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创作中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2022-05-24 19:15任凯华
河北画报 2022年14期
关键词:创作实践油画形式

任凯华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油画创作理论研究方向)

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发展之中,人们的认识亦有所不同,而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开启了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新时代,为处在新时代的人们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油画从属于与人类文明共生共长的绘画艺术,在油画的创作与发展之中,其中的方法论也为当代油画创作提供了科学指导。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与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人类社会认识史的过程中科学的凝聚着先进的认识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矛盾、主题、过程、认知和评价以及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这样的方法论体系对我们的认识来说是科学、开放的。如何洞悉科学的对待各种存在于社会中的重大关系,从而掌握科学开放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这也是对于我们在艺术创作上提供了对待学习问题的科学视角。第一章着重阐释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其中谈及实践,表明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油画创作中亦是如此,创作本身也是实践的过程,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让我们不断在创作过程中学会科学思考,正确对待创作过程其本身。

社会生活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范畴,我们会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以及科学文化实践都在人类基本实践的范畴之中。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实践也由人类最初的物质实践发展到社会政治与科学文化的行列上。实践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本身,社会生产实践在满足了人最基础的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也让人的思考不止步于简单的衣食住行,我国更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产生了更为全面的关注。在文化经济政策上,国家更是于2021年对文化经济政策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无论是在主观还是在客观的因素上,社会生活的有机整体与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与油画艺术创作的关系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指导油画艺术创作

“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但同时理论研究的需要又是实践的出发点。科学的绘画理论在创作实践的需要中应运而生,画家们对油画创作实践中的各方面不断总结和探索也使得绘画实践与理论朝向更为科学一面发展。

艺术的范畴被统筹在实践这个大的社会活动之中,而油画形式存在于艺术范畴之内,虽整体科目属于人文科学的方向之中,但在理论与创作实践的油画表现之中彰显着“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的特性。在油画的实践中对于材料性质的了解,在构成中所要遵循基本的形式美和法则,对称、平衡、秩序、变化等,其中一些形式美如秩序、变化等。对于画面来说,画面中的明暗、虚实、色彩关系原理等等再或者写实造型的准确性,对于油画人体来说对人体比例掌握、对人体结构的学习与了解等,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更好的进行艺术语言的表达。

之前我通过画面布局感觉像下棋要构思每一个步骤,再次进入实践过程,其实有时并不用去提前把创作实践的每一个步骤做好完美预设,有时亦可以珍惜利用画面中的一些偶发情况,比如颜料之间在某一刻因用笔、颜料与油的混合或是因为其他因素生成的独特肌理,很可能就恰好符合我的画面。实践中有时并不会完全按照我们预想的方向进行,真正的实践是我们构思的继续。在影片《毕加索的奥秘》中展现了毕加索的创作过程,创作形象从最开始的鸽子变成鱼又变成人脸,这段对创作内容跟随艺术家主观思维的变化的纪录之中而呈现出每个阶段画面构思的不同,随实践进行的艺术创作并不是所有都做了完美的预设,而随着实践的进行,创作形式也可以随着对画面上的内容思考和跟随画面展现的倾向做出相应的调整,无论是在画面内容、构成形式及技法等与创作中的应用,

谈及其中体现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必要性,以我的油画创作实践来谈,老师要求我每天进行一幅油画创作,没有规定具体的画幅尺寸大小,在完成之后,老师会指出画面出现的所要改进和注意的点,从画面色彩、线条的推敲到整体布局的思考再到对于画面内容表现的内涵,我也因此才能从这平时的创作实践中发现各种油画创作中的问题,以此向老师讨论所发现,提出直至解决问题。关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中所提及的重要的“问题意识”也经由日常创作实践中所生发。回过头来,如果没有在真正的创作实践中对专业经验的总结,没有“问题意识”的产生,我所谓的创作也只能滞留在空想阶段。

