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药学类专业临床药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
——以抗生素的临床合理用药为例

2022-05-28 08:02何希瑞孙银香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3期
关键词:药学抗生素用药

何希瑞,杨 燕,孙银香

(1.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广东 珠海 519041;2.珠海市人民医院,广东 珠海 519099)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对高校学生中国特色理论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和引导,加强新时期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设计、构建、革新和完善,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开创者和建设者[1]。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批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2]”,思政工作须贯穿教书育人的全过程[3]。思政教育是所有课程和授课教师应承担的基本责任,要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基因式”的植入到所有课程中,让所有课程都能上出思政味。思政教育的实施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让道德育人达到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的目的,以培育和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彰显育人价值[4-6]。因此,进入新时代,大力和持续推动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和改革创新对高校立德树人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药学类专业旨在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医药卫生人才,而临床药学作为新的药学学科分支,旨在培养懂医精药的高素质人才,该专业所学课程蕴藏大量的思政元素。当前,不合理用药现象广泛存在,严峻的用药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药物预防和健康促进是改善人们健康的关键手段,也是国家关心的重大卫生事项[7]。然而,当前旨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成效不佳,疾病的预防和药疗亟须包括药剂师在内的所有医疗专业人员的参与。新时期,临床药师不仅要关注药物的合理使用,而且越来越多的临床药师需要参与人们的健康状况筛查、疫苗接种计划,并担任患者的初级保健提供家庭保健与用药管理服务[8]。在一些发达国家,临床药师已被认定为能有效改善人民健康并已做出巨大贡献的卫生保健人员[9]。因此,临床药师的成长成才关乎生命健康,关乎患者用药安全,这就要求高校在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上,学生除了必须学好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医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因此,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才能培养出医德高尚、品行优良、技术过硬且具有敬业奉献精神的新时期医药卫生人才。

临床药学是药学类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充分发挥本课程的思政教学功能,实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本课程团队以抗生素的临床合理用药章节为例,深度发掘与讲授内容锲合度高的思政元素,构建课堂思政教学体系,从而更好地提高临床药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育人的总体教学目标,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医药卫生人才。

1 案例理论依据及背景

抗生素在防治感染病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对患者的健康和国家医药卫生发展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7]。抗生素会破坏一个人的健康菌群,导致机会性细菌感染,如艰难梭菌,这可能危及生命。当前,最令人担忧的是抗生素耐药细菌,因为对细菌耐药的这些患者面临更高的风险,甚至是死亡[7,10]。由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耐药微生物已经进入公众的视野,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事实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或过度使用已成为威胁世界公共卫生的祸首之一[10]。深刻认识临床药师在抗生素合理使用中的价值作用并培养忠诚担当的医药人才已经刻不容缓。

本教学案例选取的临床合理用药章节是药学本科专业《临床药学》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影响药物治疗的因素、合理用药的概念及意义,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与分析等内容。因此,本课程的讲授内容与医院药学活动、医院用药安全及患者健康促进关系密切,教学时长为 2课时。本案例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当前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熟悉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树立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价值观和医药德道观,培养肩负道德责任和发展医药事业使命的优秀医药卫生人才,从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

2 案例分析

2.1 案例主题

案例主题为剖析抗生素的临床用药现状,规范临床应用,实现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合理用药。

2.2 案例意义

长期以来,抗生素被人们当作是包治百病的神药。人们一般遇到身体不适,首先就会自行使用阿莫西林等常见抗生素。即便是临床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是滥用司空见惯,而对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危害却知之甚少。据报道,到2050年,预计死于耐药病原体感染的患者(1 000万/年)将超过2020年死于肿瘤的人数(820万/年)[10]。据报道,我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的滥用。如果滥用情况得不到有效遏制,预计到2050年我国死于耐药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将达到100万例/年,为国家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1-12]。实际上,抗生素滥用及耐药早已成为当前全球最迫切的健康问题之一,亟待有效解决。为此,多国呼吁:继续滥用将无药可用[12]!因此,本案例关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蕴含的思政元素,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意义重大,能通过专业知识的讲授更好地实现学生家国情怀、职业理想及价值的引力作用。

3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引下,临床合理用药思政教学目标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医德品质、职业理想与信念、服务奉献与团队协作及创新精神,以期培养学生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医者内涵,践行爱国敬业、精益求精的个人素养,为未来学生从事医院药学相关工作奠定基础(见图1,表1)。

图1 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教学与思政融合思路示意图

表1 临床合理用药章节思政重难点元素

3.1 医德品质

培养学生仁爱、严谨、诚挚、公正和奉献的高尚医德品质,引导学生承担起对患者、社会和国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3.2 职业理想与信念

引导学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终生学习的理念,激发学生实现自身理想和抱负的心理和意识,培养学生为医药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

3.3 服务奉献与团队协作

新时期下,临床药师工作的核心就是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而药学服务中最根本的关系是药师与患者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临床药师将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放在首位,勇于承担药学监护使命,提升药学服务理念。同时,通过思政教学可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与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其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用药风险,使其努力成为符合新时期国家需要的医院药学人才。

