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

  • “天”观念与早期中国的历政
    关键词天 天命 天道 历政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观念,“天”至今仍会令人产生某种隔阂感。尤其回看早期中国时,发现诸子谈“天”或多或少兼具神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而无法用现代概念准确刻画。通常的解释,是认为“天”经历了一个从人格神向自然天的理性化演进过程,从而可将诸子“天”观念之非理性成分归诸历史惯性。不过,夏商周众多天文考古成果已显示,在地下的三代,“天”之神性与理性一直并行不悖。①中国古人对日月星辰规律的探索目前最早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古观象

    人文杂志 2023年3期2023-05-30

  • 西汉王道政治之“天”下秩序的厘定
    同便表现在前者对天道概念的绝对重视,他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天道应用在经学的各个派别中,以期建构一个“天”下秩序的政治格局。以陆贾、韩婴、董仲舒为代表的儒者开启了汉代经学中天人之学的基本面向,刘向、戴德、京房、夏侯始昌、翼奉等学者踵继其后将天道概念应用到经学的各个派别之中。以天道为王道政治的终极根据成为西汉儒学最显著的特征,由此经学的学术视野逐步转向对天命、阴阳、五行、四时等与“天”相关的概念群的探究与追寻。借助灾异与符瑞理论,西汉王道政治不仅将天子的权限规

    江汉论坛 2023年5期2023-05-27

  • 春秋时期的天道观〔*〕
    念,于是出现了“天道”一词,而有天道观的形成。查《尚书》无“天之道”一词,言“天道”五:即《大禹谟》的“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仲虺之诰》的“钦崇天道,永保天命”,《汤诰》的“天道福善祸淫”,《说命中》的“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毕命》的“以荡陵德,实悖天道”。有意思的是这些篇章全都属于《伪古文尚书》,无一例外,故不可为据。《诗经》无“天道”“天之道”的词语。这说明在春秋之前,是无“天道”一词,更无所谓天道观。这表明任何观念都是时代的产物,只是有

    学术界 2022年1期2022-12-16

  • 儒家“言性与天道”真诠
    了儒家的“言性与天道”,本文称为“诚论”。诚论对于完善、阐释儒家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儒家;言性;天道;真诠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许多学者以子贡之言认为:孔子未曾“言性与天道”。实际上,“夫子之言性与天道”隐藏在《中庸》关于“诚”的文字之中。现将《中庸》中“诚”的“言性与天道”的哲学文字进行编辑,形成《诚者》,以彰显“诚”的“言性与天道”的哲学意义。诚者诚者,天之道也。诚者自成也,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2021-11-29

  • 仁与道:先秦儒道政治伦理思想分梳
    有为”与道家的“天道自然”;世界观上,儒家的“生生不息”与道家的“物壮则老”;价值观上,儒家“无可无不可”与道家“无为而无不为”都显见不同。然儒道宗旨风格迥异实际滥觞于二家天人观之不同,虽互相反对,又在各自的人生观、政治观中得以完美结合,中国人便以儒道二家之教为人处世。在儒道二家的共同陶铸下,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以至于今。關键词:先秦;儒家;道家;天道;人道;政治伦理思想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8

    西部学刊 2021年8期2021-07-11

  • 慎独本体工夫:天道与人道的最终契合
    是本体。“独”为天道、天命;又为心、性,天命之谓性,正好体现了儒家天道与人道的最终契合,“慎”之工夫,正是要实现天人之合一。关键词:慎独;本体;功夫;天道;人道本体必合工夫,合着本体的是工夫,做得工夫的方识本体。“独”之为体,合着的便是“慎”之工夫,“慎”之工夫,合着的便是“独”体。独体,乃天道,天命;也是人的心性;慎者,顺也;慎者,诚也;对于不以人的客观意志为转移的“天道”“天命”,我们当顺应之;天道具足于人的心性,然而我们的本心容易受外在的万物染污而为

