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课程特色的家乡文化:甘肃社火

2022-05-24 19:25杨永泽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

杨永泽

关键词 甘肃社火 家乡文化 思想教育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资源颇为丰富,甘肃社火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传承了许多乡土社会的文化特质。研究甘肃社火不仅对传承传统文化有着现实的意义,可以从中发掘生动的课程资源,促进高一学生对乡土社会的深入理解,激发他们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一、组织和表演是认识乡土社会的一面镜子

乡土社会是一种礼俗社会,至今仍固守着许多传统礼俗,这一点在甘肃社火的组织和表演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社火通常以村为单位组织活动,“社火会”是其组织领导机构,成员由社火头、保管人员和各家族的代表组成。社火头由大家民主选出的在村里德高望重、有组织能力的人担任,负责筹备资金,组织排练、表演等工作。保管人员统一管理演出器具、衣物等物品。各家族之所以都有代表参加,是由我国礼俗社会的特点决定的,因为一个村往往存在不同的家族,为了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社火会中一般都有各个家族的代表,这样就便于协调村民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社火会”得到每个村民的拥护、支持。乡土社会的秩序是靠礼俗来维系的,甘肃社火的组织形式至今还保留着这种传统,社会成员在长期的相处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社火的这种组织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乡土中国》中有关礼俗社会的特点。

社火是正月里甘肃一带群众主要的娱乐活动,活动方式一直是约定俗成的。从正月初三开始起社火,到正月十五或二月二结束,每天晚上都有社火表演,这期间,最隆重的要数正月十五的社火表演,这天,各村社火队都要在土地庙前焚香、会演。大家首先聚集在土地庙前,由社火头带领村里各家族的老人到土地庙焚香,这时,土地庙的主持在庙外跪迎,由远及近,跪地两次后进入神庙,在神的注视下第三次跪下焚香,同时进行热烈的社火表演。每当此时,庙里的主持会敲起木鱼和罄,嘴里念念有词,祈求神的保佑。同时,社火队的演员轮番登场,进行最热烈、最隆重的表演,庙外的群众便齐声呐喊,将社火表演推向高潮。之后,社火队便在村中巡行,沿途各家则要在门前焚香、点炮相迎,途经每个路口时社火队的成员都要跪下焚香,这些习俗都是世代相传的。邻村的社火队来访时,本村人要恪守宾主之礼,迎来送往,人员交往时一句不友好的话会使两村的社火“踢”(不和)了。这些近似繁琐的礼俗是举不胜举的,它使社火在很多年的发展中走着一条传统之路,也因此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一种仪式。礼本身就有按着仪式做的意思。这一点在甘肃天水社火中表现得特别突出。甘肃天水社火中的羊皮鼓表演,表演者左手持鼓,上下舞动,右手握短棒,边击鼓边舞蹈。这种社火表演显然传承了当地“师公”祈雨的仪式。甘肃天水一带,每年春季,天旱不雨时,乡亲们请师公“跳神”祈雨,“师公”头戴旋头,手执羊皮鼓,边跳边歌。社火表演中只不过是把“师公”的独舞变为集体舞蹈,把白色的绸带变为红色。而“师公”的这种“祈雨舞”周代就已存在。《周礼·春官·司巫》”中记载:“若国大旱,则帅巫而风乎舞雩。”先民们正是通过这种仪式“沟通”人与神的联系,把人类的社会关系延伸到超自然的事物和力量中,是古代人们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

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与祭神仪式从来都是紧密结合的,在远古时代,掌管农业的农神,掌管土地的土地神和乡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甘肃社火受农牧业文化的影响深远。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制约,乡民们无法支配自然,便产生了求神保佑的思想。一旦在神灵的保佑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就要感谢神灵。因此,社火中的许多祭祀仪式,反映农业生产周期中这种习俗的历史传承性。可以说每年的社火表演是先民们对一年中各种神灵的一次大酬谢,也是他们渴望神灵来年对自己有所庇佑的祈盼。社火在流传过程中,始终固守着这些传统的仪式,与人们祈福免灾的情感一脉相承。

