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平面设计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2022-05-21 07:39赵志强
河北画报 2022年14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文创受众

赵志强

(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尤其近年来,文博类节目广泛普及,使得各种类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进入大众生活,同时也有越来越多设计师投入到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中。结合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情况来看,因其具有较强的市场包容性特点,加上投资回报率较高,所以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热点之一。新时期,随着社会群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也越来越重视视觉表现,这也对设计师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一味采用传统设计方式已经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以现代化设计理念为基础,开展新式文创产品设计活动成为大势所趋。而平面设计作为现代化设计理念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被广泛应用到了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文创产品形式和种类,为博物馆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平面设计的内涵与表现特点

(一)内涵

“平面设计”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后在20世纪中期成为国际通用术语。所谓平面设计,就是在二维空间内对各种元素进行统筹规划,合理设计。其表现形式大多通过平面和印刷来呈现,能够基于人的视觉传达各种信息。

(二)表现特点

1.简洁性特点

在科学技术支撑下,图像传播方式逐渐向多样化趋势发展,平面设计作为其中一种,其本身具备较为鲜明的特点,是依附或从属于特定物象的一种信息传达方式。结合生活经验总结来看,人们在浏览视觉信息时大多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完成,这也要求平面设计必须在视觉传达方面做到简明扼要,只有具备简洁性特征,才能够确保信息更加容易记忆和识别[1]。

2.生动性特点

在日常沟通交流中,使用生动语言往往更能打动他人,平面设计亦是如此,只有融入生动的视觉语言,才能够进一步突出主题,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当前生动的表现形式已经成为平面设计作品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法。在实际设计中,可以突破时间,空间,色彩等限制,以夸张变化、虚实结合等浪漫主义手段,使作品更加生动灵活。

3.时代性特点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广泛普及,带领人们走入科学、技术与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发展新纪元。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平面设计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视觉创造活动,又要融入多样化观念和多元化结构,如此才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

二、博物馆文创产品属性与优势分析

(一)视觉表现丰富

色彩表现丰富。色彩元素是平面设计中较为重要的视觉表现形式,不同色彩传达的思想和情感也不尽相同。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突破传统色彩组合方式,通过创新和想象,对独特色彩进行组合搭配,以此来表现产品的多元性,从而吸引消费者注意。

图像表现丰富。将图像作为切入点进行平面设计,能够有效增强画面层次感。结合设计经验来看,图像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占据比重较大,对图像进行拆解和重组是丰富作品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手法[2]。并且图像相对于文字而言,在信息传递方面速度更快,而且更有意境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观者注意力。

文字表现丰富。文字既是平面设计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丰富视觉表现形式的主要元素。作为视觉传达符号的一种,其既有图形的特点,又能够直接传递信息,合理应用文字,能够有效提高产品整体美观性。并且,引入字形较好的文字,能够愉悦受众心情,使其对产品形成良好印象。相反,使用字形较差的文字,不仅无法达到吸引受众的目标,还会使受众产生抗拒心理。

1.创意表达多样

图形创意多样。创意是在人的灵感、想象等非理性因素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是文创产品设计的精神内核。在酝酿创意过程中,既要从审美角度出发,还要确保信息传达准确。

形象创意多样。平面设计中的形象创意,主要目的在于唤醒受众的感性认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采用多样化设计形式,通过陌生化创意形象表达方式、文本语境下的创意形象表达方式,或IP创意形象表达方式,构建一个具体丰满的产品形象。

2.现实成本低廉

材料成本低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平面设计范围日益拓宽,但无论范围多广,都要以材料为载体。纸质材料是平面设计中较为常见的材料,能够将设计师创意完美呈现,并且这种材料具有轻质性特点。而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除了纸质材料,还包括木材、金属、PVC等多种材料,并且这些材料普遍成本较低,能够实现产品利润最大化目标。

技术成本低廉。将平面设计应用到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大多需要通过印刷技术来实现。印刷成本相对于产品造型设计建模成本而言相对低廉,并且印刷技术表现力也极其丰富,包括植绒、uv上光、烫金、烫银、覆膜等[3]。

三、平面设计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一)博物馆文创产品与“创意”的融合

1.创意过程

创意贯穿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全过程,主要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第一,创意萌芽阶段。该阶段是设计师在大脑中通过虚拟构建等方式,是产品形成基本的观念性雏形。第二,创意初步外显阶段。该阶段主要是采用艺术与技术等方式,将产品观念性雏形形成方案草图。第三,再创意阶段。该阶段就是利用更高的技术手段和工艺制作方式,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效果。

2.创意策略的有效运用

首先,需要明确博物馆文创产品目标群体,这也是设定创意的关键前提。设计师需要在此基础上,根据消费者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开展设计工作,确保创意更加有针对性。其次,关注创意水平。创意既是一种设计手段,也是外化设计实质的一种重要表现。好的创意不仅来源于生活,还需要设计师具备较强的思维优势。通常洞察力越强、感知力越高的设计师,创意水平也就越高[4]。其三,突出创意诉求的针对性。平面设计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运用过程中,需要满足特定群体的基本诉求。设计领域中,没有任何一件作品能够同时满足所有受众需求,所以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创意诉求具有单一性、集中性和针对性。

(二)博物馆文创产品如何体现“形式感”

