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的篆刻边款探析

2022-05-21 03:27宋雅雯
参花(下) 2022年2期
关键词:款识楷书印章

赵之谦是晚清著名的篆刻家,他的篆刻取法对象来源于历史上的金石学和著名流派印章中的优势部分。赵之谦在书法方面形成了魏碑体书风,他对经学、文字训诂学等的研究影响了对书画、篆刻艺术的认知,从而提出了“以书入印”“以画入印”的观念。赵之谦不仅对前人的书法成就有所学习,同时也对各派的优秀作品进行学习,但又不囿前人,执着于追求创新。他多年潜心研究书法绘画与印的艺术,并注入巧思把书法、篆刻和绘画艺术相互融合,善于把书法融入绘画中,又精通书画之法与篆刻的结合,其篆刻、绘画和书法,在取材、意境、笔墨和经营位置等方面,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与赵之谦从篆刻边款中获得的辉煌成就相比,后人对其篆刻边款艺术的研究明显还不够。赵之谦与吴让之、吴昌硕、黄牧甫并称“晚清四家”,是晚清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家。赵之谦秉承“印外求印”的独特创作思维,从邓石如“印从书出”的创作汲取经验,将“印外求印”的实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作思路,而边款又是篆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人的研究留下了珍贵的篆刻文献材料。

一、赵之谦篆刻边款书体、形式、刀法

赵之谦在边款艺术的开拓上是史无前例的,主要体现在篆刻边款书体多样性、篆刻边款形式的灵活性以及边款刀法的创新方面。其边款内容也十分丰富,对后世篆刻边款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启发和影响。

(一)赵之谦篆刻边款书体

赵之谦的印章款识独特,原因之一是其印章款识书体种类丰富,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赵之谦印章款识中的楷书数量最甚,大致有魏碑、魏晋小楷、浙派风格等;隶书有《石门颂》《礼器碑》《史晨碑》等风格;篆书则与缪篆、诏版铭文、吴邓风格有相似之处;行书数量较少,风格与其手札、信函有类似的地方。赵之谦印章款识中的篆书、楷书、隶书、行书,均脱离不开赵之谦自己的创作思想和崇汉思想的关系,赵之谦印章款识中种类的丰富性也与其推崇的“印外求印”的印学理念相辅相成。

赵之谦的楷书印章款识和其楷书作品是相得益彰的关系。同治年间“绩溪胡澍川沙沈树镛仁和……赵之谦同时审定印”的边款“同治二年……遂用之”,其中的字硬朗、棱角很多,体现出刀法的干脆利落,风格取法为六朝墓志,这是他的边款中第一次出现魏碑书风。赵之谦客居京师,有机会接触大量的金石碑版文字,对印章款式的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北魏体风格的楷书印章篆刻款识也逐渐成熟,形式种类繁多,其楷书款识作品共计180余方,可以说魏体楷书入边款开启了他篆刻边款艺术的全新篇章。

(二)赵之谦篆刻边款形式

赵之谦尤其重视边款字体位置的经营,使边款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印面风格多变,别出心裁,不仅有白文边款,朱文边款,还有朱白相间的边款,甚至将秦汉时期画像砖的艺术特点融入边款当中,并在边款上加入造像等内容,从绘画、书法、诗词等方面汲取了丰富的精华。

1.阴、阳刻

赵之谦在同治二年所刻的白文印“钜鹿魏氏”,其边款文字“古印有笔尤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此意非我无人传,此理舍君谁可言……”使用了阴刻。其对阳文边款的运用在“沧经养年”印中体现。

2.界格

同治四年,其朱文印“如今是云散雪消花残月阙”,款识内容是:“酉五月在温州复得妇书言已嫁兄之长女……”形式为多界格的边款。

3.图文并茂

“仁和魏锡曾稼孙之印”的六个字边款“悲庵为稼孙制”中加入了界格的同时,还使用了双刀阳文,另外一侧使用了阳刻,突出展现了汉代时期的嵩山少室石阙中在马背上杂耍的艺人形象,典型的阴刻阳刻相互结合、图片文字相得益彰,显得既和谐又圆满。

(三)赵之谦篆刻边款刀法

篆刻边款的首创之功当属何震、文彭。何震首次使用单刀款,一个笔画一刀,简洁明了又不乏写意的感觉。邓石如则继承发展了文彭的双刀行草,注重书写性和书风形式。

1.单刀

赵之谦早期的边款是模仿浙派的“倒丁”单刀楷书,其作品“理得心安”和“书香世业”有着浓厚的浙派切刀风格。咸丰四年所刻“赵之谦印”单刀楷书边款的用刀已经利索生辣,颇有浙派风貌。赵之谦的持刀像持笔,抑扬顿挫,基本遵循书法中的书写规律,随意自然,一气呵成,书法的笔画内部与笔画符号之间流畅自然、连贯,到了后期甚至有行草书的边款出现,行草书的书写方式与前人的先写再刻产生了本质的区别,赵之谦直接持刀如笔肆意写下行草书,笔速加快,自然过渡到草书,这种持刀如笔的方式让款式看起来更加连贯,自然通畅。