    西部论丛 2020年3期2020-11-26

  • 庄子《天道》诸篇中的黄老思想
    摘   要: 《天道》诸篇在学界基本被认为是黄老学作品。以道家为本,兼取百家成为黄老学发展的重要一环。舍弃了老庄原始道家带有宗教意义的“道”,转以自然之天,加以发扬天地有恒常的先秦思想精华。再详细论证“君人南面之术”,并以“性”为统帅,发扬黄老的内圣之学,使原始道家思想向黄老之学转变。关键词: 天道   君人南面之术   本性   德性1.“天道”为本老庄道家学派是以“道”作为最高也是最核心的价值范畴。老子、庄子对“道”本原看法基本一致。但是《天道》诸篇中

    文教资料 2020年22期2020-11-16

  • 析《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的“天人观”
    观构成了其对于“天道”与“人道”的认识,又以追求阴阳调和为价值取向,形成了直观辩证的整体诊治观、执中调和的养生观,共同构成了出了“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模式。关键词:《黄帝内经》;天道;人道;天人合一天人关系的是中国哲学具有特色的哲学命题。“作为一项哲学分析范畴,天、人两极对举也早在先秦诸子思想中取得了中心位置。”《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在诸子对天人关系的丰富思辨成果基础上编撰完成的,是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内经》成书时间大约从春秋战国到两汉之间。

    青年生活 2020年25期2020-10-20

  • 贯通天道与人道
    中的核心观念。从天道层面讲,诚是天道本质、圣人本有。从人道层面讲,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天道之赋予人而成為人道之德性。周子认为,只要一日而决,果敢决断于外,坚守深藏于内,就能贯通天道与人道。周敦颐通过对“诚”这一观念分天道与人道进行阐发和论证,贯通了天道和人道,使天道落实到了人道的心性本体之上,同时也使人道有了天道这一本体论的依归。周子以诚为中心建立了他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为儒学在宋明时期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关键词:通书;诚;天道;人道中图分类号:B0

    学理论·下 2020年3期2020-09-22

  • 顺应天道与人情之二重构:论《黄帝四经》的因循观
    人性,同时也强调天道的重要性,如《黄帝四经》有大量与“天”相配合的表述方式,如“天当”“天极”“天功”“天时”“天毁”等等,这给其政治理论抹上了极为浓厚的天道论色彩。〔3〕王中江和曹峰是从广义上总谈黄老学因循的对象问题,而聚焦于《黄帝四经》谈因循尚未做过多详述。作为黄老道家之典型文献的《黄帝四经》内涵丰富的因循思想,聚焦于此文本研究因循观对理解黄老学因循观具有启发性意义。但学者聚焦于此书讨论因循观之成果较少,现有的讨论对于因循对象的分类不够全面、层次不够分

    理论界 2020年10期2020-03-02

  • 天道”与“人道”互融 ——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造物思想探析
    会环境之中,尊“天道”而轻“人道”的传统不断弱化,个体智慧与能力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与价值受到重视,“天道”和“人道”共同演进发展,呈现出相融相渗的社会格局。“礼乐崩坏”标志着周朝上层建筑的瓦解,诸侯国遵循“文化下移”的新乐风,开始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礼乐制度。楚国国君借助“问鼎中原”,来宣示着楚国国力的强大与物质的丰盛,并通过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方式,构建起具有楚文化特色的礼乐规范与造物体系。在造物过程中,民众的世俗需求得到肯定与普及,以情欲诉求为基础

    湖南包装 2020年5期2020-01-14

  • 大争之世的帝王南面术
    衍化为可知可感的天道天道阴阳为人世的生杀刑德提供了范式,这也是黄老王术思想的重要体现。关键词:《黄帝四经》;政治哲学;黄老;黄帝;天道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0)04-0005-07一、黄老之术:起源于南而发扬于北的政治治术上世纪七十年代,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乙本卷前抄写有《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四篇古佚书,主要阐述黄老思想。唐兰先生考订后认为,这便是见于著录而已失传的《黄帝四经》,成书于

    荆楚学刊 2020年4期2020-01-07

  • 王维《秋夜独坐》文本细读
    。关键词:王维;天道;无生天宝末年,盛唐衰相隐现,长安一片浮糜。在远离浮华的清静之地,人到中年的诗人王维对自然,对生命,对人事,都与年少的“相逢意气为君饮”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开始对更高层面上的生命存在与心灵的安放有了新的体认。在静寂无人的秋夜,他挥笔写下《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苹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诗作名为《秋夜独坐》,四字点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首联直写“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众

