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室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探究

2022-05-24 19:15覃柳师黄政锋
河北画报 2022年14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理念专业

覃柳师 黄政锋

(1.南宁学院;2.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设计需要灵感、需要创新。缺乏创新和审美的室内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注定是走不远的。所以在高校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审美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将此类能力素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当然,室内设计专业本身也是一门偏向于实践化的学科,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因此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也还需要从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操作等多方面来共同展开,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高校室内设计课程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重要性

随着国内社会环境、经济水平的提升变化,城市居民对于住房的需求也在攀升。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裕让居民们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居住体验,因此对现阶段的室内设计要求也在相应提高。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对于室内设计人才的需求,高校方面也应该重视教育教学活动的优化更新。在室内设计的艺术工作中,创新思维也是一项必要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各类客观事物之间找到良好的协调联系,从而可以获得更加良好、新颖的设计和建造灵感,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加立体、丰富且具有美感的室内环境。当然,创新思维虽然有先天差异,但是后天的培养和教育才是占据了重要地位。室内设计本身是根据建筑物的具体使用性质、要求,地理位置环境等因素来共同决定的,必须要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和专业原理,才能打造出更加适合人们生活居住的环境。现代化室内装修设计必须要体现人文化,要打造出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室内环境,这也是当前和未来阶段高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所必须要确立的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一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摒弃以往只是关注于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教学指导。导致学生的实践设计能力匮乏,学生思维不灵活、缺少创新精神和意识,无法很好地适应岗位需求;第二,室内设计专业需求与其他专业有差别。室内设计本身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审美性等多种因素聚合的专业类型,所以在对于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专业的特点就要求不仅需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这类外在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审美等内在能力的培育,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行业道路中走的更远[1];第三,当前国内市场、产业面临升级转型的重要环节,对于创新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规模巨大。国内当前很多室内设计人员,本身缺乏创造性,作品都是东拼西凑借鉴而来的,显然这样的发展形势对于未来行业的进步会极为不利。所以总的来看,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二、现阶段高校室内设计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理念滞后

国内很多高校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还是沿用的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校和专业课程教师没有深刻去领会室内设计的内涵,以及当前环境下人们对于室内设计的个性化、创新化需求。所以很多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美术理念、风格思维来开展设计教学。教学理念过于单一,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只依靠美术、审美方面的基础来对学生的能力技术进行教学培训,受到这种传统理念和方法的影响,学生自身的能力和认知过于单一、局限。没有将新时代的室内设计装修理念、技术、方法等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也缺少实践化的设计体验,教学内容陈旧、理念滞后,无法培养学生创新理念。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

高校的专业学科教育方面,长期以来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高校专业教育活动,多数都是重视学生的知识型培养教学,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高校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对于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无法对教师、学生的业务实践提供支持。而且很多高校教师自身也缺少设计实践经验,更多的都是理论方面的知识,很多时候都是依照课本教材上的内容开展教学,很少与市场需求相互结合。很多学生在专业能力的学习过程中,也缺少自我探索的精神,大多都是依赖老师课堂上的讲解,无法主动将自己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2]。大学学习期间没有参与到实践设计活动中的学生依旧是大多数。而教师缺乏设计实践经验,学生依赖课堂教学,缺少实践的渠道,所以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

(三)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匮乏

室内设计本身就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美术、建筑、设计专业理论知识之上的,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室内设计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去系统性的了解到建筑的发展历史、建筑结构知识、空间设计、审美要求等,这样才能充分的了解到室内设计的相关概念和需求。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在安排设计课程时,往往对于建筑方面、审美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能力避重就轻,忽视了此类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甚至很多在课程安排方面都没有将最基本的《建筑史》等课程安排学习。室内设计是依托于建筑的,如果知识单线化的进行室内设计教学,忽略了各个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教学就不会全面,学生能力也无法提升。

三、高校室内设计教学改进及创新思维培养

(一)深入中华传统文化,致力于继承创新

在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国内呼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浪潮很高,而本土化的室内设计发展显然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从历史沉淀来看,中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具有独特性。而室内设计的创新思维都可以从博大的传统文化中吸取素材和灵感,传统艺术文化中的各种色彩、造型、器材等都是室内设计的灵感源泉。当然对于传统艺术文化的继承创新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只是单纯地模仿古人,达不到继承创新的目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可以借鉴传统元素文化,然后结合现代理念来创新出新的元素。室内设计必须要结合到时代的需求发展,这样才能让设计作品展现生命力和创造力[3]。

比如贝吕铭先生曾经所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就是在借鉴吸收的传统优秀建筑文化元素的基础上,通过将民居和园林风格相互融合创造出来的。让中国的地方风格与国际化元素相互交融,开创了一个新的设计典范。还有诸如北京的中国银行,在四季厅的空间中又融合了北京四合院的韵感,加上适当的现代绿化设计理念,让整体的空间设计广受好评。所以就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而言,通过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风格,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阔眼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既可以讲解这些传统艺术文化的见解和素材,还可以从精神层面来进行深入探究。同时引导学生自主的在线上线下去探索学习,在充分理解传统艺术文化的基础上,来对当代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重构、提炼,进而获得创新思维理念。