2.双刀

阳文印“俛仰未能弭,寻念非但一”中的有界格多字边款就是用双刀刻成,使整个边款书法方圆兼备,轻巧灵活,犹如一幅篆刻功底极佳的墓志铭作品。

3.单双刀并用

朱文印“鹤庐”中,边款楷书与篆书同时出现,刀法上也单刀双刀并用。这些多种多样的手法使赵之谦篆刻边款拥有了更加绚丽多姿的艺术风貌,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明确清晰的学习方向。

二、赵之谦篆刻边款风格创新的形成原因

任何艺术的产生发展都与其当时的社会背景、审美意向、学术氛围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赵之谦篆刻边款风格创新有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取法对象和印学理念的影响、晚清金石学发展和魏碑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绘画构图对篆刻边款的影响。

(一)赵之谦印学理念对篆刻边款的影响

赵之谦篆刻的取法对象是源于金石学以及明清流派印,其“印外求印”的独特创作思维汲取了邓石如“印从书出”的创作理念,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创作思路,也为后人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篆刻文献资料。

赵之谦未曾系统整理过其所开辟的“印外求印”创作思路,考证赵之谦曾经取法过的印外金石营养,后人在他留下的大量篆刻作品和边款中研究他的创作历程。赵之谦的篆刻中具有的印外文字特点,也使边款风格多样,更具有明显的个人特点。赵之谦每种文字的取法实践没有固定的模式,然而“前修未密,后出转精”,这样的特点影响了后世作品的風格特点,并且有着深刻的烙印。赵之谦在印章款识中,记录了他取法汉印的文献资料,从他的这些作品中整理出赵之谦的崇汉思想,帮助我们完整深刻地对赵之谦崇汉思想以及篆刻艺术进行认识,指导了后世对其的学习。咸丰七年,赵之谦印风开始向邓石如靠拢。他的隶书、篆书边款主要是在同治二年以后,如同治三年朱文印“结识未尽”,其边款为双刀隶书,修整得十分明显。这些边款使我们感受到多变的章法、书风、形式,从而一起造就了“印外求印”的探索成果。

(二)晚清碑学发展对赵之谦篆刻边款的影响

晚清时期碑学的发展对赵之谦印章边款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在赵之谦的绘画边款和印章边款中都有简单的楷书落款的体现,与此同时还有行书、篆书、隶书等书法的融合,绘画与书法的结合相得益彰。

赵之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但命途多舛,遭受了很大的打击,同治元年在战乱中失去了爱妻和两个女儿。所以,篆刻边款是他抒发情感的直接途径,他改号为“悲庵”,悲伤的感情在边款中溢于言表。之后,赵之谦客京师,与一些金石书画家有了往来,与此同时还接触到大量碑刻作品。自此,赵之谦开始了对金石尤其是魏碑的研究,最终在同治二年成功将魏楷引入边款之中,完成了自己篆刻边款史上乃至从古至今篆刻边款史的飞跃。在京师的游学、金石研究和印论等都在这两年的边款之中有了完美展现,为后世研究赵之谦篆刻边款提供了最直观的证据。

赵之谦的楷书边款在其印章款识中占据了一定地位。阴文款虽盛行于明清印章楷书款识,但他尝试着将北魏楷书阳刻运用在印章款识中。赵之谦楷书初学于颜真卿,后加入魏碑的神韵,最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赵之谦的楷书边款。赵之谦楷书款识风格之所以独领风骚,离不开他对书法的钻研,更离不开赵之谦对印学的执着和独特的审美意识。赵之谦在取法明清印人的同时,又借鉴了北魏造像、碑刻等形式,不断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和积累经验,形成了独特风格。如印“沧经养年”中的边款内容借用了《始平公造像》的风格,刀笔之迹浑然天成,于晚清时期独树一帜。

(三)赵之谦绘画构图对篆刻边款构图的影响

赵之谦绘画构图对其边款构图也有极大的影响,赵之谦在绘画上师承明代吴门画派的沈周、有“青藤”之号的徐渭和扬州八怪等。尤其是赵之谦的写意花卉,是海派的先驱,风格独树一帜,金石气厚重,对吴昌硕的绘画也产生不小的影响。绘画构图有鲜明的个性风貌,随性而发,边画边题款,这样的创作风格使得他的作品风格变化无穷,在绘画、诗词、书法上的成就使他在边款方面也有了迥然不同的面貌。一幅成熟的作品要经得起反复推敲,赵之谦随心的创作方式也正是其作品气息贯通的原因所在。如赵之谦有一方绘画和书法结合的印“西京十四博士今文家”的边款“石屋”,“葛民丈命刻……”。

赵之谦的边款创造性十足,其边款与书法相得益彰,且承上启下,在形式、刀法和构图上的突破,对后来不少篆刻家,如吴昌硕、赵叔孺等人,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对后世的篆刻边款创新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邹涛.中国书法全集赵之谦卷[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4.

[2]朱艳萍.赵之谦篆刻及其边款[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

[3]浙江古籍出版社,编.中国历代篆刻集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4]邹涛,编.赵之谦年谱[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3.

[5]赵州.试论赵之谦篆刻边款的创新性[D].广州美术学院,2014.

[6]邊颖.赵之谦篆刻边款艺术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8.

(作者简介:宋雅雯,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书法创作)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款识楷书印章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钱松喦书画之真伪研究
曼生壶款识探索(上)
印章
吐鲁番发现的明代成化瓷器款识字体结构研究
土豆印章
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