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沿海城市政企合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机制探讨
——以秦皇岛市一沿海区县为例

2022-05-25 02:55刘晓晓和娴娴张兆祥栗勇田
绿色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空气质量监测区域

佟 馨,刘晓晓,和娴娴,张兆祥,栗勇田

(1.秦皇岛天大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 秦皇岛 066000;2.河北省河道水质净化及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河北 秦皇岛 066000)

1 引言

“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企业分布较少、主营旅游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沿海旅游城市如何通过政企合作、购买专业咨询公司的大气污染防治团队的服务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转好,是该类型城市在“十四五”期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以秦皇岛市一沿海区县为研究对象,从运行机制、实施效果等方面,综述已有研究成果,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出完善运行机制的建议,以期为其他沿海旅游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2 研究综述

大气污染治理本身就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特点,且一般需要耗费较长的治理周期[1],而沿海地区的情况更为复杂。受海陆风影响,相较于内陆地区的气候条件有所差异、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吴蒙等[2]观测发现较弱的地面风场形成气流停滞区、不利于污染物的输送扩散、且污染日海陆风局地环流更为活跃。林长城等[3]研究发现,陆风与海风转换期间颗粒物易聚集,PM10浓度易升高。王坚等[4]确认海陆风环流途径的变化导致鼓浪屿空气质量受工业污染影响较大。洪文俊等[5]经研究发现,当主导风向为海陆风时,码头内SO2、PM2.5和PM10浓度高于陆海风或静风环境,主要来自于船舶尾气的排放。龙凌波等[6]比较沿海12个省的115个地级市得出我国沿海地区颗粒物污染严重,环渤海带及长三角地区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局地海陆环流加大了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的难度,为达到环境治理的目的,政府部门进一步采取制定区域环境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解决方案、提出府际合作等治理等措施。毛春梅等[7]认为区域环境府际合作治理需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激励机制,建立区域绿色发展基金,保障区域环境治理提供稳定可持续的经费、协调区域内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孙涛等[8]认为在中国的体制结构下,区域环境治理政策体系框架的关键是中央的强势介入、推动、建立平等协商的政策主体体系。陈桂生[9]提出受空气流动性影响,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其治理需要区域主体协同行动。

聂丽等[10]经数值仿真模拟后,得出政府间合作治理大气污染难以自发达到均衡状态,奖励和惩罚力度是影响地方政府间合作治理、促使地方政府达成合作联盟重要途径的结论。因此,在政府间达成合作治理的前提下,区县等地方政府为改善空气质量、分担环保任务压力、落实上级政府的奖惩制度,采用政企合作、选择购买专业技术服务,由大气污染防治团队来保障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的落实。

3 运行机制

由于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受到污染源位置、季节及地形等影响,在空间扩散、迁移、转化过程中,形成空气污染在空间上的多尺度特征[11],政府需采用大气污染防治团队进行专业管控,改善空气质量。以秦皇岛市一沿海区县为例,大气污染防治团队由驻地人员提供的日常服务和专业设备监测的专项服务两部分构成。日常服务包括编写空气质量日常报告、实时对空气质量进行分析和调度、提供使用大气污染防治监测平台等;专项服务包括识别污染物高值区域的激光雷达监测、识别颗粒物来源的质谱仪监测和道路积尘负荷走航、识别挥发性有机物来源的质谱仪和走航监测等。

大气污染防治监测平台是团队出具日常分析报告、实时监测区域空气质量、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该平台利用大数据,将各个地区实时、历史的空气质量情况,气象条件,本地区的企业废气排放量,交通情况,重型柴油车的运动轨迹和同一时段选定区域内的过路频率等数据进行抓取、筛选,形成以本地为主、兼具跨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监测平台,为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提供大数据支撑。