二、甘肃社火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生动教材

甘肃社火发展至今,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传统的甘肃秦安小曲,在三弦、摔子(铜质碰铃)的伴奏中,讲述着一个个使人“发耳目,获教益”的故事。如十冬腊月找鱼救母的《王祥卧冰》,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张生上京》, 标榜“招亲报国”思想的《双锁山招亲》,表现反封建礼教的《十杯酒》等等,不胜枚举。《十绣歌》则把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巧妙地串联起来,“一绣一只船,二绣当阳桥,三绣张果老,四绣四鸳鸯,五绣杨五郎,六绣热难挡,七秀到南阳,八绣八贤王,九绣九重阳,十绣十样景”,十绣绣出了十段精彩的故事。“张果老骑驴过仙桥”“杨家将精忠报国”的情景便浮现在人们眼前,令人荡气回肠,无形中传播了传统文化。

在甘肃天水社火中有扮魁鳌的内容,传说魁星满腹经纶,但屡试不中,便跳河自杀,后被鳌鱼救活,成为魁星神。社火中的魁星形象为鬼面,骑鳌鱼,右手握笔,左手掌砚,行走若破。一路上,沿途观众皆拱手作揖,表达对魁量的崇敬和信仰。魁星甩笔蘸水四处甩洒,当地人认为凡是水落額头,家中就会有读书人高中。像这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让兴学重教的思想文化在家乡深入人心,生根发芽。

现在流行于甘肃天水一带的老调小曲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自明代胡缵宗首创“四六越调”《玉腕托帕》以来,就开始大放异彩,不断涌现出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宣扬孝道的《王祥卧冰》,讴歌爱情的《张生上京》,这些都跟天水地区古往今来古朴、厚实的民风有着血肉相联的关系,也逐渐演变为家乡人民集体的文化生活模式和共同的行为准则。

甘肃天水作为秦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人们对马这种动物都有很深的感情,无论装扮成戏剧人物的人骑的真马,还是小孩骑的纸马,人们都会在马头上贴一张黄裱纸,以示神圣。连表演的人也仅限于男性,体现古人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表演的题材,取决于参加活动的马匹数量。一般以表现古代战争题材的英雄人物居多,如“三国人物”“封神人物”等,表演者粉墨登场,骑上高头大马,手抚宝剑,意气扬扬,真有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红脸的关公一手拿青龙偃月刀,一手轻抚胡须,一副驰骋疆场的从容、淡定。豹头环眼的张飞,横执丈八长矛,凶神恶煞,再现了当年喝退百万曹军的豪迈气概。看一次社火表演,便是领略传统文化的一次大好机会。

说起马社火的起源,却有着几分神秘的色彩,传说当年周武王带领大军讨伐商纣,一路上浩浩荡荡,竟然被骑着黑麒麟,手执雌雄双鞭的闻太师拦住了去路,无法前行。周武王无奈,安营扎寨,和众将商讨破敌之策,大家都面面相觑。武王只得退入帐中,来回踱步,突然,帐外风起云涌,电闪雷鸣,武王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命令士兵们连夜做好天兵天将的面具,第二天让这些士兵头戴面具,策马向冲闻太师的军营,闻太师闻讯,披挂上阵,被眼前的景象搞糊涂了,正在发懵之际,士兵们已纷纷后退,一下子溃不成军。自此以后,化装之后骑马表演的马社会便应运而生。社火队里,闻太师和周武王一同骑在马上,相伴而行,再也没有当年刀光剑影的景象。每当此时,走在社火队的老爷爷,便开始给孙儿讲述发生在中原大地的这些故事,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得以传播。

民间的风俗习惯是由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环境和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它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劳动人民行为的潜在指南。因而,作为民俗文化的社火,不仅是家乡文化建设的重要舞台,也是学生认识人生、塑造品格的课程资源。

三、体现传统戏曲程式化表演的良好范例

程式化是传统戏曲的基石,跑旱船、舞狮子作为民间社火最为普遍的形式,表演极具传统戏曲程式化的特点。民间艺人在长期的舞狮表演中形成固定的程式,一开场,装扮成古代武士模样的引狮人手拿绣球,在前面逗引,狮子紧随其后,抖动脖子上的铃铛。引狮人带领狮子在场子里先跑几圈,接下来,引狮人手举绣球,在狮子面前舞动,狮子随着引狮人的动作跳动、扑闪,并开始走桩、跳桌子、吞绣球等程式化的表演。其中最精彩的要数吞绣球了,狮子抖动鬃毛,把红色的绣球吞入肚中,伴随着生动的表情,把绣球从屁股下拉出来。年年的舞狮表演都传承着这种固定的程式,也传承着人们的喜庆和吉祥。

