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影像艺术与媒体融合分析

2022-05-24 19:15杨丛笑
河北画报 2022年14期
关键词:摄影艺术胶片数码

杨丛笑

(山东超越科技有限公司)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数码摄影已经成为了推动媒体产品创新的主要技术,这也导致原有的胶片摄影逐渐被人们所忽视,但是胶片摄影姿势依旧具备着较大的媒体传播优势,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中,以数字技术作为胶片摄影体系创新的新路径具有可行性。因此以文献分析法以及理论分析法作为主要方式,建立在数码时代数字影像艺术与媒体融合的角度进行分析,为胶片摄影的后续发展开拓良好的空间,不仅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也是进一步强化我国媒体产品发展多样性的关键研究课题。

一、数码摄影艺术的产生及发展

数码摄影是以电子通讯以及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时代产生的新型产品,力争问世瞬间得到了大量人的认可,建立在光电传感技术的基础上打造的数码摄影更为便捷,在21世纪初,日本索尼公司便推出了含有4种颜色的光电传感技术[1],进一步提升了相机的像素,同时拍摄效果也明显升级。从光学角度上来讲,数码摄像的成像原理和基础的相机是相同的,获取到的图像会映射到感光元件上,但是与传统的胶片摄影不同的是,感光元件往往以CMOS以及CCD为主[2],经过拍摄之后留下的并不是潜象,而是以电子信号为基础生成的特定格式的图像,通过后续的打印以及冲洗能够生成照片。从优势角度来讲,数码摄影后期处理的功能较为丰富,同时操作较为简洁,是当前新手学习的主要入门性设备。

最初的数码摄影设备,往往应用在高端成像操作中,同时设备的价格较为昂贵。但是在后续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数码摄影技术得到了大规模的创新,并且产品的种类也开始不断推陈出新,行业竞争较为激烈,成为了家庭必备的电子产品,除此之外,以数码相机原理作为核心打造的其他电子产品,也逐渐走入了摄影以及摄像领域,你手机以及其他常用电子设备为主的数码摄影技术逐步代替了原有的照片摄影,并且占据了当前的影视发展主流位置。

二、数码摄影对传统摄影体系产生的冲击

数码摄影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摄影方式的认知,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效发展,数码摄影技术开始大规模的普及,并且得到了众多使用者的喜爱。这也就导致了当前胶片摄影的出现概率逐步降低,甚至冲洗胶片的设备及场所,也逐步被新型的影视管理形式所代替。从整体发展形势上来讲,数码摄影技术的出现对传统的摄影艺术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首先数码摄影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成像,储存较为简单,可以随时地进行照片的移改以及删除,另外修改空间和创造空间较为广阔,具有多样化的方式以及格式。而随着现代智能化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逐步创新,数码摄影技术也具备了更加智能的功能,摄影领域和范围在逐步拓展。取代了原有胶片摄影的暗房冲洗以及相关操作,能够自动地形成图像格式,通过后期的计算机修改,还能够实现局部调整。这不仅节约了成本,也简化了过程,成为了大多数人追捧的主要摄影方式,同时也是现代化摄影体系以及影视化作品制作的主要方法。

三、数字时代胶片摄影艺术与媒体融合的策略

从优势角度上来讲,通过胶片进行拍摄得出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质感,是其他的数码摄像技术无法代替的,另外胶片拍摄的整体过程充满了艺术创作的魅力。摄影师本身的感知以及创作理念能够有效提升胶片摄影作品的风格和水平,镜头中独特的质感以及细腻的表现,能够提升胶片摄影本身的价值,除此之外,影像以及光线的变化也具有较高的包容度,这是当前大部分摄影爱好者依旧选择胶片摄影技术的主要原因,更能够体现人们对原始摄影艺术的追求和向往。因此综合当前的摄影艺术体系发展情况来看,数码摄影与胶片摄影之间无法完全被对方所代替,各自的追求者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群体,同时也被相关部门所重视。

(一)策略产生的背景

在2020年1月,以数字时代胶片电影的魅力与价值为主题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3]。与会人员涉及到了各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相关人士。围绕着数字媒体时代胶片电影的发展路径以及创新体系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并且初步提出了以数字技术以及新媒体作为胶片影视作品发展和创新的途径的策略。以数字技术和原有的电影胶片相结合,能够实现摄影魅力的重复性叠加,同时数字修复技术,在原有的胶片影视作品修复以及质感提升方面,也能够发挥较大的价值,二者之间的融合不仅是新的影视化发展出路,也能够为原有的招聘摄影艺术提供更好的创新空间。

