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馆藏优化研究
——以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

2022-05-21 07:39朱文婷
河北画报 2022年14期
关键词:类图书馆藏比例

朱文婷

(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

一、背景

在各种类型的资源中,文献信息资源对于高校图书馆整体服务体系发挥着天然的基础性作用[1]。在2015年我国教育部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被单独列为第五章进行重点阐述。《规程》中重点强调,一是文献信息资源既要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也要服务于学科建设;二是统筹纸质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和其他载体资源的建设[2]。当前我校馆藏纸质图书资源接近生均80册的国家标准,全部覆盖了学校的所有学科专业。目前我馆纸质资源采访现状是按照学科专业来分配各类别图书的采访量及文献购置经费。为了保证为师生提供最新的文献,采购图书以当年出版图书为主,原则上当年新书占采购所有图书比例90%以上,旧书是以读者荐购为主;另外,图书种类以学校所设置的学科、专业为依据,采购与教学、科研相关图书为主,以拓展阅读图书为辅。

近几年,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文献购置经费有所削减,考虑到读者年龄段趋向年轻化,更易接受电子资源所带来的快捷、便利、全面等优势,所以对电子资源采购项目进行了小幅调整,而纸质资源采购量进行了大幅度削减。在图书经费大幅度削减的情况下,通过对事实和数据的分析,研究出我馆怎样使用有限的图书经费来合理分配各个学科专业纸质图书的采购种类,能够充分满足教学和科研需求,能够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也能够使我馆馆藏越来越优化[3]。这就是目前我馆面临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现状分析

(一)馆藏量及各学科专业图书比例

据统计,现有馆藏图书170万余册,与学校设置的专业学科相关的图书108万余册,馆藏图书中专业图书比例为69.56%。现对各个学院所属的分类号的专业图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表1中说明,各个学院涵盖的分类号的专业图书的馆藏比例情况,D、F、O、H类目下的图书所占比例较大,是由于政治、法律、经济、数理科学与化学及语言、文字等方面属于大众科普类的内容。

表1 辽宁科技大学各学院专业类图书分类号馆藏比例

(二)各学科专业图书理论比例

我校是以工学为主,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共设有19个学院、共办本科专业66个。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在校生21915人。按折合在校生人数计算,如果在馆藏资源中专业类图书比例达到75%,现对各学科专业图书的理论比例进行统计分析。

表2和表3中通过折合在校生的使用人数,进一步为按照生均拥有量对各个学科专业图书的采选进行分配提供合理化依据。再将各学院所属的理论馆藏比例划分到各个分类下进行统计。这样,加强图书馆与学院专业的联动,统筹全校各项文献信息资源,会积极保障和拓展学校整体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经费[4]。

表2 辽宁科技大学各学院专业类图书的理论馆藏比例(自然科学类)

表3 辽宁科技大学各学院专业类图书的理论馆藏比例(社会科学类)

(三)与学科专业相关的各分类图书数据分析

对全校涉及的所有专业类图书的类目图书进行分析,在社会科学类图书中,除H类(语言、文字)外,其他类目下现有馆藏量均达到人均拥有量;O类(数理科学与化学)图书的生均拥有量也较少;另外,T类(工业技术)图书中,TP(计算机)类占比较高,TU(建筑)类次之,其他分类里生均拥有图书册数相对较少。

表4说明,在社科类图书中,H类(语言、文字)的馆藏比例较低,需要加强采购,可以关注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研英语、出国英语方面采购;在自科类图书中,O类(数理科学与化学)的馆藏比例较低,需要加强采购,从日常读者荐购中可以看出,需加强在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的教辅材料上加大采选力度。另外,通过表4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拥有较多人数的学院,也是我校重点学科所在学院,工业技术类专业图书馆藏量普遍较少,特别是材冶、化工、土木、矿业等学院生均拥有量较少,反映出图书的学科专业配置不平衡。在文献资源的扩展中,过于重视数量的增长,忽视文献资源的专业性,很多的书籍缺少专业性水平,无法满足借书人的知识需求[5],所以应该重点关注冶金、能源化工等重点学科,智能建造等新兴学科,对于馆藏量不足的专业,需要加强采选力度,进一步补充完善,做到量与质的平衡。

