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行动研究

2022-05-23 11:12邹李欣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3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德育教育小学体育

邹李欣

摘要:在社会对人才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勢下,培养专业化高素质人才是教育核心目标,旨在于改善传统教育中学生“高分低德”的现象,使得学生成为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俱佳的新时代人才。基于此,教育部门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呼吁学校教育必须将德育工作体系化,不仅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还要多方位开发德育资源,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与人生价值观。小学体育的实践性特点在渗透德育方面具有突出效果,可以提升学生思想、行为、品德、情感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3-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针的深入推进,在基础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成为热点话题,旨在于弥补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中忽视学生品德修养的教育漏洞,使得学生能综合发展学习能力与人格品质,进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小学生思想发展不够成熟,不容易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因此有必要通过德育工作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念等,让学生能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获得成长与发展。核心素养指导下的体育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健康意识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这与德育内容相呼应,共同作用于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

一、小学体育开展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国家对学校体育的价值定位越来越清晰

早期的学校体育价值取向为:为增强学生体质、为关注学生健康、为国家建设服务,这个阶段的学校体育教育主要目标为促进学生体质发展。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学校体育的价值呈现多元化,即从素质角度的角度提出了体育核心目标: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促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体育课程价值定位被进一步完善,强调了在体育教学中突出德育,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可见,国家对学校体育的价值定位越来越清晰,这为小学体育的德育渗透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小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小学作为启蒙教育阶段,要把握学生可塑性较强的特点,进行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重点培养,使他们在这个阶段快速吸收知识、养成良好习惯。在这个时期开展体育德育既能够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又能够增强他们的思想道德认知,可以有效抑制他们产生心理问题。基于小学生活泼活动、自制力较差的特点,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喜爱体育学科、乐于参与体育活动的特性,注入德育教育来增强学生体魄、培养高尚情操、锻炼顽强意志、正确社会交际等,这既是小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又是核心素养视野下正大力推行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体育学科渗透德育具有优势

体育学科在德育渗透中具有以下优势:第一,体育教学内容为参与型的身体锻炼,突出学生的体验感,学生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既能体验体育知识与技能,又能体验运动的辛苦与成就,可以使学生切身感知德育渗透的过程,更深刻地认识到什么叫做坚持和勇敢。第二,体育课堂活动的空间具有开放性,这种较高自由性的课堂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他们在主动情绪的促进下,将情感、态度、认知在体育活动中展现出来。第三,体育活动具有社会性,其包含学生共同参与过程中的交流与互动、合作与竞争,既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交往、克服腼腆的积极心理态度,又能够使他们在合作中形成互帮互助、公平竞争的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探讨

(一)以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为主的思想情感内容

人具有多种多样的思想情感,主要是指在生活中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需求所进行的判断,而后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变化。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包括爱国情怀、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感、荣誉感等,这些情感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影响着学生心智、思想、价值观的正确发展。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德育的核心内容,是推动学生自觉担任建设祖国责任的情感内驱力,应在小学体育德育工作中占据首要地位。

例如:教师在室内体育课中组织学生观看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的非凡成就,并讲解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运动员的光荣事迹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另外,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学习民族特色体育运动,通过参与蕴含民族文化的运动项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自信心。又如:在足球、排球教学中,学生在赛场上位置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教师要渗透责任感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在体育竞赛上要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进而使整个团队取得优秀成绩。

(二)以顽强拼搏和积极进取为主的意志品质内容

意志品质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泛指敢于挑战、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等精神品质。在社会对人才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意志品质也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这便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优秀人格品质,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体育运动本身就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在运动锻炼中的坚持不懈、在竞赛场上的顽强拼搏、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进取等,教师应通过德育渗透使学生将运动精神转化为生活态度。

首先,在进行中长跑锻炼时,有些学生会出现腿疼、呼吸不畅等现象,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极点的痛苦,并陪同这些学生一起跑完剩下的距离,在结束后渗透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这种境况可以磨练学生勇往直前的意志。其次,在体育竞赛时,要通过活动规范性培养学生的自制品质,并以比赛有输有赢为切入点,让学生认识到比赛过程中的顽强拼搏精神,还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和再次求胜的积极进取精神。

我国素质化教育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品质要求加强,德育教育活动逐渐被基础教学重视。德育一直受到社会各界重视,不管是奋斗在一线的教师还是专家学者也都加强了德育工作的研究。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与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印象停留在运动锻炼,忽视了其突出的德育价值,以至于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不够满足当前的德育需求。鉴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应把握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发挥其实践性、体验性的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实现育人与育体相结合,以促使学生切身经历德育行为在体育运动与生活活动中的体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张帅.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J].体育风尚,2019(05):136.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德育教育小学体育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