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护理进展

2022-05-23 15:09陈敏雪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9期
关键词:躁动全麻护理

陈敏雪

摘要: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成为术后常见反应,患者伴有躁动不安、定向力障碍及情绪激动,同时合并肢体无意识动作、妄想思维、呻吟及哭喊等症状,甚至会引发不良事件。早期若处理不当甚至会引起意外事件发生,如意外拔管、坠床、伤口/切口破裂、出血等,甚至会危急患者生命安全。当前针对患者开展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此,文章基于临床文献研究基础上开展相应总结,以期为后续学者深入探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全麻;苏醒期;躁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6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9--01

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是指全麻苏醒期短暂性意识、行为分离精神状态,为麻醉苏醒期常见异常行为,为手术麻醉常见并发症,此时患者常常表现出一系列异常行为,如兴奋、哭喊及呻吟、肢体的无意识动作等,上述行为会对患者循环系统波动造成影响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严重时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手术效果造成影响[1]。据相关报道显示[2],全麻患者因手术过程中创面较大,此时会对机体造成一定影响,为此,针对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时躁动发生率偏高。早期处理不当会引起伤口裂开出血及引流管脱出等,引起反流误吸、气管痉挛等意外事件发生。为此,当前如何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及减轻发生程度成为当前研究重点内容[3]。手术室护理作为影响手术患者状态因素,为此,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稳定全麻患者苏醒期生命体征,降低躁动发生率。文章就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应对方案,现报道如下。

1.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

患者原因:研究指出[4],相比较成人,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偏高。与成人心理、生理成熟,未知环境中可快速觉醒有关。相对而言老年人群发生率偏低,与老年人群对外界反应应激程度降低相关。部分患者因术前担忧手术所致疼痛、麻醉过程会损伤机体,担心手术疗效等因素作用下合并焦虑情绪,为此,苏醒期躁动发生重要因素之一为焦虑。既往有物质依赖病史者,如酒精、药物等,此时上述患者苏醒期极易发生戒断综合征,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原有认知及精神障碍患者,苏醒躁动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患者。麻醉药物:药物反应作为术后躁动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对部分老年人群及小儿而言,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或代谢能力下降,会对麻醉药物代谢及排泄造成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对药物耐受性较差,苏醒期更易发生躁动。手术刺激:研究表明疼痛作为患者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主要原因[5]。当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恢复痛觉并感受到疼痛,产生不安及恐惧感,躁动发生率显著偏高。气管插管作为一类侵入性操作,为强烈应激源会引起咽喉部强烈机械刺激,当麻醉药物消失后,患者会引起咽喉部肿胀、咳嗽、恶心不适及不能发音。处于全麻状态下留置尿管时,会降低患者对导尿管插入时不适感,麻醉复苏期患者缺乏对尿管感受,尿道分布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传递疼痛会促使患者感受到尿道疼痛、尿急、下腹部憋胀等不适感,增加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2.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护理对策

2.1EA预测与评估

EA评估下有助于对高危患者采取积极有效预防措施并开展干预及处理,有效降低躁动所致意外风险事件。当前临床常见躁动评估量表高达18种,国内最为常见为Richmond 镇静躁动评分,作为麻醉恢复室苏醒患者评价镇静效果常见评估工具,该类量表为2002年Sessler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编制,评估患者生理刺激运动时反应程度以判断镇静程度的深浅,依据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可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其优点为操作简单、指示性高、可靠性高等[6]。

2.2术前方式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模式不断转变,临床护理中心理干预别广泛应用其中,当前手术患者术前心理问题并引起临床学者关注。手术患者因担忧手术效果、手术疼痛感,且处于陌生环境中极易产生恐慌、不安情绪,此时对护理人员而言,术前加强沟通交流,告知麻醉为无痛及告知手术操作步骤、预后情况,可降低患者心理应激[7]。患者维持良好心态作为术后康复重要依据,耐心倾听并满足患者合理需求,进一步减轻患者对手术恐惧,提高对医护人员信任。因此,患者在实施手术前维持良好心理状况对术后康复尤为重要。

