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背景下新建地方院校“自然地理学”课程设置与模块化教学

2022-05-21 11:40李仰征张婧霞陈群利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大类招生模块化教学课程

李仰征 张婧霞 陈群利

摘    要:为提高新建地方院校地理学类人才培养质量,文章通过对我国不同办学层次高校地理学专业大类招生与培养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了专任师资力量、专业开设课程及“自然地理学”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差异,指出“自然地理学”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表明:“自然地理学”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其只能在低年级开设,且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该课程设置的学分越少,而地方高校该课程学分则普遍较高,这可能与不同类型高校生源质量差异有关。大类招生应在大学一年级实施,之后根据大学生兴趣和特长再进行双向选择与分流培养。“自然地理学”课程知识体系庞杂,在大类培养时应组建专业的教学团队分模块实施教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且分流后的各专业可以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选择性续开部门“自然地理学”课程。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课程;大类招生;模块化教学;新建地方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5-0069-04

新中国成立后为迅速发展经济与科技,我国高等教育借鉴了苏联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专业归属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但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环境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过于专业化的高校毕业生在诸多领域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素养的多元化需求。以致于“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教育改革方针在上个世纪末被北京一些高校提出[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也倡导“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整合。扩大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目前,“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在许多高校得到推广。大类招生是将同一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由原来的分专业招生与培养转为统一招生,共同培养1~2年后再按专业进行分流。大学生经过前期的学习后,能深入了解同一(相近)学科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构架、素养要求和就业方向,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偏好选择较为适宜的专业继续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时的盲目性,避免了部分大学生由于专业认同感低而产生的潜在抵触心理。不同专业的教学部门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与偏好,进行双向选择,选择那些有一定培养潜质且适宜在本专业继续学习的学生组建教学班级。如仪态形象、言谈举止有明显欠缺,师范素养先天不足的学生不宜进入以教育工作者为培养目标的地理科学专业进行学习。相反,不善谈吐但行为不苟的大学生可以进入到非师范专业学习,如在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专业则可能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最终“落脚点”只能是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基于此,文章以地方高校貴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并结合其他类型高校,分析了地理科学类专业大类招生中“自然地理学”课程的设置情况,着重指出了地方高校在开设该课程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模块化实施教学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我国地方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自然地理学”课程设置现状

“自然地理学”课程是研究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形成、时空分布、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2],是“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3],内容涉及宏观的地球宇宙环境和中微观的地质、地貌、大气、水文、土壤及生物圈层,在地理科学类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有显著的基础性与系统性特点[4],对该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核心理论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因此,该课程不仅是地理科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资源、环境、地质和测绘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主要以教师为培养目标的地理科学专业来说,传统的课程设置是将该课程各子模块以部门自然地理的方式进行开设,对应的课程分别为“地球概论”“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及土壤地理学”等,开设时间是在本科阶段第一和第二学年,而对于非师范专业,该课程多以一门普通课程的形式在第一学年开设。那么,这门课程究竟是开设1学年还是2学年,作为多门课程分部门开课还是统筹为一门课程等问题就显现出来了。随机搜索国内开展大类招生的高校已公开的地理科学类培养方案,将该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汇总,如表1所示。

以上5所高校在办学层次与人才培养质量上均有较大差异,基本上可涵盖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地理科学类各专业的办学现状。其中,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是由2005年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毕节学院后,又于2013年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其地理学科始于1993年,并开办地理教育专科专业,升级为本科院校后分别于2006年和2015年开办地理科学本科专业与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其中地理科学专业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获批贵州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贵州省一流大学专业。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本科阶段办学时间短、底子薄、师资弱,在新建地方高校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2020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地理学类专业首次实施大类招生与培养。就5所高校总体而言,办学实力强大、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校其专业设置也相对齐全,如中山大学共有97位专任教师,地理科学类下属的4个本科专业均有开设,而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专任教师只有21位,仅开设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两个专业。共同培养方面,西南大学与天津师范大学并未将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与其他地理学类专业统一实施,而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等非师范类专业实施共同培养。由于“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基础性地位,所有高校均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该课程。且部分高校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在共同培养时续开了个别部门自然地理学相关课程,如中山大学和西南大学。在自然地理学相关课程总学分方面,总体上办学层次越高的学校学分设置也越少,如中山大学和西南大学对应课程总学分分别为6学分和5学分,而聊城大学和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都超过了10学分。其他地方高校该课程设置的学分也普遍较高,这可能与地方高校生源质量普遍较差、学生学习能力较弱有关。5所高校分流培养的时间也不统一,但从学生专业技能与核心素养的形成来看,应在大学一年级结束时进行分流为好。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地图与测绘、计算机程序与数据库等领域知识与能力对该专业学生有较高的培养要求,而与其他专业该方面要求存在明显差异。地理科学类专业基础性课程如果在大学二年级开设,对立志从事教师行业的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学业负担并挤占了教师教育类和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时间。反之,对于决心从事地理信息技术的学生来