(二)开阔学科领域,丰富知识积累

综合来看,室内设计学科本身是一个领域和创作空间十分广泛的学科。如果从创新设计的角度来看,就必须要求从事艺术创作设计的人员,具备较为广泛的知识,如建筑、审美、美术、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有效的知识结构对于开拓学生思维有着奠基作用,室内设计的整体知识结构,不仅要求具备被专业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使用。学生在设计学习的过程中,还应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注意社会人文、自然科学、建筑材料、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动向,加强各个专业知识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让室内设计与各个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效关联和创造,可以为设计师的创新思考提供不同的灵感和载体,从而来表达出更多风格迥异的主体设计理念,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比如在室内设计的风格流派当中,建筑、家具方面往往都是关系密切的,当然还有的关联要素有绘画、审美、造型,甚至文学、音乐等要素也都可以成为设计中的灵感和风格。这些风格要素的融合也被成为“后现代主义”[4]。由此可见,在室内设计中,除了必要的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等,其它诸如音乐、绘画、造型等也都是有着密切关联的。因此来看,在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需要重视学生的结构性知识建立,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重视关联学科知识的学习,以此来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扩展思维视野。

(三)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室内设计学科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在学习方面要着眼于创新思维、人文艺术设计等,而这也让教学活动具备多样性、灵活性和互动性。教学本身是一个探究、互动的过程,良好的教学过程和体验应该是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互动交流过程的,但是当前的高校教育活动在这方面落实不好,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依旧被作为教学的主流。显然这种教学方法是不适合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的,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当中,应该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广泛使用开放性、探讨性的教学方法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从被动地学习到主动探索思考。

1.开展兴趣教学法

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对于课程、专业知识的兴趣,显然教学效果不会得到提升。学生也不会产生设计探索的自发性、主动性,更不可能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可以说兴趣就是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源泉。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兴趣引导法来开展教学,课程安排上不能单纯只是机械性、重复性地讲述专业的设计知识,也是通过多样化的器材和方法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比如借助当前的多媒体、网络课件、VR设备等来开展教学,利用CAD等三维建模软件来呈现最为直观的建筑结构,展示各种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同时让学生们讨论鉴赏,分析设计中的优点不足,来激发学生探索和思考兴趣[5]。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实际的参观各类样板间,实地观摩各种优秀建筑等,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增加学生对于设计专业的兴趣好感,进而换来学生对于设计学习的热情动力,为创造思维提供动力。

2.开展启发引导法

学生最初学习室内设计的阶段,由于自身的知识面、眼界思维没有打开,缺乏相关的经验积累,所以在设计方案构思的初期可能会出现很多的困惑和难题。教师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开导,转变学生的学习和观察角度,改变设计结构思维,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辐射。从设计的内在到外在,从立体形态的加与减来整体开展构思;积极借鉴民族艺术文化、历史潮流来从文化脉络等方面进行构思创作;从设计艺术层面来分析创作规律等。在学生自主开展方案设计的初期阶段,如果学生受到思维阻塞、判断设计出现失误的情况下,就需要老师依靠自身的经验来帮助学生。可以将学生引导至设计材料创新、结构创新、观念创新等领域;或者是对建筑的空间结构、功能性进行综合的规划,从成本、工艺方法的可行性、空间造型新颖性等方面来探索,找出良好的解决方案。总而言之就是要不断的启发学生在多元化方向探究思索,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信心和方向。

3.重视实践设计活动,促进学生经验积累

因为室内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最后的学习目的必须是要落实到实践工作当中的。通过必要的实践锻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设计能力等,可以将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出相应的效果。在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将设计思维转化到实践的应用项目当中,学校可以将一些建筑企业、装饰企业的各类真实项目纳入到教学课程实践活动当中,可以带领学生们实际的进行考察了解,对现场的设计装修进行勘测,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与使用客户方面进行沟通,了解此类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缺陷不足和有点,以此来作为方案的优化依据。在这些实践的活动参与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多合作交流、多思考。让学生们合作参与到一些实际设计项目当中,来开发学生自身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学生此期间要逐步学会揣摩客户的需求和想法,要懂得分析建筑的总体特点,融合自身的知识结构来大胆创作[6]。尽量要让学生们自主设计,教师仅仅给学生必要的建议和指导,然后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通过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这些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实际作用和意义,才能体会到室内设计的快乐和困难。从实践中遇到困惑,并不断的解决困难,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获得新知识、增长才智和经验的良好办法,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必要途径。

四、结语

高校室内设计教学活动中,要从该专业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出发。在指导学生学习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重点是要关注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积累。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从观念转变、继承创新传统文化、丰富课堂教学结构等,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和视野,这样才能开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理念专业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王菲室内设计作品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