    北方文学 2019年26期2019-10-16

  • 浅论《庄子·外篇·天道》之以“天道”证人伦
    对《庄子·外篇·天道》的一些分析,联系王夫之等人对《庄子·外篇》的证伪,并结合此篇中所论之“天道”与《庄子·内篇》及老庄思想中传达出的“天道”的对比,简要论述了《庄子·外篇·天道》一文,是借老庄道家之道,而言儒家治世之人伦纲常。关键词:《庄子·外篇·天道》、天道、人伦、老庄之道、儒家纲常伦理正文:《庄子·外篇·天道》一文,历来被证为非庄子所著,而其中一些观念也的确呈现出与老庄思想的冲突。通篇看似言道家“无为”之政治理念,实则是一种极其不彻底的无为,甚至可以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9期2019-09-10

  • 周敦颐诚体论的唐牟研究之比较
    其理论本身,贯通天道性命,重新体认心性义理之精微,实无愧于“道学宗主”的殊荣。故近代以降的宋明哲学研究,鲜不自濂溪始也。而其中得濂溪义理之精妙者,当属唐君毅、牟宗三此二人也。唐、牟二人分别从工夫论、道德本体论两个方面着手,阐发出不同的濂溪哲学。比较二者之异同,才可做到多角度审视濂溪之学,一窥其“立人极”道德本体论的重要开创作用。关键词:天道   性命   本体论   道德论   立人极近代以来,对周敦颐哲学思想的研究,当代新儒家学者可谓贡献良多。其中又以唐

    祖国 2019年11期2019-06-27

  • 从杨绛的创作作品来看她的命运观
    运与时机、命运与天道的关系来分析杨绛创作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命运观,以一致与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角度来分析其命运观的清晰解读,以此认识杨绛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和其为人之道。关键词:命运;性格;时机;天道作者简介:张丽华,女,1983年生,江西余江人,文学硕士,广州工商学院基础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大学语文。[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02一、何为命运?《辞海》对命运的解释是:“旧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4期2019-06-06

  • 之正与守正:汉、魏易学“贞”的诠释及天道内涵
    贞;之正;守正;天道;易学摘要:《周易》古经中多次出现“贞”字,对此字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整部《易》的理解以及对易学精神的体悟。易学史上出现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诠释:筮术易时期的“问卜”义;汉代卦气说语境下以虞翻为代表的“之正”义;魏晋时期玄学语境下以王弼为代表的“守正”义。三种诠释蕴含的天道内涵是不同的:第一种视为主宰的人格神;第二种视为气化的形质;第三种视为形上的本源。在对贞的诠释过程中,不断高扬人的主体性,使《易》及易学充满了人文精神和现世关怀。从对“贞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3期2019-05-25

  • “三纲”正名
    庸;位分;人道;天道一、“正名”是正什么所谓“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如今谈“三纲”而色变,何以如此?“三纲”在历史中或有被滥用之实,而更多的是近代对“三纲”思想的误解,将“纲”理解为一方以另一方为绝对原则,强调一方的绝对服从。但这并非是“三纲”之本义。“纲”固为“纲领”之意,它意味着父子、君臣、夫妻这三种关系是所有人伦关系中最根本、最直接的,所以是人伦之大纲;它强调的是在这人伦关系中的道理,并非一方为绝对原则,另一方为绝对服从,而是两方都需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1期2019-05-13

  • 从“三年之丧”看儒家的天道、人情观
    了制度范围,涉及天道、人情及社会伦理价值建构的问题。从丧制中看儒家对于天道、人情的探讨,对当今生命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关键词: 儒家    礼制    三年之丧    天道    人情從早期文献看,《仪礼》对士丧礼有详尽记载,主要叙述整个丧礼的制度仪式。但从《论语》与《礼记》可以看到自孔子以来,儒家更倾向于阐释丧礼背后天道、人情的普遍性,从而探讨礼制背后承载的伦理价值与秩序。“三年之丧”是礼制丧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主要以《论语》和《礼记》为例展开论述。一

