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路遥小说的乡土情结

2022-05-27 13:44杨天宏
参花·青春文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孙少平路遥情结

一、引言

路遥(1949-1992),中国当代作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乡土情结是路遥作品中最强烈的部分。由于出生在农村,路遥对农民的生活问题有深刻体悟。他总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农民的孩子,热爱养育他的荒地。因此,浓郁的“土地色彩”洋溢在他很多部作品中,这也构成了路遥作品鲜明的地方风格。路遥之所以如此热爱和珍惜这片黄土地,与其生活环境和童年的经历有关,也与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有关。他在作品中分析农民心理变化的过程和人格特征,还在作品中反映历史环境的变化对农民命运的影响。他也用浓重的色彩描绘黄土的美丽世界,表现他对农村、农民和国家的强烈热爱,体现其对黄土文化坚不可摧的热爱。路遥将这些强烈而复杂的情感融入他的创作中,谱写一首黄土高原的情歌。本文把路遥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阐释路遥小说的乡土情结。

二、路遥“乡土情结”的产生

(一)生于“农民”,始于“农民”

从路遥自传中了解到,他是一名从农村走向大城市的“集大成者”,作为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他永远不会忘记这片土地的点点滴滴,他的作品素材大都基于农村生活,这也是他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农民之子的原因。路遥的创作一直以陕北黄土为背景,在家乡水土的滋养下,生活在那里的人常表现出人性的真、善、美,这些未受过太多文化教育的普通农民,彼此关怀,同舟共济,产生情如流水的亲情。他和普通农民之间建立的深厚情意是他无法割舍的情结,也是他产生乡土情结的原因之一。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工程量巨大的作品,路遥花了三年时间收集各种与之相关的材料,阅读了1975年至1985年的所有报纸,并将材料剪贴下来,这期间的工作量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为了小说的真实性,他多次回到家乡,到大牙湾煤矿体验生活,与工人们穿同样的衣服,做同样的工作,并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他记录下每一个亮点,所以他的笔记不亚于一部小说。然而,当《平凡的世界》的第一部完成时,等到的不是读者的赞扬和掌声,相反,它受到了文学研究者的强烈批评。此外,路遥情绪降到谷底。同时,他的身体在日渐操劳下也感到严重不适,但他始终像书中的人物一样,他总是在最深的痛苦中寻找最美的风景。在第二部和第三部的创作中,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路遥胞弟王天乐建议路遥立即停止写作,但路遥仍旧坚持。

《平凡的世界》“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充分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了典型的时代以及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小说通过其最重要的人物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成长经历,号召全体青年人在平凡的世界中用奋斗成就不平凡的人生。可以看到,孙少安——不屈服于现实,把责任与使命挑于肩上的传统淳朴与厚重;孙少平——不随波逐流,追求理想的大胆与坚韧、乐观善良且富有责任意识。孙少安在《平凡的世界》中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虽然被命运戏弄,但他们仍然热爱脚下的土地,仍然愿意在农村扎根。路遥的创作立足于农村和土地,他的作品突出了地域环境的影响,表达了他对家乡的同情和赞美,但也不仅是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赞美。这就是路遥生于“农民”,始于“农民”的人格体现。

(二)路遥人生经历的影响

路遥出生在一个极为贫苦的家庭。在那个年代,路遥被叔叔收养,因为他是长子,和养父养母住在一起。生活的苦难使路遥性格内向而坚强,但这些痛苦仍然在他的内心和思想中留下了痛苦。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在农村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希望感受城市的美丽和喧嚣。但家乡的岁月和人情又不能放弃。从小就建立起来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中,无法抹去。这些经久不衰的情感,使路遥即使有都市的难忘生活,在创作过程中也会毫无根据地唤醒自己的内心情感,深刻分析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心理变化,无论是《平凡的世界》还是《人生》等作品,都能看到路遥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农村特色,路遥人生中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尤其是童年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路遥对土地的思考是长久的,从路遥的作品就可以看出,路遥清晰地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生活水平将大大提高,这是历史的规律。农民进城将成为时代的象征,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农村的滞后面貌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农村将进入现代化。因此,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乡土情结终究会成为一种精神寄托。

三、《平凡的世界》中的乡土情结

(一)对土地的“依恋之情”

土地是承载路遥思想感情的地方,因为路遥从小在农村长大,所以对土地有特殊的感情。路遥始终关注土地和农村的生活现状,坚持自己永远是农民的孩子。他把自己对土地“孩子气”的热爱融入作品中,表达自己深深地依恋和怀念这片土地。因此,路遥作品中的“乡土情结”广泛体现在赞美朝气蓬勃的故乡和黄土人民朴素的思想以及友爱的精神家园中。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不仅意气风发,还是一位思想先进的农民,他清楚地认识到,党首先提出了富民的政策,然后推动大多数人思想进步,在黄土高原开辟一个新世界,做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为祖先争光。他的那一句“咱们农民的后代,出路只能在咱们的土地上”便深刻地反映了孙少安对土地的热情以及对地方目标和精神的追求,赞美孙少安虽然致富了,但是始终不张扬的朴素精神,深刻地刻画出孙少安不愿炫耀自己,不想看到农民继续贫苦而无动于衷的心理,揭示了许多农民朴实无华的心理变化。