在实践开始必保持一颗求知之心,“求知”需要我们绘画技能实践型的学生在进行与油画创作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充实自己,无论是关乎工具使用的书籍,史论美学或者作品图册等等,我们都在进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因学习而丰富,在对前人总结的油画创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从实践的主体来说,作为一名油画实践型的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更要结合实践中的经验去理解理论,以便更好的为日常的创作实践服务。

(二)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与现实主义美术油画创作

早期的油画的题材多侧重于对于宗教神学以及文学作品进行描绘。在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画家们获取创作的内容与形式并不是在空想的世界中,而是注重美术与生活中的实践,他们“从实践中寻求美、发现美、认识美和表现美”,从实践中正视生活中丑恶的现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和历史的必然”。

油画的题材表现之中彰显着在创作实践中的包容性。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在题材的选择当中无关乎新古典主义的神话传说与古代英雄人物,与以中世纪传奇、异国情调以及不切实际的幻想为主题的浪漫主义也大为不同。他们聚焦于现实生活,艺术题材的范围得到极大拓展。将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在作品之中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从生活实践中发现并挖掘农民的劳作的美而创作出《拾穗者》《晚钟》《牧羊女与羊群》等,库尔贝则创作出《打石工》《筛麦的农妇》等也在他的生活实践与创作实践中展现了他眼中的普通劳动人民。

从油画画面表现与精神来说,现实主义油画更为直接地展现了实践方法的运用。我们又在现实主义美术的基础上总结贴近实践的手段。更是在其中学会以不同视角去感受日常真实的生活,通过自己在生活实践及艺术创作实践的总结,以便在我们面对当代油画创作时,感受与在其中探寻其中所蕴含的真正的精神内涵、创作与人生意义。

三、当代语境下油画与实践研究方法

(一)实践经验的总结

从美术整体方面来讲,美术总是在不断前进和发展,这是其本身发展的规律性。细化到油画创作上来说,也是如此。油画作为传统的绘画形式,结合着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思考方式以及坚持的原则,自然而坚定的迈入当代语境。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也在告诉我们所要坚持的客观性、主体性、整体性、具体性以及发展性的原则。在对实践经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汲取经验的方式方法。结合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方法中的关于历史主义的方法,从正确的认识到对待历史遗产继承的科学态度,我们在学习马克思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的同时,将科学的总结经验的方式及研究方法应用于自身的专业创作实践。

在如今的油画创作实践里,某一种因素并不是日常创作实践中的唯一评价标准,我们身处中的这个时代的艺术具备了以往大不相同的包容性。从在实践中发展理论的观点上来说“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发展的”,随着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在实践经验的总结上我们对待不同时期的大师美术油画创作的态度也应该采取一种正确的认识以及对待历史遗产继承的科学态度。

“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反对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现在的油画创作中展现了这种对待历史遗产继承的科学态度。油画本是西方绘画形式,整体看来油画从开始传入我国时人们口中的“殊形诡制”到今天我国人民对油画创作认识及创作实践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我国的油画创作者们在接受油画学习与创作的同时,并没有一昧否定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与民族元素,而是站在厚重的文化传统下,对于油画的接受中也在发展着我国的艺术家们及美术爱好者们的审美经验和艺术经验。例如在全国美展这个国内最高美术的展示平台上从我国优秀艺术家的手中见证了与本土美术文化形式等的结合。在我国的油画发展进程中,油画创作者们吸收在历史的传承的过程我国的多种美术形式,艺术中的“通性”也使得多种美术形式之间在创作的过程中实现相互交流与借鉴。

忻东旺的油画作品《早点》的表现之中,经由画家在实际生活实践中的细心观察呈现出早点摊上的普通劳动者的群像,画面表现内容中的各色劳动者,在画家的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强硬的精神气质以及坚实的存在感。这是这是经由油画创作者在生活实践中的观察体验而表现出油画题材中的真实、普通、具有烟火气息的生活状态。

