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色彩元素的当代表现研究

2022-05-28 03:36郭姝
流行色 2022年4期
关键词:水墨中国画色彩

郭姝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 200072

一、中国画色彩元素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绘画又称“丹青”艺术,可见早期中国画对色彩的重视程度。我国的绘画在色彩的应用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中“墨分五色”、“随类赋彩”是对传统中国画色彩元素的总结和概括,根源于阴阳五行以及儒释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具有强烈的等级观和哲学观念。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色彩以“青、黄、赤、白、黑”五色为基础,这五色中又以黑红为主色调,集中体现于古代早期的陶画、岩画、壁画和帛画上。佛教绘画的传入给中国绘画带来新的色彩感知,石青、石绿的广泛运用,奠定了隋唐时期青绿山水画的主导地位。后因宋元时期文人画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主张素净淡雅的色彩观念,提倡黑白水墨的韵味,因此色彩的运用得到了缓慢发展。

当代中国画家的色彩审美观念,受西方色彩理论和大众审美的影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几种石色和水色颜料,中国画中色彩的表现变得更加鲜活多彩。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中,众多画家以色彩元素为主要创作特点,画家根据对色彩结构的把握程度,以此来表现画面丰富的冷暖层次。

二、中国画色彩元素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的具体表现特点

(-)多元化的色彩效果

色彩作为绘画最重要的表现元素之一,色彩的色调、明度和纯度的选择,是决定画面情绪、氛围的重要因素。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中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例如淡雅单纯、厚重典雅、明快亮丽、别致黑白等。

在这届美展中,许多人物画作品加入了富有生命感染力的色彩元素,使观者真切感受到现实生活,充满了时代气息,如陈治、武欣的《尖峰时刻》,其作品表现的是用餐高峰来临时后厨备菜的场景,画面色彩以黑、白、绿为主色调,注重传统笔墨与写生意趣的结合,整个画面呈现淡雅清新,丰富细腻的色彩效果。蔬菜不同绿色的分布与厨师服饰的黑白形成统一又有变化的色彩感受,左面蔬菜的密集堆放又与右方厨房场地的大面积留白形成强烈对比,加强了画面的形式感。在人物画作品《塔吉克祝福》《我们一起走过的光》《幸福中国年》中,画面整体运用鲜艳亮丽的红色作为主色调,真切地流露出人物情感的热烈。

在这次展览中,描绘历史人物题材的数量大大增加,许多画家在其画面的绘制中使用了大量的新材料、新技法,巧妙运用颗粒状的矿物性颜料和废旧纸张,通过揉纸、堆粉、脱落等技法以此来强化画面的斑驳肌理,突出厚重典雅的色彩效果,如黄荣波的《梁思成与林徽因》、李戈晔的《海上方舟— 犹太人在上海》。二者作品都采用棕色的怀旧色调,作品以纸张拼贴手法融入人物背景,纸张的边缘裸露出来,流露出历史建筑斑驳的痕迹和岁月的沉淀。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李玉旺的《使命》,作品描绘了一群消防队员工作后的间歇场景,画面流露出中正敦厚的气质。人物形体进行大面积概括化处理,中间穿插了安全帽、斧头、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人物服饰和消防器材运用揉纸、堆粉、脱落等技法,增加了色彩材料上的厚重感和金属质感。人物皮肤色彩的写实和关节处红色受伤的痕迹,让人联想消防员执行任务的不易。

相对于人物画庞大的入选数量,花鸟画则显得较为单薄,花鸟画在色彩语言的表达上多以清新雅正的特点为主,具有工笔与写意相结合的趋势。其中刘洋初的《花影扶疏自满庭》(图1)色彩表现较为突出,描绘的是西双版纳客栈中悬挂起来的花草装饰,清新典雅。作品整个背景以灰蓝色作为基调,通过花朵的白色、古扇面的白色、植物的黄绿色分割画面,画家选择了传统工笔法在绢本上进行绘制,动植物和生活物品等刻画细致,表现了唯美灵动的画面效果。此外为增添画面的生气,作者还选用了飞动的黑蝴蝶和装在透明袋子的金鱼作为点缀,体现了悠闲的生活情趣。又如李恩成的花鸟画作品《芳华》,画家以没骨法创作,整体色彩清新雅正,描绘的是广袤原野里自由生长的平凡花草。

图1 刘洋初,天津《花影扶疏自满庭》,中国画188cmx175cm,2019年

值得令人注意的是,还有部分工笔作品,创作者大面积运用墨色,用墨色作为色彩。在作品《青春日记之灼灼其华》(图2)中,作者主要通过黑白颜色的对比来表达,背景、地面的大面积纯黑色与浅色的服饰、白色的斑马线形成强烈的对比,人物服饰的简约化以及留白处理,生动表现了当代年轻人简约的服饰特点。在《原乡秋色》山水画中,画面描绘了黑夜下的山间景象,黑色的大面积笼罩和山顶寺庙的明亮也同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特征。

图2 张帅,山东《青春日记之灼灼其华》,中国画225cmx145cm,2019年

(二)注重色彩与水墨、光影的呼应

中国画的特色在于水墨画,追求黑白色彩的过渡与分层,同时有着“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艺术特点。在刘西洁的水墨人物画《蔡元培》中墨色与色彩的配合较为突出,画者运用大写意的手法进行创作,人物底部的留白处理和人物周围的黄绿色与大面积水墨的黑色作为呼应,墨色烘托出色彩,以墨为底,清新淡雅、厚重至上,反衬出色彩的灵动。齐然的《同学》、赵东的《塔吉克情》,二者都运用没骨写意来进行人物画创作,通过色彩与光影的融合巧妙地处理人物表情和画面色调。

