自主学习阶段、课堂教学阶段的作业完成程度。实训基地企业教师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项目工作过程、小组协作情况、设计作品完成情况等进行考核。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整合实训课程内容,合理架构学生的教学评价机制。

5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线上线下教学效果分析

按照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各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项目。课堂教学融入线上校外实训项目教学,形成工作过程实时交互教学。可有效解决传统课程模式无法实现工作过程实时交互的问题,促进校企协同育人。线下实践教学受限于空间场地的局限性,以及企业设计部门的容量和施工现场的特殊性,导致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现象。依托名华慕课教学平台结合线下实训内容,丰富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工作实践基本技能及实践创新能力,补齐线上名华慕课不涉及项目教学具体工作过程实习实训内容,有效架构学生的工作过程学习提升教学管理,形成具有良性循环的教学方式。

6 结语

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上,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实训课程内容,丰富了专业视野,合理融入校外实训基地资源丰富教学的形式、 方法,加强校内外教师对学生的信息交流互动,构建出适用于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基于专业内容有着应用范围广、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授课形式,力求使不同层次、 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教学融入线上校外实训基地项目教学,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课程模式无法实现工作过程实时交互的问题,促进优化校企协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效果。

猜你喜欢
实训环境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