1.合理运用对称与均衡

由于博物馆文创产品在传播媒介方面有一定限制,所以信息传达空间也极其有限。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对所有信息进行合理配置,并达到理想视觉效果,是平面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这就需要设计师能够合理运用均衡与对称,这也是物理界涉及到的两种平衡状态。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对称平衡状态也就是需要达到视觉对称效果,而非对称平衡状态则需要达到视觉均衡效果。

2.合理运用节奏与韵律

众所周知,宇宙运转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这也使得自然界形成了周期性特点,所有物种都会在周期性变化影响下产生固有的韵律和节奏,文创产品也不例外。所以,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师做好节奏与韵律调控工作,充分突出产品视觉元素的变化规律和运动效果。

3.合理运用对比与调和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视觉的调和和对比是营造形式感的两个重要对立状态,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一种形式美准则。其中,对比包含的变化具有多样性特点,而调和包含的则是和谐、秩序、均衡等元素。在博物馆文创产品平面设计过程中,运用视觉对比,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灵活性与趣味性。同时通过视觉调和,也能够进一步增强产品的秩序感和和谐感。

(三)博物馆文创产品与“点线面”的融合

1.点的有效运用

在几何中,点表示两个直线的交汇处,或者一个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在平面设计过程中,所有细小的形状都可以将其作为一个点。可以看出,点是一个较为相对的定义。而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点,并不能通过大小来确定,而是需要根据其在造型中所在的具体位置确定,并且点的形状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同时也可以是多边形。作为平面构成元素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点虽然看似简单,但在应用过程中却极其复杂,需要设计师充分考虑点与周边图形之间的关系,在版面中的具体位置,以及与画面边缘之间存在的距离。

2.线的有效运用

几何中的点与线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差别。相似之处在于二者均是非物质的,差别之处在于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实体,也就是点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轨迹。如果说点在平面中是静止的,那么线就是突破这种静止形态的一个存在。简单来说,就是线是建立在运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5]。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线也是如此,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产品张力和方向方面。

3.面的有效运用

面的外形与内部存在必然联系,这也使得其在语义和形态方面存在较大变化。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几何图形,能够更加直观明了地呈现产品,可以突破传统产品视觉造型刻板印象。另外,设计师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和创意形成自由形状的面,使产品更加随意和多变。在自然事物规律发展过程中,各种有机形应运而生,将其引入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能够突出随和和生命的特征。另外,面的运用与摄影图片、插画等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平面设计中的面主要处于设计策略和具象造型之间,整体表现较为抽象,但是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桥接、切割、密集等手法形成各种形状。

(四)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表现手法”

1.排版的科学运用

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科学排版,也就是在有限空间内对所有元素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此来突出主题,达到最佳视觉效果。好的版面不仅能够提高文创产品商业价值,还能够充分吸引受众注意力。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明确所有元素中的主次顺序,突出画面重点。结合以往设计经验总结来看,产品中的重点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通过科学排版突出重点,也是吸引受众视线的有效措施。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也可以对元素进行有意识地削弱或夸张。另外,通过排版还能够为受众目光提供引导,使受众视线从一个对象快速跳转到另一个对象,从而清晰准确的呈现所需要传达的信息。

2.色彩的科学运用

色彩研究最初起源于十七世纪,当时原色学说主要涉及到红、黄、蓝三原色。后随着越来越多学者和专家投入相关研究活动,才使得更多人对色彩规律得以掌握。当前,人们对色彩的认识是建立在长时间应用色彩基础上产生的。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色彩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并使人脑产生各种变化。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色彩语言能够加深受众对产品的印象,这也对设计师审美能力、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如果配色不合理,不仅无法准确传递信息,还难以引起受众共鸣。如图1,为同一种文创产品的不同色彩。

图1 文创产品不同色彩

3.材料的科学运用

材料作为博物馆文创产品情感交互的主要媒介剂,能够向受众传递准确无误的信息,又能够传达美的感受。通常情况下,受众对产品材料的感知,大多依靠于触觉和视觉,如果缺乏这两类感知器官,则无法在大脑中呈现完整的材料信息。所以在平面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从视觉和触觉方面入手,合理选择材料,以此来增强产品的视觉冲击力和感知力。

四、平面设计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为了尽可能吸引消费者注意,全面提高市场占有率,需要博物馆加大文创产品研发力度。而平面设计本身具备的研发价格低廉、产品形式多样等优势,使其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结合设计经验来看,以平面设计为主的文创产品设计本身是较为突出的出彩点,并且设计视角从传统三维立体转变为二维平面,在此基础上也更加关注平面表现,甚至超过造型表现。当前博物馆文创产品行业充斥着大量同质性商品,并且设计方式粗糙浅显,而引入平面设计能够有效弥补以上弊端,加深设计深度,有利于促进博物馆文创产品行业健康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中引入平面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该现象的出现既突出了平面设计的语言优势,也丰富了文创产品的各种形式。这也对设计师审美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其在掌握平面设计优势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色彩对画面进行科学排版,不断丰富视觉表现效果,融入各种创意理念,以此来吸引消费者注意,充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同时为博物馆文创行业健康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文创受众
陶溪川文创街区
智能产品设计
汽车外饰产品设计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杜凤霞产品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