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含Sb地块土壤修复效果评估

2022-05-25 03:25周正慧
绿色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目标值二次污染基坑

周正慧

(中检集团理化检测有限公司,上海 200436)

1 引言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其中锑(Sb,以下均称Sb)被美国环保署(US-EPA)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被欧盟(EU)巴塞尔公约列入危险废物,我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也将Sb列为第二类控制金属[1,2]。同时,Sb被证实对人体及生物均具有毒性及致癌性[3]。本项目地块经前期调查证实,部分土壤中Sb超出《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4]第一类用地筛选值,需针对该Sb超标土壤开展修复和修复后的效果评估,使其满足后期规划及安全利用要求,为提升区域环境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2 材料与方法

2.1 Sb检测方法与相关标准

土壤评估标准为修复方案确定的修复目标值,本项目基坑清理目标值、污染土壤修复目标值及潜在二次污染区域目标值设定为风险评估确定的地块风险控制值,即为《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4]中重金属Sb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详见表1。检测方法见表2。

表1 污染物(Sb)的修复目标值

表2 土壤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检出限

2.2 效果评估布点及采样方案

本项目根据《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 25.5-2018)[5]的相关要求,对修复区域清挖基坑侧壁及基坑底部的表层土壤、原地异位修复后的土堆、潜在二次污染区域进行采样布点。

对于原地异位处理的污染土壤,在基坑回填之前对基坑清挖进行效果评估监测;在污染土壤异位修复处理完成后对其进行效果评估监测;施工完成并退场后对潜在二次污染区域进行效果评估监测。

本次效果评估范围为修复方案中确定的土壤修复范围,即重金属Sb超过风险筛选值区域共计1807.7 m2,工程量约为2416.2 m3,具体如表3~5。

表3 清挖基坑效果评估点位布设情况

根据施工单位修复施工进度,本次项目分5批次进行现场采样,共采集46个基坑土壤样品、12个修复后土壤样品、11个潜在二次污染区域土壤样品(平行样不在此统计)。

3 结果与讨论

3.1 前期调查结论

根据前期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本项目地块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6]、《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7]和《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沪环土[2020]62号)[8]中的相关要求对地块进行了初步及详细调查,初步调查在地块内共采集了18个土壤样品和3个地下水样品。详细调查共采集了98个土壤样品和和4个地下水样品监测点位。结果显示,在本地块土壤中发现锑超标点位12个,超标浓度为20.7~77.4mg/kg,最大超标深度至地面以下1.5 m。需根据国家及上海市有关规定,针对土壤中锑的超标情况开展进一步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以便确定地块土壤修复目标值、划定修复范围。

表4 修复后土堆效果评估点位布设情况

表5 潜在二次污染区域效果评估点位布设情况

风险评估结论表明:本项目地块未来规划属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第一类用地”,项目地块的污染物暴露情景为第一类用地方式暴露情景。土壤关注污染物为重金属锑,在第一类用地条件下,计算得到项目地块土壤中锑的风险控制值为20 mg/kg,基于已知土壤监测点污染物浓度,选择数值插值方法,以风险控制值为修复范围边界计算地块内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范围,得出本项目土壤理论修复面积为1740 m2,修复方量为2434.2 m3。

3.2 污染土壤修复

目标污染物为Sb,修复目标值为20.0 mg/kg。修复范围为重金属Sb超过风险筛选值的区域共计1807.7 m2,工程量约为2416.2 m3。

本项目修复技术采用原地异位化学淋洗技术,即通过逆转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离子吸附和重金属沉淀两种反应,使土壤中的重金属转移到淋洗液中[9,10]。其中,淋洗剂的选择种类包括无机提取剂、表面活性剂和有机螯合剂[11]。本项目采用磷酸二氢钠作为淋洗药剂,磷酸二氢钠为可溶性磷酸盐,在水溶液中分散性好,其有效去污成分磷酸根的含量高,且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一种常见的去污材料[12]。

结合前期小试及中试结果,在实际工程实施过程中,按照土水质量比1∶6,淋洗药剂(磷酸二氢钠)质量浓度5 mmol/L,洗脱时间为1 hr的技术参数,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异位修复后检测达标的土壤原位回填,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淋洗废水经处理达标后纳管排放、淋洗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交由有资质的单位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清挖区域分5个基坑进行采样,每个基坑根据面积平均划分侧壁及坑底的采样单元,每个单元采集9个样品混合成一个样品进行检测,共采集46个土壤样品。根据检测结果,由图1可知,各基坑土壤中Sb最大值含量范围在1.5~19.4 mg/kg,均值含量范围在0.7~14.9 mg/kg,均低于基坑清理目标值20.0 mg/kg。

图1 基坑清挖区域样品检测值

修复后土壤根据施工进度,共进行3次采样,每次采样根据堆体体积划分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土方量不应超过500 m3,分别采集表层、中层和底层的土壤样品制成1个混合样进行检测,共采集了12个土壤样品。根据检测结果,由图2可知,其中,修复土堆1有一个样品出现超标情况。修复土堆1共计806 m3土壤,分4个单元进行采样,每个单元代表201.5 m3的土壤方量。针对修复土堆1的超标情况清挖出210 m3的土壤进行二次淋洗修复处理,处理后的土壤与第三批次修复后的土壤合并验收,第三批次土壤检测结果满足修复值的要求。其余检测情况均低于修复目标值20.0 mg/kg。

图2 修复后土壤样品检测值

结合项目实施进度,在项目完全撤场后对潜在二次污染区域进行了采样。评估范围主要为修复过程中的潜在污染区域,本次项目针对修复施工过程中各个功能区域进行布点采样,包括短驳道路、废水暂存池区、污染土壤堆放区、土壤淋洗区、土壤待验区。根据检测结果,由图3可知,潜在二次污染区域共进行1次采样,采集11个土壤样品。土壤中Sb含量范围在0.4~4.0 mg/kg,低于修复目标值20.0 mg/kg。

图3 潜在二次污染区域区域样品检测值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本项目地块经修复治理后,地块环境质量满足修复方案所设定的修复目标值及《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的要求。污染土壤修复结果达到了预期的修复目标值,地块可作为第一类用地开发利用。

4.2 建议

(1)根据《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 25.5-2018)的要求,本项目采用总量削减模式,即采用淋洗的方法去除了土壤中的重金属锑,修复后地块污染物浓度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的要求且该地块不属于需要实施风险管控的地块,无需进行后期监管。

(2)为保证地块的安全利用,地块开发建设前,建议封闭施工修复后的场地,做好场地四周的防护工作,防止外来人员在场地倾倒垃圾等造成新的场地环境污染的活动。

猜你喜欢
目标值二次污染基坑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施工管理探讨
邻近重要建构筑物条件下的基坑工程设计
空气净化器有害物质二次污染研究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常用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分析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ML的迭代学习过程
养殖场沼气工程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挖掘“小专业”赢得大市场
农村水资源安全威胁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