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对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2-05-23 15:39阿尔阿且
国际商业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互联网创新

阿尔阿且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时代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教育领域这一点也体现的十分明显。近年来,线上学习软件层出不穷,教育资源也得到了广泛的拓展和丰富。此外,新时代的到来,使得国家日益重视对意识形态的把控。从经济层面上来看,我国正在加速推进经济转型。新形势下,高等专科院校的思政教育也应该紧跟潮流,加强自身的改造以适应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通过回归高等专科院校思政课堂的教育目标,分析了当前的思政教育环境,并提出了几项针对性的举措。

关键词:思政教育;互联网;创新

思政课堂与思政教育是把握我国学生健康思想的主要手段,也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认为,思政课堂应该与我国的国情和时事挂钩,才能保证学生思想的先进性。单凭书籍记载,只讲述教材内容,已经无法跟上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下获取信息的速度,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分辨和认识时事,而思政课模式无疑也应该追随时代的脚步做出改变。

1、互联网时代原有教育模式的困境

在20世纪,信息流通的主要方式还是依靠新闻报纸和书籍,通过这种方法获取到的信息都是具有筛选性的,我们可以保证,从报纸中获取的信息都是健康的、准确的,具有统一主观意义的。而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基数剧增,无数的新思想和价值观被网络传播,信息流通就少了筛选,自媒体或外国媒体、网络媒体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导致信息传播失去了统一性。但这些信息中有部分是虚假的、具有煽动性的、是与教材中正向思想相违背的,这就导致基础教育的模式无法有效地为学生传播正确的思想,甚至传统教育还会被学生认为枯燥,从而失去思政课原有的吸引力,更甚至枯燥的课程不受欢迎,还会被学校忽视,把思政边缘化,适得其反。另外,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师生的互动仅围绕课本,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在网上获取了什么样的信息,更无从帮助他们筛选或矫正,单凭传统方式的教学,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越来越发显得片面。

2、当今思政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2.1思政课堂中存在大量旧内容

以案例作为教学依据是思政课普遍的教学方法,在课本上或在黑板上进行教学都是长久以来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现阶段的思政书籍更新速度远追不上当今时代敏感问题发生的速度,如果只是按照书籍教学,不融入新时事,学生将出现新时代的政治思想缺失,虽然进行了政治教育,但无法对新事物产生理解或思考。这一点是需要教师不断引导的。

2.2没有突出思政课堂中以学生为主或教师、学生平等的教学方式

思政课堂的本身意义是让学生产生思考。而部分课堂中的教学方式,仍然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传输教育,这样的传输又大多难以激发学生思考。当下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互动,或者尽量调动学生,让学生来讲述案例,参与到课堂之中,教师帮忙分析。教师需要以新形式、新事物来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改变学生普遍对思政课“枯燥、乏味”的认知。

2.3教师教学风格过于刻板,没有自己的风格

在思政课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应该尽可能模糊化,放弃平时严苛的师生关系,融入学生才能知道学生所想,让学生讲,才可以知道学生思考的是什么。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母体,把思政课堂机械化是很不好的现象。教师需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学生不止会拥有一个思政教师,如有些教师在生活中关注经济,那么大可以讲自己在平时关注的时事,从经济角度,更深入地解读贸易战板块;有些教师喜欢人文地理,那么也可以用人文地理的知识,更深入地解读国际关系,分析事实,我认为这都是思政课上很有意思的一环。

3、如何进行新时代下的课程创新

3.1课程案例优化

首先,要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依赖于主讲教师的学识、阅历、威望与讲课技巧,另一方面则离不开生动的事例、典型的案例、准确的数据材料的引证与说明;前者需要每位教师的个人努力,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则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实现。互联网是个无比巨大的资源库,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够从中获取各种各样的教学素材,并使得教学内容与方式能够即时更新,保持丰富与生动,增强课堂吸引力,为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提供最基础的条件。

其次,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育方法与途径。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技术支持,我们应积极进行教育技术的创新改革,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例如,引导学生通过数字化平台和主题网站进行学习,建立功能完备的网络学习服务体系;采用翻转课堂和慕课教学,将优质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引入传统教学模式之中,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由教师主讲的课堂变成师生互动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互联网进行课堂的组织管理与互动,增强大课堂师生的实时有效互动;课后,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和专业教学软件保持与学生的联系与互动,将思政课教学从课堂延伸至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教必有法,教无定法,贵则得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借助于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探索适合该课程的各种方法与途径。

再次,理解互联网文化,更新教育理念。当我们谈论互联网时,它包含着技术和文化两个层面的含义:作为技术,互联网具有简单便捷的技术应用、开放丰富的信息资源、平等交互即时的信息传递三个重要的特征;作为文化,它是人们依赖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被认为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最自由、最多元、最活跃和最具包容性的崭新的文化形态,去中心化、开放、共享、多元体现着其主要特征。在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相对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在一定程度上,师生都是“学习者”;网络原住民长期形成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思维方式又进一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所以,面对网络原住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师首先要有亲和力,使得學生“亲其师,信其道”;其次,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思想困惑,通过师生互动进行引导;再次,要坚持创新,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要与时俱进,且努力实现创意与技术的结合。

3.2教师自身优化

思政课程的主体已经不在教师本身,但这并不是说明教师可以放松自己,安于现状。目前学校中的年轻教师任教思政人数较多,虽然年轻的教师也非常优秀,但阅历并没有老教师高,大多数年轻教师中,中、低职称较多,高职称年轻教师较少。有些学校的思政课堂因为教师水平不高,甚至仍有思政课堂采取“填鸭式”教育,教育方法老套。作为年轻教师,在课堂趣味上要做得更好,但也应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课堂内容。以年轻作为资本,更好地融入学生,更能透彻地理解新形势、热门事件,深挖其中的思政元素,丰富教材之外的内容。而作为老教师,则应该利用自己的“厚度”,善用自己的资历,亲身经历往往比书本上的知识要更容易被人接受,但也要注意探寻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学会使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场景训练等新式教学手段,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课堂中。总的来说,教师应该一直提升自己的水平,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带动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生活与思政之间的联系,增强对“思”和“政”的理解。

3.3学校教材优化

有些学校使用的教材仍是多年前的旧教材,也间接导致教师教案的脱节,甚至教案的重复使用。教案应该因时事更新,教材也一样。也有些学校的思政教材选用并不适合本校学生,在选择教材时,应该由教师共同讨论,不能盲目选择,如学校定位在高职或高专类,但却选择了本科教材,这会导致教师教学难以理解,对课程的规划学生难以听懂,这是一种盲目攀高的行为。教材应该基于学生,学校也可以因专业改良教材,最好可以由学校内的教师共同编撰,教材适用于专业和学生,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铁道专业可以把铁路安全、人物传记纳入教材;艺术专业可以把艺术中的理解和典故融入教材,让学生以专业的角度解读教材,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往往更容易让学生感觉到亲切,也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可以避免“填鸭式”教育,带动学生的主动思考。

4、结语

总的来说,思政教育不单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和生活工作,在教育形式上应该亲身经历,融入学生;淡化传统师生观念,教师加强沟通,师生加强互动;善用新技术(互联网教学、课外线上沟通新渠道等),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分析局势,丰富自我知识内涵,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同时,师生共同努力,双向进步。

参考文献:

[1]罗琼芳.新背景下对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5):58.

[2]张幸莲.思政教育框架内的专科大学生阶梯性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6):65-66.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6.032.

[3]郑家英.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探索 ——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学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14):180-181.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互联网创新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