陈树忠在《野草滩物语之六》中既表现出油画语言本身的魅力,画面色彩及内容表现上展现出在中国民间年画的味道。画家对创作的表现一边是油画这个画种在本土的发展,一边又是画家对于油画民族风格形式的探索实践。

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上,崔小冬的《搜尽奇峰》作品形式的表达上体现了画家对于中华文化之中的写意精神的表现,这其中的表现内容与颇具写意精神的绘画形式相结合,在画面上呈现出了本土化下的独具民族特性的油画作品。

当代的画家们在真正的艺术实践之中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感受的作品,绘画形式与精神的探寻都是基于实践为基础的真理。在他们的作品的形式呈现中有着对汉代陶俑、画像砖与壁画等我国古代传统艺术中的营养的汲取,也有对于油画语言形式中的如:对油画线条、画面形体动势的刻画表现上的生动与真实。画家在创作之时立足于我国社会现实,表现的是画家对其所处社会的真实的审美认识与艺术思考,在我国的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上呈现了中华民族本土化的形式表现的现实力量之美。

(二)中国油画创作在实践方法的指导下进入当代油画语境

油画是传统的,但油画创作者们没有一直拘泥于某种形式止步不前,油画形式上由壁画到架上绘画再到打破架上绘画解放油画在创作的限制,从传统油画颜料的使用再到综合性材料的使用探索,于画面呈现上从表现性的形象到写实绘画再到有主观感受下的表现性、抽象绘画等的诞生。作为“舶来品”而言的油画形式,在我国的油画创作者们在当代的油画语境的展现上一边秉持着在对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科学的继承原则,一边把握着绘画的当代性的精神。

我国本身极具文化底蕴,显然油画在中国的发展中自然而然带入了我国文化与社会底蕴,当代油画创作在中国当代的发展中反映着中国社会的现状,时代特征与时代精神,“在不断实践中发展”不仅是社会状态呈现,也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油画创作过程的体现。

十届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中钟飙的《彼岸在此岸》作品中展现了对传统建筑图式的使用,李波与宫立龙在作品中刻画了富有浓厚蒙古族味道的人民的形象,而不同的是李波在《搏克》中以蒙古族汉子形象与传统体育活动摔跤为主题又与壁画形式相结合,在斑驳的效果中展现了汉子们的强壮。宫立龙的作品《顺风》中对于蒙古人民形象的刻画的饱满,仿佛与雕塑般结实的感觉无二,夸张的表现手法更是突出了蒙古族人民的豪放。十二届全国美展上,闫平老师在《小鱼儿是自由的》作品中使用了女性戏曲人物的表现,在闫平的作品中,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温柔诠释着这个世界。在十届全国美展至今,我国的画家们有的在画面中是对民族文化符号的继承后诠释与呈现,有的结合了油画本身绘画语言的特殊性,展现了独特民族韵味的本土油画味道。他们是在画面表现中展现了本土化的油画形式表现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力量。

我国的油画创作者们在实践方法的指导下没有将油画形式朝着西化的模式进行,在继承油画这种绘画形式与前代大师油画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民族情怀与民族味道,展现了对待历史遗产继承的科学态度。“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的正确认识与科学态度,在油画创作层面,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的态度也是我们当代油画众多油画创作者进入当代语境的前提条件和文化基础。

四、结语

我们的认识水平在不断地提高,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不仅为我们正确的解释历史,解释社会,也适用于我们在各专业上的学习和科学的探索。

作为一名实践型的美术专业的学生,出于对民族文化及中国传统美术形式的热爱,我也试图在民族文化与美术形式之间找寻创作灵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学习、全国美展优秀获奖作品的研读、日常对当代油画创作及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探索与思考等,也希望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不断地找到我所适合的油画语言。

猜你喜欢
创作实践油画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万类霜天(油画)
江文也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实践研究
少儿版画主题创作实践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油画去哪了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节日影像志创作实践初探
油画《惊涛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