《竹影》这幅作品通过生宣纸与水墨的水积痕迹为画面的表现形式,这一黑白水墨产生的肌理效果,具有鲜明的形式感。作品表现了夜晚时分明月映照竹林,洒下一地斑驳的竹影,竹影摇摇不停,体现出了作者的悠然自得与热爱自然。在乔宜男的《荷韵》《静夏》作品中,芦苇、荷叶、野鸭的重复性造型平面化伸展开来,相近的形态相互重叠但存在变化,传统的美感与当代的构成语言完美结合,作者别致新颖的探索焕发出新的视觉感受—水墨而淋漓、丰富而有序。

在十三届全国美展中,还有一些画家将西方的光与色引入到自己的水墨画创作中,以大面积的色墨和胶的融合来处理画面,创造出一种朦胧、空灵的光斑视觉效果,如陈散吟的《晨曦》、范敬伟的《光明使者》《多彩的旅途》等。进一步解读画作《晨曦》(图3)不难发现,作者有意识降低了画面色彩的纯度,提高了色彩的明度,白色光斑漂浮在山体中,强化了光线的表现,一如对应晨曦的作品名称,生动表现了清晨光、色、水三者相融汇的场面。

图3 陈散吟,北京《晨曦》,中国画206cm×200cm,2019年

(三)强调色彩与线条的形式感

本届中国画作品展,有着工笔与写意相融合的趋势,即在工笔画作品运用水墨写意的表现技法,水墨画作品中有机吸收工笔画的语言特点。这类作品兼工带写,注重作品写实性与水墨韵味的表达,例如,鲍莺的《归途》,作者运用勾线加没骨的水墨方法创作,在生宣纸上运用点线面的元素,描绘了高速路上的一段隔离栏、隔音墙及沥青路面。高速公路的隔音板更具当今都市生活的特点,隔板被块面化进行处理,形式感极强,引人遐想被隔开的风景。

画家董喜春的作品《家园·春 》在画幅形式上妙裁出新,从色彩和技法来看,色彩素雅恬静,绵羊群、机车用线条方法勾画,生态环境彩色渲染,工笔与写意结合,强调色彩与线条的自由表现,表达了作者在中国画形式语言方面的探索。中间条幅通过彩色渲染把左右两边黑白的物象分割开来,山水与羊群、机车在一个画面之中,作者以独特视角和思考,注重表达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在全国美展的语境下,当前山水类的含义与传统山水画的表现差距较大,题材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山水树石的景物布置,更多以表现当代人民的生活建设景观为主,追求更丰富的色彩效果及平面形式感,例如《中国速度》《匠心筑梦-建设中的天眼》《天堑变通途》《黔山秀水变奏曲》等。《高城百尺楼》(图4)表现的是上海浦东的标志性建筑,突出线条和造型的韵味,追求绘画的纯粹性。作者以焦墨线条勾勒,单纯而有序的点线面构成,表现了高楼的多扇窗户,产生了层次细腻的空间感。

图4 倪巍,上海《高城百尺楼》,中国画220cm×178cm,2019年

《非洲在路上》(图5)女性人物服饰和形象颇具地域特征,体现了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整个画面中,以黑、白、灰为主色调,作者积极寻求黑白灰之间的节奏与韵律,通过线条的长短、疏密、粗细以及墨色的平染来展现画面的层次感,服饰条纹形状的反复排列出现,顺应了人物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体现了人物服饰的形式美感。

图5 詹勇,江苏《非洲在路上》,中国画240cm×200cm,2019年

三、影响美展中国画中色彩表现的原因

在近几届美展中,中国画家在绘画的工具颜料和色彩表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颜料运用方面,除了传统的锡管装颜料,块状颜料外,日本的岩彩颜料及透明清爽的水彩颜料等,都被画者拿来使用或者混合使用。纸张除了传统的生宣、熟宣之外,各种带底色及图案的宣纸,皮纸等,也被纳入到当代画家色彩创作时所需绘画材料的清单里。

当今社会和大众对色彩审美的需求和审美标准全面提高,离不了中国画中色彩的多元运用,在应用色彩方面,有工笔重彩、淡彩、水墨等多种表现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画家将西方色彩理论的优点运用到中国画创作中,通过灵活处理色彩的特性来抒发绘画的情感。暖色调的选择,通常表现了热情、欢快、阳光的气氛,相反冷色调的搭配,表现了清冷、严肃的氛围。每一种色彩的选择都有着不同的情感表现,画者应根据画面的主题和审美经验,选择相应的冷暖色彩进行搭配,色彩的明度、对比等特性同样也作用于画面的视觉表达。另外画者的个人色彩素养和色彩造型水平有着重要的价值,应体现中国画传统色彩观的文化内涵,切勿色彩的选择过火、过艳。

结语

绘画发展到今天,东西方绘画展现着不同的色彩理论,色彩的运用也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工具颜料、传统设色技法的层面。中国木版年画、壁画的色彩、民间剪纸、西方油画等绘画艺术中的色彩表现同样值得中国画家学习,在现代中国画创作中,只有正视不同类型色彩的表现优势,原则上遵从中国画传统色彩观的审美理念,对传统色彩观中的文化内涵进行继承与丰富,才能赋予绘画作品全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水墨中国画色彩
中国画
水墨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