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本量利分析在医院设备采购决策中的应用

2022-05-25 10:47茅士央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10期
关键词:保本工作量变动

茅士央

(上海星晨儿童医院供应链管理部,上海 201100)

医疗设备是医院固定资产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的质量对治疗效果也有一定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不仅诊断和治疗准确性提升,设备的使用年限也得到延长,再加上我国新医改各项政策的推出实行,医院的医疗设备与日俱增,呈现迅猛发展势头,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地位越发突出。通过本量利分析法对医院设备的经济效益和风险进行评估,结合医院现有业务规模预判回本周期,寻求保本点,做到决策心中有数,以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发展。

1 关于本量利分析的相关概述

本量利分析,也叫量本利分析,简称CVP(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一定时间内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由此总结出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为后期决策和业绩考评提供一定财务信息的定量分析法。将本量利分析方应用在医院中,以检查人次为单位,以成本性态分析作为基础,研究一定时间段医院就诊检查人次工作量、与就诊检查过程中消耗的人力、设备、水电等折旧成本以及利润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确定保本点,继而精准分析投入价值和风险,为医院设备采购决策提供精准实时财务监测数据。

2 本量利分析的应用步骤

本量利分析的应用步骤主要有三个步骤,具体如下:(1)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会直接影响后续计算和决策准确性,主要内容为收集设备成本数据,明确划分变动成本(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量成正比例增减变动关系,如材料费、水电费、人员工资等,以元/月为计算单位)、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成本总额不受业务总量增减而发生变动的,单位为万元,)、混合成本(非线性变化关系且无法归集为固定或变动成本),可以由医院设备负责部门直接统计出工作量,或者通过市场调研获得一个较为准确的月就诊人数,随后借助成本账户将变动和固定成本分类。(2)在第一步基础上,利用本量利分析法确定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一步骤中,以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计算出保本点工作量,如将单位变动成本与政府收费标准、固定成本相互结合,计算出保本点工作量,具体公式为:保本点工作量=固定成本总量/(政府收费标准-单位变动成本),最终确定医院设备在诊治检查多少位患者后会收回成本。(3)在掌握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医院设备采购分析与决策。

3 本量利分析在医院设备采购决策中的应用

3.1 指标计算

文章以医院CT设备采购为例,以其本量利分析数据为基础,利用指标计算和敏感性分析对新设备采购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本量利分析的在医院设备采购中的具体应用,该CT设备名称为专用X线断层诊断设备,购入时间为2018年9月1日,实际应用时间为2018年9月10日,购入价格为740万元,折旧计提年数为6年。

按照本量利分析法将设备总投入价格、办公室设备折旧、人员薪资、固定维护费用、卫生材料、水电费、绩效奖金等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可得出本量利分析表(见表1)。可知2018年保本工作量为7107例、实际工作量为16482例,总收入为872.11万元,2018年保本工作量为6729例、实际工作量为15173例、总收入为922.01万元,实际工作量为保本工作量的2.3倍。同时,从设备基础数据可知,该设备折旧计提年限为6年,两年保本量为6918例,可知投资保本量为41508例,以本量利分析法进行计算,即保本工作量/实际年门诊人次,得出投资回收期为2.6年。

表1 本量利分析表(单位:万元)

3.2 敏感性分析

近期,因医院需要新购入1台CT670设备,需要对该类型设备进行敏感性分析,以确定购买该设备是否可行,故此进行敏感性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1)将新增设备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可计算得出具体指标变动情况。假设两台设备同时运营,会大幅缩减患者预约时间,增加至少60%的工作量,预计2020年工作量为:15828×(1+60%)=25325人,总收入=工作量×单位收入,卫生材料=工作量×单位卫生材料成本;(2)计算分析设备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人员工资、水电暖、维修及其他成本,从设备折旧看,新购入设备性能和治疗作用会高于旧设备,购入价格会有所增加,预计新增设备年折旧费用为60万;从固定资产折旧看,参照旧设备成本金额为11万元;从人员工资看,需要增加人员2~3名,工资至少会增加15万元;从水电暖看,参照前一台设备需增加28万元。

由此可知,新增CT设备后本量利分析情况如下:该设备购入价格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6年,投资回收期为5年,按照其应用规模可知,该设备年收益为235万元,计算可做出判断,该新增设备创造收益较小,风险较高。由表1可知,原设备投资回收期为3年,使用年限为6年,也就是说,余下3年时间均为获利时期,医院新增CT设备的原因是,原有CT设备预约人数较多,可长达1~1.5个月,需求量大,新增1台CT设备,将大大增加工作效率,增加工作量,从而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因此,医院希望新增设备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大。由此,文章以工作量为敏感性分析变动因素,可获得具体分析表格(见表2)。

表2 敏感性分析表(单位:万元)

由表2可知,当实际工作增长量不变时,新增设备产生相继得出当实际工作增长量为5%、10%时,总收入分别为1616.75万元、1693.74万元;当实际工作增长量不变时,新增设备产生的收益为235万元,当实际工作增长量为5%时,新增收益为303万元,当实际工作增长量为10%时,新增收益同样为303万元,预计投资回收期则为3.3年、2.67年。因此,当2019年工作量为上升至5%时,需要尽可能上升至10%,以实现设备效益最大化,获得更多经济利润,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4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新增CT设备成本控制空间较少,患者需求量较大,要想缩短投资回收期,最好的入手点为工作量,通过增加工作量,快速增加收益,但是,受新医改、医疗价格调整、薪酬改革、分级诊疗制度等影响,单纯依靠工作量增加带来的效益将越来越少,整体获利结构较为单一,一旦受到冲击,将大幅降低经济效益,必须从多方入手,增加设备投资效益。

(1)医院可以适时推出相关检查项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分级诊疗制度影响下,工作量受到限制,但可以积极转化侧重点,重点诊治患有疑难杂症的患者,扩大医院覆盖范围,向邻近省份辐射,致力于提升医疗诊治水平,提升患者治疗满意程度,将实现工作数量向。

(2)加强医院设备采购项目立项、招投标及采购渠道把控,降低医院设备固定成本,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例如,可以建立对应医疗设备调配系统,通过租赁形式将一部分医疗设备租赁给其他科室,不仅能够满足临床科室工作需求,还能降低设备购置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同时,在采购应用新设备后,要积极组织医务工作者开展培训工作,了解设备性能、功能及应用范围,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继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3)严格成本管控,降低单位变动成本,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积极优化调整就诊流程,避免时间虚耗,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加班时间,还能提升诊断技术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加强诊疗过程中卫生材料使用管理,设置专门卫生器材及设备使用标准、应用方法等,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同时,科学合理应用设备及卫生材料,或者实现卫生材料或设备的专人专职管理,做好卫生材料及设备使用统计工作,将其与月度奖金挂钩,定期检查低值及高值易耗品,避免资源浪费。

猜你喜欢
保本工作量变动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作量多源线性估算方法仿真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变动的是心
“保本”承诺渐行渐远,你准备好了吗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实验室工位考勤管理软件设计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