    文教资料 2019年7期2019-05-08

  • 曾国藩的“三忌”
    三忌”,他认为“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曾国藩一辈子最喜欢下笨功夫,渴盼自己有学问,他每日读书;希望将书法练好,他天天写字;期待子侄有良好的操守与行事习惯,他为人处世总是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天道忌巧”的“巧”,指的就是投机取巧。关于“天道忌盈”,曾国藩相信天之道盈满则亏,认为一个人春风得意时要低调,必须在乎他人的观感。他自己过得特别简朴,对待亲友却从不吝啬;他还设想自家带头在湘乡二十四都建立义仓,饥荒时救助乡邻。湘军彻底扫清太平军势力后,他坚决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23期2018-11-19

  • 竹简《五行》中善与德思想探析
    道”,“德”是“天道”,“德”比“善”具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或精神境界。此外,竹简《五行》还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内在人心的从“人道”到“天道”的成德路径,使“人道”与“天道”得以相通。关键词 善 德 天道 德性从孔子到孟子的德性理论的发展,其间经历了何种变化,一直是困扰着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1993年楚简《五行》之出土,与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行》相互对校, 这一状况得到了改观。郭店楚简中儒家类文献展示了原始儒家德性理论发展的重要一环,孔子的心性理论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3期2018-07-31

  • 试论传统社会“史”的宗教性功能
    为传统史家探究“天道”的主要途径,“天道”由此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相应的,追求“不朽”于“历史”之中,也成为国人寻求超越、追求永恒的主要途径。同时,“史学”还日渐成为国人追求正义、拨乱反正的主要手段,这些都构成了“史”在传统社会中的宗教性存在。传统社会末期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说,目的就是重张“史以明道”的早期史学精神。今天需要在“历史”深处寻找民族心灵的“安身之所”。关键词 史官 天道 不朽 拨乱反正 宗教性功能〔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

    人文杂志 2017年7期2018-03-09

  • 朱熹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的诠释及其现代价值
    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对于“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汉唐诸儒认为,孔子不言性与天道;朱熹则解读为:性与天道“夫子罕言之”。现代杨伯峻《论语译注》的解读是:孔子关于天性和天道的言论,我们听不到;而且认为,在《论语》中,孔子讲人性,“只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句话”,“孔子不讲天道,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取存而不论的态度”。〔1〕钱穆《论语新解》说:“孔子言性,《论语》惟一见。天道犹云天行,孔子有时称之曰命,孔子屡言知天知命,然不

    学术界 2018年12期2018-02-19

  • 曾国藩的“三忌”
    三忌”,他认为“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曾国藩一辈子最喜欢下笨功夫,渴盼自己有学问,他每日读书;希望将书法练好,他天天写字;期待子侄有良好的操守与行事习惯,他为人处世总是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天道忌巧”的“巧”,指的就是投机取巧。关于“天道忌盈”,曾国藩相信天之道盈满则亏,认为一个人春风得意时要低调,必须在乎他人的观感。他自己过得特别简朴,对待亲友却从不吝啬;他还设想自家帶头在湘乡二十四都建立义仓,饥荒时救助乡邻。湘军彻底扫清太平军势力后,他坚决

    共产党员·上 2018年12期2018-01-02

  • 从电视剧《天道》中追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源头
    摘 要:《天道》是根据豆豆的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王志文、左小青领衔主演的商战剧,讲述商界怪才丁元英与人民警察芮小丹逐渐建立起来的爱情关系。小到个人,大到民族、国家,“文化属性”中的强势文化及弱势文化引起了对个体与集体价值和前途的思考。同时对“文化属性”的研究带领我们追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源头,那就是天道、大道,即道。关键词:天道;文明;来源作者简介:陈静(1993-),女,山西省长治市人,辽宁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0期2017-11-24