4 效果评估

2021年该团队开始进行服务,从日常服务保障空气质量整体情况的效果开看,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该区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71,较去2020同期4.04下降8.2 %,组成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各项污染物累计情况为:PM2.5浓度29 μg/m3,较去年同期31 μg/m3下降了6.5%;PM10浓度52 μg/m3,较2020年同期54 μg/m3下降3.7 %;O3-8 h浓度156 μg/m3,较去年同期182 μg/m3下降14.3 %;SO2浓度11 μg/m3,较2020年同期13 μg/m3下降15.4%;NO2浓度23 μg/m3,较去年同期24 μg/m3下降4.2%;CO浓度1.6 mg/m3,较去年同期17 mg/m3下降5.9%,六项污染物较去年同期均下降,整体服务效果较好。

从利用专业设备监测提供的专项服务来看,在空气质量国控点附近一点,首先利用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 05系列)识别监测期间空气中的正负离子分布,其次通过组分分类,将识别到的正负离子进行分类,明确本地餐饮源、扬尘源、生物质燃烧源、机动车尾气源、燃煤源、工业工艺源、二次无机源和其他排放细颗粒物的占比,进一步提出改善、管控建议(图1~3)。此次专项报告得出监测期间扬尘源比例高峰出现在20:00~24:00,风向来源高峰出现在东北面与西南面,与PM10风向来源高峰在东北面与西南面相对一致,需要加强东北和西南面扬尘管控等针对性较强的建议。

图1 监测期间颗粒物平均质谱

图2 扬尘颗粒与PM10风向来源三维

图3 扬尘源小时排放规律

5 存在的问题

5.1 团队与不同部门间信息闭塞、联动性差

由于团队属于公司,不同部门隶属于政府,立场站位不同导致相互之间存在信息闭塞的问题。面对环境信息交流能力不足,环境治理的关键是要改变信息不对称、不充分[12,13]。“十四五”以来环保责任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政府及公众对大气污染愈发关注,但发展时间较短,仍存在部分权责不明、局部推诿的情况,导致团队发现的部分环境问题无部门认领、整改。

5.2 团队职责不明

由于政府设有专门主管大气的部门或科室,团队充当的角色是该部门或科室的决策辅助。在团队实际运行中,团队存在权责僭越、冒领政府专管部门或科室的工作内容的问题,或由于权限小,导致与不同部门间的协同工作开展难度大,团队工作不能按照计划实施,易处于停滞阶段。

5.3 调度使用的奖惩机制力度小

由于存在生态治理绩效在政绩考核中地位较弱、生态指标体系和考核方法设置不全面、生态指标权重偏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团队在发现本地问题后,相关部门、工业企业或建筑工地等涉及方重视度偏低。比较我国现有的考核模式仍习惯以经济指标优先,面对近十年兴起的生态治理指标存在抵触情绪,特别是2021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易不受重视。

6 完善建议

6.1 信息共享、增强联动

团队需要不断拓宽信息共享的深度和广度、建立联动中转机制。首先,团队分享大气污染防治监测平台的使用权限,各相关部门均使用统一平台;其次,各相关部门整理自有的工作相关平台,团队进行整合,对大气污染防治监测平台的内容模块进行增项,完善平台内容;最后,由团队和政府专管部门共同调用两人,作为团队和部门间联动工作的中间人,负责沟通和跟进进度、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

6.2 政府加强对团队的评估,支持团队提升服务质量

团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工业企业或施工工地等大气污染源产生方和政府监管方两方之间纽带的角色。团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性,首先以摸清该区域的各类污染底数为基础,其次结合地形气象等本地具体情况和专业监测,最后综合多方因素提供大气管控决策方面的建议。为政府购买企业服务形式的推进建言献策,成为推动政府和企业协同治理的重要力量。因此政府应进一步支持和帮助团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专业化建议,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6.3 建立排污相关的市场交易机制

引入经济刺激手段,开放排污或碳交易市场,将减排量转化为资金[14,15]。保障区域环境治理有稳定可持续的经费、协调政府和相关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的交易市场的构成为:第一,大量开展排污许可证交易;第二,探索开展碳交易市场,由政府引导碳金融规范有序、资源配置合理,必要时设立碳基金等举措,由政府引导转向市场主导;第三,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形成保险公司、参保人等多元主体对生态环保的监督机制。

猜你喜欢
空气质量监测区域
乌海市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浅析深基坑监测及数据分析方法
分割区域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擦桌子
区域发展篇
学习监测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