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写神”思想在粉彩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作用

2022-05-24 12:05徐梦琪
陶瓷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粉彩工笔人物画

徐梦琪

(南昌大学,南昌市,330000)

0 引言

粉彩人物画历史悠久,自康熙时期粉彩初创,随着朝代的更迭,不断出现新的工艺技法和材料,使得各个时期的粉彩人物画都具有符合各自时代属性的绘画风格。粉彩人物画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直至近代,粉彩工笔人物画不断兼容并蓄,融合东西方艺术思想,借助陶瓷这一特殊材质,创作出无数优秀的粉彩工笔人物作品,给中国陶瓷绘画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分析粉彩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进程,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抓住粉彩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点,更加能够体会“以形写神”思想对粉彩工笔人物画的影响。

1 “以形写神”的发展

“以形写神”思想就粉彩工笔人物画而言,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严格地来说,其甚至可以说是粉彩工笔人物画的核心要素。这种思想起源于两汉时期的传统国画艺术,但真正开始运用于实践,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段时期,传统国画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艺术家对形态的准确把握已经炉火纯青,并且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如何突出“神”显得尤其重要。从东晋杰出画家顾恺之的思想就能够体现出来,其认为画家在画人物画的时候,不能只追求表面的形似,而应该突出人物内在的思想和内涵,通过绘画传递给观者人物的精神品质。如果绘画仅仅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外部形态,那么画作显然没有体现其作用。顾恺之还强调,人物画是为了更好的体现人物的“神”,外部形态的表达只是一种写神的手段和过程,最终的目的都是体现这个“神”。所以,在其绘画人物时,顾恺之刻意着重表现人物的眼神,认为眼神的描绘是人物画最为重要的部分。

早在唐朝时期,“以形写神”的思想就已经贯穿于工笔人物画当中,最富盛名的就属《簪花仕女图》(如图1)。艺术家通过简单的笔墨勾勒,凸显出了唐朝仕女的寂寞与空虚,从眼神中传递出些许哀怨与孤寂,这就

图1 《簪花仕女图》

是艺术家清晰传递给观者的重要情感。而时至宋元时期,

“以形写神”的思想理论被进一步推广,例如《杨竹西小像》(如图2),王绎、倪瓒所共同绘制的这幅作品在人物的造型和五官比例、结构等方面都充分运用了写实的手法,体现了形神论的重要思想。明清时期,由于西方文化的引入,使得西方绘画的思想与东方绘画高度融合。工笔人物画的风格也呈现出更多样的风格,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图2 《杨竹西小像》

封建王朝过后,近现代的绘画艺术发展迅速。新文化、新思想对当代的工笔人物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形写神”的思想情趣对西方技术理论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创新。当代的工笔人物画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与特色,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融贯古今,在承袭传统的前提下勇于创新。粉彩工笔人物画也如同工笔国画人物一样,不拘泥于传统的造型观念,而是逐渐将写实的造型观强调在画家的情感当中。这种绘画的观念充分吸收与借鉴了国画中的“以形写神”理念,这也是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西方绘画艺术对粉彩工笔人物画的影响。当代的粉彩工笔人物画直接对人物进行写生刻划,通过熟练的技巧、凝练的线条,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形象,将作品刻划的细致入微。

2 “以形写神”对当代粉彩工笔人物画的体现

2.1 科学的造型观

对于粉彩工笔人物画而言,造型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粉彩人物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造型不仅能够突显画面的真实感,并且能反映人物的客观形象,从而突出粉彩工笔人物画的写实效果。因此,科学的造型观对粉彩工笔人物画有着重要的影响。粉彩装饰中,在绘制任务的同时,艺术家时常利用线条来塑造人物造型。现在,许多优秀的粉彩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同时更加刻意强调画面的人物造型表现力。例如粉彩作品《西施綄纱》(如图3)中仕女的造型科学写实,艺术家对线条的把控非常精准,同时加之以粉彩特有的色料搭配,使仕女的形象更加生动准确。所以,艺术家必须强调造型的写实观的实践把握,具备扎实的艺术基础,以此更好的突显人物的形象。