(二)数字影像艺术与媒体融合的途径

1.挖掘胶片摄影的价值

专家学者们认为我国当前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变革的阶段,大量的现代化技术如雨后春笋,呈井喷式发展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更应该注意原有技术体系的优势,并且不断地为传统摄影艺术寻找出路。并且认为电影照片能够记录时代,这种最稳定最清晰的记录方式,可以打造可靠且直接的活动影像媒介,通过影视胶片拍摄的方式来记录历史书写历史,并且将其归档进行储存,能够使胶片摄影的价值进一步拓展。而想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可以联合相关电影科研单位以及权威部门打造多方协作平台通过跨领域以及跨专业的方式构建科研项目,进一步提升胶片电影,智能工业与当前时代之间的发展契合性,并且能够使企业为当前的时代发展而服务。

尤其是在当前摄影艺术逐渐大众化的环境下,胶片摄影不能被取而代之,同时胶片摄影是摄影这一艺术发展的根基,无论摄影艺术体系发展得如何先进,都无法远离这一根基。但是为了确保在历史车轮前行的过程中,胶片摄影艺术能够始终发挥自身的价值,就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优化,促使在保留原有独特性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增强社会影响力。

2.实现艺术及技术的融合

每一个时代,自身的艺术形式以及表现手法都具有时代性以及独特性,这也就导致了在当前新时代发展环境下,胶片摄影艺术的独特体系,必须要借助有效的媒介来呈现出来。我们综合胶片摄影的变迁以及发展历程角度来讲,最开始的起源到当前的逐步衰落,不仅仅受到了技术体系的冲击,也受到了人们日常生活观念以及摄影理念的影响。那么在无法改变大时代环境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打造转型性体系,将原有的胶片摄影逐步向数字化摄影方向靠拢,能够为其后续的留存提供有效空间。例如某照片摄影产业破产之后结合当前的新技术开发了一款数字化APP“KodakMoments”[4],主要的功能便是为用户提供照片打印以及图片社交服务。利用当前的新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实现产业融合,不仅为自己寻求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胶片摄影的后续发展以及照片作品自身的魅力宣传提供了新的数字化平台。

由此可见,在时代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技术的升级并不是单纯地推陈出新,而是丰富原有的表现形式。在摄影艺术蓬勃发展的环境下,传统的胶片摄影艺术更应该被重视,并且通过现代化的媒体以及技术体系丰富其内容。那么数字化技术以及新媒体平台是胶片摄影艺术得以发展的主要动力,原有的复古审美以及消费者的独特审美理念是胶片摄影平台得以发展的关键动因,而媒体的融合又能够制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成为了胶片摄影艺术得以创新的平台。

3.打造创新型的发展路径

在数字化时代的环境下,进一步提升胶片摄影的社会影响力至关重要,因此坚持原有的风格和发展体系,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升这种小众摄影体系的社会参与度。例如可以通过博物馆展示以及小众胶片摄影协会等方式,进一步满足大众的复古摄影情怀追求。综合具体的竞争环境以及发展场景来讲,没有必要和当前的数码摄影技术进行市场争夺,而是需要另辟新径,不断的提取精神理念以及美学风格,在浮躁的现代化发展环境下,能够通过多元化的形态促使胶片摄影体系得以留存,并且展示出独具一格的风采。

(1)实现数字化保存

利用当前的数字技术与原有的胶片工艺相结合,可以通过数码翻拍或者数字扫描的方式制作数字底片,这样能够有效代替原有的安防加工以及化学原液冲洗的流程,这可以有效解决胶片难以保存的问题。同时以数字底片为基础的胶片摄影作品保存时间更长,成像更加便捷,通过后期的影视化制作软件也能够进行灰度以及色阶的调整,进一步达成胶片成像的效果。这种数字化保存以及编辑的方式能够为当前部分胶片摄影提供新的储存路径,同时也可以简化使用流程,进一步拓展受众。