3.4 创新精神

通过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细菌耐药、新药研究瓶颈以及我国科学家取得的成就等多个方面让学生明确合理用药、药学科研、药学服务三个方面的创新发展对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学好临床药学专业技能、鼓励学生关注细菌耐药、关注抗生素研发及临床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4 教学方式与策略

本教学案例实施的对象是2019级药学本科三年级学生,共计2课时。开课之前,教学团队(教师+临床药师)就教学目标进行反复的讨论和总结。课程中以抗生素的临床合理用药为例开展的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思想状况、课程结构和知识储备,结合珠海市人民医院临床用药管理的实际经验和真实案例,融入“健康观、医德、仁心、专业、奉献、合作、创新”等系列元素(表1)。在实施的过程中,围绕前期制定的教学目标,以PPT及小视频的形式展示课程内容,并联合运用启发、讲授、探究、讨论、分析及案例法等多种方法,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思政元素(表2)。例如,在介绍抗生素发展简介时,以庆大霉素的主要发现者——王岳的满怀报效祖国热情,献身发展祖国的医药事业的伟大事迹以及他的人生座右铭“一息尚存、奋斗不已”为素材,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抗生素研究的现状与成就,研究精神与理想信念,让学生心灵得到震撼,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以王岳为代表的祖国医药学者的家国情怀、忠诚担当、勇于进取的伟大品格,从而达到激励学生,感化学生的良好效果。

表2 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的课堂教学设计

5 教学反思

通过本案例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课程思政的融入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效果评价,学生自评及同行反馈,可以发现课程思政在塑造学生品格,职业素养及专业素养方面意义重大。但课程思政的讲授不应该是喊喊口号,更多的是切实地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合理的设计形成教学目标,并持续化改进,方可做到潜移默化,达到激励、教化、感化的育人要求。通过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课程思政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我们发现一堂生动的专业课实际上必然包含了很多典型的思政元素。思政和专业应该好比是溶盐入汤,春风化雨,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思政专业共同体的多重内涵才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课程思政系列讲话精神。

一门学科,一个专业思政的融入是需要科学合理设计的。我们认为思政课程之“溶盐”入专业知识之“汤”的体系设计应立足于课程特色,从教师素养、思政素材、教学方法、效果评价四个方面去考虑(图2)。

图2 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教育体系

5.1 教师队伍

教师团队是思政教学的设计者、推动者、主导者,实施者,是优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因此,教师的思政素养、教育教学理念对课程思政的高水准开展影响巨大。教师团队应结合授课内容,紧盯前沿,积极参加学科相关的思政培训,持续提升思政素养。

5.2 思政素材

专业契合度高、感召力高、代表性强、蕴含价值高、精神营养丰富的思政素材是做好思政教学的核心。例如,本章在介绍抗生素的简介时,通过对我国微生物学家王岳发现庆大霉素的事迹介绍,用榜样的力量感化学生,激励与引领学生树立“一息尚存、奋斗不已”的实干精神,感召学生对成才的向往,以激励学生形成较强的专业认同感,树立正确生命健康观及强化学生在奉献中成就人生的理想信念。

5.3 教学方法

一堂生动的课堂教学蕴涵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好的教学方法容易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本案例中,灵活运用了启发、探究、讨论、讲授和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其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讨论式及情景模拟式教学环节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较为明显。例如,抗生素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分享与讨论教学环节从政策、伦理、道德,并结合医生、患者、药师、护士及患者家属等不同角色分析了抗生素的使用,有机地融入了课前设定的思政元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美德,塑造了学生刻苦钻研、爱岗敬业的个人品格,培育了学生勇敢、担当、实干、奉献和协作的精神品质。

5.4 教学评估

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上好课程思政的有效保障。考核指标是否合理、考核重点是否明确,考核工作是否科学规范,对于思政课程的探索实践具有现实意义。作者认为应该以教学设计目标为依据,引入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上级督导、用人单位考评四位一体评价模式,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提升效果。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反思培养过程,优化改进思政教学内容与目标,积极实践检验,以实现为祖国培养优秀医药人才的初心和使命。

6 结语

本课程教学团队以临床上抗生素的合理用药章节为例,充分挖掘蕴含的思政元素,设置了符合普通药学本科生培养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并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围绕学生品格养成、职业素养和求实创新等方面,构建了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施与课后评价,发现本章所受专业内容较好地融合了思政教学元素,且这种融合较为自然,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当然,本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还需要结合知识的更新和临床用药规范不断去革新,不断去优化和完善,才能形成更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为临床药学课程及其他医学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构建和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总之,药学类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和持续性革新对于立德树人意义深远,思政教育的长期坚持将会为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培养出一批爱国厚德、懂医精药的高素质人才。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何希瑞、杨燕:提出论文构思及撰写论文;孙银香:总体把关,审订论文。

猜你喜欢
药学抗生素用药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抗生素的故事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