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思政“三课堂”探究

2022-05-29 14:32谢亚敏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

【摘要】本文论述以中职思政课内教学(第一课堂)、课外教学(第二课堂)和网络教学(第三课堂)“三课堂”为载体,积极探索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思政“三课堂”的策略:铸魂定向,在课内教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联动发展,强化课外教学的育人效果;小课堂大视野,在网络教学深化党史教育,引导学生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教学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 中职思政 三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5-0027-03

思政课是加强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中职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引导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历程,有助于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和培养职业素养。因此,思政课教师要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以课程领学、以活动促学,加强中职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笔者积极探索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思政“三课堂”即课内教学(第一课堂)、课外教学(第二课堂)和网络教学(第三课堂)“三课堂”的教育教学中,实现课程内外、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衔接,引导学生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将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到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当中。

一、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思政“三课堂”的重要意义

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百年奋斗,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飞跃的不懈奋斗史。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思政“三课堂”,可以让中职学生从党的百年历史宝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真正弄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问题,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不断推动学生在浩瀚的党史中厚植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心,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职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他们朝气蓬勃,但不够成熟理性,容易被极端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价值观所同化,有朝着错误方向发展的隐患,加上中职学生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不高等问题,他们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知识储备也不足。因此,在这一时期抓好中职学生的“三观”养成教育十分重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思政“三课堂”,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可以把思政教育教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生活化,把理论灌输转化为理论与史实、灌输与启发相结合,避免中职思政教育教学脱离学生、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引导中职学生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将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唤醒学生的使命感和筑梦的激情,帮助他们科学理性地分析当前形势,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而有效提升中职学校思政教育教学的育人效果。

二、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思政“三课堂”的策略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思政“三课堂”,就是要结合学生实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挖掘教材内外蕴含的党史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解决好思政教育教学入脑入心的问题。

(一)铸魂定向,在课内教学(第一课堂)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1.结合教学内容熏陶感染

教师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结合时代教育主题和教材授课内容,将党史学习教育适时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程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例如,在教学“增强自我自制能力——抵制不良诱惑”的相关内容时,在学生理解什么是不良诱惑、身边有哪些不良诱惑、如何抵制不良诱惑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号召学生学习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进。同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播放“跟着那兔学党史”动漫视频《五四运动 积蓄力量》,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及影响,并以“从五四运动中学生的作用看今日青年之担当”为主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讨论,向“五四青年”学生学习,自觉抵制身边的不良诱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爱国的内涵,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2.恰逢其时讲好党史故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讲好党史故事。在中职思政课堂中,教师要结合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适时向学生渗透党史教育。如每年9月18日,当防空警报响起之时,教师以问题“为什么每年的9月18日都有防空警报响起?”的形式引入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简单阐述“九一八”事变的起因、经过及结果,教师再进行详细补充。在学生循序渐进回顾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了解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团结才能自强”的历史警示,不忘“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历史教训,告诫学生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吾辈当自强。又如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为了深刻展现革命历史、革命传统、革命精神,向党的生日献礼,我校思政组骨干教师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开展党史教育的集体备课活动,并利用思政课堂2课时的时间,以“学党史,感党恩——争做大国工匠”为内容,在全校范围内向学生讲授党史,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牢固树立“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的坚定信念。

(二)联动发展,强化课外教学(第二课堂)的育人效果

中职思政教育课外教学(第二课堂)是课内教学(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平台。将党史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能加深他们对党史知识的了解,而且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人格。

1.创设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

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走深走实,实现对全校师生的全面覆盖和党史学习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需要中职学校各部门联动,不断强化宣传引导,大力营造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校园氛围。如利用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党史宣传标语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要求;利用校内宣传栏,制作、张贴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板报,时时传达上级有关党史学习教育精神;制作党史学习教育标语横幅,并悬挂在校内醒目位置;利用好校园广播,播放红色歌曲、诵读党史故事等,推動党史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各班级、团支部制作党史学习教育黑板报,让党史学习教育成为校园最美的一道风景线;最后,还要发挥思政课骨干教师理论宣讲作用,深入系部或者班级开展党史宣讲等。通过多种方式丰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利于营造学生党史学习的良好教育氛围,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见成效。