  • 浅析《论语》中“天”的意义
    天”可以理解为“天道”、“天德”、“天命”。关键词:《论语》;天道;天德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7-0128-03在中国古代文字当中,“天”是个会意字,其意为人头顶上方的苍穹空间。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释名》则记录为:“天,显也,在上高显也。”现代的《新华字典》说得很简单:“乾,乾为天。”现今有人说“乾”表示的是运行中的天。可见,“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形成了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7期2017-09-22

  • 儒家心学三大根源探究
    。关键词:心学;天道;儒家一般认为心学产生于陆九渊,形成于王阳明。心学的产生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产生于中国文化的最深处,也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先秦诸子之学。一、人心与道心是心学产生的历史根源心学顾名思义是研究心的学问,实则不然。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心学就是指心性之学,它不是作为生物属性而存在的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内涵而存在的。儒家思想最早有关于心学的萌芽要追溯到《尚书·大禹谟》中的“十六字心传”,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十六

    青年时代 2017年16期2017-07-03

  • 粹;单一;平衡;天道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叉,皆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拳法多樣,纵然是少林、武当、峨眉,还是内家、太极、形意,拳术之道,乃在修心。形意拳霸道,拳法却简洁朴实,动作直来直往、一屈一伸、节奏鲜明、朴实无华,还颇有自然美。拳谚是: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半步崩拳属拳法里最简单的一路,但有半步崩拳打天下美誉。创建人郭云深因铲除恶霸,犯了官司,被关进监牢。狱中他苦练功夫,由于项上有枷、脚上有铐,故而练就只能迈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3期2017-05-22

  • 粹;单一;平衡;天道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叉,皆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拳法多样,纵然是少林、武当、峨眉,还是内家、太极、形意,拳术之道,乃在修心。形意拳霸道,拳法却简洁朴实,动作直来直往、一屈一伸、节奏鲜明、朴实无华,还颇有自然美。拳谚是: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半步崩拳属拳法里最简单的一路,但有半步崩拳打天下美誉。创建人郭云深因铲除恶霸,犯了官司,被关进监牢。狱中他苦练功夫,由于项上有枷、脚上有铐,故而练就只能迈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3期2017-05-22

  • 浅谈儒家轻视自然科学的原因
    于儒家关心的是“天道”而不是“人道”,儒家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儒家把“成圣”“成贤”作为人生的终极目的,科学研究与这一目的不符,儒家对“中庸”思想的推崇使得其轻视自然科学。关键词:人道;天道;成贤;成圣;中庸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道家是反对科学的,认为科学是人为的、反自然的、与“道”对立的,老子主张“绝圣弃智”,庄子认为科学技术会使人产生“机心”,人有了“机心”就无法得道。佛家主张出世,更不会关心科学。在传统文化

    魅力中国 2017年6期2017-05-13

  • 美传统媒体集体溃败,“天道”变了(讨论)
    喻国明本届美国总统竞选过程中,希拉里给人的感觉是,不断高谈阔论那个跟普通民众听起来总觉得隔靴搔痒的所谓政纲。她的语言行为就好像白纸黑字的政治主张一样密密麻麻,逻辑缜密却无法给人留下突出印象。相反,特朗普的每一个诉求都照顾民众的情感感受。他讲话是动情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他每次讲话都要通过社交媒体与民众互动,以争取最大范围内的认同。主流媒体据此预测希拉里获胜,但社交媒体——如脸谱,却根据自己的数据认为特朗普的支持率要明显高于希拉里。不出其所料,当选的就是特朗普

    环球时报 2016-11-112016-11-11

  • 宗教?神话?天道
    以降宗教天命观向天道观变迁,并逐步形成了关注现实、注重人道的中国文化。而这样的中国文化经过长期的洗礼和历史的涤荡充满了浓厚的现实主义情怀,同时也逐渐褪却了宗教的原始基因,中国文化中的宗教精神逐步褪却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缺乏宗教文化的新式中国文化,宗教转而成为丰富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宗教是社会主体的一部分和革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关键词】 宗教;神话;天道时至今日,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缺乏高昂的宗教精神。仔细推敲则不难发现其中颇有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8期2016-10-15

