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电子烟误区

2022-05-24 12:43赵玉遂
健康博览 2022年5期
关键词:二手烟尼古丁卷烟

赵玉遂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我们漫步在大街小巷时,经常会碰到一些打扮非常时髦的学生模样的人,胸前挂着一个类似U 盘的东西,每走两步就会低头吸一口,然后吐出一团烟雾,昂首挺胸地在你面前经过,好像在向你展示她(他)的时尚与潮流。没错,其实他们在吸食一种新型的烟草制品———电子烟。这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在一些公共场所如车站、商场、饭店内都能够看到。

当问到他们为什么会吸食電子烟时,得到的答案也是各式各样。有人说是出于好奇心,赶“时尚”“潮流”,看起来很酷;有人说吸食电子烟没有任何危害,还有各种口味可供选择;也有人说电子烟不会产生“二手烟”,故不会对别人造成任何危害;更有人说是为了戒烟或者降低吸食卷烟给自身带来的危害。总之,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服自己去吸食电子烟。那么,他们说的到底科学不科学呢?对电子烟的认识有哪些误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子烟,科学解密电子烟。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一种以可充电锂聚合物电池供电驱动雾化器,通过加热油舱中的烟油,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

电子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盛放尼古丁液体的烟管、蒸发装置和电池。电子烟可以与传统香烟的外观类似,同时烟雾和味道也一样,由充电锂电池供电,不需要点燃,雾化器由电池杆供电,能够把液态尼古丁转变成雾气,当使用者吸烟时,吸到的是液体经过加热室中蒸发产生雾气而不是燃烧烟草,实现“吞云吐雾”。

电子烟的概念最早是在1963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间废弃厂的工人赫伯特·吉尔伯特提出的。2003 年我国研发了电子烟,2005 年电子烟正式上市。上市之初,它是以卷烟烟草的替代品———以帮助吸烟者戒烟的面目出现。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烟草商不断推出各种口味的电子烟,设计更为酷炫的外观,通过网络、电视大肆进行电子烟的广告植入。慢慢地,电子烟好像忽然之间成了青年朋友的标配,成为“时尚”“潮流”的代名词。在一些年轻人的圈子里,电子烟已经通过“健康无害”“年轻时尚”等概念流行起来,甚至形成了圈层文化,很多电子烟的使用者,并不把自己当做“烟民”,而更喜欢被称为“玩家”。其实,所谓的“时尚”“潮流”不过是商家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惯用伎俩,他们就是要将电子烟打造成为“时尚”“潮流”,和潮鞋、潮服一样,但在宣传上又不能说电子烟是年轻人专属消费品,就只能通过一些时尚、叛逆、潮流和独特的设计元素,来引发年轻消费者的共鸣与遐想罢了。

电子烟并不比卷烟健康,事实上电子烟也是烟草制品。上述说过电子烟主要由烟管、蒸发装置和电池三部分组成。使用时,尼古丁溶液受热蒸发,被人吸入口中,实现“吞云吐雾”。根据个人口味喜好,吸烟者还可以在烟管内加入水果、薄荷等味道的添加剂。其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分为4类。

●尼古丁

尼古丁是一种存在于茄科植物(茄属)中的生物碱,也是烟草的重要成分。尼古丁会使人上瘾或产生依赖性(最难戒除的毒瘾之一)。电子烟中含有的尼古丁量可高可低,主要取决于是否添加烟油和使用的烟液类型。市面上尼古丁含量较高的烟液比例并不小,有数据统计,每一个电子烟的烟弹中通常含有6~24 毫克尼古丁,有的甚至会超过100 毫克。要知道,每支卷烟中平均也才含有8.4 毫克尼古丁。一旦出现尼古丁中毒,就会出现头晕恶心、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良症状。

●其他有毒释放物

不同的电子烟产品可能使用了不同的加热雾化芯材料,有发热丝或导油棉,其中发热丝材料可能含有铁铬铝合金、镍铬合金、钛金等,导油棉的材料包括陶瓷芯、棉芯、玻璃纤维等。这些材料在加热过程中,会释放甲醛、乙醛、丙烯醛等致癌物质。其中,产生甲醛的量是卷烟的5~15倍。

●“二手”释放物

电子烟加热溶液产生的二手气溶胶(电子烟的二手烟)是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其中包括颗粒物质(细颗粒和超细颗粒)、某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某些重金属等,并非像很多营销宣传的那样,仅仅是“水蒸气”而已。对比无烟的清新空气,二手气溶胶可以造成PM1.0值高出14~40 倍,PM2.5 值高出6~86倍,乙醛浓度高出2~8 倍,甲醛含量高出20%。其产生的某些重金属含量,比如镍和铬,甚至比卷烟产生的二手烟含量更高。

