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教育服务实践高质量发展探究
——以肇庆学院为例

2022-05-26 01:34梁玉玲
关键词:肇庆顶岗学院

梁玉玲,张 力

(肇庆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新时代的中国经济由过去传统的以规模为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更加追求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由于经济快速的推进过程中积累了各种结构性矛盾,要破解这种局面,就必须打破经济结构的低端锁定。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步伐,通过大力优化教育结构为高质量的发展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持,高质量教育结构必须适应和推动经济杜会发展。加大教育发展质量,加强地方高校人力资本服务实践的溢出效应,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和自主创新,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等学校要利用其自身的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地方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这也是地方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如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地方教育差距大于经济差距等。人力资本作为高端要素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导作用。地方高校竞争力来源于对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学校的发展定位必须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本文以肇庆学院为例,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一、文献综述

2018 年9 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1]。“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如何更好地为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实践服务”[2],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人的素质的差异性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显著负效应[3]。一个地方的人力资本积累对当地的经济增长有显著溢出效应[4]。教育服务实践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化的必然结果,这种服务实践必然会使相关利益者受益。这种结果会促进形成“教育平等←→收入平等”的良性循环,进入到一个内生化的良好发展轨道[5]。高校的办学理念以及高校的类型决定了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方式和形式。地方院校在师资力量、科研实力等方面与重点院校有一定的差距,但其区位优势明显,美国高校在19 世纪初就提出了“学校与地区共同成长”的办学方针[6]。

地方院校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突出特色是一个重要前提保证。而突出特色就必须紧跟国家战略,紧贴地方经济建设的实际,助力地方的教育均衡发展。

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教育均衡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逐年增大,人才问题的演进是与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同步变化的[7]。2020 年《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教育规模已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才能变为现实。1980 年以来,城乡分治教育供给制度使基础教育出现城乡差异拉大化的局面。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巨大,教育公平问题,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基础教育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正视经济增长阶段性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均衡化问题

建国之初的经济增长战略是通过提高资本积累率来实现国家工业化战略目标,这种战略有其阶段性。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一点也正好反映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演变中。基础教育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有效的劳动力资源,高效的劳动力资源不断提高过程当中的产业升级换代[8]。教育是培养适合经济发展人才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特别是现代学校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不同层次劳动者知识、技能和创造力的关键。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使得教育公平充分体现了社会公平。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则包含了教育经费供给的不平衡、师资分布的不均衡、教育管理水平差异化、教育教学设施的供给不均衡等方面。然而,教育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市场规则,通过交易去实现其均等化,例如教育质量高低的根本因素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分布的严重不均衡是造成城乡基础教育差别化的重要因素。

(二)地方基础教育均衡化中校地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本质属性之一。面对经济发展转型期转型升级,教育结构更需要具有对基础教育均衡的兼容性。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在行政级别和运行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双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对接途径,没有形成高效的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而地方高校的优势在于面向和服务地方,尤其是助推地方基础教育的协同,优化当地的人力资本结构,减少由于教育差异化而导致的区域差异。

教育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基础教育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中处于重要的阶段。基础教育的不公平必然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带来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包括会影响到地方经济的最终发展质量。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优先区”政策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均衡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9]。要解决区域经济的失衡问题就必须先解决区域教育的均衡问题,不仅仅要实现“师资资源均衡”,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当地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行区域内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总而言之,通过教育服务实践带动当地的教育均衡化发展,地方的经济建设与地方高等教育相得益彰。

三、肇庆市政府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经验

广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排在全国的首位,2021 年肇庆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649.99 亿元,排在广东省地级的第12 位[10]。对于本文的研究来说,其区域发展差异有一定的代表性。肇庆学院是广东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是较为典型的地方高等院校,其定位是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为目标。肇庆学院的发展更加关注自身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支持。

县域经济发展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经济落后的贫困县,因为经济滞后,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满足不了现代教育工作的需求,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更为艰苦。肇庆市城乡学校的教育资源分配有明显差异,在基本建设资金投入、教师分配上,城镇中学有明显的优势。教师资源方面原因也造成了城乡校际间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差异,城镇中学优秀教师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中学。从“十四五”发展规划来看,肇庆市正全力解决教育等热点民生问题。肇庆市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城乡教师的双向调配工作,并对33 所学校进行了改扩建,新增的学位达到了3 万个以上。全方位、多角度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的教育制度改革,每年结对互派交流老师,为促进城乡教育教学科学、持续、均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020 年,肇庆对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按月人均1045 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全年发放补助2.15 亿元,共17 000 多名山区和农村学校教师受益。落实中小学教师5 年一周期全员培训制度,加大力度解决基础教育的非均衡问题。率先探索了落后山区和城市中心城区的教师互换交流模式,组织城乡教师间的结对,相互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帮扶支教,如端州区和怀集县分别选派骨干教师进行挂职和交叉任教。从实际的实施效果来看,这些政策举措都是有效的。

四、肇庆学院教育服务实践

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助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仍然是当今教育体系中的薄弱链条,发挥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推动地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是可行的。从近年肇庆学院实践来看,有两条重要的途径:一是通过自身教育体系为基础教育培养更多的专业型和应用型的师范生,增强由于师资匮乏而做的横向的增量补充;另一方面是利用高校的优势教育资源为广大农村等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地区进行师资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存量的优化。同时,建立和优化师范类高校、地方政府与实习学校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

