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究

2022-05-24 21:05孙丽玲董淑惠
高教学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孙丽玲 董淑惠

摘  要:为使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形成协同效应,在互联网时代开展基于互联网的课程育人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为例,进行“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首先阐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接着分析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详细探讨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以期为高校改进课程育人教学工作提供理论参考,进而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电气设备操作、调试和维护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互联网+;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具体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3-0137-04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m a synergistic effect,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carry out the Internet-based curriculum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in the Internet era. Taking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as an example, the paper carries on the education "teaching pattern of Internet +". The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urse, build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nternet + course education", and then analyzes the teaching problemsbased on the "Internet + course education" of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urse, and further discusses in detail based on the "Internet + course education",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of concrete path. The study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reference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teaching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or the society to create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operation of having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debugging and maintenance personnel.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ernet +;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specific path

課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他课程中,在其他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本质是教师借助互联网技术或平台,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习近平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各科专业课程都具有育人作用,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的重任,因此应大力提倡课程思政,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发挥专业课程的立德树人的作用,促使育人效果最大化。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机电类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电力电子器件、直流变流与交流变流技术等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无疑是培养电力电子技术专业人才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课程教学成为一种时代潮流,而课程思政又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效抓手,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将“互联网+课程思政”理念应用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必然选择。为顺应时代潮流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该文探究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路径,进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一、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青年兴则国家兴,高校肩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并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学生的心理、思想还不成熟,容易受各种价值观的影响,加之思政课程的课时是有限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仅仅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不够的,还应当在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政教育,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促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德育合力,进而实现全方位协同育人。因此,教师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应当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深入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借助“互联网+”技术将许多实际发生的典型案例融入课程教学中,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一些有关于职业操守、职业素养、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在具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这样既提高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良好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敬业精神,进而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学生未来个人发展的需要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奠基,电子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电力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航空、家电等领域,社会需要大量这方面的人才。但现阶段,许多高校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误区,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致使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不能满足岗位需求。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有效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在教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思想的引领和人格的塑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进而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有助于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思政教育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思政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理论分析能力,教师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运用思政语言来提升自己语言的逻辑性、说服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专业性较强,且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传统的理论课程和实验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较为生硬,在“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下,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学生感兴趣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进而获得单纯专业课程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二、现阶段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专业教师对“互联网+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他们认为传授专业知识才是自己的职责,在专业课上进行思政教育是浪费时间,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指导为主,忽视了课程思政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使得思政教育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之间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即便少数专业教师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政元素,但由于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规划设计不足,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时只注重形式,思政元素代入感不强,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大大降低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阻碍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不利于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陈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器件、电路也会不断推陈出新,而电力电子技术是一种利用晶闸管、MOSFET等电子元器件与模块化电路来控制与变换电能的技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工程实践性。然而,教师主要以电力电子技术教材内容为主,而教材的更新速度较慢,很难跟上時代技术发展的速度,教学内容陈旧,与技术发展不相符,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相脱节。例如,在讲解电力电子器件时,教师侧重课本知识,重点讲解半控型器件晶闸管,很少介绍IGBT、MOSFET等全控型器件,但全控型器件因其开关速度快、驱动功率小等优点,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而半控型器件晶闸管却逐渐被人们淘汰。此外,实验教学内容也跟不上时代发展,大部分都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很少有设计性、创造性实验,例如,教师在讲解相关电路时,让学生按照电路来连接,验证实验数据与理论结果是否一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无须过多思考,只要照葫芦画瓢,将电路连接好,不考虑产生波形的原因,不考虑电路连接的原理,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

(三)课程教学方法滞后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是课堂与实验室两个场地。受课程内容的影响,课程思政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许多专业教师仍沿用传统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未将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应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无法引起现代大学生的共鸣。即便有些教师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但也仅限于播放PPT或视频,枯燥抽象地讲述复杂电路理论与波形分析,师生缺少交流与互动,很难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授课效果不佳,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对知识进行内化与吸收。另外,学校未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融合模式,缺少专业化的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导致专业教师只能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对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佳。