●各种添加剂

目前,各种电子烟中的香料调味剂高达上万种,在燃烧、雾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其他对人体有毒有害的化学品,产生新的潜在危害。

电子烟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被人吸入后,就自然而然会造成各种健康危害。

●免疫抑制

通过对比电子烟使用者、卷烟使用者和非吸烟者鼻子里的免疫细胞发现,吸电子烟会使人鼻子中358个免疫基因受到抑制,而普通烟民只有53 种免疫基因受到抑制。这说明在抑制人体免疫基因数量上,电子烟的危害是香烟的7倍。此外,体内、体外实验发现,电子烟影响支气管上皮细胞的黏液分泌,导致黏液清除功能障碍,黏液蛋白生成增加。而黏液蛋白在哮喘和慢阻肺的病理生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导致气道阻塞和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因此,电子烟可能引起肺组织细胞天然防御屏障受损和免疫抑制,从而导致人类对外界细菌的抵抗力急剧下降。

●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目前大部分电子烟的核心成分是经提纯的尼古丁,未成年人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型,吸入这类雾化物会对肺部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肺部炎症、哮喘,甚至肺癌。另外,电子烟为增加不同口味:草莓味、蓝莓味、蜜桃味、薄荷味,在烟油中添加了双乙酰,这种物质会导致严重的肺部疾病———闭塞性支气管炎。

●引发心血管疾病

电子烟烟雾气溶胶会引起血小板聚集增加,导致血管出现微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与从未使用过电子烟的人相比,使用电子烟的人卒中风险高71%,心梗风险高59%,心绞痛或冠心病风险高40%,且相关风险是卷烟使用者的2倍。

另外,电子烟还会引起青少年骨质疏松,对生殖系统及大脑神经发育造成损伤。

虽然电子烟中也含有尼古丁,但因浓度可以调节,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使用电子烟可以逐渐让自己减少对尼古丁的依赖,甚至戒烟,其实不然。吸烟者或者想通过电子烟戒烟的人,一开始吸的时候对浓度要求确实会低一些,但随着吸食时间越来越长,对尼古丁的依赖就会越来越大,自然要求尼古丁浓度就越来越高,不仅没有达到戒烟的效果,反而烟瘾比以前更大了。原本一天要抽半包香烟,但用了电子烟后,默认为自己能少抽5根香烟,他们自以为,以“卷烟+电子烟”的组合,对身体的伤害肯定小于之前。但事实上,大多数电子烟使用者都会同时使用卷烟或其他烟草制品,导致两种或多种产品危害叠加。所以,每多抽一口电子烟,尼古丁也会离你更近一步……

近两年,有的电子烟用尼古丁盐替代尼古丁,尼古丁盐相对更加稳定、更易于溶解,这使得有些电子烟烟液中的尼古丁浓度更高。更关键的是,这个浓度选择全靠自己!所以抽电子烟的人,不知不觉中会比卷烟使用者摄入更多的尼古丁。

对于真正想戒烟的烟民来说,想通过电子烟来达到戒烟目的显然是不可行的。戒烟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真”的想要戒烟,从决定戒烟的那一刻起扔掉家中、工作场所及车中的所有烟和烟灰缸,不让别人在自己身边抽烟;平时可以多喝水,经常在身边备上水,也可以备点口香糖,想要吸烟的时候就喝水、吃口香糖;加强体育锻炼,适当运动;找到自己的爱好,可以听听歌、打打球,转移注意力;不要把愁事喜事作为吸一支烟的借口,一旦决定戒烟,就要做到一口不吸。如果觉得实在做不到,建议去医院“戒烟门诊”,在医生帮助下戒烟。

相比之下,电子烟的味道确实比卷烟小了些,但并不代表它们就是环保无公害的。二手烟的危害在于,烟草的燃燒产生大量的固体悬浮颗粒物,被吸进人体后,黏附、沉积在喉咙、气管、肺部等地方,无法分解,长年累月下来,就会诱发喉癌、气管癌、肺癌等疾病。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电子烟的“二手烟”同样会产生这些有毒有害物质,那么所谓的电子烟没有“二手烟”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值得注意的是,与成年吸烟者不同,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隐蔽性强,学校走廊、厕所、自己的房间等难以监管的地方都是他们吸烟的主要场所。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除了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监管外,更要加大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电子烟的危害,从而能够做到自觉远离电子烟。

所幸,今年的3 月11 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电子烟管理办法》,规定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这一规定无疑会对保护青少年远离电子烟产生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二手烟尼古丁卷烟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儿时吸二手烟,危害持续到中年
认清尼古丁的真面目
接触二手烟 伤儿童视力
卷烟零售客户自律互助组织影响卷烟零售价格稳定的机制与方式
赤壁净化卷烟市场集中销毁12600余条假烟
市场监管如何服务于卷烟营销
欧洲飞机提供尼古丁代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