(2)落实好风格的优化

由于数码摄影的成像效果较为单一,需要通过后期制作来进行大量的加工,这样能够有效弥补缺陷,而胶片则是当前数字滤镜中的核心宝库。可以结合不同类型胶片呈现出来的影调以及色彩,通过数字技术将其还原成滤镜,能够为后期的数码影像照片制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当前大部分的数码照片后期加工中的滤镜处理涵盖了VSCO、Enlight中的胶片、银盐、LOMO的胶片风滤镜[5]。除此之外当前较为专业的胶片相机APP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胶卷以及手法进行拍摄。这种融合方式能够让胶片摄影与当前的数字化摄影渠道进行结合,打造风格转化的摄影作品,不仅能够进一步创新审美价值,也可以在复古热潮发展的过程中,让数字影像更具魅力。

(3)实现多元化融合

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前胶片摄影的社会影响力,可以以胶片摄影为核心打造融合性产业。例如当前的图片社交功能便能够提供多元化的电力平台,比如线上分享、预定联动、图片配送、制作,例如当前较为流行的Lofter平台便能够实现照片的进一步推广。通过标签分类的方式能够进行图片社区交流,另外以该平台为基准打造的附加性产业,也为影像胶片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比如乐乎印品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衍生品定制服务,例如照片书、框画。这种新型的产业链条,不仅将原有的摄影艺术体系通过新时期的数字平台进行传承和发展,也进一步打造了新的业态模式以及产业结构,在增强胶片摄影作品社会影响力以及经济价值的同时,又能够重新投入市场,进一步增强市场价值。

(4)实现胶片影视的存档转型

通过胶片摄影进行存档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实现物质载体的长久保存,尤其是在专业的保护环境中,银盐胶片的存放时间能够长达数百年。除此之外,针对有庞大体量保存需求的服务来讲,胶片的优势更大。声音和影像能够完全固化在胶片载体上,在保存得当的环境下,无论是数字还是模拟技术都无法达成这一目的。形态化以及固态化的影像资料存放载体,能够有效提升安全性以及追溯性。这代替了当前数字化影像资料的备份环节可以有效实现长期保存以及安全储存的目的。

其次以照片作为影像保存的主要载体,又具备标准化的优势当前,无论是从时间还是地域角度上来讲,胶片的标准化程度是以世界通用为准的,异形片很少,同时处理较为简单,而时间上,胶片放映机依靠百年发展历程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工作模式。这导致胶片存档方式易于读取,且不会受到设备以及型号的限制。这有效解决了当前数字化媒体中的U盘、光盘、数据库等储存媒介的设备限制的问题。

再次,在以电影胶片作为载体进行声像材料保存的过程中,又能够凸显国家记忆以及平民记忆这两种不同的类型,所谓的平民记忆便是在当前快节奏的生产生活中,人们逐渐倾向于利用快节奏的方式来记录相关事件以及具体信息,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特点,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活细微事物认知和储存的需求。

但是从国家记忆角度来讲,大量的人类文化遗产需要进行永久性保存,当前大部分的国家图书馆,在全面数字化改革的环境下,也并没有放弃对原有微缩胶片等一系列珍贵文献的存留。这种模式不仅是对所记录的声像资料的维护,也是对“用胶片归档”这一行为的维护[6]。这一行为是国史影像发展的初始特征,同时也是需要被记载在新时代媒体传承历程中的重要阶段,更是现代化影像艺术得以蓬勃发展的主要源头。

由此可见,在当前数字化时代,虽然影像艺术逐步与新时期的数字技术进行接轨,但胶片依旧是最稳定最直接的活动影像媒介,利用它来保存民族及国家记忆,不仅能够成为基础的档案,也可以有更加庞大的储存空间。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将胶片影视艺术与新时期的媒体相融合,但是可以寻找新的出路,在科研以及相关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数字技术与其的关联,营造新的生产体系以及发展模式,这样也可以成为胶片影像艺术繁荣发展的路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数码影视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对原有的胶片摄影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胶片摄影艺术依旧保留着自己独有的优势,并且能够逐步与数码摄影乃至数字化时代融合起来,将数字化时代作为自己发展的载体,同时以照片摄影技术也可以完善当前的资料保存及数字化摄影发展模式。这种相互促进的方法,能够进一步凸显胶片摄影艺术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够营造多样化的摄影艺术体系和媒体融合方式。

猜你喜欢
摄影艺术胶片数码
20世纪的摄影胶片如何拍出了美国的偏见 精读
胶片相机的维修 当胶片机出现问题了该怎么办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胶片复兴?
论摄影艺术
数码暗房
林玲摄影艺术
Leica M9全画幅数码旁轴相机
Who am I?5款不可貌相的数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