2.3减少不良刺激

(1)疼痛刺激:当前为进一步降低全麻苏醒期发生率,多数患者在术后继续予以静脉镇痛泵持续输入止痛剂。研究指出[8],麻醉诱导前30min配合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刺激穴位直至手术结束,则患者苏醒期疼痛程度发生率显著降低,而躁动发生率仅维持3%。(2)尿管刺激:全麻手术常规实施前会留置导尿管,尿管刺激作为术后躁动常见原因。(3)吸痰、气管插管刺激:当前吸痰操作能维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操作时维持动作轻柔,避免反复吸痰刺激并造成躁动。此时长时间气管插管下,患者咽喉部受到压迫,长期反复刺激气道会引起躁动,维持,需熟练掌握麻醉苏醒期吸痰指征、拔管指征。

2.4加强麻醉恢复室的护理管理

当前麻醉恢复室内做好护理管理并优化工作流程,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术后患者病情判断、分析及应急处理能力,可提升护理人员对EA重视程度、护理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对患者躁动防范。当前研究指出[9],对安置在麻醉恢复室内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配合预防式干预,分析躁动原因并拟定出防范躁动护理流程、相关护理计划及措施,经PDCA循环干预后,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修订护理方案、措施,加强对患者躁动管理以降低发生率。

2.5躁动护理

对术后已经产生躁动患者可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干预进一步防范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时分析躁动产生原因,及时做好引起机体受伤物品防范干预,专人做好守护,维持呼吸道通畅及稳定循环功能,积极寻找诱因并及时解除。同时,做好床栏防护干预,对躁动强烈患者,配合约束带固定并做好保护,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避免患者躁动并自行拔管、坠床及窒息等不良事件发生。研究指出[10],实施传统腕关节约束带及肘关节保护套基础上,针对肘關节外轮廓配合弹力网层、棉质及厚层弹力带,并及时与床架固定绑带纯棉布料约束带可起到约束作用并保护躁动患者安全。

3.小结

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作为一类意识障碍表现,作为当前疾病进展一种中级状态,可由昏迷状态发展为清楚状态或清楚发展为昏迷状态,为当前躁动产生主要因素,当前苏醒期躁动发生往往与多种因素相关联,其中导管作为常见原因,经引流管刺激下所致疼痛感、全麻药物抑制中枢等,此时患者恢复意识后,大脑高级中枢功能仍然未得到全面恢复,会对患者感觉反应及处理造成影响。为此,针对苏醒期高危患者需采取合理防范措施干预,进一步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当前可采取量表评估,针对患者分级采取应对措施干预,如术前访视干预、减轻不良刺激及麻醉恢复室内干预等,通过预防式护理措施干预最大程度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徐小燕,舒艳. 优质护理对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满意度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6):125-126.

[2]郭云萍,朱海娟,王琪,等. 手术室强化护理干预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和生命体征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1):3512-3515.

[3]李敏,杨爱玲. 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躁动高危因素调查及其护理干预[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2):118-120.

[4]肖蕊,史晓萍,高昀,等. 优质麻醉苏醒护理对肩关节镜术后全麻复苏期患者躁动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1,40(10):777-783.

[5]宋媛媛,谭晶,王婷.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及血液指标分析[J]. 贵州医药,2019,43(11):1826-1828.

[6]蒋秀娟,王宇,杨方兰. 术前体验式护理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对减轻HoLEP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2):2153-2157.

[7]骆丽华,许立倩,蔡锦华,等. 影响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因素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9):1388-1390.

[8]王湘萍,许艳艳,方勇. 集束化护理在全麻患者苏醒期意外拔管防范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3):117-120.

[9]万美萍,辛欣,罗媛榕. PDCA管理模式对降低神经外科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效果评价[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3):3604-3607.

[10]陈姿妃,林芝. 苏醒期专项护理在预防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低体温及恢复期寒战的应用研究[J]. 中国药物与臨床,2020,20(1):135-137.

猜你喜欢
躁动全麻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道路躁动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