舞狮表演一结束,跑旱船的表演就开始了。行船、搁浅、历险、再行船,表演一直保持着固定的程式。锣鼓声中,艄公作摇橹状,指挥着船儿移动。打扮漂亮的船姑娘两手抓着船舷,跟着艄公在场地上来回舞动。随着锣鼓节奏的变慢,船姑娘让船左右颠簸,仿佛搁浅在水中。老艄公便走下船舱,挽起袖子,在船身周围抬举摇扛,连连作擦汗状,直到把船托起来继续跑动。如果让船一直在场上跑来跑去,势必令人乏味,接下来,只见船随着船姑娘在场上旋转起来,仿佛误入漩涡深处,越转越快,老艄公便作惊恐状,抢险救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船儿从漩涡中拽出来。整个表演,从跑场子开始,中间多次历险,多次脱险,表演高度程式化,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学生们在欣赏社火表演的同时,也能感受传统戏曲程式化表演的魅力。

四、甘肅社火中渗透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甘肃社火在逐渐的发展中已经成为联系远古民俗与现代社会的纽带。随着盛大的社火队伍走进甘肃天水伏義庙,聆听庙中雄浑的钟声,我们仿佛置身在历史的时空当中,感受到它的久远和深邃,从而对家乡悠久的文化充满自豪。

大部分社火表演具有群体性,人们在社火表演中需要相互依托,共同参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火不仅是一种表演,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剂。舞狮子需要多人配合,敲锣打鼓都是村民们轮番上阵。土地庙焚香、表演要全村人到场;扭秧歌不拘男女老幼,整容庞大,各家都派代表参加;腰鼓队的表演,村里的青年男子便大显身手,他们动作协调一致,鼓声震天动地;玩龙灯,跳龙舞时,“三点头”“三翻身”,参与者更要动作一致,不容一丝马虎,“龙出水”“龙戏水”“飞龙”表演,每个参与者都要把力量融在龙的身体里。共同的参与,使他们的身心都融入到乡村社会的大家庭中,感受家乡文化的深厚与博大。

时代在前进,那些反映时代精神,描绘乡村生活的节目不断涌现。像甘肃秦安小曲《摘棉花》“夫妻二人呀去摘棉花;你担担呀我抱娃,抱也呀抱的个娃,一家三口到了地头,一家三口到了地头;今年的呀棉花呀长的呀长得好也,长的呀长得好也,明年呀要买呀一头大耕牛,明年呀要买呀一头大耕牛。”农民们丰收的喜悦和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溢于言表。学生们听着演员的演唱,就能感受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如今,古老的社火表演越来越焕发出新时代的风采。扭秧歌的表演,在“咚咚锵、咚咚锵”的鼓乐伴奏下,姑娘们披红着绿,手拿彩扇,扭腰舞扇,“三步一停”,走出婀娜的“十字步”,唱着歌颂家乡生活的曲目。铁芯子上孙行者凌空而飞,仿佛要消灭各行各业的腐败分子。表演蜡花舞的女孩子,左手托着五光十色的花盆,右手挥动丝巾,随着有节奏的鼓点,踩着十字花步,款款行进,犹如花海起伏,涌动时代发展的活力。每一次社火表演,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会聚在表演的场地上,说说笑笑,丰收的喜悦、新年的喜庆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他们尽情地讲着自己的开心事,憧憬着家乡美好的明天。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关于文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政策指引下,甘肃社火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创新。那些有着浓厚封建迷信思想的内容早已淡化,反映人们健康生活情趣、充满鲜明时代特征的节目越来越多。正月十五,装扮一新的彩车上,宣传各项政策的标语醒人耳目。与农历大年相呼应,憨态可掬生肖动物举着“科教兴国”、“ 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之类的大幅标语,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家乡人民献上最美好的祝福。

甘肃社火在组织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村委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抓住社火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级政府也积极地参与其中,组织不同规模的社火调演。每年正月十二日、十三日,在甘肃各地举行的社火调演中,辖区各乡镇的社火队便闪亮登场,各显其能。各行各业的特色,各乡各镇的发展,无不在社火队的表演中得到展现。

时代在发展,甘肃社火也随着时代在发展。传统的社火样式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融入人们身体里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无法改变的。甘肃社火在一定程度上的保守性,保存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民俗文化,给我们留下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它无疑会成为我们教学中生动的课程资源,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