说,如果大学二年级还未开设此类基础性课程也是不合理的。况且,大学低年级的数学与英语等工具性课程占据了相当多的学时。因此,地理科学类大类招生与共同培养应在大学一年级实施,主要开设的理论课程可包含“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地理学导论”“自然地理学”“地图与测量”等大类基础性课程,大学一年级结束时实施分流。

二、“自然地理学”课程模块化教学

一方面,由于“自然地理学”课程在各专业知识与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建议地理学相关专业该课程开课总学分应不低于8学分,尤其是对于生源质量普遍较差的地方高校,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核心素养形成。另一方面,由于“自然地理学”课程涵盖的学科知识体系与内容较为庞杂,各部门自然地理学虽然仅局限于地球表层且之间存在物质循环与能量流转,但相关知识体系与理论构架并无本质关联,这也导致了相应的部门自然地理学大都独自发展成新的一级学科,如天文学、地质学、大气科学等[5]。因此,“综合性”是地理学最典型的学科特征之一,这也同时导致地理科学专业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之间普遍存在着跨度较大的现象,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经济文化到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均要涉足[6]。这对于新建地方高校来说,想要配齐术业专攻的高学历师资力量是很困难的,任课教师承担方向跨度较大的课程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个别高校教师出现了教学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量,所授课程与自已的研究方向衔接不紧密甚至是基本无关联的现象。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其研究方向与学术积淀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对于非研究领域的教学,照本宣科的现象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很难得到保障。因此,教师个人讲授“自然地理学”课程全部内容,从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获取、专业核心素养的形成及后续深造和发展等方面来看,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所以,組建教师团队实施模块化教学正是解决这一弊病的良策[7],现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地理科学类“自然地理学”课程为例,探讨模块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该校“自然地理学”课程各模块的设计与基本数据如表2所示。

该课程6个模块对应着各个部门自然地理学内容,教学团队中每个模块安排的任课教师都是长期从事相关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专任教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地理学类教师无法满足生物地理、岩石与矿物的模块化教学时,便从其他系部借调相关专业(生物科学和地质科学)教师开展模块化教学。该课程总计设置10学分,160学时,其中第一、二学期各80学时,考虑到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地处我国岩溶地貌发育十分强烈的黔西北地区,地表自然环境较为破碎且石漠化发育不同,因此在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把与石漠化治理、地表景观重塑及生态恢复联系紧密的“土壤地理学”与“生物地理学”课程在地理科学专业大二学年再单独开设。这是缘于“土壤地理学”与“生物地理学”课程(含实验)牵涉到微观领域研究,它们不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及人文与城乡规划专业侧重的研究方向,且对于地理科学专业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来说,水体、大气、土壤和生物是地理学、农学、生态、资源与环境等相关学科发生交叉关联的主要领域,且这两门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真正实验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培养仅有的途径,因此在地理科学专业单独开设这两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该部分内容在前期大类培养时分配的学时相对较少。当然,其他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时可以结合自身的地域特征和办学特色,选择1~2门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的课程作为相关专业学生后续深入学习的内容。此外,模块化教学推进的最大困难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平时成绩考核、试卷命制、学习成效与目标达成度评价及教师教学任务衔接和工作量核算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课程团队教师及相关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对实施模块化教学的课程给予相应的政策性扶持与帮助,以鼓励相关工作的开展。

“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开设在办学层次高的院校学分设置明显低于地方高校,这与不同层次高校生源质量差异有关。地理学专业大类招生与共同培养应在大学一年级实施,之后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再进行双向选择与分流培养。由于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之间跨度较大和新建地方高校师资力量薄弱,导致专任教师所授课程与其研究领域衔接并不紧密。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类培养时应组建和统筹较为专业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团队并实施模块化教学,但在试卷命制和教师工作量核算等诸多方面会加重相关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  苏志华,袁焱萍,王阳,等.高等学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背景下的课程体系设置研究——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156.

[2]  黄秉维.现代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

[3]  陈效逑.“自然地理学”创新教学体系的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8(6):27.

[4]  CHRISTOPHERSON R W. Geosystems[M]. NewJersey: Prentice Hall,2006:1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71.

[6]  KEVIN R C. Physical Geography and the GeographicThought Course[J]. 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Education,2006,30(3):373.

[7]  邱海军,李书恒,曹明明,等.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与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228.

编辑∕李梦迪

收稿日期:2021-03-23                                                          修回日期:2021-05-08

作者简介:李仰征(1979—),男,河南息县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生态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自然地理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程“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黔教合JX字ZG201601);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校级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自然地理学一流课程建设培养项目”(2017KC003)、“自然地理学一流课程建

设项目”(JK202011)

猜你喜欢
大类招生模块化教学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商务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教学
涉农专业大类招生的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大类招生模式下大学生专业分流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