(一)肇庆学院教育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1.师范生顶岗实习的有益尝试

在肇庆市政府对本市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化的大力推动下,肇庆学院在学生的顶岗实习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从肇庆学院在德庆县12 所乡镇中小学的师范生顶岗实习的情况来看,顶岗实习对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实地考察发现,顶岗实习过程中,大多数顶岗实习教师基本熟悉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主要是PPT 课件教学,有个别顶岗实习教师能熟悉操作希沃白板的某些功能,说明其教育信息化基本功是比较扎实的。顶岗实习教师的综合能力培养离不开高师院校的岗前培训,以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从实施效果来看,顶岗实习确实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新的改变,一定程度缓解了师资匾乏的问题。

2.建立和优化师范类高校、地方政府与实习学校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

近年来,肇庆学院加强了与肇庆市各级地方政府的互动,积极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如2020 年与四会市人民政府签订校地全面合作战略协议,在基础教育示范实验区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和就业等方面全面开展深度合作。2020 年11 月11 日签订《肇庆高新区-肇庆学院政产学研教合作暨设立教师教育协同育人合作区协议》,使更多的项目落地。2021 年和高要区人民政府在加强继续教育合作、促进毕业生实习实践和就业创业等方面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肇庆学院一直在加强校地之间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

3.驻地教师的派遣与挂职锻炼相结合

近年来,肇庆学院一直都有在怀集、广宁、封开和德庆以及大旺高新区等顶岗实习生多的地方派驻驻地教师,在一线协调各方,负责管理和指导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教学和班主任等工作的开展。而到中小学挂职锻炼的教师,积极参与所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切实把握实践锻炼与调研考察的机会,了解获取第一手信息,努力创设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两者有效协作的机会与机制,从师资培训到教研等方面充分了解中小学的迫切需求,努力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从更高层面提升挂职学校的教育水平。同时,努力探究师范毕业生在基层教育实践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完善师范生培养方案,提升了肇庆学院人才培养的效果。

(二)肇庆学院教育实践输出的评价与反馈

1.调查目的与设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目的在于对肇庆学院近年人才培养及教育输出进行调查,为学校及地方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竞争力。本次调查一共收集问卷数量为1032 份,包括了莱克特五级量表和开放问卷形式。

2.调查对象与分析

本次调查以中青年的受访者居多,而这类型的受访者正是教育行业的的中间力量,反映了学院后期可持续发展程度。从受访者分布来看,有48.93%的受访者是非肇庆学院毕业的老师,这使得评价上更为客观。而有30.91%有受访者是毕业于肇庆学院的,可以从内部的评价更好地了解对肇庆学院的认同感。从受访者的总体分布上,相对较为均衡,反映了数据的客观性。

图1 对毕业于肇庆学院的教育工作者总体评价

从图1 相关受访者的评价上看,对毕业于肇庆学院的教育工作者的很满意评价达到了50.19%,满意评价达到了36.34%,两者之和为86.53%,这是对高校的社会服务价值的高度评价。从数据看,肇庆学院培养的人才以及在其体系下的教育实践输出对当地经济社会的作用效果是较为明显的。当然,一般以下的评价占比为13.47%,这部分的占比所反映出的问题仍需要重视,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从调查结果看,与非肇庆学院毕业生对比,肇庆学院毕业生最需要提升的三个方面,一是基本功,扎实的理论基础是毕业生必须要掌握的,占比为56.2%;专研精神和创新能力也是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并且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占比分别达到了49.9%和48.06%。对于目前正在肇庆学院学习和培养的师范生来讲,给予最多的建议是练好基本功、多参加社会实践和珍惜实习的机会,占比分别为82.66%、55.04%和54.65%。从被调查者的反馈来看,最希望得到母校肇庆学院的帮助和支援诉求最多的是职称论文等科研方面的帮扶,其次就是学历的提升和短期的培训,这三项的占比为63.47%、64.24%、59.01%。这几项都反映了其对继续学习方面的追求,有利于后续职业能力的提升。

五、高校教育实践高质量发展的反思与探索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区域的不均衡,同时也造成的在不同层面的教育不均衡,基础教育不均衡将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要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首先必须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从众多的研究结果来看,关于缩小我国教育差距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结论都是比较一致的,其中发挥地方高校教育实践输出对地方的帮扶是一种有效途径。所以,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和地方高质量发展是可以协同共生的。

首先,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特别是服务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服务地方基础教育要大力实施三方面策略:第一是为地方教育大量输送合格的师资,建立人才的供给渠道;第二是利用自身资源为教师提供在职进修、培训,发挥高校的桥梁式服务作用;第三是通过实习或挂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地方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其次,要紧密结合当地区域实际开展科教服务。当下,乡村振兴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充分重视地方高校教育实践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地方高校拥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应充分鼓励广大的专家、学者深入地方建设的第一线进行科技实践和教育实践的输出,为地方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发挥智力支撑作用。总之,支持地方建设是地方高校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源泉所在。

猜你喜欢
肇庆顶岗学院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深圳蛇口—肇庆高要”组合港正式启动
新冠疫情影响下汽车学院顶岗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海盗学院(12)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海盗学院(7)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西行学院
奇伟的肇庆(外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