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标准化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的应用探究

2022-05-25 14:03王伟张晓慧王佰静
健康护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不良事件

王伟 张晓慧 王佰静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标准化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我院静脉输液的患儿52例,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路径组(开展临床标准化护理路径干预)及常规组(提供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两组患儿配合度评分、疼痛评分、穿刺1次性成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路径组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同时路径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路径组患儿配合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同时路径组Wong-Baker评分率更低,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开展临床标准化护理路径可提高静脉输液各个环节的效率和安全性,也能最大程度减轻患儿的不适,让患儿能更主动、积极的配合。

关键词:小儿输液;临床标准化护理路径干预;不良事件;配合度

儿童因为生理、心理方面都不及成年人,属于特殊的患者群体,静脉输液是临床基础的治疗手段,因为儿童血管较细,且大多对陌生人、陌生环境充满恐惧,让静脉输液过程容易发生一些不良事件,也会影响穿刺成功率。通过细节化的服务,帮助患儿稳定情绪,提高穿刺成功率和用药安全性,是静脉输液服务的重点,这也需要护理服务体现出主动性、针对性和持续性。研究分析了临床标准化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信息

研究对象是在我院静脉输液的患儿52例,研究时间2020年2月~2022年2月。将52患儿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完成分组,路径组及常规组,每组病例数26例。路径组内有男19例,女7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5.04±1.13)岁。常规组中有男14例,女12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5.11±1.08)岁。两组患儿相互对比各项基础信息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我院确诊并在治疗过程予以静脉输液治疗,期间常规组实施传统形式护理,主要内容是为家属说明用药情况,告知注意事项,对患儿情绪进行尽量安抚,做好病情观察和并发症预防工作等。路径组实施临床标准化护理路径干预,具体细节:

穿刺前,为患儿创造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患儿感到烦躁;室内地面保持干燥,定时进行消毒,将意外事件发生风险降至最低;电视播放疾病卡通片,准备故事绘本或是消毒过的小玩具,有利于患者减轻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和恐惧。进行细致的准备,遵医嘱准确配置药物浓度和剂量,做好药品的检查和患儿姓名的核对,若是遇到重名患儿,要进行多次核查并经过家属的确认。

穿刺时,将调节器正确在滴管下端放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穿刺部位,做好细致的消毒,需要注意大部分儿童因为疼痛刺激会对穿刺操作有抵触,尤其是看到穿刺针的施护,因此要考虑患儿的特点在对血管进行评估时不要将穿刺针露出,在确诊直、粗的血管后和家长配合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保持动作准确,随时留意患儿的反馈,最大程度减轻不适。若患儿血管不明显,可利用热敷方法使血管扩张,促进穿刺成功率提高。穿刺完成注意观察回血情况,同时观察药液输入的畅通程度。

输液过程,帮助患儿准确调节药液输注速度,增加观察频率,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注意问询患儿有无不适,观察管道通畅程度以及是否存在穿刺部位肿胀和针头偏移,提高静脉输液安全性。用药期间对患儿进行适时的夸赞和鼓励,可以利用摸额头等小细节让患儿体会到安全感,若患儿存在严重哭闹,给予安抚,用彩色玩具、动漫卡片等转移患儿的情绪。可以在输液期间向家长宣教,普及一些疾病的知识,传授对患儿护理的重点,告知输液过程注意事项。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期间不良时间发生情况并对比。评估患儿的配合度,评价满分25分,分数越高说明配合度越好;同时利用Wong-Baker量表对穿刺疼痛感进行评价,量表共计10分,疼痛越高则获得分值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资料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路径组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同时路径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配合度和Wong-Baker评分

路径组患儿配合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同时路径组Wong-Baker评分率更低,P<0.05。见表2。

3讨论

医院临床治疗工作中静脉输液是重要环节,静脉输液直接将药物输入患者血液,其间有差错和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患者也会产生不适或是各组不良反应,不仅影响临床疗效,也容易引发护患纠纷。儿童因为年龄小,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与成年人有差异,属于医院服务的患者中难度较高、风险较多的群体,对儿童的静脉输液也需要重视,因为患儿大多存在哭闹、烦躁和不配合的特点,同时血管也相对纤细,增加了穿刺难度,而且患儿表达能力较差,较难准确地表达不适,需要用药过程严密的观察,保障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小儿静脉输液开展临床标准化护理路径可提高静脉输液各个环节的效率和安全性,也能最大程度减轻患儿的不适,让患儿能更主动、积极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张铁凌.前瞻性护理干预对小儿输液依从性及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01):59-60.

[2]陳金霞.优质护理对急诊小儿输液室的纠纷、投诉率影响分析[J].人人健康,2021(23):84-85.

猜你喜欢
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管分析
ICU年轻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效果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不良事件报告体系在大型综合医院的应用现状
妇产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与对策
婴儿培养箱不良事件总结及国内外监管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