  • 《老子》之道研究
    学的最高范畴,是天道、治道和人道的有机统一体。天道探究宇宙万物的本原和起源,涵盖本体论、宇宙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治道探究政治统治术,理想要求是小国寡民、“不知有之”和圣人之治;人道探究人的德性问题,主要路径是复归婴儿、向水学习和超越自我。研究老子之道,有利于纾解人的心灵无限性与肉体有限性的矛盾。关键词:老子之道 天道 治道 人道作者夏海,国家税务总局干部、法学博士(北京 100038)。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大哲学家》一书中将老子列为“原创性形而上学家”

    孔学堂 2016年2期2016-05-30

  • 《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上)
    庆《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上)山西刘毓庆摘 要:《周易》是“群经之首”,两千多年来也因其有着非常广阔的阐释空间而备受世人重视。关于《易经》的性质,有人以为是卜筮之书,有人以为是哲学著作。《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它是一部“推天道以明人事”“垂训示戒”“觉世牖民”之书。本文从《周易》的性质与构成、《周易》的基本思想、《周易》观念与西来观念的冲突等角度来分析,意在使读者对《周易》所传达的传统价值观有较为全面、客观的理解和有效的传承。关键词:《周易》 天道 人事

    名作欣赏 2016年10期2016-05-13

  • 人道与天道
    爱是人道,杀伐是天道。战争不过是天行杀伐的手段,而人们在其中却躬行着人道的美梦。本文以《台北人》中的尹雪艳、金兆丽、朱青为例做做“坏女人”的“翻案”文章,探讨一下这三个女人如何把人道理想的毁灭与天道虐杀的感喟统一起来,看看她们是如何沦为天道的工具,又如何保全了人道的良心。关键词:《台北人》 坏女人 天道 人道《台北人》写的是风光与落魄(包括各种职业的人物:舞女、戏子、军人、商人、学者,他们从前大都是风光无限),随着战争结束,江山易主,辉煌的人们从大陆到台湾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6年2期2016-03-07

  • 变动与天道:弥尔顿《失乐园》的巴罗克世界*
    715)变动与天道:弥尔顿《失乐园》的巴罗克世界*刘 立 辉(西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市 400715)摘要:弥尔顿研究界关注到《失乐园》在文体风格方面与巴罗克建筑、绘画等视觉艺术之间的诸多相近性,但对弥尔顿所宣称的史诗目的与史诗本身所隐含的巴罗克特征之间的内在关联却较少深入探究。《失乐园》采用复杂动态的拉丁化语言表现手法和悖论修辞手段,并通过构建神圣与邪恶之间的鲜明对比,以及宏大华丽的舞台场景,生成了一个以变动为主要表征的巴罗克世界。巴罗克世界不仅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2-24

  • 《管子》论“天道”与“人道”
    )《管子》论“天道”与“人道”史少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6)摘要:《管子》中论述“天道”,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含义:自然界运行的规律、人行为的终极依据与价值本原、主宰人的超验存在。《管子》中也从“君之道”“臣之道”“君臣之道”等方面论述了“人道”,又从“人道”效法“天道”、“人道”尊“天道”、“人道”顺应“天道”等方面,论述了“人道”与“天道”的关系。它告诫我们既重视“天道”,顺应“天道”、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也要重视“人道”

    管子学刊 2016年2期2016-02-01

  • 郭店楚简《五行》思想浅议
    》包含两条线索:天道与人道之别,思的问题。天道与人道之别又可表述为五行与四行之别,其细微之处在义与仁的差别,而思作为心的能动能力贯串于上述问题的发展中,构成了五行德目相生的动力。在此基础上,《五行》篇展示了“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之”的君子形象,从而与《孟子》中“集大成”的“圣之时者”形成了关联。关键词:郭店楚简《五行》;五行相生;天道;仁义;君子193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中,有名为《五行》的文献。按《荀子·非十二子》说:“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

