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之“美”

2022-05-23 15:22苑天舒
环球人物 2022年9期
关键词:和为贵天道礼乐

苑天舒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如果找一个汉字来形容,就是“美”。翻开历史书,战乱与灾害不乏其中,忧患与离散随处可见,但是经过历史长河涤荡之后,中华文明所呈现的是“美”。有礼乐秩序之美,天人合一之美,秦汉统一之美,魏晋觉性之美,盛唐气象之美,宋元境界之美,在明清,则由法而情、由心而物,皆以美呈现于世。

礼乐文明深植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里。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廣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的人伦和谐。礼乐文明的本质强调秩序,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秩序之美,而秩序之美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它以达至天下和谐作为目标。《论语》里讲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中国人民都将这句祖训秉承至今。无论经历了如何的剧变,遭遇过如何的屈辱,依然坚守“和平崛起”,而不是“霸权崛起”。“和平崛起”所体现的是五千年文明中一以贯之的“和为贵”,这正是中华文明的大美所在。

说到“美”,在中国文化里是与“真”“善”不可分的。《楚简·性自命出》里讲“美情”,人间的“美”一定得是发自于真情与善良的,出于真情实感的音乐最能打动人心,而那些刻意的,带有企图的安排、筹划,不仅不会取信于人,甚至还会让人感觉厌恶。《性自命出》里说:“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苟有其情,虽未为之,斯人信之矣。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真心实意地做事,即使有点过错,大家也不会嫌恶;缺少真情实意,比如那些严守套路的发言、工于心计的接待,都不会打动人。

说到“美”,在中国文化里与“天人合一”也是不可分的。“美”是人道合于天道的自然之美。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天”向人们昭示什么是“真”,人按照“天”的昭示去做,从而做到“真”。“真”是与天俱来的,是大美。《庄子》里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意思是说天地之美不是用语言说出来的,但是人们能见到一年有四季寒暑交变,万物生灭往来有秩序条理,圣人体会到天地之美,从而通达万物变化之规律。中国人讲道理,讲的是天道与天理,离开天道(自然规律),便没有理可讲,没有美可言。崇尚天道(自然规律),是文明中国之美。

中国人的“美”多是内敛含蓄的,所谓“至人贵藏辉”,光而不耀。但内敛含藏并非不生发,而是要求内在超越。超越自我,通过提高道德修养,达至“超凡入圣”的境界;超越有形的物质之身,通过无为无我的精神净化,达至“形神俱妙”的境界。

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万物之间和谐相处,是中国文化中的生态和谐之美。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里,有一个最高理想,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人与自然和谐,到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我和谐,从而形成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普遍和谐观。从“五讲四美”到“生态文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现代中国社会的建设中处处都能显现出这种中国文化中的普遍和谐观。

中国文化讲究“美”,中国人的生活追求“美”。唐代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华夏是服饰华彩与礼仪道德兴盛的地方,是美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祥成长的地方。如今,面对全世界文明冲突的困境,我们理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猜你喜欢
和为贵天道礼乐
早春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天道
得心应手
棋杀
咏筷子
漫画
语文教学中礼乐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好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