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创新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2022-05-25 13:59陈奕羽
民族文汇 2022年19期
关键词:美育思政育人

陈奕羽

摘 要:艺术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是大势所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是我们当下亟须解决的课题。基于此,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理念,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以新高度、新站位、新要求快速推进艺术教育创新和改革,努力践行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提高育人功效,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助力。本文主要浅析艺术创新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艺术创新教育;思政教育

引言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利用好课堂这个教学的主阵地,使各个学科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提出了“立德树人”这个人才培养目标,各类院校应该思考如何在艺术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新时代背景下,艺术类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挖掘艺术教学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达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目的,力求做到思政教育根植于心,浸润思想,镌刻进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艺术教学活动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甚至有的是叛逆期,也是他们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个时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节点,我们要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14年在上海高校首先掀起了“课程思政”的改革,自此,全国各个高校掀起推行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高潮,我校也积极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教学管理,教师也在整合教材以及教育资源,完善教学设计,把本学科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提炼梳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达到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进一步推行“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以及环境思政”。

二、课程思政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整体布局和规划设计

当下,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火热程度。尽管课程思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还应该看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第一,课程思政存在不同课程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阶段对该项工作处在引导、鼓励的阶段,课程思政的融合程度在课程之间良莠不齐。第二,课程建设多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建设,容易各自为战。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容易造成方法陈旧、视野狭小、内容交叉重复等一系列问题。要处理好课程思政,就必须考虑“专业思政、美育思政”的现实问题。有规划、有体系的课程思政建设更有利于“三全育人”的深入、全面实施。

(二)对现实生活中新技术新方法利用不够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课程思政也必须吸收新的技术、方法、素材,用来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进程和效果,使其更加完善。现有的思政教材并不缺乏,而置身于专业和美育之下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思政教材几乎是空缺的,甚至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材的编写上鼓励引入更多新案例、新思路,可以关注近年来的网络和生活中的新事件,应借鉴“新文科”思维,充分吸收多学科的营养,多元立体地丰富课程思政建设。

三、院校艺术类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

院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不但在专业素养方面有高要求,在育人理念上也重在提升综合素养,培养具有“思想品德高、综合素养高、实践能力强、就业质量高”的综合性人才,所以在艺术类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至关重要,那么就需要教师创新开展活动,在课堂内外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理念,旨在培养专业人才过程中对他们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方面进行教育,使思政教育真正渗透在内外课堂教学活动中。

(一)教师艺术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亟须提升

院校艺术类思政教育中,教师是关键,基于“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基于此,我们通过打造艺术创新工作室,构建出一支素质能力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室团队,以此来提升教师队伍的研究力、教学力以及学习力。同时,对工作室教师成员进行思政培训,使他们快速提升思想道德素养,然后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开展音乐情景党课、团课等这些育人阵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把正能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下去。

(二)整合校内资源,丰富美育课程

针对当前院校非艺术专业学科艺术美育存在的教材单一化情况,需要从资源整合的角度进行思考。在具体的实施上,运用新文科思维,编著系统性的美育教材。从学科性质的角度看,美育虽然在专业层面指向于音乐学科,但是就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看,又不限于音乐范畴,而是更加体现出学科综合的特征,除了音乐之外,还涉及文学、戏剧、表演、体育等学科,又关联美学、文学、绘画等学科,而中国近现代音乐中的学堂乐歌、革命群众歌曲等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社会境况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综合各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去丰富美育教材,这与院校新文科建设也是一脉相承的创新关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实践中二者具有一定的统一性,艺术教育有自身的特点。新的发展阶段,要了解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掌握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客观联系,增强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献

[1]许小军.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元素探讨[J].江苏高教,2021(03):101—104.

[2]王萌.高校美育的逻辑起点、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2):68—75,95.

[3]黄茜,刘旭光.音乐艺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73—74.

[4]王恒昕.美育在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合理运用[J].艺术百家,2018(04):23—28,33.

[5]李妍囡.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28):90-91.

猜你喜欢
美育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