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效品牌门店选址调查

2022-05-22 05:14龙文达洪玉桂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调性购物中心租金

文 龙文达 洪玉桂

编者按:

一直以来,坪效被认为是线下业态最好的经营效率工具,也是衡量实体零售业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核心地段,在门店收入指标角度下,如何实现更高的营业额,本质上是既定面积下经营效率的问题。随着眼镜零售品牌纷纷将门店布局在购物中心/商场,如何与购物中心博弈,获得更加有利的租金条件,提升品牌经营效率,成为了眼镜零售企业经营者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调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苏州、杭州等国内24 座城市的购物中心,以LV、苹果零售店、小米之家、Lululemon、山姆会员店、喜茶、优衣库、湊湊火锅和太二酸菜鱼9 个高坪效品牌为例,探究高坪效品牌线下布局购物中心的奥秘。相信对于眼镜品牌布局购物中心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据华创证券研究,如果品牌租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首层(假设最高租金为100元/m2/天),一年需要3.6万元的租金;若想把租金费用率控制在窒息线30%以内,则坪效要达到12万元/m2/年;控制在20%,则坪效要达到18万元/m2/年。

按照上述坪效范围,可将购物中心高坪效品牌分为3个层级:超强效品牌(大于18万元/m2/年)、强效品牌(12~18万元/m2/年)和次强效品牌(4~12万元/m2/年)。因具有强品牌、高客单、快周转的业态特征,能吸引大量客流,被购物中心青睐的同时,这些品牌又有哪些布局特征?

一、高坪效品牌特点

线下商业场景中,品牌与购物中心是双向选择、竞合博弈的关系。研究和理解高坪效品牌线下布局特征,需先了解受购物中心青睐的高坪效品牌的特点。

1.强议价:长租约、高装补、低提成

常见的高坪效业态可分为两类:一是拥有超高调性的强品牌业态(如奢侈品、苹果等);二是超高周转、可吸引大量客群的引流业态(如喜茶、优衣库、太二等)。

在与商场进行租金谈判时,上述两种高效业态的品牌占据主导权——或租金提成比例低,或拥有更长租约、更长免租、更多装补、提成与底租孰低等被动条款。以强品牌、高客单的品牌为例,商场为了引入它们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面对高坪效品牌,购物中心虽在租金谈判上处于被动地位,可一旦留住这些品牌,随之而来的高热度,以及大批相关联品牌入驻,会让购物中心获得良好的经营效率。

2.强粘性:绑定连锁购物中心

连锁购物中心的发展加速了连锁品牌成长。反过来,品牌一旦建立起自身影响力,便会形成一定的壁垒,并随着商场的扩张,享受复制红利。目前,一些高坪效品牌已然与连锁购物中心达成默契合作关系。其中,优衣库、小米之家、喜茶、太二酸菜鱼、湊湊火锅与多个连锁购物中心合作超过10次。

在高坪效品牌与购物中心的竞合博弈中,双方达到了“最优解”:高坪效品牌具有强租金议价能力,能够降低刚性成本,而购物中心因高坪效品牌的入驻,带来了更好的经营效率。购物中心为了加速扩张,需要高坪效品牌助力,而高坪效品牌与之捆绑后也能具有先发优势,两者相互借势创造双赢。

二、高坪效品牌如何布局

高坪效品牌固然具有强引流这一共同特征,但因自身档次、业态、调性不同,选择落位的商场以及具体楼层亦有所不同。

1.偏爱中高档、高档购物中心

通常,品牌调性与购物中心档次是相匹配的。据赢商大数据统计,高坪效中的“高端”品牌对应“高档”购物中心,“中高端”品牌对应“中高档”购物中心,基本上“门当户对”,但这一规律在高坪效的大众化品牌中并不完全适用。

数据显示,大众化高坪效品牌小米之家、优衣库、太二入驻的中高端及高端的项目档次的占比分别高达95.68%、94.96%、97.39%。其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这些大众化品牌正是凭借着高坪效的特征——较高客单、超快周转,在入驻购物中心时,能够探到高于自身档次的商场。换句话说,购物中心愿意选择此类品牌,一方面是品牌本身的调性与其相符;另一方面,这些品牌的高客流、高坪效、高热度等,让项目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品牌本身的定位。

2.高坪效零售品牌占据首层,餐饮品牌青睐高层

高坪效品牌不分层级和档次均可入驻中高、高档购物中心,但因品牌业态的差异,落位呈现出一定的个性差异。购物中心业态规划中,品牌具体落位既要考虑引流效果,亦要衡量承租力:低楼层多设置奢侈品、服饰数码等高利润、高承租力的零售业态,而高楼层则设置租金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引流效果佳的餐饮等业态。

上述规律同样适用于高坪效品牌。即使是高坪效餐饮(如湊湊火锅、太二),在购物中心的落位也基本不会占据购物中心首层。目前的餐饮业面临着高升级换代率、高人工成本、高材料成本等问题,净利润率空间受限。即使是餐饮行业龙头标杆的海底捞,2019年全国整体翻台率高达4.8次/天,坪效4.2万元(数据来源:国泰君安),也依然达不到强效品牌的层级(12万元以上)。

9 个高坪效品牌在购物中心的首层占比

除了业态差异外,同一业态的高坪效品牌落位也会因为品牌调性而大相径庭。如同属数码品牌的苹果和小米之家,苹果往往因极高的品牌露出价值占据商场门面位置,成为“高调性”的代名词;小米之家虽有着高达27万元的坪效,但是其在购物中心非首层的占比高达40%以上。

3.精准匹配中高端人群

高客单是高坪效品牌的特征之一,这意味着,即使是能为商场引流的高坪效品牌,也需要精准对标的客群来支撑品牌盈利。赢商云智库分析了上述9个高坪效品牌入驻的购物中心的消费客群特征发现:中产以及高端消费人群的占比均高达75%以上,成为消费主力军,与高坪效品牌高客单特征基本吻合。

三、高坪效品牌选址特征

探索完高坪效品牌在购物中心内的分布特征后,可将视线拉至更宏观的区域选址。高坪效品牌有成熟的选址网络,即以超强效品牌为中心,强效与次强效品牌层层镶嵌。从微观(购物中心)至宏观(城市及区域)的门店布局规律探究,高坪效品牌的选址特征一目了然:强品牌业态(如LV、苹果等)具有优先选择权,锚定黄金地段,只选址城市核心地段;高周转的引流业态(如喜茶、优衣库等)钟爱中高档购物中心,与知名运营商形成“绑定”,达成双赢,二者在与购物中心的博弈中,均呈现出强议价能力。

总的来说,购物中心与高坪效品牌之间的关系是既“共生”又“博弈”:“共生”,购物中心为高坪效品牌提供“场”,高坪效品牌赋予购物中心“调性”;“博弈”,指线下业态不会被淘汰,但市场的变化是动态的,购物中心与同一品牌的不同阶段的博弈,与不断更迭的品牌的博弈都将不止。

猜你喜欢
调性购物中心租金
租金320元!70斤iPhone官方自助维修包,里面有什么?
购物中心枪击案震惊丹麦
北京荟聚购物中心童乐荟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保障性住房租金会计核算案例
大树爷爷收租金
20世纪20—30年代多调性观念与技法管窥
协和无调性:一种具有创意的和声处理方法
——以利盖蒂的部分音乐作品为例
谈“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