表4 各分类图书馆藏情况统计

(四)新增的各分类号图书的借阅率

通过统计2019-2021年所有分类号的新增图书的借出种数及借阅率,分析现阶段采购的新书利用情况。

表5和表6可以看出,近3年新增的各分类图书的借阅情况,I类(文学)的借阅率最高,说明小说等文学类图书最吸引学生阅读,尽管我校在购买“超星电子图书”“京东读书专业版”等电子资源条件下,学生对纸质的文学类图书的需求还是很大的,那么今后采访人员会更加关注畅销小说、名著等类型图书,保证此类图书的借阅率。借阅率低于20%的D类(政治、法律)、F类(经济)、S类(农业科学)、U类(交通运输)、V类(航空航天)、X类(环境科学、安全科学)方面的图书,及重点学科专业相关的T类图书的借阅率也仅为27.47%,应引起重视,计划缩减数量,提高质量,特别是T类图书应做进一步数据分析,图书内容的具体研究方向,从而提高教学科研的满足度。

表5 2019-2021年到馆图书中各分类的借阅率统计(A~K类)

2.5新增的T类图书借阅率

通过统计2019-2021年T类的新增图书的借出种数及借阅率,分析现阶段采购的该类图书利用情况,分析我校重点学科专业相关图书对教学科研的满足度。

从表7可以看出,T类图书的借阅率普遍较低,从侧面也反映出网络时代下,师生更易接受电子资源带来的便利,经费分配从纸质资源向电子资源倾斜的趋势也很明显,所以纸质图书借阅率的偏低也是无法避免的。在T类图书中,TF类(冶金工业)图书的借阅率最高,反映出材冶专业的读者的借阅需求很高,并且从借阅率接近50%也可以看出新增图书贴合学科专业的程度很高。其它专业学科30%左右的低借阅率,需引起采访人员的高度重视。

表7 2019-2021年到馆图书中T类图书借阅率统计

三、应对策略研究

以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的专业图书配置不均衡及部分重点学科借阅率低的突出问题为牵引,将纸质图书采选程序进行梳理,从经费预算分配出发,到采选内容的精细化划分,并提出采选模式的创新发展等。

(一)优化经费分配制度

第一通过现有馆藏数据分析,按当前经费预算情况,每年新购置图书计划为3万册,专业类赠书1.5万册的情况下,需用15年,并确保新购置图书的专业图书占比为90%时,才能使馆藏中专业图书比例从69.56%上升至75%的目标。第二统筹考虑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自然科学类图书与社会科学类图书比例应为2:1,在自然科学图书中,T类与非T类图书比例接近3:1。所以在图书招标时,应严格控制每包每类图书的招标额,确保采选图书经费比例合理。第三兼顾当前比例差值较大的及借阅率较高的分类图书,在经费分配上加以倾斜。把握好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策略,利用好获得的各种经费,是推动信息资源建设发挥更好效果的基本条件[6]。

(二)细化图书分类采选

统筹考虑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情况,为做好学科服务,保障重点学科图书资料需求[7]。在图书采选过程中需重点关注工业技术类别中对应类图书,如TF、TH、TG、TM、TK、TQ、TE、TD等类,根据专业学生人数及现有馆藏偏差值,合理规划每年采选比例、采选册数,对出版新书较少的专业,能采即采。

(三)变革图书采选模式

通过搜集各专业所需图书资料了解各个学院学科特点,重点关注行业标准、专业手册、高质量教材、教学辅导书、专家著作等图书。再通过走访调研的方式,与学科带头人交流,将学科各研究方向对应图书类别进行划分采选。最终通过与现有馆藏的对比,从数量上、质量上均达到提升的效果[8]。

四、结语

由于经济下行导致的文献购置经费不确定、但读者需求日益增加的形势下,如何合理、充分利用资源显得尤为重要[9]。结合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调研实践经验,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变革:一是优化经费分配制度,通过馆藏量、馆藏结构等进行数据分析,按学科专业划分来组织文献建设规划,使文献采购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经费分配细化到专业对应的分类进行采选[10],使馆藏结构得到调整,更科学、更合理。二是规范资源采购流程,根据政府招标要求,严格对待招标文件细节,重视合同中各项条款,争取更多权益保障,合作中健全监督机制[11],确保有限的经费合理使用。三是盘活校院两级资源[12],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使学院、科研团队对图书馆的馆藏现状及采访模式有更深的了解,获取师生的认可及配合,将各院系的文献信息资源盘活,可以利用问卷调查法将表格分发到各学院师生中,填写好统一收上来,由采编人员进行分析研究[13]。使广大师生均参与到图书馆的文献建设中。通过理论转为实践的过程,将会对馆藏结构不断进行优化,为今后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打下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的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类图书馆藏比例
名家书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藏书画作品选刊
人体比例知多少
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开创科技类图书的新板块
谁是2019美国图书市场最大黑马?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猫星人处处都是黄金比例
为生活加点“料”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馆藏兵团文献利用分析实证研究
试论馆藏知识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