    武陵学刊 2015年2期2015-03-20

  • 吕大临“虚而诚”的天道
    并赋予中国哲学中天道观以新的内涵。天道观是宋明理学特别是北宋儒学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而吕大临对天道问题有其深刻的认识。虽然他先从学于张载,后从学于二程,但其天道观的思想大部分则是他在关学时期形成的。在天道观上,他继承并超越了张载,对天道观的理解有其独特的认识。一、“天之道,虚而诚”关于天道观,吕大临认为“天之道,虚而诚”[1]477。他以“虚而诚”来表达对形而上本体的认识。因为天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无声形接乎耳目而可以道也。”[1]273故以“虚”称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2-21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生态美学观念探轶
    年8月)关键词:天道;人和人乐;天和天乐和谐论作为中西哲学中源远流长的辩证法思想,本质上均是对立统一之义,但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论,在宇宙观上突出阴阳对立又相渗相融两重性而非仅有对立冲突一面,在人天和人人关系层面上主张人与天和、人与人和;在精神道德层面上倡导“和而不同”与“和光同尘”及“致中和”等。这一点与西方讲数、比例合序为和谐(毕达哥拉斯),或主一切皆起于斗争的和谐(赫拉克利特),或讲由上帝安排好的前定或预定和谐(莱布尼茨)均有所不同。尤其是道家的和谐观

    卷宗 2014年10期2014-11-19

  • 论《中庸》的核心思想内涵
    。《中庸》提出“天道”、“性”、“教”“中庸”、“中和”,“诚”等核心思想,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严密论证“天人合一”的可能性,进一步呈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深切关怀。关键词:中庸;和;天道;性;诚;天人合一《中庸》一书详细论述了中庸思想,义理丰富而深刻。一方面,“中庸”在历史长河中遭遇到不断的误读,成了保守,平庸,折衷主义的代称。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中庸》文本,可以发现《中庸》微言大意,并且逻辑严密,不仅具有伦理层面的意思,更加具有哲学层面的高度概括。《中庸》提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2014-10-21

  • 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浅析《老子》“天道”观
    无为的。老子的“天道”观,不仅关涉宇宙论,还可以延展到政治论和人生论。本文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试浅析其中体现出的《老子》天道观与政治论、人生论意涵。关键词:老子;天道;自然无为;宇宙论;政治论;人生论一、引言“天”在中国先秦哲学中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字眼。冯友兰曾经概括出它的五种意义:“所谓天有五义:曰物质之天,即与地对应之天。曰主宰之天,即所谓皇天上帝,有人格的天、帝。……曰自然之天,乃指自然运行,如《荀子·天论篇》所说之天视野。曰义理之天,乃谓宇

    山东青年 2014年7期2014-09-01

  • “学贵得之心”与“学无内外”
    义。关键词:心;天道;体验;工夫;内外中图分类号:B244.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059-02注重为学的内外本末之辩是儒学尤其是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先秦时曾子《大学》即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又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而这个为学之本乃是“修身”、“明明德”,王阳明称之为“致良知”。曾子强调君子为学要“知本”,认为“此谓知之至也”,这是知识的极致

    学理论·下 2010年11期2010-12-21

  • 试论孟子之诚
    分析了孟子之诚与天道、人道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分析推理出诚与其他儒家基本的伦理道德,如忠、孝、信、仁、诚等的关系;再者,又进而论述了诚与孟子之心性思想、天人关系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后,本文认为孟子之诚对后世儒家,尤其是宋明理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孟子之诚,对当今社会亦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孟子 诚 天道 人道 天人合一作者简介:刘刚,男,江西分宜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儒学。诚,是儒家一重要思想。诚,古已有之,然真正具有哲学

    消费导刊 2009年17期2009-06-29

  • 性与天道 可得与闻
    夫子不言的“性与天道”实为孔学“下学上达”的最终指向。《性自命出》是孔子性命天道思想的具体而微的展开。思孟学派继承了楚简天道性命相贯通的思想而否定了心性之别,以心释性,发展出性善论;荀子则将天人相分,肯定了心性之别并由此发挥出性恶论。孟、荀的理论分歧体现了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对于“性与天道”的不同理解和阐发,而透过《性自命出》,这一分歧得以发生的内在理路清晰可见。关键词性;天道;性善论;性恶论;《性自命出》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

    社会科学研究 2009年3期200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