图3 《西施綄纱》

2.2 传神的核心观

粉彩工笔人物画的创作目标是为了突显人物的内涵,表达画面的意境,并且不拘泥于眼下的人物造型。但是不注重不代表不重要,相反,人物的造型越是逼真越是能够反映出画面主题人物的性格品质,也更轻易地能表现出艺术家的情感。但是艺术家需要注意,造型的写实观只是一种辅助,最终还是要突显人物的性格,让观者产生共鸣。在实际的粉彩绘制中,艺术家合理的把控、提炼、夸张,才能更好地完成粉彩工笔人物艺术作品。例如粉彩艺术作品《渔归图》(如图4),画面的主题人物刻划得细致入微,五官清晰,甚至脸上的皱纹清晰可见。艺术家通过写实的手法,烘托出渔夫的朴实无华的形象。从该作品当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物内心的平和与乐观。笔者用小人物来描绘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表达,渔夫祥和豁达的情感,让观者很容易动容。这种“以形写神”的方式很容易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一种较为高深的艺术境界。

3 “以形写神”在粉彩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意义

3.1 写生的重要作用

“以形写神”是粉彩工笔人物画的重要指导思想。景德镇的粉彩艺术向来都传承有序,师傅通过强化“以形写神”的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粉彩工笔人物画,并且在写实的过程中强调实物对象与形神之间巧妙的联系。写生是粉彩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将生活中的真实实物转化为一种艺术加工的环节之一。学生通过反复的写生练习,提高写生的能力,并且更好地把控人物的外形,突显人物的真实性格和情感表达。师傅在教育学生写生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突出人物的结构特征。引导学生尊重人物客观事实的前提下,突显写生的真实性。再者,师傅要善于发掘学生内心,让学生从内心出发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积极地用线条来塑造人物造型。最后,师傅要引导学生对先进的绘画技术进行了解,借助先进的绘画技术的优势改善粉彩工笔人物画的创作。

图4《渔归图》

3.2 灵活运用形神关系

创作粉彩工笔人物画的最终目的,是让观者看到画面中主题人物的内心活动,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表达。师傅教育学生粉彩工笔人物画的同时,掌握写生的技巧仅仅是入门阶段。而如何表达情感,如何表现形神关系才是重中之重。师傅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负主导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绘画的过程中运用“以形写神”的理论不断实践,丰富画作的内涵。

3.3 传承文化精神

粉彩工笔人物画的教学,不单单是陶冶情操。更是对我们华夏民族灿烂的文化精神进行弘扬与继承。只有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让我们五千多年的历史更加熠熠生辉。“以形写神”的思想包含着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在中国陶瓷史乃至中国绘画史都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在体现道家、儒家思想的同时,极具丰富的文化内涵。师傅在传递给学生“以形写神”的同时,要让学生先感悟好中国传统文化,让文化根植于学生内心。

4 结语

“以形写神”观念已经有了非常久的历史。这不仅贯穿于整个陶瓷绘画史,甚至贯穿于整个传统国画史。“以形写神”自秦末时期开始发展至今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时至现代粉彩工笔人物画始终坚持“以形写神”的理念,并且在融合西方优秀绘画思想的前提下,将粉彩绘画技法不断成熟,进而促进粉彩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以形写神”体现在粉彩工笔人物画之中,主要是以科学的造型观为基础,以传神作为核心主旨。而“以形写神”的观念在粉彩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上也意义深远,师傅需要帮助引导学生在粉彩创作中更好的把握形神关系,使画面更加富有灵魂。在帮助学生传承文化内涵的同时,让文化精神得到弘扬。

猜你喜欢
粉彩工笔人物画
高原秋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谈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曹娜书画作品
李湘《红楼梦》人物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