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工程实验室服务高职机电类专业双创教育路径研究

2022-05-24 06:41霍光明李佳文
科技视界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机电类工作坊创客

任 燕 霍光明 李佳文

(1.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9;2.中国通信学会,北京 100000;3.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有限公司,重庆 404100)

1 研究背景

2015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标志着我国高校双创教育全面深化,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2018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 “双创” 升级版的意见》(湘政发〔2019〕13 号),提出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双创教育培训。2019 年,教育部印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教高函〔2019〕13 号)进一步深化双创教育教学改革。同年,孙春兰副总理指出,双创教育首先是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双创教育对高校教改、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社会各方参与双创积极性较高,但国内大学生的创业表现却不乐观。2020 年7 月,麦克斯研究院发布《202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2019 届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4%,本科毕业生比例仅为1.6%。

2 研究基础

学校鼓励广大教职工积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注重挖掘其思想内涵,使之融入专业教育、校企文化建设,具备良好的双创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麦克斯研究院发布的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显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对就业创业工作的满意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高于全国“双高”校平均水平。

2019 届毕业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度达到81.21%,不满意的毕业生占比仅为1.63%。2019 届毕业生在校内学习创业课,获得创业学分的占比 为51.84%,听过2 次以上创业讲座的占比为35.48%,参加过其他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占比为26.29%。2019届毕业生对就业导师的专业素质满意度最高达到87.83%,校内外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比例达到77.89%。

优秀的创客需要有优秀的创客导师培养,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有大量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即使是院校毕业的教师也经过大量的技能训练、 下企业锻炼,这些教师普遍都是双师型的,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为培养学生成为创客提供了优秀的导师群体。我校紧紧围绕创新创业工作,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的水平、能力和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共组织选派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15 人次,开展创新创业讲座15 场。学校南都众创空间已经建成并通过省级验收,选拔优秀双创项目入驻众创空间并安排专业双创指导教师对项目进行一对一指导,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良好成绩。重视双创研究,组织并申报河南省大中专就业创业项目及各类科研项目,项目立项通过率较高。

3 研究内容

柔性制造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工程实验室)是河南省首批首个设在高职院校的省级工程实验室,同时是学校科技创新的实践平台。工程实验室一方面能够使学校的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能够使企业的技术需求更快捷地反馈给学校,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科研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工程实验室能够成为学校、行业、企业紧密协作的纽带,具备作为智能制造领域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先决条件。工程实验室可发挥创新服务科技加持优势,为机电类专业教师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学生学习提供科技创新平台。工程实验室在开展主营创新服务的同时,如何为高职机电类专业师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是本项目急需解决的研究内容。

3.1 专业教育的同时融入双创实践教学

智能制造的基础在制造和自动化,智能制造离不开自动化和制造。当前学科教育中,制造和自动化的分离依然比较严重,制造专业的学生对自动化了解不深,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对制造了解不深,甚至是一窍不通。专业的细分将严重制约在智能制造时代下创新能力和创客能力的形成。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要培养较强的创客和创新能力,必须多学习一些机械制造、自动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多了解一些制造、自动化的典型装备、典型应用、典型任务,多掌握一些典型装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使用技能。

通过文献分析、比较研究、专家咨询、调查研究、实践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实情况,积极吸收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结合我校“双高”建设、机电类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特点,搭建专创融合的教学实践平台。

3.2 创新创业精神融入企业文化

创客既需要培训、培养,也需要营造氛围,基于创客学习与工作坊的特点,将创客文化引入学习与工作坊之中,对学习与工作坊进行整体性设计与改造,使之成为学生都愿意来、甚至向往的地方。借鉴企业文化及实践创新经验,工程实验室在提供了硬件创客工作坊的基础上,开发了大量的趣味机械加工项目,为学生学习、了解加工制造工艺和产品制造全过程提供优秀的学习与训练任务。

通过实行“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师、生、企创新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将创新创业精神融入企业文化,校企合作开发机械加工创新工作坊趣味实践项目,激活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转变为企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