路遥对这片土地的迷恋始于他对这片土地的崇拜,引用路遥在作品中对黄土高原的描写:“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褶皱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者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那些纵横交错的细细的水流,如同瓜藤一般串连着一个接一个的村庄。荒原上的河流——生命的常青藤。”路遥对土地的依恋之情深入他的骨髓,路遥有意识地用现代理性思维冲淡浓厚的乡土情结。因此,他顺应时代潮流,让一些农村青年有机会离开黄土地,在城市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他强烈的乡土情结使他笔下的农民人物在城市中没有精神寄托之地,这也是他作品情节具有乡土情结的原因。

(二)对情节人物的塑造

在小说的情节的构建上,路遥并不是单纯构建现代城市小说,而是立足大环境对小说的主线进行构造,即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路线。路遥也是从农村走出去的,他深知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城市的现代生活令人向往,但是土地又让人留恋,这就陷入巨大的矛盾中。在路遥的许多作品中,路遥用现代意识塑造笔下的人物形象,以平和的心态审视乡村与城市的矛盾,但是不难在他的作品中看到,路遥内心深处不愿农村青年离开黄土地,更希望年轻人能够扎根黄土,带领人民走上理想的生活。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塑造的主人公孙少安,不单是传统农民的形象,而是将现代化技术和思潮引入农村的人物形象。他总是这样说:“咱们农民的后代,出路只能在咱们的土地上。”孙少安扎根农村,造福乡亲,并让乡亲过上好生活,同时,得到乡亲们的尊重与信赖。

路遥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黄土地的依恋和对陕北人民的热爱,并塑造许多可亲、可爱的人物形象,并进一步对这些形象进行歌颂。《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出生在贫困的家庭,在学校时常吃不饱,还经常遭到同学的白眼,但是他身上却有美好的品德。例如,侯玉英曾经发现孙少平在课堂上偷看《红岩》,还当面进行批判,并向大家揭露他与郝红梅之间的“恋爱”关系,对于一次又一次的打压,孙少平并没有记在心上,反而在山洪暴发时,义无反顾地将侯玉英从水里救出来。虽然郝红梅因为他穷而没有选择他,但是孙少平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对郝红梅产生怨恨和报复心理。当看到郝红梅偷手帕时,他还是选择去帮郝红梅付钱,避免郝红梅个人声誉受损。在孙少平的身上,能够看到陕北人民的淳朴和善良。路遥笔下刻画出的这些人物形象,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路遥将陕北人民淳朴的美完美展现了出来。

(三)对陕北方言的使用

从路遥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在文中巧妙运用大量的陕北俗语词汇,在当代小说中显得极具特色。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大量运用陕北的俗语词汇,如“脑畔山”“山茆”“川道”“山里洼里”“山乡圪崂”“圪塄”“崖根儿”“拐沟”等词汇。在称呼上,也带有鲜明的陕北特色,如将二伯母或者二婶叫作“二妈”,父辈把自己的子女叫作“娃”,已婚女子叫作“婆姨”,青年男子叫作“后生”等,使作品增加了独特的陕北文化美。路遥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对农民的关心,使对陕北这片土地的赞美完美融合在文中,展现了路遥浓厚的乡土情结。

四、结语

路遥着力刻画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两个人物形象,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都获得了成功,孙少安体现出农民思想,立足本乡本土,对困难的不屈服及以与人为善,实现农民价值的精神。孙少安是新型农民的代表,他们虽然清楚地认识到农村生活的现状,但绝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总是能够找到这片土地的需求,进而通过辛苦的劳动、灵活的做法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们立足农村,从不厌弃农村的生活,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是从摒弃农活开始的。孙少平是路遥塑造的另一个典型人物,具有鲜明特征。有人说,他就是路遥自己。孙少平被描写得非常丰满,他读书时的天真、極强的自尊感,表现出这个农家子弟刚走出农村,对城市生活向往的羞涩感,高中毕业回到农村做回农民的伤感,在孙少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他并不是瞧不起农民,鄙视农村生活,而是他不甘心自己一辈子就在农村生活,他有更远大的理想,因为他酷爱读书看报,在这些文字里,他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他身上具有农民和城市人的双重身份,具有农民情感、性格以及在追求创业成功中的坚强、坚韧和自我奋斗的精神。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在平凡的近乎残酷的现实中不屈服、努力奋斗,在这历程中所折射出的奋斗力量让无数读者为之震撼。

对于这两个典型人物的塑造,路遥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追求小说故事的细节,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找到力量的源泉所在。同时,路遥抓住了小说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以及人物发展的小环境。这些环境的描写为整体故事情节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让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得到大篇幅展开,把读者拉回到那个大的环境去,更能够让读者全身心投入这史诗般的文学作品中,体会典型人物的真实生活。路遥是农民的儿子,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在为农民发言,处处都表达着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家乡人民的热爱。乡土情结是他灵魂深处放不下的思绪,他向世人真实地展示黄土高原上人们重情义、讲道德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许心宏. 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D].浙江大学,2010.

[2]罗笑芳.《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形象解读[J].普洱学院学报,2021,37(05):74-76.

[3]王宇婷.《平凡的世界》的叙事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4]赵录旺.乡土情结、时代精神与作家创作——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小说写作风格比较[J].唐都学刊,2015,31(06):78-82.

[5]却景好.路遥小说的乡土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04):114-116.

[6]王绍立. 路遥小说的乡土情结及其文化根源[D].吉林大学,2006.

[7]白玉红.路遥小说的情感世界[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6):47-49.

(作者简介:杨天宏,男,本科,六盘水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孙少平路遥情结
金正铉的“中国文化情结”
言论
毛绒情结
“战斗民族”的体育情结
探索潜意识深处的情结
路遥的激动与平静
《骆驼祥子》中祥子与《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比较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成长
《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