2.举办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

为了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让学生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坚持理想信念,思政课教师应注意协同学校团委等各部门推进“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或团日活动,引导学生在党史学习中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切感悟“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青少年心声。如我校在2021级全体新生中全面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班会擂台赛暨主题团日活动,30多名2021级新生班主任、200余名团干部和学生干部共同参与。主题班会擂台赛活动受众面广、学习效果好,不仅让学生加强政治认识,而且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了强国的使命。

我校还以“文明风采”活动为载体,指导全校学生参加“我们一起学党史”的主题演讲活动、“写给2035年的我”职业生涯规划和寄语微视频制作活动、“红色基因传承”摄影活动等,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2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抒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之情。学校多部门联动深入组织、积极动员,师生共学党史、同话初心,使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课外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了理想信念。

3.利用当地红色资源,把党史理论学习融入社会“大思政”之中

地方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教育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党委、团委等多部门联动,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利用好当地红色教育资源,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节庆日、纪念日,把党史理论学习和相关实践感悟融入红色主题实践活动中,让党史学习走进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洗礼。如清明节时,我校团委组织共青团员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缅怀先烈、继承遗志。重阳节时,由学校团委牵头,学院团委实践部、组织部等团务工作职能部门、院学生会成员,自觉组织学生践行“四自”精神(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组织学生前往我校德育实践基地——龙翔苑廉租房小区慰问、帮助老人,开展“尊老敬老——从我做起”活动,让学生干部从关爱身边老年人、关心身边的老同志做起,以身作则践行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七一”建党节时,举行“感党恩,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以系部为单位,组织学生分批次参观南宁市邓颖超纪念馆。学生通过参观馆藏文物、珍贵照片、文献手稿等历史资料,了解邓颖超同志的革命事迹,从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精神洗礼,同时弘扬了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让学生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思想意识。

(三)小课堂大视野,在网络教学(第三课堂)深化党史教育

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在积极推进思政课程课内、课外有效融合党史教育的基础上,也要与时俱进,善于借助互联网平台,在网络思政课堂中进行党史学习教育。

1.结合社会热点,寓教于练

理论联系实际,党史学习教育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教师要把课堂中讲授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内心,还要进行德育内化实践,使党史知识内化为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参考,结合热点事件,借助云班课App等信息化学习平台,给学生布置一些丰富多样的作业。例如,学习了“塑造个人品德”和“遵守社会公德”两个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利用学习平台在线观看电影《长津湖》和《“中国力量”创造“火神山速度”》视频,并对比电影和视频内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再让学生以“不同的年代 相同的信仰”为题,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发言稿,上传至云班课App学习平台,并要求学生在课前5分钟进行发言展示,以此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2.应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线上党史教育活动

为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除了线下开展党史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中职学校还要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多形式、多样化、多维度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如我校利用学习通、云班课、钉钉、腾讯课堂等信息化学习平台,分享党史小故事、红色电影、红色人物传记等学习素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并鼓励学生搜集党史影视资料、红色文化小故事等上传至学习平台,班级同学相互分享,简单撰写观后感。在此基础上,我校还充分运用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团委、广西青年圈(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二万五千里长征等微信公众号平台,组织开展“百年党史天天学”“党的知识竞赛”等系列线上学习教育活动,让师生学党史、知党情,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精神力量。目前,我校学生通过广西青年圈微信公众号完成了“青年大学习”,共12季,每季20期,每期有3 000人及以上、约20万人次参加完成“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又如,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国家公祭日等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我校利用每周政治学习时间或晚上自习时间,以系部为单位,组织全校学生在线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并在线进行交流、撰写心得体会,加深师生对辛亥革命的理解和认识,从中汲取力量、坚定立场,以此激发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国重任的使命感、责任感,为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祖国贡献青春力量。

总之,百年党史是中职思政教育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资源宝库。在中职思政“三课堂”融入党史教育,是提高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职思政“三课堂”,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学习途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四个自信”,并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赵媛媛,徐立业.“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三三三”模式实践探索[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6).

[2]肖雅,方文.百年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4).

[3]王倩.百年中共党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3).

[4]张甜.“三课堂联动”让思政课堂“活”起来[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中职院校‘五位一体’一体化思政课程模式构建——以广西工业技师学院为例”(GXZZJG2019B05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亚敏(1980— ),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笔谈(续前)
立足高质量发展 锻造过硬干部作风
党史学习教育重在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党史学习教育重大意义的三重维度
学史增信:增信仰信念信心信任
立政德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怎样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