本研究着眼于新时期我校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挥工程实验室智能制造创新创业主体资源优势,为机电类专业教师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学生学习提供科技创新平台,将校企合作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实现理论研究内容和实践路径的创新。

3.3 创新创业理论融入创业实践

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所掌握的能力,工程实验室开发了多层次的趣味教学方案,对于准创客们来说,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模式,自己独立完成这些任务。相同的项目也可以在不同的阶段选用,但其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不同。每个阶段配套提供的教材或学材的形式均有差异。

初级阶段,“依葫芦画葫芦”。学材相当于操作手册,学生按照学材提示的步骤操作即可完成指定的任务,在该阶段,学习新知识不作为主要目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体验即将学习的知识的应用、认识专业,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本阶段项目既可面向专业学生的入门教学,也可面向零基础的非专业学生,可作为一年级入学的工程素质教育。

中级阶段,“依葫芦画瓢”。首先要求学生体验操作性任务,但要求学生理解任务背后的原理、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同类型、不同参数的任务。本阶段的“引导任务”采用的即是“依葫芦画葫芦”的教学方法。

高级阶段,“选葫芦做瓢”。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加工能力,还要掌握工艺设计、工艺编排、生产计划、生产管理、工时及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基本知识。该阶段要求学生实现较高程度的自主学习。

依托工程实验室智趣味教学项目的教学环境作为双创实践教学平台,探索构建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工程实践育训体系,注重工程实践素质养成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本项目拟通过搭建校企融合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设计开发机械加工创新工作坊趣味实践项目、探索构建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工程实践育训体系等实施路径,有效破解新时期双创教育存在的难题,提升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4 预期效果

针对我校双创教育实践现状,发挥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创新服务平台资源优势,以机电类专业为例,提出1 套工程实验室服务我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方案,搭建1 个校企融合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开发3~5 项机械加工创新工作坊趣味实践项目,探索构建1 套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工程实践育训体系。

(1)培育我校机电类专业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通过研究工程实验室服务我校机电类专业师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价值,深挖其文化内涵,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培育青年师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进一步提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2)在智能制造机械加工领域开发多项工程实践双创项目,进一步扩大与中原地区乃至全国相关行业、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为工程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3) 项目研发思路符合新时期国家及河南省、南阳市出台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顺应“职教20 条”行动导向,符合学校“双高”建设方案技术路线,为我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内涵建设增添了实力,具有重大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

5 结语

实践表明,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与课程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很有帮助,但是,由于创客工作坊只有很少的专职教师,而其中涉及的课程很多,创客数量很多,依靠教师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鉴于此,学生只能采用自主学习的模式,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又可能带来实践指导、安全隐患、实践评价等诸多问题,这又如何解决?这些都是涉及创客学习与训练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的大问题,都有待依靠进一步的双创教育实践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企业已经在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课程开发、课程实施指导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专创融合的同时融入企业文化,企业一线工程师、工程训练领域的教师、具有强烈双创意愿的学生及校企主管领导可以作为主体,共同探索这种专创融合的实践模式。

实践能力的形成必须有足够的实践时间来保证,蜻蜓点水不行,浅尝辄止也不行;创新能力的形成并不是靠参加某个比赛或进行毕业设计或参加了某个比赛项目即可获得。工程实验室要埋头实干,立足长远,深度服务新时期机电类专业师生双创教育。本项目初期主要在我校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实行实施,聚焦双高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水平专业群,主要涵盖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制、数控、工业机器人、电气自动化、智能控制等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专业,初期受益学生数约为5 000 人。随着项目深入,逐渐扩大专业覆盖面,紧密对接物联网、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等热门专业,预计项目总受益学生为10 000 人左右。

猜你喜欢
机电类工作坊创客
基于Spring Boot的机电类特种设备风险防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更正启事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工作中的沟通探讨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接地技术在机电类特种设备中的应用及检验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