(四)考核方式相对单一

一方面,传统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考核多采用终结性评价,即将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学生课下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不予评价,考核的维度较为单一。另一方面,高校通常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育考核定位在次要的位置上,重视显性教育目标的考核,即主要考核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的掌握情况,忽略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和价值观的引导等隐形教育。另外,评价主体多以教师为主,未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很少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或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不能确保考核结果的全面性、客观性,进而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电力电子技术的兴趣。

(五)缺乏一支专业化的育人队伍

高校进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离不开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课堂是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主渠道,而教师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实施者,要有效发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育人功能,就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育人队伍。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其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同时学校未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师开展示范性的课程思政教学的培训,导致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不强,课程思政教学处于“随机状态”,育人效果不尽人意。

三、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分析

高校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还需要有效发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育人功能,进而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方案主要包括:结合互联网平台,如学习通泛雅平台、学习类App、在线开放课程等,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线上互动平台,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方式,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加強育人队伍建设,进而提升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一)线上多平台教学,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互联网时代,全面推进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有效运用线上多平台教学,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一是根据立德树人目标,挖掘学科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教师应认真研读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材,并结合教材本身的知识点发掘其中的思政素材,进一步挖掘能将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融入点,促进传授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自然融合,进而优化教学设计。例如,在学习“可控整流电路工作原理、绘制波形图”时,很多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教师有针对性地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由画波形引出“人生如画”,引导学生要脚踏实地,面对困难时沉着冷静,并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实现教书育人。二是借助“互联网+”更新和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学生感兴趣的思政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课程项目中,促使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多元化;也可以将融有思政元素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以小视频的方式置于云课堂、学习通泛雅平台等不同的线上教学平台,促使学生在课下能自由学习,解决了在教学过程中因时间与空间限制所导致的思政元素融入困难的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方式

为了将思政元素更自然地融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教师可借助互联网平台上的网络视频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促使课程思政教育方式更为直观,进而使学生获得视觉上的冲击,进一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一是在课前教师可将一些知识,例如仿真软件Multisim13.0的安装使用、电路板的正确焊接等相关教学视频上传至云课堂,使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电路的仿真分析、焊接制作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教师运用互联网平台将大量的社会案例、历史资料等融入课堂教学,将知识融入实践中,通过讲解实际案例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引导,同时教师也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需要进行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微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在课后师生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激发学生的活力、创新精神,最终完成知识的内化;四是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实践技能,并提高其思想道德品质,达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

(三)更新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评价与考核方式

高校应设置相应的德育目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评价与考核可以借助互联网在线平台,开展网络多阵地评价,实现由单一的线下课堂考核向线上线下混合式的综合测评的转变,进而实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考核多维化。一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如课堂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的情况等,来给予学生课堂评价;二是线下课堂考核,教师可利用问卷调查、找学生谈话、小组讨论等方式,全面、公正地进行评价与考核;三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多平台评价与考核,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全过程考核,教师可借助在线交流工具,如QQ、微信等,或者借助慕课、云课堂、超星泛雅等平台进行线上评价与考核,引导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在线自评、互评等,进而提高课程思政教育考核的时效性,完善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四)加强育人队伍建设,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一方面,提高专业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高校可定期或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对专业课程教师进行培训,开展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培养教师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让教师深刻意识到各类课程均具有育人功能,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应树立集传授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塑造价值观于一体的育人理念,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高校应加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鼓励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政教师进行交流与学习,逐渐提升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其能有效挖掘隐藏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而胜任课程思政工作。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有助于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互联网时代,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更新教学方式与内容,将新思想、新理念以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使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最佳,同时高校也必须加强育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以确保课程思政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赟,王艳,纪志成.面向新工科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20(35):140-143.

[2]王颖,包金明,郝立,等.“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0,42(2):39-42.

[3]张海丽,竟静静.应用型本科《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20(7):273-275.

[4]郑征,王海星,李辉.《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多媒体仿真课件开发[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19-221.

[5]王英男,朱凤武,胡俊海.《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86-88.

[6]王宏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4):38-39.

[7]唐杰,刘丽,罗庆跃.“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24):86-87.

[8]李兴宁,陈震,王书杰.电力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162-165.

猜你喜欢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及发展论文
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